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 (76) – 洪水橋大道村六如草堂和園,英和園
跑遊元朗洪水橋,大道村柏雨中學校址對面,建有一幢「六如草堂」(和園),和園的旁邊是「英和園」。在英和園遇上村民林太,她介紹了英和園昔日是一所農場,因為業主收地後無法繼續經營農場;英和園也曾經兼營飯堂,為當時興建高速公路的工人和修讀柏雨中學的師生煮飯,包括今趟同行的徐振邦老師。
↑ 元朗大道村六如草堂,伸延閱讀跑遊元朗六如草堂文章
普生園
林太在1956年來港定居,當年林太的父親徒步由潮洲走路到香港,最初在大道村落腳的時候,向普生園租借土地開墾種菜維生,普生園佔地甚廣,園中建有一幢古老大佬,曾經是無線電視劇京華春夢的拍攝場地,在前文亦有提及。
↑ 1960年元朗洪水橋地形圖可見六如草堂,其東面是雋永農場及普生園,據村民憶述,村口有一條三义路分別去和園或雋永農場,穿過田基小路便可以到普生園,路上有大竹林,入面還居住了好幾伙人。
↑ 如園對面柏雨中學外的大道村村民信箱
英和園
林太年幼時曾經在荔枝園及和園居住,後來嫁入英和園,至今在大道村已經住上了六十二年,如假包換是一位大道村地膽。英和園早期有幾份人經營,包括姚氏及後來吳氏等,原本是一個養飼雞隻及鵪鶉的農場,以往大道村以養鵪鶉著名,每天出產數百盒鵪鶉,而英和園每日也出產百餘盒。據說新界養鵪鶉行業始於六十年代,集中於洪水橋一帶,由於鵪鶉體形細小,所需的空間不多,所以到七十年代,鵪鶉逐成為香港三大行業之一,僅次於養豬及養雞業。
昔日大道村一帶滿是農場,包括有雋永農場、家聲農場、力生農場、及時雨農場及桂林農場等。其中雋永農場曾經有廿多位員工工作,早上五、六點便響鐘通知開工,中午打鐘食飯,一日鳴鐘兩次,後來因為興建馬路而清拆,另外力生農場也有十多位員工工作,家聲農場主人陳棟與妻子李氏,曾經在農場生擒了一條長十三呎半,偷吃母雞的大蟒蛇,登上七十年代大道村新聞。
↑ 大道村英和園
英和園飯堂
英和園農場亦兼營飯堂,這一個改變,最初祗是為盧氏英文書院煮飯,後來柏雨中學(伯裘書院)遷入大道村,英和園在門口附近建築物賣飯,午飯的款式多至十三、四款選擇,高峰時期一度有百多人在英和園進食。每次校長到柏雨中學開會,也會訂一圍飯餸到學校去。另外,在大道村山邊興建公路的時候,英和園也曾為築路的工人和科文等提供飯食。
後來,政府在二零零六年修訂法例,禁止散養雞、鴨、鵝、鴿和鵪鶉等家禽,違者罰款高達五萬元,影響了大道村農場的經營。與此同時,大道村四周土地,相繼被發展商收購,例如陸海通等大財團買下了大量土地,英和園業主亦收地另作發展,英和園的範圍縮小,農場內部份建築物亦拆卸了。
↑ 大道村英和園
盧家炳派朱古力
問到大道村盧家炳校長時,林太回憶湧現,她笑說小時候盧家炳曾經請她吃朱古力,她憶述盧家炳校長身形瘦削,經常彈奏古琴,昔日盧家炳的法壇曾經吸引不少信眾,今天在英和園內,仍然「座」了至大至尊供奉,早晚燃香敬奉。
林太在大道村住了六十年,已經退休了十三年,幾年前,她會在清晨五時許走到山後的曠地,去晨運做運動,那裡也是陳氏的墓園。現時,林太仍然會在英和園種植菠蘿享樂,而眾人記憶中的英和園隱世飯堂,早已成為歷史了。
↑ 謝謝性格爽朗瀟灑的大道村林太
Very Nice forgotten history. Thank you so much for documenting it. Stay Safe,
@WAI-HOI WONG 謝謝留言,請教你前也是住在大道村附近嗎
黃樓主- 我剛剛開始看你的blog, 真有相逢恨晚之感。我小時候,大約是1963-1965年間,常幫忙文親用單車由屏山送貨去大道村的雋永農場,也許是雞場,(不是衆永農埸),由馬路入到農場是田基路,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正如你說,農場請了很多佣工,非常客氣,若是他們弄膳時常叫我一起吃飯。當時年少不敢吃。收了錢,飲了他們免費茶就走人。還有由九龍坐十六號巴士去元朗方向before紅水橋,在右手邊,不知道是丹桂村或是田心村,我也常送貨去一間林園農埸。好了,再次感謝你的info. 祝你身體健康,新年快樂,繼續努力。 AC
@AC 蔡兄,謝謝你留言,一直在 Facebook 和網誌兩邊刊登遊記,這裡比 Facebook 慢了一拍,既然你幫父親送貨,家人在屏山開舖賣飼料油糧嗎? 也謝謝你的糾定雋永農場,地圖上出現的是 TSUN WING FAN CHEUNG,這個 “Tsun” 音吮才是雋永,太好了。五十年前可會記得大道村六如草堂、春雨草堂(後來成為了學校)等這些地方嗎。以前附近有雁園農場,靠藍地也有一些農場雞場
@AC 大道村雋永農場在和園六如草堂附近,沿田基路可以去普生園,聽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附近有竹林,有沒有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