跑遊元朗 (7) - 歷史事件簿
這兩年不停跑遊,寫了半百篇關於元朗的歷史建築物遊記,藉著村落及建築物背後的故事,間接地體會到幾佰年來元朗區的大小事件。
這些元朗大小事件反映了社會傳統、宗族信仰、兄弟孝情、治國亡國的環節,當中最感人的元素還是「家」,無論是原居民還是客藉新移民,南下至元朗落腳買地建屋,都是環繞著「家」。祖先在元朗落擔,先要開塱土地為了第一個「家」,為生活築起一幢青磚屋,為房屋加入精緻的裝飾,為子弟興建書室,為祖先建造祠堂,為信仰供奉神祇,為了防衛去築圍建村,由第一個家繁衍至整條村落,甚至好幾條圍村,族人繁衍,當然也有一些建築物最後淍零破落。
一百年前即是 1920 年代是元朗區迅速發展的時期,一百年後的今天,元朗區大量舊村屋改建成豪華西班牙別墅,歷史建築物成為瑰寶,在文物保育脆弱的情況下,發展商密切期待這些青磚建築自然破壞倒塌,當文物價值消失時,便可以重新築起石屎屋高價賣出,還談什麼古蹟文物,已經買少見少了。
這個「元朗事件簿」,跟之前曾經跑遊的地方有關係,將會不定時更新,如果大事件中資料有錯,敬請告之。
最後 TIMELINE 更新:跑遊元朗新田(57)-牛潭尾西區磚廠荔香園
元朗 歷史大事件
- 25 東漢鄧禹扶助劉秀反莽興漢稱帝即位:東漢啟勳名
- 424-430 (宋朝元嘉期間) 杯渡禪師來華,屏山靈渡寺落成
- 973 (開寶六年) 鄧漢黻由江西遷居岑田錦田(一說是鄧符協)
- 1069 (熙寧二年) 鄧漢黻的四世孫鄧符協於考中進士,獲授廣東陽春縣縣令
- 1103 (崇寧三年) 鄧氏遷居於岑田(錦田)
- 1129 (南宋建炎三年) 金兵再犯江南,宋高宗女兒路經江西虔州時走散被江西縣令鄧元亮收留
- 1158 (宋紹興二十九年) 鄧氏皇姑出生(東莞皇姑墓記載)
- 119X 錦田鄧氏鄧林持其母親手書上朝面見光宗,其母趙氏追封為皇姑及郡王,鄧自明追贈為稅院郡馬
- 1216 錦田鄧元禎遷居屏山
- 1217 南宋嘉定十年天后娘娘顯靈,以神力對抗亢旱賜雨及對抗海寇犯境,被敕封「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 1245 (淳祐五年) 錦田宋皇姑去世,享年 87歲(東莞皇姑墓記載)
- 1248 (淳祐六年) 宋皇姑趙玉女墓建於莞城石井村
- 1273 (咸淳九年) 鄧馮遜建鄧氏宗祠
- 1276 錦田鄧氏以盆菜招呼南逃至香港的宋帝(傳說)
- 1360 錦田人鄧洪儀出生
- 1368-1644 明朝期間沙江圍立村
- 1382 明洪武十三年屏山聚星樓,由第七世祖鄧彥通所建
- 1385 錦田人鄧洪贄出生 (明洪武乙丑年)
- 1389-1393 錦田人鄧洪贄娶何真(東莞伯)弟何迪之女為妻,即洪贄年幼 4- 8歲便娶親
- 1390 新田文氏始祖文世歌出生
- 1391 錦田人鄧洪惠出生
- 1393 藍玉與何英謀反案(洪武二十六年)
- 1393 (明朝洪武廿六年) 岑田鄧洪儀為弟鄧洪贄充軍
- 1391-1398 明洪武年間,鄧族鄧洪贄(約 6-13歲)與鄧洪惠(約1-7 歲),兩位小童帶領族人由錦田分支到厦村東頭里
- 1396 鄧洪儀卅六歲放還(洪武二十九年)
- 1407 鄧鋗出生(鄧洪儀之幼子,於放還後兩年所生)
- 1410 鄧洪儀五十歲病逝亡(葬於荷葉跋龜穴)
- 1411 鄧鋗四歲亡
- 1419 屏山鄉人第十世祖鄧翰傑出生,號松坡,鄧善長之三子(愈喬二公祠鄧愈聖及鄧喬林之父親)
- 1424 前(永樂年間 1403-1424)文世歌由屯門老虎坑遷居新田
- 1426-1435 鄧欽建觀音山凌雲寺(明朝宣德年間)以供繼母念佛靜修及供奉洪儀木主
- 1444 元朗新田蕃田村文氏宗祠建成
- 1450 元朗西頭圍建村
- 1450 元朗輞井村立村
- 1457 新田文氏始祖文世歌去世
- 1460 屏山鄉人第十一世祖鄧世昭(即鄧喬林)(1460-1551) 出生 ,例授冠帶為壽官
- 1465-1487 錦田吉慶圍由錦田鄧氏建成
- 1465-1487 明朝成化年間鄧雲谷、鄧叔綸與季綖創立水尾村
- 1466 (明朝成化二年) 大井盛屋村由是盛氏由屏山衙前村(現時庸園路附近)搬到大井
- 1481 屏山鄧喬林兒子鄧櫲(字國材、號壁山,1481-1553)出生
- 1486 鄧氏第七世祖鄧彥通興建聚星樓
- 1500 明弘治十三年屏山愈喬二公祠建成(大約年份)
- 1500 元朗五和大圍村,由黃氏和蔡氏族人創建
- 150X 元朗隔田村創村
- 1521 (明朝) 屯門海戰,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抗擊佛朗機(葡萄牙)人
- 1525 粉嶺龍躍頭松嶺鄧公祠建成,是龍躍頭鄧氏的祖祠
- 1529 屏山鄉人第十四世祖鄧懷義出生(1529-160),喬林祖三世孫,鄧時中長子
- 1548 屏山鄉人第十四世祖鄧懷德出生(1548-1622),儒官,字念先,號仁所,喬林祖三世孫,鄧時中長子
- 1556 吳氏第十二世祖吳其昌遷至元朗,於大井鄉落檐建立吳屋村
- 1576 屏山鄉人第十五世祖鄧枝芳出生(1574-1649),號敦復,鄧懷德之子
- 1587 (萬曆十五年) 鄧元勳捐穀一千石,鄉名改為錦田
- 1596 屏山鄉人第十六世祖鄧鳳出生(1596-1685),字來儀,號鳴崗,鄧枝芳長子
- 1574 屏山鄉人鄧鄧枝芳(字叔茂、號敦復)出生,鄧懷德長子
- 1XXX 屏山仁敦岡書室建成,記念鄧懷德、鄧枝芳、鄧鳳三位先祖
- 1606 鄧洪贄兒子鄧理剛及理柔的子孫,於明朝間分居輞井等地立圍
- 1618 新田潘屋村潘甲第重赴萬歷戊午年鹿鳴宴
- 1638 元朗大樹下天后廟建成(依1938年重修碑記指三百年前所定義)
- 1636 屏山鄉人第十七世祖鄧際隆出生(1636-1712),字勵臣,號師儉,鄧鳳之少子
- 1644 -1661 張直臣由東莞篁村遷至七星崗,移居至橫洲,最終遷至山廈村立村
- 1657 鄧文蔚字豹生錦田人順治丁酉科舉於鄉 (1657)
- 1659 (順治十六年) 鄭成功的水師攻陷江南直逼江寧(南京),種下遷界的決定
- 1630 田心村先祖陳悅興於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立村
- 1661 (順治十八年) 清政府頒佈海禁條例
- 1662 馬田村《重建圍門及神廳碑誌》記立村年份1662年
- 1662 (康熙元年) 遷海
- 1669 (康熙八年) 復界
- 1669 (康熙八年) 圓塱墟設立,由大橋墩搬至。在圓塱墟東門外建立南邊圍,並在西翼建立西邊圍 (續篇)
- 1669-1722 (康熙年間) 元朗舊墟大王古廟建成
- 1669-1722 (康熙年間) 簡氏於清康熙年間由廣東寶安遷移到十八鄉水蕉老圍
- 1669-1722 (康熙年間) 順風圍/順豐圍建立
- 1670 (康熙九年) 鄧曾張黃四姓村民先後遷入長莆定居
- 1672 屏山鄉人第十八世祖鄧聖軒出生(1672-1733),字勉臣諱際選,長子鄧若虛
- 1685 (康熙廿四年) 鄧文蔚選進士
- 1688 (康熙二十七年) 鄧氏十四世鄧廷桂於從惠州到元朗橫台山落擔
- 1688 桂角山有仙女梳粧石記錄在新安縣志中
- 1693 輞井圍玄關帝廟銅鐘年份(估計建成年份)
- 1700 屏山鄧氏鄧作東與鄧泰福遷入洪屋村,屬於坑頭村的分支
- 1708 屏山鄉人第十八世祖鄧若虛出生(1708-1775)﹐名德光,字應泗、號若虛,國子監學生,鄧聖軒長子 (續篇)
- 17XX 馬田村神廳,於 1700 年代由村民建成
- 17XX 屏山鄉人鄧作東及鄧泰福遷至洪屋村
- 1710 (康熙四十九年) 元朗錦田水頭村便母橋
- 1712 (康熙五十一年) 元朗五和東頭村天后觀音古廟,由鄧文蔚建成
- 1717 元朗錦田高埔村高埔橋碑
- 1718 (康熙五十七年) 二聖宮於元朗橫洲落成,供奉洪聖和車公
- 1718 (康熙戊戌年) 元朗二聖宮洪鐘
- 1662-1722 (康熙年間) 永隆圍的圍牆由鄧瑞長與鄧國賢加建,以保護族人
- 1726 南坑村先祖張達財祖約於清雍正四年移遷至元朗水蕉老圍落檐
- 1733 屏山聖軒公家塾建成
- 1736 -1795(清乾隆年代)范氏遷居於八鄉馬鞍崗
- 1736 -1795(清乾隆年代)錦田空中飛來紋銀—銀投欄故事
- 1736 新田明遠堂
- 1751 (乾隆十六年) 廈村鄧氏宗祠遷至現時屏廈路
- 1753 屏山鄉人鄧若虛次子夢月因頑皮用炮竹把牛隻炸死被踢死
- 1755 凌雲寺住持釋願從募化,鄧土璋送洪鐘(乾隆廿年)
- 1760 橫台山匯泉書室建成
- 1767 清朝乾隆丁亥年間屏山洪聖宮重修
- 1768 錦田鄧文蔚後人為了奉祀鄧文尉在永隆圍對面祠塘村建立了祠堂「龍游尹泉菴鄧公祠」
- 176X 廈村市門樓建成
- 1771 屏山鄉人第十九世祖鄧賡堂出生(1771-1841)秀才(續篇)
- 1775 鄧權軒於乾隆四十年興建泝流園
- 1776 錦田周王二公書院乾隆四十一年(1776)倉斗碑
- 1777 屏山鄉人鄧瑞泰,字獻可,又名鄧輯伍出生(1777-1831),鄧聖軒曾孫
- 1785 鄧英元題錦田「泝流園」三字
- 1786 (乾隆五十一年) 新安縣縣令判鄧氏訴訟
- 1786 (乾隆五十一年) 大樹下瓦窰頭天后廟
- 1789 凌雲寺重修(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己酉)由陳鴻章、鄧英元立碑為誌
- 1789 (乾隆五十四年) 鄧英元成為恩科武舉人
- 1790 蔡氏十一世祖蔡喬遷帶同四名兒子由東莞遷移至水流田
- 1793 (乾隆癸丑年) 蕃田村護鄉土主福德正神位設立
- 1794 屏山鄉人鄧朝桂出生(1794-1819),鄧賡堂兒子,居坑尾 66 號
- 1796 嘉慶元年(1796)鄧與璋興建錦田宮廷式祠堂
- 1800 年左右,山貝村由開基祖林氏第十三世祖林兆元定居
- 1804 (清嘉慶九年) 元朗橫洲二聖宮內麻石聚寶爐
- 1804 清嘉慶九年甲子科鄉試鄧瑞泰中式武舉人,被封為武略騎衛揀選衛守府,官至大鵬汛副將,聖軒公家塾懸有武魁牌匾
- 1806 新田蕃田村文麟峯祠吐書堂牌匾年份
- 1810 (嘉慶十五年) 錦田人鄧英元助修九龍炮台,並於圍門上題「鎮海金湯」石額
- 1810 屏山鄉人第廿一世祖鄧述卿出生(1810-1856),諱作猷,鄧輯伍次子,為次子鄧惠成建坑尾村64號
- 1810 屏山鄉人第廿一世祖鄧弼卿出生(1810-1857),諱謨猷,鄧輯伍長子
- 1811 (嘉慶十六年) 新田文氏永秀文公祠 (明德堂)
- 1811 東頭村獅頭山東頭村楊侯宮建成
- 1812 屏山鄉人第十八世祖鄧勳猷出生(1812-1862),號朝用
- 18XX 屏山坑頭村 89 及 124 號由鄧輯伍為兒子所建,建築物山牆鑊耳造型,代表官宦或武舉世家
- 1815 (嘉慶二十年) 屏山山廈村張氏宗祠(華封堂)建成
- 1815 屏山鄉人第廿一世祖鄧覲廷出生(1815-1838)
- 1816 南生花園胡璇澤(胡南生)出生
- 1819 或之前,木橋頭村已被記載於新安縣誌內
- 1819 或之前,水邊村已被記載於新安縣誌內
- 1820 清嘉慶廿五年鄧鳴鸞考得武秀才(次年考得武舉人)
- 1820 -1850 前後鄧虞階派人拆去錦田文塔
- 1821 滌塵募化重修靜室(道光元年),改名爲淩雲寺
- 1821 錦田鄧鳴鸞於道光元年考中武舉人,泝流園「父子登科」牌匾
- 1822 (道光壬午年) 鄧景星於科鄉試中式第四十五名「文魁」舉人
- 1822 屏山坑頭村五桂堂建成
- 1824 (道光四年) 鄧英元撰寫「重建國王二公書覽記」
- 1827 屏山鄉人鄧朝成出生(1827-1857)
- 1830 (清道光十年) 廈村新圍友善書室落成,由廈村鄧族廿一世祖鄧萬鍾於興建
- 1834 屏山鄉人鄧惠育出生(1834-1865),鄧述卿(鄧作猷)長子,武舉人
- 1837 元朗舊墟大王古廟重建 (原建於 1669-1722年間)
- 1837 清道光丁酉年鄧覲廷考中武舉人,諱經猷
- 1837 清道光丁酉年鄧勳猷中式武舉人,例授武略騎衛揀選衛守府
- 1837 屏山鄉人鄧惠成出生(1837-1886),鄧述卿(鄧作猷)次子,坑尾村64號,武秀才
- 1837 屏山鄉人第廿三世祖鄧顯業出生(1837-1909),過繼子鄧敬瑞,坑尾村 37號
- 1838 屏山鄉人第廿二世祖鄧香泉出生(1838-1879)
- 1839 廈村鄉人鄧惠麟,字啟瑞,號儀石,又號鳳儔、鰲峰、慕松子在錫降圍出生
- 1839 靈渡寺《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指鄧惠麟父親鄧寵榮患上咯血病
- 183X 十八鄉南坑村,由水蕉老圍張氏的分支於 1830 年代擴張而建村
- 18XX 屏山鄉第二十世祖鄧渭卿出生(?-1876),鄧賡堂幼子
- 18XX 屏山鄉人鄧述卿,例贈文林郎,即文秀才
- 18XX 屏山坑尾村 64 號,現稱 秀才故居,由秀才鄧作猷(第廿一世祖鄧述卿)建,鄧輯伍次子
- 18XX 屏山鄉人鄧渭卿考中秀才(年份不詳),鄧賡堂幼子
- 18XX 屏山坑尾村 148 號由秀才鄧渭卿建,鄧賡堂幼子
- 1840 (道光二十年) 靈渡寺被廈村鄉新圍鄧氏購入,並遷至現址重建
- 1840 錦田人鄧英元為錦田二帝書院寫草書對聯
- 1821 錦田鄧鳴鸞兒子鄧廷柱於道光二十年考中武舉人,泝流園「父子登科」牌匾
- 1821 錦田鄉水頭村鄧鳴鶴(鄧松山)考中武舉人
- 1840 胡璇澤在新加坡興建南生花園(Nam Sang Fa Un)
- 1841 屏山鄉人第廿二世祖鄧世英出生,鄧勳猷長子,鄧瑞泰之孫,後反抗英國接管新界
- 1847 (道光二十七年) 烏蛟騰李氏後人李瓊林定居牛徑開基創業
- 1849 (道光二十九年) 鄧揄斌、鄧揄琛兩兄弟於己酉鄉試中式中考獲舉人「兄弟聯魁」
- 1849 屏山鄉人鄧袞臣出生(1849-1909),居於坑頭村55號鑊耳屋,過繼子鄧清華,鄧清華兒子鄧廷輝
- 18XX 屏山鄉人鄧惠育考中武舉
- 1851 (咸豐元年) 牛徑 63 號李氏宗祠又名慶善堂
- 1852 (咸豐二年) 鄧士謙於壬子科鄉試中考得第五十一名「文魁」舉人
- 1853 屏山鄉人第廿三世祖鄧芳卿出生,後反抗英國接管新界
- 1855 (咸豐五年) 鄧惠麟考中秀才
- 185X (1850-1880年代) 水盞田村 74 號張氏宗祠(又稱四美堂)
- 1857 清咸豐七年(1857)屏山達德公所建成
- 1859 福源和寮村創立
- 1859 伍醒遲原名伍其昌,字榮實,初號星遲,生於咸豐九年
- 1861 輞井圍清朝舉人鄧渭熊於六十二歲高齡在鄉試中舉
- 1861 或之前,八鄉上村八鄉古廟建成
- 1861 屏山聖軒公家塾由鄧聖軒建成(一體堂)
- 1861 屏山鄉人鄧大紀(1861-1941)即鄧泰來,後來經元崗遷至田心新村,建大紀家塾
- 1862 大井吳屋村圍門加建建成
- 1862 (同治元年) 武功將軍張玉堂為牛徑慶善堂所書「慶善堂」字匾
- 1862 橫台山竹坑村蘭芳書室落成
- 1862 大井天后古廟建成
- 1864 清同治甲子科鄧寶琛中式文舉人,揀選縣正堂,正七品官(鄧述卿長子)
- 1865 屏山鄉人鄧寶琛離世
- 1865 (同治四年) 新田文氏文頌鑾建大夫弟
- 186X 屏山鄉人鄧大成考中武秀生(武庠生)鄧述卿次子
- 1866 清同治五年屏山洪聖宮重修
- 1866 清同治五年屏山洪聖宮重修題記記錄當時有舉人鄧寶琛
- 1866 清同治五年屏山洪聖宮重修題記記錄當時有庠生(秀才)鄧林芳
- 1866 清同治五年屏山洪聖宮重修題記記錄當時有庠生(秀才)鄧鷹揚
- 1866 年新安縣地圖出現錦田「白屋村」和「隔水園」
- 1868 (同治七年) 鄧佐槐於戊辰會試考中進士獲欽點禮部
- 1868 鄧佐槐在殿試中式,獲欽點為禮部主政
- 1868 七渡河集資建成
- 18XX 屏山鄉人鄧驥良考中秀才(年份不詳),鄧賡堂曾孫,考中生員
- 1870 屏山仁敦岡書室重修
- 1870 (同治九年) 錦田水尾村鄧氏建留耕堂與長春園武舉學堂
- 1870 (同治九年) 元朗屏山坑尾村覲廷書室建成(崇德堂),由鄧香泉紀念父親鄧覲廷取得功名
- 1870 清同治庚午年鄧宏英考中武舉人,例授武略騎衛揀選衛守府,鄧宏英,字廣彥,號樸石,鄧勳猷次子
- 1870 屏山鄉人第廿三世祖鄧兆熺(諱汝煒、字禮重、號儀卿 1870-1942)出生,邑庠國學生
- 1871 (同治十年) 鄧蓉鏡於辛未科試中獲欽點「 翰林院庶吉士」
- 1871 屏山聖軒公家塾內懸有同治十年(1871)「誼周一體」牌匾
1872 屏山鄉第廿一世祖鄧述卿妻子鄭氏六十歲大壽祝壽賀帳,鄧蓉鏡書,次子鄧大成,孫鄧汝恆及鄧榮輝送 |2 - 1873 南邊圍跟大地主錦田鄧氏有衝突
- 1874 元朗屏山坑尾村 104 及 109 號清暑軒,由鄧香泉及其子建成
- 1874 義社書室建成於橫台山永寧里
- 1874 永寧圍義社書室
- 1874 屏山述卿書室由鄧大成(又名鄧惠成、鄧均石?)所建,紀念父親鄧述卿,黃吉雲及黃子律曾經在書室執教
- 1974 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1874-1945)出生
- 1875 凌雲寺住持僧圓空(光緒元年),後任順德大良寶林寺方丈
- 1875 新田大夫第獲賜表揚文頌鑾雙親的詔書木刻
- 1876 (光緒二年) 元朗橫洲忠心圍神廳建成
- 1876 (光緒二年) 元朗五和大圍村人中解元
- 1876 (光緒二年) 林其翔於丙子恩科殿試欽點兵部主政 (山貝村林氏家祠牌匾)
- 1876 鄧伯裘出生(第廿六世祖)
- 1878 鄧伯母侯太安人之八豒開一榮壽祝壽賀幛
- 1879 凌雲寺住持僧淨園(光緒五年)
- 1880 (光緒六年) 東園書屋建成於橫台山永寧里圍門以東
- 1881 (光緒七年) 南邊圍伍醒遲考獲秀才
- 1882 屏山愈喬二公祠重修
- 1885 屏山鄧松年出生,字廷選
- 1886 (光緒十二年) 新田文氏文頌鑾於高中進士,獲欽點為營用守府
- 188X 永隆圍耕心堂由族人鄧耕心所興建
- 188X 新田文金堂建新龍村 21及22號
- 1890 (光緒十六年) 牛徑慶善堂,掛著恩科會試進士李綺青獲封「欽點 即用知縣」匾額
- 1890(光緒十六年) 元朗白沙五奎書室落成,於白沙圍神廟附近
- 1890 鄧國茂兒子鄧球光由城門遷移居至水流田
- 1890 凌雲寺因後繼乏人,二十餘年間寺無人維護管理,寺址頹圮
- 1891 (光緒十七年) 八鄉牛徑 152 號翊廷書室
- 1891 (光緒十七年) 厦村鄧氏宗祠重修
- 1891 錦田鄧熾昌光緒十七年鄉試中式武舉人
- 1892 (光緒十八年) 林國赓於壬辰科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 (山貝村林氏家祠牌匾)
- 1892 (光緒十八年) 伍銓萃中舉考獲進士,並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 1892 (光緒十八年) 鍾克猷於壬辰科中舉考獲翰林院編修,牌匾懸於鍾屋村
- 1893 (光緒拾九年) 新田東山古廟重修
- 1893 大樹下天后古廟創辦「大樹下廟駦舉社炮會」成立
- 1895 屏山塘坊村鄧氏農佣馮氏建立馮家圍
- 1895 仁興里(仁慶里)馮坤榮由新寜縣遷至香港
- 1898 英國租用九龍及新界 (出現「新界」這個名字)
- 1898 新界組民組織太平公局抗英
- 1898 或之前,攸田村(油田村)已經存在
- 1898 基督教福音堂「元朗堂」於元朗舊墟設立
- 1898 港英政府輔政司駱克到新界調查
- 1898 錦田墟人不禮貌對待英國官員 “THE INSULT TO A BRITISH COMMISSION AT KAM TIN HU”
- 1898 9月九名錦田鄉人士到美利炮台朗讀悔過書及叩頭認錯
- 1899 (光緒二十五年) 英國人武裝接管新界
- 1899 屏山達德公所成為抗英游擊隊總部
- 1899 屏山鄉人於覲廷書室設參謀部反抗英國接管
- 1899 屏山鄉人武力扺抗英國接管新界
- 1899 抗英鬥爭「新界六日戰」
- 1899 抗英鬥爭於八鄉石頭圍一戰
- 1899 伍其昌參與抗英鬥爭「新界六日戰」事敗後被捕
- 1899 伍醒遲原名伍其昌因抗英鬥爭被捕判死刑
- 1899 屏山覲廷書室接待香港港督卜力
- 1899 8月4日卜力與洛克會晤屏山鄉長老 |2
- 1899 鄧斗星與鄧英生被駱克委任為新界屏山區的鄉約代表
- 1899 黎金泰於 1899年前興建植桂書室
- 1899 屏山警署落成於屏山嶺上(稱為蟹山)
- 1899 或之前,黎金泰興建植桂書室
- 18XX 元朗水蕉老圍福華書室建成
- 19XX 屏山測量處、屏山田土廳(理民府)建成,現稱屏山樓
- 19XX 屏山坑尾村 37 號建成,由第廿二世祖鄧顥業建,乃鄧賡堂曾孫,鄧驥良兒子
- 1900 屏山警署於四月建成
- 1900 元朗警署落成於坳頭並派有英軍駐守
- 1900 元朗水蕉老圍覺民書室
- 1900 之前,馬鞍崗九號簡氏家祠已經建成
- 1900 左右,山貝村158至163號排屋由林鴻茂建成
- 1900 鄧惠麟七豒開一大壽
- 1900 馬應彪設立先施百貨
- 1900 八國聯軍佔領京津
- 1901 元朗蝦尾新村 13 至 19 號排屋由黃氏和陳氏族人於 1901 年後建成
- 1901 元朗坳頭設立痳瘋病所 Leper huts (1901-1911) | 痲瘋院
- 1903 華人醫官何乃合調任至大埔同時探訪元朗痲瘋院
- 1903 (光緒二十九年) 水盞田村建利達橋
- 1903 (光緒二十九年) 元崗村眾聖宮在圓崗重建
- 1904 港英政府在元朗凹頭成立了元朗小學
- 1904 元朗小學 Un Long Anglo-Chinese School 於大橋村成立
- 1905 (光緒三十一年) 慈禧 (由袁世凱和張之洞奏請) 廢除科舉,元朗舊書室開始沒落
- 1905 水流田57 號由鄧球光的兄弟鄧琼光建成
- 1905 新田東山古廟重修
- 1905 廈村助產士關八姑關蕙荃成出生
- 1906 趙聿修生於清光緒卅二年
- 1906 屏山小學 Ping Shan Anglo-Chinese School 在愈喬二公祠成立
- 1907 水流田村國茂鄧公祠,由鄧氏三兄弟鄧球光、鄧璟光及鄧琼光合資興建
- 1907 元朗小學因收生不足结束併入屏山小學
- 1907 光緒三十三年鄧松年於北洋醫學堂第八屆畢業
- 1908 羅惠德(羅三姑)出生(1908-2002)
- 190X 元朗橫洲福慶村,由江夏黃姓遷入所建
- 1910 元朗墟「晉源押」香港首間當舖,由鄧廉明成立 (已故元朗鄉紳鄧佩瓊的先父)
- 1910 (宣統二年) 牛徑李漸鴻考取恩魁
- 1910 庚戍厦村鄧翹嶽考取歲貢
- 1910 屏山舊理民府(屏山樓)建成
- 1910 坳頭痲瘋里關閉被堅尼地城政府醫院痲瘋治療所 Leper Asylum 取締
- 191X 元朗十八鄉瓦窰頭村同福堂祠堂建成
- 1911 元朗鄉紳成立合益公司
- 1911 錦田鄧伯裘捐出凌雲寺及附近土地
- 1911 天水圍和豐樂圍開始被廣東台山龍溪村姓趙的建造大壆設水閘及設稻田
- 1912 屏山小學因學生不足結束,遷入元朗大橋村
- 1913 妙參法師募資擴建,據述得港督金文泰贊助,修葺寺地(民國二年)
- 1913 元朗墟新興隆店東黃瑞計劃在元朗東頭一處置地興築診所
- 1913 山廈村興寶書室,由張達教一房所建
- 1914 八鄉永慶圍博濟橋建成
- 1914 政府在元朗設立 Government Midwife
- 1915 元朗新墟(合益公司)開始籌備(續篇)
- 1915 鄧伯裘從商,創辦泰祥油廠起家
- 1916 年或之前,有十八鄉水蕉新村及八鄉橫台山村等居民遷到白沙仔居住
- 1917 合益街市成立
- 1917 夏天天主教丁味略(E. Teruzzi)和盧履中(Filippo Lo)從大埔沿著林村到元朗傳教
- 1918 凌雲寺右禪堂建成,廣袤十丈, 可容百餘眾(民國七年)
- 1918 凌雲寺於年冬設為十方女眾叢林,接納尼眾,推妙參法師為住持
- 1918 馮氏第十世祖馮品立帶同四名兒子於水流田建成馮家屋
- 1919 鄧煒堂向新界理民府柯長官請求撥地興建築「博愛醫院」
- 1919 台山藉劉維疇建成東成里克述堂
- 1919 基督教福音堂擴建堂校並易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元朗堂」
- 1919 凌雲寺建地藏殿,殿有觀音閣及藏經樓,內有大金鐘(民國八年)
- 1919 凌雲寺率先在本港舉辦傳戒活動
- 1919 妙參建圓通寺,成為十方男眾叢林
- 1919 博愛醫院建風雨碑亭
- 191X 大欖吉慶橋建成
- 1919 山廈村達仁書室建成,屬於逹仁祖的家祠,供奉先祖張容穏 | 2
- 1920 元朗博愛醫院建成
- 1920 鄭煜文及蔡火財等人創辦元朗恆香棧茶樓
- 1920 廈村鄉新圍士宏書室
- 1920 青山公路元朗段落成於新墟旁
- 1920 元朗新田新圍村四邑僑屋建成
- 1920 蘭芳書室改為教授現代科目名為「蘭芳學校」
- 1920 鄧松年於美國哈佛大學畢業
- 1920 恆香茶樓
- 1920 恆香餅家(前東平酒家)建築物建成
- 1921 八鄉同益學堂建成
- 1921 博愛醫院院舍開始展開院務,贈醫施藥,留醫施棺等
- 1922 伍醒遲為博愛醫院寫金漆木對聯
- 1923 元朗瓦窰頭村 11, 12 號青磚大屋建成
- 1923 李漸鴻與伍醒遲為大埔頭敬羅家塾題字
- 1923 鄧伯裘參與成立新界農工商業研究總會(新界鄉議局前身)
- 1924 年之前,厦村友恭學校已存在
- 1924 元朗大旗嶺村之子養書室
- 1924 鄧伯裘與鄧煒堂代表錦田鄉民向港英政府追回泰康圍及吉慶圍鐵門
- 1924 東頭約大王廟重修
- 1924 黃子律遷居香港
- 1925 5月26日錦田吉慶圍舉行鐵門歸還儀式 | 吉慶圍鐵門歸還典禮
- 1925 錦田逢吉鄉上將府建成,由民國將軍沈鴻英兵敗後在元朗買地興建
- 1925 凌雲寺重建完工,進行開光大典,妙參撰重修觀音山凌雲寺碑記
- 1925 新田洲頭村廷士家塾重建
- 1925 元朗藥局 Un Long Dispensary 成立
- 1925 港商湯信、黃月樵、黃仲彝等人在元朗壆圍地段開闢模範鄉
- 1926 元朗公庵與白沙村之間建有會仙橋
- 1926 龍田村龍田書室由黃氏家族所建,是龍田村唯一書室
- 1926 台山藉劉維疇為兒子建成東成里 67號青磚大屋
- 1926 天主教於八鄉上輋村建立聖家公所
- 1926 天主教於錦田北圍成立聖心小堂
- 1926 鄧伯裘兒子早年鄧乾新於北區理民府工作
- 1926 仁興里馮其祥出生
- 1926 仁興里1926馮氏大屋落成(大旗嶺45號及46號)
- 1926 鄧伯裘於元朗水門頭創辦少岐義學
- 1926 鄧日騰以61歲之齡考入東華三院駐院中醫
- 1927 元朗橫州東頭圍之「娛苑」,由蔡寶田興建
- 1927 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擔任英皇書院校長
- 1927 鄧伯裘於錦田開辦蒙養學校
- 1928 天主教在長莆村成立「聖若望小堂」(天主堂)
- 1928 港英政府收地建城門水塘 (鄭氏村落遷至錦田城門新村)
- 1928 吳家村吳郁青出任廣華醫院總理
- 1929 八鄉金錢圍及翰鵬鄭家祠建成
- 19XX 大江埔天德宮於 1920-1930 年代建成
- 192X 大江埔江夏田廬(黃氏大屋)由廣西藉黃憲庭所建
- 1930 新圍村57號由加拿大華僑周道輝匯款興建
- 1930 長江村梁氏宗祠,由林村麻莆尾遷至大江埔
- 1930 年代,山貝村223至226號排屋是由林鴻茂的兒子林善祥興建 (新墟永祥號米機)
- 1930 年代,山貝村191至197號排屋由林燦穏興建 (慎祥銀號)
- 1930 山廈村198號農業園建成 | 2
- 1930 和生圍最初由余業主擁有
- 1930 聖約翰救傷隊每週派員到新界各村探訪貧病村民
- 1930 莫理士夫人 Mrs. Lily Morris 獲頒授員佐勳章勳銜 M.B.E.
- 1930 錦田鄧伯裘獲頒授榮譽狀 Certificates of Honour
- 1930 年代或之前先施公司馬應彪在牛潭尾投資荔香園農場
- 1930 和生圍土地由楊氏購入
- 1930 間錦田鄧族因風水之故,在水尾村以西建立「長春里」
- 1931 元朗區開始通電
- 1931 聖約翰救傷隊在錦田設立急救站 First Aid Station 提供緊急醫療
- 1931 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被委任為香港聖約翰救傷隊之 Assistant Commissioner
- 1931 龍田村21至 23 號應該是 1930-1931 由海外華僑所建成
- 1931 -1932 嶺梅莊位於牛徑與水盞田之間由廣東梅縣羅質軒所建
- 1931 元朗凹頭官立學校的紅磚屋校舍建成 (續篇)
- 1931 -1961 屏山達德學校於愈喬二公祠開辦
- 1931 愈喬二公祠門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
- 1931 屏山坑頭村仁敦岡書室、坑尾村聖軒公家塾、若虛書室、五桂堂等停辦教學,由達德書院取締
- 1931 朱壽祺借用牛潭尾餘園農場水泵房茅棚創辦德新學校
- 193X 逢吉鄉沈氏大屋後方忠烈祠建成
- 1932 新界元朗凹頭潘屋建成
- 1932 潮州藉陳庸斋建立永寜村
- 1932 廈村助產士關八姑關蕙荃成為註冊護士
- 1932 山下村 329-332 號由張君存後裔所建 | 2
- 1932 聖翰約救傷隊錦田婦孺醫院成立
- 1933 沈冠南建成雞公山下義塚
- 1933 屏山鄧氏重修達德公所
- 1933 元朗楊屋村楊氏家祠由楊順球興建
- 1933 元朗楊屋村86 -88 號,開基祖及家屬之房屋
- 1933 元朗南坑村 5 號由張財茂建成
- 1933-1936 梅縣籍黃金商人黃廣僑建成八鄉「江夏圍」
- 1933 元朗東成里開基祖劉維疇離世
- 1933 錦田鄉紳鄧伯裘賣八鄉土地給吳郁青興建別墅
- 1933 吳郁青建成吳家村五號大屋吳氏家祠
- 1933 凌雲佛學研究社由住持智修、喜修成立,聘鎮庵法師主事
- 1933 -1934 沈冠南擔任博愛醫院主席
- 1934 元朗鐘聲學校於大橋村建校,即現時安寧路裕豐樓幼稚園的位置,前身是一幢搾花生油廠
- 1934 元朗東頭圍娛苑之蔡寶田先生,出任保良局總理
- 1934 八鄉金錢圍錦全學校建成
- 1934 錦田鄧氏同福堂把抗英烈士的骸骨安葬於逄吉鄉「妙覺園」義塚
- 1934 李益三夫人(鄭肖珍女士)在逢吉鄉農舍草廬中創辦私塾教學。
- 1934 元朗舊墟近水閣立修橋紀念碑
- 1934 屏山田土廳改為少年法庭
- 1934 元朗舊墟修路紀念碑
- 1934 屏山覲廷書室老師黃子律創辦鐘聲學校
- 1934 舊李屋村另創新李屋村
- 1935 元朗田寮村神廳重建
- 1935 錦田鄉金錢圍村民將祠堂以300元按揭給教會,用作聖母七苦小堂
- 1935 東成里 63, 65-66 號青磚大屋建成
- 1935 吳郁青建成吳家村六號大屋郁青別墅用於家庭聚會及渡假時使用
- 1935 石崗陳氏遷至屏山鄉水田村
- 1935 惇裕學校開辦 | 惇裕學校成立
- 1935 厦村友恭學校於鄧氏宗祠(友恭堂)後方建築物創辦
- 1935 廣東大仁祥號蘇慎初在荃灣西樓角興建道社齋堂稱為仁祥別墅
- 1935 政府刊登憲報命名元朗日新街
- 1935 牛潭尾德新學校遷往萬華園農場
- 1935 友恭堂開辦友恭學校
- 1936 元朗楊家村圍龍屋及主樓「適廬」由印尼華商楊衛南及楊竹南建成 |2
- 1936 元朗崇正新村蘭欽樓由海外華僑李幼立建成
- 1936 元朗十八鄉崇正新村慎德居建成
- 1936 白沙公庵禪寺前之達道橋重建
- 1936 逄吉鄉妙覺園建成
- 1936 元朗錦田天后古廟重建 | 芬傅法師樂助重建
- 1936 元朗山下村樂稼
- 1936 山貝村林達榮大學畢業
- 1936 盧家炳於廣州萬芳園符咒醫人
- 193X 元朗崇正新村 167 號舊差館由客家人李文海建成
- 193X 元朗崇正新村 176 號「林屋」建成
- 193X 元朗十八鄉田寮村圍門重建
- 193X 黃福康發展元朗廣興園十八街
- 193X 屏山達德學校理事鄧兆禧
- 193X 合成堂花炮會由布姓女仕所設
- 1937 元朗商會籌備
- 1937 錦田航空站 Kam Tin Aerodrome 興建
- 1938 元朗潘屋(獅子屋) 招待葉劍英訪問
- 1938 錦田航空站改為錦田難民營 Kam Tin Camp
- 1938 元朗大樹下天后廟重修
- 1938 元朗設抗英義士碑
- 1938 (民國廿七年) 元朗木橋頭村胡氏家祠(聚慶堂)建成
- 1938 橫台山台山學校建新校址前以東園書屋為校址創校
- 1938 伍醒遲提倡重修十八鄉天后廟,撰寫重修天后古廟碑記
- 1938 屏山達德公所重修,加建英雄祠及慰寂祠,設配享碑
- 1938 屏山達德公所為抗英烈士設紀念碑
- 1938 元朗錦田難民營開始收容難民
- 1938 李祥和食品廠創辦
- 1938 廈村助產士關八姑關蕙荃被派往廈村服務
- 1938 牛潭尾荔柏園借予廣東嶺南大學農學院
- 1938 攸潭美小學成立
- 1938 呂陶英女士在洪水橋田心村建立郇園別墅
- 1938 -1939 屏山達德公所重修
- 1939 屏山達德公所重修,包括坑頭村鄧獻可曾孫鄧兆禧大力捐助
- 1939 屏山灼園由前屏山區華警王灼建成
- 1939 元朗福音堂成立
- 1939 元朗同樂戲院
- 193X 元朗水門頭合成堂成立
- 193X -194X 元朗朗廈村明任堂(估計時間)
- 1940 元朗水蕉新村俊芳程公祠興建 | 2
- 1940 元朗已經出現元朗少岐學校
- 1941-1945 日佔時期
- 1941 屈柏雨於日軍侵襲港島時,被日軍殺害
- 1941 八鄉江夏圍主樓,於日佔時期借給八鄉同益學堂作為臨時校舍
- 1941 水流田村57號鄧氏大屋被日軍徵用作指揮官辦事處
- 1941 博愛醫院院務停頓至1945年
- 1941 日戰前後陳照明於新墟合益街開設照盛百貨
- 1942 洪佛派拳師白毛照遷入元朗屏山
- 1943 近水閣曾經在泰祥街附近進行一場小型醮會,由趙澤潮擔任醮會主席
- 1944 洪佛派拳師白毛病逝
- 1944 友恭學校由張氏一家人接手全義務辦學
- 1945 屏山機場工程進行,同年取消計劃
- 1945 屏山鄉人鄧松年反對興建機場,鄧覲廷曾孫
- 1945 莫理士在錦田市寓所中因心臟病而離世
- 1946 陳火光母親在元朗合益街「福生堂藥行」前擺舖創辦陳光記百貨
- 1946 元朗好到底麵檔創立
- 1946 輞井公立崇義學校成立
- 1946 元朗公立中學創立(借用博愛醫院作為校舍)
- 1946 大井吳屋村金仁學校成立
- 1946 -1947年間蔡屋村蔡桂林(桂伯)在大棠路開設美行單車舖
- 1947 屏山田土廳改為元朗民府署
- 1947 戰後黎來就外父陳喜向政府租用南生圍之北的沼澤淺灘(聯興圍)
- 1947 梁省德在柏園別墅中創辦柏雨小學義校
- 1948 八鄉牛徑 120 號鄭氏家祠 (達善堂)
- 1948 元朗志貞學校成立
- 1948 呂陶英在郇園中興建教堂錫安堂
- 1949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政權變動
- 1949 屏山鄉事委員會成立
- 1949 八鄉吳家村成立
- 1949 元朗十八鄉鄉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成立
- 1949 坳頭紅毛橋加建新橋樑
- 1949 香翰屏移居元朗唐人新村
- 1949 新田惇裕幼稚園開辦 | 惇裕幼稚園
- 1949 至1950年間潭尾軍營 Tam Mi Camp 成立
- 1949 元朗福亭街已經開設利民興單車店
- 1949 洪水橋柏雨中學由屈柏雨夫人梁省德於柏園別墅創辦
- 194X 植桂書室於戰後用作「永慶學校」的臨時教室
- 194X 港督葛量洪打算在屏山建造國際機場
- 194X 英國皇家空軍工程部隊進佔了丹桂村作為兵房
- 1950 年代屏山仁敦岡書室修建
- 1950 年代屏山達德學校佔用五桂堂收容新班別的學生
- 1950 榮華酒樓由劉培齡及趙聿修創辦
- 1950 年代逢吉鄉大地主張氏興建明園住宅
- 1950 錦田福音堂成立 (續篇)
- 1950 余程萬建元朗唐人新村華苑
- 1950 博愛醫院牌坊建成,由岑光樾題字
- 1950 圓玄學院創辦
- 1950 元朗公立中學坳頭新校舍建成
- 1950 軍方興建「紅毛橋」臨時性倍力橋鐵橋方便軍事車輛通過
- 1950 廣安米機被歹徒打單,東主楊潤培及楊日培被勒索
- 1951 元朗五合街附近籌劃建設娛樂場由鄧某及陳姓歸僑投資
- 1951 元朗合益街市側拆除木屋
- 1951 元朗發生傾盆大雨,元朗河涌水漲淹沒穀亭街成為澤國
- 1951 元朗合益街攤位衞生局派員督拆
- 1951 元朗合益公司於同益街建舖一百九十三間落成小型商店抽籤分配
- 1951 八鄉河背村育英學校啟用
- 1951 博愛醫院新院建成
- 1951 區建公為博愛醫院牌坊背面題字
- 1951 元朗合意花炮會成立
- 1951 東頭村派出祥龍助慶十八鄉天后誕 | 東頭村福興堂九丈銀龍
- 1951 南生圍橫水渡南無阿彌陀佛石碑
- 1951 元朗墟元朗涌十艘龍舟競賽
- 1951 元朗墟涌龍舟賽事,橫洲與竹埔奪得首次二席,錦田獲得殿軍
- 1951 左右,陳斗宗師避亂遷居元朗南邊圍
- 1951 屏山自衛隊在輞井海面與海賊槍戰
- 1951 柏雨義校改為附屬小學
- 1951 -1958 元朗兒童教養院由基督教兒童福利會成立於達德公所
- 1952 橫台山公立學校新址建成
- 1952 元朗商戶另組同益公司,置業建新舖
- 1952 元朗合益街各攤販遷離,街道通行無阻
- 1952 元朗墟新春期間谷亭街捕賭徒
- 1952 元朗商戶另組同益公司,置業建新舖
- 1952 元朗泰祥街拆屋利交通米地填高建新樓
- 1952 元朗墟泰祥街十餘間木蓋商店熟食冰室理髲室等拆除
- 1952 屏山派出龍舟參加水門頭舉行之元朗區龍舟競賽
- 1952 周自重(金城旅店)名下之振興公司承接元朗娛樂場
- 1952 新攸菜站,新攸蔬菜產銷有限責任合作社(牛潭尾收集站)成立
- 1952 壆圍裕芳學校加建學校校門
- 1953 元朗五合街旁的水門頭海面,元朗各村十餘艘龍舟集合競賽
- 1953 元朗思源別墅舉行落成慶祝
- 1953 屏山鄉彩龍參加元朗區英女皇加冕會景巡遊
- 1953 元朗合益街市改建二層式新型街市一所
- 1953 元朗合益街市計劃從新拆建改建二層式新型街市一所路面填高一尺設大渠防淹浸
- 1953 美國副總統到訪元朗
- 1953 文正氣堂成立
- 1953 新田惇裕學校奠基 | 惇裕學校新校舍啟鑰儀式
- 1955 元朗福音堂改名為元朗聖公會聖馬提亞堂
- 1954 新界神召會惠群學校於唐人新村創立
- 1954 黃福康拆遷廣興園十八街以發展元朗新街市及樓宇
- 1954 華僑日報錦田蒙養學校新舍今日啟幕
- 1954 屏山好所在茶樓酒家創立
- 1954 屏山汽油站由元朗大馬路遷至屏山
- 1954 錦田福音堂新會所建成
- 1954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向教育署註冊
- 1954 石崗軍營聖母無原罪暨聖彌額爾堂祝聖後服務石崗英籍軍人
- 1954 李炎遷入元朗舊墟南門以李炎記字號開始包辦筵席
- 1954 橫洲公立學校新校舍建成及啟用
- 1954 新界養魚業組織同業公會
- 1954 陳斗組織陳斗健身院
- 1955 屏山豬社成立
- 1955 廣興園十八戶已批准遷住鹹田壆闢新村(擊壤村)
- 1955 元朗唐人新村余程萬遇害
- 1955 李炎記轉營制作花牌生意
- 1955 橫洲公立學校新校舍開幕典禮
- 1955 嶺文學校成立
- 1956 元朗博愛醫院於水牛嶺元朗公園興建公墓,為日治時期的無主屍骨所設的公墓
- 1956 元朗五和公校建校
- 1956 元朗東莞小學建校
- 1956 橫洲例醮橫洲出十八丈彩龍,即英皇加冕巡遊同一彩龍
- 1956 大旗嶺村加入元朗十八鄉鄉事委員會
- 1956 林太來港定居在大道村開墾建立普生園
- 1956 年前已成立中國紙廠
- 1957 元朗崇正新村成立
- 1957 元朗康莊市場建成
- 1957 南生圍魚塘及農地已經轉入傅德蔭家族手中
- 1957 元朗谷亭街米地改建成五層高樓宇
- 1957 新田仁壽圍仁壽涼亭
- 1957 高埔橋被洪水沖撃折為兩段,英軍搭起暫時鐵橋
- 1957 大欖涌水塘完竣
- 1957 良叔遷入舊墟居住
- 1957 壆圍村將裕芳學校改為壆圍公立學校
- 1957 元朗發生洪災而暫停龍舟競賽
- 1957 元朗鮮魚行商會由新界魚王黃金業創辦
- 1957 錦田南約自衛隊隊部建築物建成
- 1957 馬田村於天后誕出十八丈金龍
- 1957 馬田村圍門重建
- 1958 -1970 元朗屏山達德公所作為小學之用
- 1958 元朗五和公立學校
- 1958 天主教區鴻慈神父成立四聯學校(金錢圍、元岡村、吳家村、石湖塘)
- 1958 竹園黃氏兄弟黃吉祥和黃福盛興建江夏堂供奉祖先
- 1958 元崗村「元岡公立學校」創校
- 1958 東莞小學開幕建校
- 1958 —1963 鄒鄰芳擔任攸潭美小學校長
- 1959 符禮修上任元朗理民官
- 1959 崇正公立學校
- 1959 永慶學校建成於永慶圍(石頭圍)
- 1959 凌雲寺禪堂重修(佛曆2502)
- 1959 符禮修上任
- 1959 元朗南生圍胡福駢離世
- 1959 水蕉新村秋收後藉農作物豐收發起祥麟開光典禮
- 1959 崇正新村籌組村落並且加入十八鄉鄉事會
- 1959 元朗菜農花炮會成立
- 1959 石崗蔬菜合作社成立
- 1959 荃灣五旬節堂任雅各牧師踏足掌牛山去探訪教會會友
- 1959 黃權創立新界廣西同鄉會
- 1959 大旗嶺村嶺文學校新校舍建成
- 1959 屏山人鄧松年辭世
- 195X 元朗莫創於沙江圍教授莫家拳
- 195X 元朗隔田村創村
- 195X 東莞厚街人王兆軒於五十年代中旬買下五合街光華書局
- 195X 楊氏家祠曾經辦「順球學校」及「佩詩幼稚園」
- 195X 前後,大道村英和園
- 195X 洪水橋及大街大部份是於解放後來自大陸而寄居於此
- 1960 元朗十八鄉田寮村與木橋頭村「開大片」上報紙
- 1960 元朗「聖馬提亞堂」建成
- 1960 元朗禮修村正興建中
- 1960 元朗旱荒後豪雨洪水巨災
- 1960 黃坭墩水壩被洪水沖崩造成洪災
- 1960 元朗發生洪災而停辦龍舟競賽
- 1960 新田洲頭村籌備建廷士學校
- 1960 錦田鄉鄉委會成立
- 1960 錦田北圍開始有電力供應
- 1960 王淦波參與第六屆香港藝術節表演
- 1961 水牛嶺平房區啟用
- 1961 元朗十八鄉大棠路禮修村(Fraser Village)落成
- 1961 元朗水蕉新村圍門 (福慶新村/福慶圍)
- 1961 元朗水蕉新村關帝祠及村公所重修開幕典禮
- 1961 元朗西漁涌培菁建校
- 1961 元朗大馬路乾新樓二樓成立第二代尼克遜圖書館
- 1961 元朗體育會第一屆成立,會長符禮修
- 1961 元朗禮修村落成
- 1961 元朗厦村鄉西頭廟(楊侯古廟)重建
- 1961 元朗戲院開幕
- 1961 元朗農作互助會(簡稱元朗農作會)成立
- 1961 元朗新田洲頭村廷士學校新校舍建成
- 1961 小磡村新田菜社成立
- 1961 攸潭美小學擴建校舍
- 1961 屏山警署被元朗警署取代
- 1961 政府興建排洪渠,加上元朗涌河道瘀塞,賽龍舟停辦
- 1961 -1962年錦田波地永聯發由張氏創辦
- 1962 元朗十八鄉天后娘寶誕開始舉辦會景巡遊
- 1962 崇正新村於天后誕喜拈第三炮
- 1962 八鄉黎氏宗祠重修
- 1962 元朗神召會在唐人新村惠群學校附近購地興建教堂及惠群幼稚園新校舍
- 1962 新田鄉事會會所開幕
- 1962 南邊圍南門口老榕樹被颱風溫黛摧毀
- 1962 元朗大馬路與大棠路口設新界第一座交通指揮亭
- 1962 八鄉蔬菜合作社成立
- 1962 厦村蔬菜合作社成立
- 1962 基督新村五旬節堂舉行獻堂典禮
- 1962 黃文添教友捐出錦上路地皮興建聖猶達天主堂
- 1962 -1963年間新榮華企業公司成立,購入大生圍
- 1963 元朗攸美新邨落成 (錦繡花園附近)
- 1963 元朗橫洲忠心圍圍門 (重建)
- 1963 元朗警署落成
- 1963 元朗一班小商販合資建成小商新村
- 1963 元朗大陂頭公眾藍球場啟用
- 1963 元朗新界旱象稻面臨失收元朗漁塘乾涸見底
- 1963 元朗停屠祈雨、鄉紳前往公庵祈雨
- 1963 元朗大馬路達昌書局開幕(吳屋村金仁學校校長吳仲溫)
- 1963 流浮山警署落成
- 1963 大馬路美亞辦館外首設電話亭
- 1963 元朗合意街清拆
- 1963 元朗大旗嶺村聯福堂花炮會成立
- 1963 南溪福德堂開始演舞大金龍參加天后誕會景巡遊
- 1963 陳斗及駱蘇參加南邊圍福德堂天后誕金龍開光
- 1963 安龍村新田沃經堂重修
- 1963 屏山洪聖宮重修
- 1963 屏山楊侯古廟宮重修
- 1963 辛酉年屏山若虛書室重建
- 1963 錦田婦孺醫院啟用典禮
- 1963 大馬路周生生金行
- 1963 橫洲公立學校設立幼稚班
- 1963 元朗攝影創辦
- 1963 年左右光華書局在福康街經營
- 1963 盧家炳在大道村別墅創辦了「盧氏英文書院」
- 1964 元朗大棠道擴建
- 1964 友恭學校新生村新校舍落成
- 1964 元朗新田郵局啟用
- 1964 屏山坑尾村聯義堂建築物建成
- 1964 崇山新村「基督新村五旬節堂」易名為「基督新村真道堂」
- 1964 錦田大馬路鄧履敬堂祠堂遷拆
- 1964 羅柏昇創辦潭美幼稚園
- 1964 政府擴闊錦田大街拆卸鄧屐敬堂
- 1964 大道村盧家炳校長女兒盧紫霞 (白紫薇)香港小姐冠軍
- 1964 黎選材夫人廖坤貞在大旗嶺增辦聖保祿幼稚園
- 1965 元朗合益街市一帶又發生電力停頓街市淡水魚死亡魚商叫苦
- 1965 鍾屋村僑所學校創校 | 2
- 1965 錦田周王二公祠重修落成開光
- 1965 聯興圍花炮會成立
- 1965 大生圍泰園漁村開幕
- 1965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之高埔松山新校舍建成
- 1965 政府擬定在屏山警署山下興建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 1965 石崗機場用作舉辦香港農產品展覧會
- 1965 錦田郵局啟用
- 1965 上璋圍外兒童遊樂場(WEAL 計劃)
- 1965 錦田吉慶圍水泵由美國艾爾文和李文樂 WEAL 計劃捐建
- 1965 鍾少庭創辦鍾屋村僑所學校(1965)
- 1966 雞地設立魚市場安置四百多名於合益市場外擺賣之魚商及魚販
- 1966 元朗鮮魚商販遷往鷄地與攸田村之間曠地作魚市場繼續營業
- 1966 元朗合益市場外欄魚販四百人遷雞地新魚市場共有九十九攤位
- 1966 元朗博愛醫院中央大廈建成
- 1966 元朗凹頭官立小學六層高新校舍完成
- 1966 元朗逢吉鄉華盛頓新邨開幕
- 1966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奠基
- 1966 南坑排新勝堂花炮會成立 (續篇)
- 1966 -1995 屏山警署由警犬組使用
- 1966 元朗邨(元朗徒置新區)落成(1966-2001)
- 1966 合成堂跟隨居民遷至新區元朗邨
- 1966 錫降圍神廳重修誌慶
- 1966 大旗嶺村慶三學校9月開學
- 1966 鄧桂芬師範畢業後到元朗慶三學校執教
- 1966 大江埔聯安堂曾經聘邀嚴可健身學院潘洪生師傅出任醒獅武術教
- 1967 元朗水門頭木屋居民獲徙置苦無力搬遷終遭督拆
- 1967 元朗泰祥街大德堂清晨大火兩店損失六萬中藥店與米舖被波及幸無傷亡
- 1967 元朗舊墟火災 (續篇)
- 1967 元朗山貝涌口村建成
- 1967 元朗水門頭木屋大拆遷
- 1967 元朗福亭街十多戶人家木屋遭强拆
- 1967 李炎記花店重建,香翰屏贈招牌字畫匾額 | 2
- 1967 元朗涌口村改善生活合作社成立
- 1967 元朗大江埔花炮會參加會景巡遊
- 1967 七村重修龍潭觀音古廟落成開光典禮
- 1967 屏山坑尾村 148 號空置
- 1967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借用了坳頭元朗官立小學校舍授課
- 1967 元朗舊墟花炮會成立
- 1967 王淦波在廣華醫院病逝
- 1967 錦田聖猶達天主堂開幕典禮
- 1968 元朗五和東頭村神廳「福興堂」
- 1968 元朗橫台山河瀝背建橋立石碑
- 1968 元朗八鄉消防訓練學校創辦
- 1968 元朗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建成開學(續篇)
- 1968 崇正新村三喜堂花炮會組成
- 1968 元朗潮僑花炮會首次會景巡遊
- 1968 元朗凹頭公務員宿舍落成
- 1968 屏山樂居樓落成
- 1968 王淦波健身院元朗大馬路分院開幕
- 1968 竹園村民獲馬應彪家族獻地而築建馬公亭
- 1968 楊屋村翠華幼稚園由楊福喜校長創辦
- 1969 元朗木橋頭村神廳福德宮重建 | 2
- 1969 元崗村遊樂場由美國艾爾文和李文燊先生(WEAL)暨元朗理民府贈建
- 1969 元朗聖公會教區成立肖珍幼稚園
- 1969 元朗永寜村花炮會暨天后宮落成
- 1969 元朗唐人新村金蘭觀門樓建成
- 1969 凹頭食水配水庫
- 1969 元朗舊墟首次參加天后誕會景巡遊 (續篇)
- 1969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開幕
- 1969 錦田錦田鄉鄉委會重建落成
- 1969 梁少帆成立梁少帆健身學院花炮會
- 1969 王淦波健身學院參與元朗十八鄉天后誕會景巡遊
- 1969 王兆鴻受聘在孔雀髮廊打理
- 1969 北圍村橋「蜆殼橋」 新鐵橋建成
- 1969 盧家炳推出《春雨草堂琴譜》油印本
- 196X 年代,水蕉新村的振鳳林公祠由林振鳳後裔建成
- 196X 元朗新花園酒家於水邊圍旁
- 196X 黃窩容長駐水邊村教授功夫
- 196X 崇山學校建成(估計年份)
- 196X 文洪山在元朗大橋村石屋設館行醫
- 196X 洪水橋大道村觀音堂已經成立
- 1970 元朗水蕉老圍合慶堂花炮會正式成立
- 1970 元朗安寧街段的洋樓群建成:安定樓(1969年)、安樂樓(1970年)、寶豐樓(1979年)和鴻運樓(1971) 等,由誠興建築公司興建
- 1970 陳光記百貨鐵價公司創業廿四週年紀念暨擴張營業開幕典禮
- 1970 元朗大馬路巴士移往新巴士總站小販遷往新填地營業大馬路改建新式樓宇
- 1970 元朗康莊市場九月廿四日收回檯位
- 1970 輞井圍神廳重修落成
- 1970 屏山金蘭觀建成慶典大會
- 1970 元朗大井吳屋村村公所建成
- 1970 元朗大井吳屋村立《鎮國將軍祠建祠碑記》
- 1970 輞井圍神廳重修落成
- 1970 新田東山古廟慶祝五佰週年重修落成
- 1970 王淦波健身院元朗同樂街新址落成
- 1970 大生圍築起了大型古代城樓拍攝《十三太保》電影
- 1971 元朗盛屋村「廣陵堂」重建
- 1971 元朗山貝涌口村建屋落成
- 1971 元朗好相逢酒樓開幕
- 1971 和生圍聯合堂花炮會成立
- 1971 安妮公主 The Princess Anne 訪港到訪石崗軍營
- 1971 崇山新村新民橋建成
- 1971 鍾秋在元朗大棠黃泥墩種植荷葉
- 1972 元朗崇正新村村民購地建成三喜堂會址
- 1972 元朗冠煌大酒樓開幕禮
- 1972 新田青龍村怡堂書室重修或重建
- 1972 政府推行小型屋宇政策
- 1972 文洪山跌打醫館設於豐年路福德樓
- 1972 橫洲路口建立元朗魚市場
- 1972 -1973 年間石崗兵房裁縫兄弟開設亞李洋服
- 1973 新界工廠業總會成立
- 1973 古道誠任元朗博愛醫院的主席
- 1973 趙聿修太平紳士捐獻港幣100萬元建校
- 1973 誠興建築建金華樓、金寶樓兩幢洋樓
- 1973 元朗英龍圍仁義堂成立
- 1973 新界海陸豐花炮會慈善社成立有限公司
- 1973 新生村村公所落成入伙
- 1973 新攸蔬菜合作社重建
- 1973 紅毛橋村士多行劫案
- 1973 鄉吉逢「四村街坊互助會」(四村會)成立
- 1973 英軍協助填平土地興建教育路停車場(即今天兒童遊樂場)
- 1973 大旗嶺聖保祿幼稚園黎公任校長女兒黎綺齡獲選香港小姐十五名內
- 1973 香港小姐第五名錦田吉慶圍鄧錦群 Polly TANG
- 1973 利民機械工程店王先生先在教育路與安康路轉角位開店
- 1973 陳樹渠離世同葬於大道村家族祖墓墳場
- 1974 元朗鮮魚行商會元朗橫洲路口集資建會所及漁市場
- 1974 李牛從廣東江門逃避戰爭遷居香港,輾轉到元朗定居
- 1974 合得來花炮會首次派出醒獅隊參加天后誕巡遊
- 1974 王淦波國術體育會成立
- 1974 洪水橋重修水塘路
善長芳名石碑 - 1974 新圍鄧鈞鐸於1974-1996年擔任新圍村村長
- 1974 錫降圍村公所建成
- 1974 公立友恭學校錫降村分校成立,張貴隆妻子倫老師擔任校長
- 1974 譚萬鈞成立伯裘英文書院 (香港)
- 1975 元朗五合街鄰近之大榮華酒樓開幕
- 1975 元朗葉南陽堂花炮會所開幕
- 1975 東頭圍新村成立
- 1975 橫洲東頭圍村芳利士多開業
- 1975 李牛創辦李牛健身學院
- 1975 元朗菜農互助會成立
- 1975 遠東發展元朗大廈落成
- 1975 洪佛派洪耀宗成立「香港洪佛國術體育總會」
- 1975 新田永平村神廳落成
- 1975 元朗菜農互助會舉行成立暨首屆委員就職典禮
- 1975 橫洲幼稚園新校舍建成
- 1976 元朗誠興建築公司建泰祥街金輪樓
- 1976 廈村市諾利士多開始經營
- 1976 大生圍文苑村準備興建
- 1976 元朗屏山唐人新村成立竹林明堂,為弘揚道法之用
- 1976 余致明老師加入慶三學校教書
- 1976 香港新界養魚協進會自置會所
- 1976 錦綉花園第一期開始出售
- 1976 大生圍村黃滿堂榮任第十二屆村代表
- 1976 新田東山茶亭建築物
- 1977 南坑排伯公㘭破廟350人集體被劫
- 1977 元朗隔田村村公所成立
- 1977 元朗波士頓快餐店成立
- 1977 屏山述卿書室被拆卸,祇保留前廳
- 1977 歡樂今宵在石崗舉辦電單車競技大賽時發生意外
- 1977 政府開始建永寧新村第一期的村屋
- 1977 新界養魚業協進會監事長陳泰獲得英女皇榮譽獎章
- 1977 港督乘直升機到錦綉花園參觀
- 1977 大生圍公立學校秋季落成
- 1978 逄吉鄉歐陽榮可公太祖堂建成
- 1978 香翰屏在港病逝
- 1978 大馬路渣打銀行開幕營業
- 1978 輞井村村公所成立
- 1978 順風圍新村(順豐圍新村)建村
- 1978 順風圍村公所建立
- 1978 新界李氏宗親會成立
- 1978 鍾秋遷至楊屋村前開墾土地闢荷花田
- 1978 舊墟近水閣遷至豐年路福德樓 | 2 | 3
- 1978 柏雨花園於1978年六月入伙
- 1979 無線電視拍攝電視劇集《風雲》
- 1979 聖馬提亞堂新聖堂及肖珍幼稚園校舍落成
- 197X 華記(鎖匙華)開始配匙開鎖生意
- 197X 盧家炳七十年代擔任大道村村代表
- 1980 輞井圍崇義幼稚園借用玄關帝廟
- 1980 南坑村成立花炮會暨麒麟隊
- 1981 陳光記百貨創業卅五週年擴充至教育路八號地下及地庫全層
- 1981 元朗市命名十五條新街道,包括紀念西漁涌之「西菁街」及「西裕街」
- 1981 元朗博愛醫院於五合街內之舊舖要求換地建中醫贈診施藥所
- 1981 元朗小商業會求炮仗坊闢作小販區
- 1981 大井天后古廟重修
- 1981 趙聿修紀念中學於體育路七號建成
- 1981 和生圍業主收地興建加洲花園
- 1981 橫洲東頭圍村曾達賢堂大廈落成開幕
- 1981 天啟道太玄宗師盧家炳於1981年6月辭世
- 1982 元朗合益大厦分層出售每尺只售三百餘元起
- 1982 元朗合益公司股東大會合益街市計劃改建多層大廈
- 1982 崇正新村三喜堂誠邀馬田村陳日堂師傅教授舞龍
- 1982 新界西北龍捲風
- 1982 元朗擊壤村遭清拆
- 1982 米埔老圍圍門重建
- 1982 潭美幼稚園由竹頭角舊校搬至新校舍
- 1983 港督尤德爵士夫人入蔭華盧參觀
- 1983 崇正新村首次舞龍慶祝天后誕
- 1983 元朗街坊十年例醮第七屆
- 1983 錦繡花園黃陳淑英紀念學校成立
- 1983 洪水橋天后廟許留山藏寶葫蘆香爐
- 1984 元朗西菁街容鳳書健康中心啟用
- 1984 元朗新墟五合街因社區重建遷拆
- 1984 政府開始遷拆天水圍大河道、趙家園
- 1984 駱蘇師傅因病離世
- 1984 燈籠街冠香行開始在大橋街市經營
- 1985 元朗遷拆康莊市場店舖熟食檔安置待解決
- 1985 和平新村村公所落成
- 1986 元朗康莊市場全數遭到遷拆
- 1986 水牛嶺平房區被遷徒至朗屏邨
- 1986 沙洲里村成立
- 1987 洲頭村廷士家塾重建
- 1987 竹園村馬公亭重建
- 198X 雞地洋樓陸續建成
- 198X 元朗東成里玉皇觀音樓
- 1988 八鄉上輋村三愛堂圍門重建
- 1988 上竹園牌坊建成,由黃建五題字
- 1989 房委會放棄興建雞地東來村公屋計劃
- 1989 米埔老圍圍尾神廳福德堂重建
- 1989 坳頭楊屋村旁慈航臺重修
- 1989 石崗軍營成為石崗船民中心
- 1989 馬田壆村花炮會創會
- 1990 坳頭林屋村亦稱為禾寮因收地時被遷徒至竹新村內
- 1990 王兆鴻接手上海遠東理髮公司
- 1990 屏山愈喬二公祠重修
- 1990 錫降圍牌樓落成
- 1990 伯裘英文書院正校遷至洪水橋大道村
- 1991 元朗水牛嶺公園建成,前身為水牛嶺平房區
- 1991 元朗七鄉所組合益公司計劃拆卸附屬街市發展高層商業大厦所在被譽為地王有助於地方繁榮
- 1991 屏山楊侯古廟宮重修
- 1991 屏山覲廷書室重修完成,由鄧崇德堂司理鄧乃文致詞
- 1992 白沙村重新組成花炮會
- 1992 文英納於蘇格蘭設跌打骨科醫館
- 1992 伯裘英文書院正校分校三校均遷至屏山南北路20號校舍
- 1993 坳頭紅毛橋於被改建成為新界環迴公路(凹頭至粉嶺公路)之一段
- 1993 屏山文物徑開幕
- 1994 永慶圍(石頭圍)永慶學校停辦
- 1994 竹坑村鄧洪茂祖祠重建
- 1994 輞井村李張宗祠重修
- 1995 八鄉上輋村 61 號張氏宗祠重建
- 1995 屏山愈喬二公祠重修
- 1996 八鄉石崗橋鐵橋重新建成
- 1996 泰國清邁之釋慧龐大師建立觀佛寺
- 1997 錦田河新河道建成
- 1997 石崗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
- 1997 中國宣道神學院由馬灣遷入元朗
- 1998 沙埔村伍氏宗祠「世元堂」重建
- 1998 元朗大井吳屋村村公所重建
- 1999 元朗朗邊中轉屋
- 1999 模範鄉組織「模範鄉居民協會」
- 1999 錦綉花園管理處與政府屋宇署向七位業主提出還原令
- 2000 元朗鮮魚批發市場搬至雞地東部
- 2000 元朗劇院落成
- 2001 永寜村村公所由九廣鐵路公司重建
- 2001 屏山警署改作為新界北交通警西區總部
- 2001 屏山楊侯古廟燒毀
- 2001 屏山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及聚星樓列為歷史建築物
- 2001 元朗邨清拆
- 2001 合成堂神壇因元朗邨清拆便搬至水邊圍村
- 2001 蔡屋村紮作師蔡啟師傅啟叔退休
- 2002 山貝村仁興堂青年團成立
- 2003 柏雨中學與伯裘書院於2003年合拼,一起遷至屏山南北路
- 2004 Yoho Town 落成
- 2004 仁慶里馮氏洪茂堂社稷大王社壇重建落成
- 2005 牛潭尾姚聖母廟修建
- 2005 嶺文學校結束
- 2006 米埔冠英學校遭殺校
- 2007 元朗沙江圍新廳重修
- 2007 蓮花地太平清醮|緣首篇
- 2007 馬田壆村花炮會新會所落成
- 2007 錦綉花園外發生12歲男童被貨櫃車撞倒之命案
- 2008 香港啟昌龍獅會成立
- 2009 元朗港頭村真安寺
- 2009 屏山仁敦岡書室被列為歷史建築物
- 2010 水蕉新村青年團成立花炮會
- 2010 馬田村圍門重建
- 2011 跑遊元朗開始跑遊元朗
- 2011 Yoho Midtown 落成
- 2011 文鳳儀《編織集體憶記》作品於港鐵元朗站展出
- 2012 永慶圍(石頭圍)永慶學校舊址改建為永慶休憩處
- 2012 元朗東成里玉皇觀音樓副殿天后宮建成
- 2012 元朗東成里玉皇觀音樓天后宮大殿落成
- 2012 沙洲里村門樓開光大典禮晚
- 2013 光華書局搬至安寜路
- 2014 屏山仁敦岡書室復修年完成
- 2015 錦田鄉十年一屆酬恩建醮醮會
- 2015 吉慶圍神廳重修
- 2015 聯興圍於青山灣天后寶誕喜拈第三炮
- 2016 大橋街市生活書社
- 2016 八鄉錦上路福德堂花炮會成立
- 2016 屏山鄉紳鄧乃文離世
- 2016 元朗舊墟近水閣重修
- 2016 香港本地扎作業工會成立
- 2016 新田倫敦一哥燒臘茶餐廳成立
- 2017 馬田壆花炮會首次舞龍
- 2017 跑遊元朗登上香港電台《街角有樂》節目
- 2017 崇正新村舉行六十週年金龍開光行鄉
- 2017 合山圍牛徑村五年一屆太平清醮
- 2017 蓮花地太平清醮 |2
- 2017 楊屋村秋園荷花池剩下最後一朵荷花
- 2017 錦田鄉鄉事委員會會所重建落成|2
- 2017 錦田壁畫村計劃
- 2017 南生圍「婚紗橋」命名
- 2017 黎來就與兒子黎漢帆組成一帆漁業
- 2018 跑遊元朗得到商業電台朱薰主持之你好o野《有你最Whole》訪問
- 2018 橫洲東頭圍村鄉紳蔡老先生喪禮
- 2018 水門頭老樹被超級颶風山竹吹塌
- 2018 南生圍橫水渡根叔和南生圍佬豎起婚紗橋牌匾
- 2018 聯興圍花炮會永遠會長黎來就榮獲香港政府頒授 M.H. 榮譽勳章
- 2018 聯興圍金龍開光典禮
- 2018 盈匯坊藝術展館鄧錦群畫展
- 2018 大旗嶺嶺文學校校友新春團拜
- 2019 大旗嶺慶三學校校友聯歡晚會
- 2019 山貝村林仁興堂青年團祥龍開光典禮
- 2019 興源龍藝會就職典禮
你好,黃生!我姓陳,是一名於水邊圍鄒內社區中心(仁愛堂)工作的職員。
中心現正計劃於元朗社區內進行一個簡單的口述歷史收集計劃,希望能連繫社區內不同年齡(20-80歲)的人士,分享其於元朗區內的生活歷史及經驗,很高興於網上找到你的網站,我們很希望能認識擁有豐富地區歷史知識的你,請問有何方式可聯絡你?如不嫌棄,請致電24793123 找我們,我們相信你的知識對很多元朗人來說十分寶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