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新田(80)- 新圍村開明學校(二)
跑遊元朗新圍村開明學校,接上篇《新圍村開明學校(一)》文章。
開明學校擴建
據開明學校的文件,學校在戰後1946年3月25日開辦,由楊雲龍擔任校主,聘請潘寶生擔任校長。開明學校在1952年接受教育署資助,學校重組校董會並獲得福里公司撥出土地擴充校舍。開明學在1954年舉行了首屆畢業典禮,由於學校發展具規模,翌年(1955)新界民政署長彭德親臨學校巡視,由時任村代表鍾明、陳象權迎導,在場亦包括了鍾順校監、潘寶生校長等。
上文提到馮松坡及鍾順二人,開明學校設有三個助學金,分別以鍾順及馮松坡名義協助學童,另外是交通安全隊助學金。其中馮松坡既是壆圍裕芳幼稚園校董,後來亦擔任錦田蒙養學校教員及壆圍公立學校校長,今天在壆圍學校裡有一間「松坡屋」,便是以他命名。
潘寶生校長的工作,於1976年由陳學溥接任,陳學溥擔任開明學校校長至1987年,轉往元朗朗屏村梁省德學校,同年學校轉為全日制上課,並由鍾立中擔任開明學校最後一屆校長。工作以外,陳學溥亦有參加元朗文藝協會活動,包括中樂團及廖漢和先生編撰的新潮粵劇《四美嬉春》等。
↑ 1953年元朗區內學校,包括有屏山鄉柏雨中學、靈山書院、官立鄉村師範學校、達德學校、上璋圍民德學校、友恭學校、華封學校、沙江圍學校、天水學校、協怡學校、新田鄉惇裕學校、廷士學校、啟德學校、永慶學校、攸潭美學校、開明學校、冠英學校、新民學校等
六十年代插班生 伍細綿
之前撰寫攸潭美公立學校文章時,結識了伍細綿書記(1961年開明學校畢業生),她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隨家人遷至新圍村居住,由九龍貞德學校轉至開明學校,便是在舊校舍課室上堂。在她的印象中,潘寶生是一位很愛護學生的校長,而那時期的老師都是很好的。
↑ 1968年開明學校第15屆畢業照片,前排右六是潘寶生校長(照片自最後排左一張有)
↑ 1968年第開明學校15屆畢業證書,簽發監督鍾順,校長潘寶生(照片自畢業生張有)
未代教師 黃承義老師
又認識一位開明學校教員黃承義老師,他在2002年剛完成教育學院課程,便獲聘到開明學校教授中文及數學科,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為什麼會到開明學校任教,當然是鍾立中校長選中他,不過鍾校長在暑假完結前數天才發出通知,差點令黃老師以為要失業。
這兩年間,學校接收了本地及跨境學童,兩者約佔一半人數,黃老師認為這些學童上課時並沒有什麼分別,在學習上,跨境學童甚至比起本地學生更專心,他感恩有一班開心的學生、有人情味的家長及愉快的學園生活,是他後來在市區學校工作時感受不到的。黃老師分享說,以前開明學校旁邊,開設了幾間店舖,每當放學的時候,他也會去買零食,又者吃一份餐蛋麵;中午的時候,他通常在班房裡跟學生們一起吃午飯,因為可以向飯盒供應商訂飯。
黃老師在兩年開明學校的教學生涯中,也有一件難忘事,就是全校師生進行 SARS 抗疫。
↑元朗新田開明學校2003至2004年度校務報告
由學生轉為教師 文鳳森老師
獲得黃老師推薦,認識了文鳳森老師,她是八十年代開明學校的學生;大學畢業後,文老師在1995年返回母校任教,由學生轉變為教員的身份。
再一次踏進母校,身邊老師沒有太大變化,跟何建才、江果連、劉熾球和譚老師等一起共事,由鍾立中校長帶領,文鳳森在開明學校工作至停辦(2007)。
文鳳森憶述學生的年代,每逢夏天暑熱時,工友會在校舍的石棉瓦頂上灑水,這是鄉村學校獨有的降溫方法。她記得讀書的時候,音樂室使用木板功夫櫈,兩個學生一起坐,一起唱歌,她好惦念這些木長櫈。
到了教書的年代,校舍並沒有什麼改變,課室已經裝上空調,除了降溫,還要減低青山公路傳來的噪音;音樂室也換上了標準單人學生座椅。反而校舍之外,有更大的變化,青山公路旁興建了新田公路,地面升高,每逢大雨會造成青山公路以下的地方水浸,包括壆圍、福興里至開明學校等地方,水位可以高至校務處的辦公檯面。洪水退卻後,村裡的學生會返回學校跟老師一起清理校園,盡顯窩心的人情味。
↑ 文鳳森學生年代的紀念冊(自何達東老師之元朗開明學校告別校園時照片)
↑ 開明學校文鳳森老師(自開明學校特刊)
班長遇上水浸 萬綺雯
提起學校水浸,校友萬綺雯(1991年畢業生)也記得,六年級上課的時候,暴雨下突然有洪水湧入,整個校舍出現嚴重水浸,雖然學校即時疏散學生,同學也沒法離開,只好乖乖地坐在班房等候。萬同學身為班長,需要澗水去教員室取東西,情景令她難忘。
↑ 開明學校學業成績報告表(自萬綺雯同學)
熱愛足球 郭時興
有一位開明學校的校友,報章稱他為「冰鮮雞大王」之香港冰鮮禽畜業商會主席郭時興,他是七十年代初開明學校的畢業生。年幼時,他每朝從長春新村上學,他記得當時有一位鄰居陳培,踩單車拖著他的單車一起上學,隔了幾十年,他仍然想再次道謝。後來隨家人遷至榕樹圍居住,上學就更方便了。
郭時興記得就讀三年級和六年級時,分別有鍾立本和鍾立中老師做班主任,至今他仍然有跟師長聯絡。他笑言自己不是專心上課的學生,返學最開心是可以踢足球,因為學校外有一個大沙地,一班同學課餘時經常踢波,那個時候學校還未參與校際足球比賽,同學們閒時,更相約到兵房草場鬥波,勝出贏汽水。
他對足球的這份熱誠,至今一直熾熱著,郭時興自2013年贊助元朗足球會,以發展本土足球文化,回饋社會,時任元朗足球隊榮譽主席及副會長之外,更以佳聯冰鮮禽畜公司名義,冠名贊助足球隊「佳聯元朗」參加比賽,深受地區支持。
↑ 佳聯冰鮮禽畜郭時興致意(自《元朗區體育會第37屆董事會董事就職典禮紀念特刊》)
↑2018年元朗足球會獲得佳聯凍肉公司郭時興贊助
足球小將 吳志威
談起足球,有緣認識了一位開明足球小將吳志威(1986年畢業生),他小時候就讀新圍明德幼稚園,畢業後他跟大部份同學一起升讀開明學校,部份學生會選擇壆圍或竹慶公立學校。
他說,昔日在球場與學校課室之間,有一條小坑渠,裡面混集了由上新圍豬場雞場流出的排泄物。男同學在大操場踢足球,當大力抽射又或者漏出龍門網時,皮球便跌入渠中。這個時候,學生們開始爭分奪秒,執拾皮球的同學動作要快,其他同學也趁這個機會,拾起石仔擲向坑渠中,意圖擊中渠面的家禽糞便,濺向拾波的同學身上,這個槍林彈雨的畫面,可以幻想到村童開心和頑皮的一刻。
同學把剛撿起的足球,往草坡上擦一擦,球賽又再繼續,通常會一腳高波斬去對手那邊,一班同學互頂頭鎚,頭髮也沾上豬糞雞糞的味道。小朋友只顧玩耍,從來沒有介意過這些事,不過每次球賽完結,學生身上滿是波印和一陣熟悉的臭味。這個球場,間中有農民放牛吃草,自然就會留下地雷(牛屎),學生們用沙石舖上去,又繼續在球場上奔馳。既然附近有農民家庭,學生家長不時會贈送家禽給學校老師,所以課室裡,偶然會出現幾隻雞,一起上課。
苦練數年,吳志威在五年班時為學校嬴得足球比賽冠軍、六年級時再奪得亞軍,屈居流浮山公立小學之下,他憶述當時對方球員可能因為較遲入學,個子比起同年紀的兒童高大,身形上已經有絕對的優勢。除了踢足球,同學們也喜歡打乒乓球,學校有一張戶外乒乓球石檯,供低年班的同學玩耍,高年級同學可以使用乒乓室的大檯,乒乓室旁邊是音樂室和、校務處及教員室,這裡有樓梯通往二樓,是學生的神秘禁地(校方擺放雜物文件)。
今天上新圍一帶的雞場豬場已經被取締,開明學校旁的坑渠,已經失去昔日的「特色」。
↑ 開明學校足球隊於 2006年贏得校際足球比賽獎項(照片自何達東老師)
↑ 1979年開明學校足球及籃球隊(自告別校園時朋友相冊,何達東老師)
↑元朗開明學校足球隊(照片自威哥,吳志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60816514267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