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鄉 (5) - 圭角山岑里田北圍、錦田雞公嶺水頭村水尾村

週未跟老友 H 向錦田水頭水尾村跑遊出發,由元朗跑到錦田只是幾公里的跑程 (跑不夠喉),所以故意從博愛醫院旁繞南生圍蠔洲路跑入治河路,沿這段「元朗最優美之跑道」走,不久到達水尾村河旁公園的六角亭。

一般觀光旅客遊錦田,會乘車從水頭村進入,我們則沿治河路一邊的水頭路入村,因為一進村已經是高潮,好幾幢歷史建築群包括清樂鄧公祠、長春園和廣瑜鄧公祠等,全部落在眼前。我認為到錦田水頭水尾村別具價值,可以感受到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鄧氏的起源,欣賞村中傳統宗祠建築和書室,清未遷界復界的見證,以及元朗四大古橋之一便母橋。

今次跑遊錦田水頭水尾寫得特別詳細,因為錦田鄧族的建築背景和族中故事精彩,二來是我發現自己六年前 (2007年) 曾經遊訪村中各個景點,不過印象已經淡薄 (失憶症) ,所以溫故知新把故事記錄在一起。

130930_1379657165111

繞南生圍蠔洲路跑入治河路

錦田鄧氏

錦田由鄧氏建鄉,先建有北圍(水尾村) 和南圍 (水頭村),其後人擴展至其他圍村,亦有鄧氏分支至大埔頭、粉嶺和屏山鄉。元朗居民一直這樣說,從雞公山上看到的土地,都是鄧氏所有。

另外有一個傳說,是光宗皇帝曾經御賜錦田鄧氏一頭木鵝放在錦田河上,隨木鵝流經的地方,皆屬於鄧氏族人。

事實上不止如此,從鄧氏一份處稅記錄中可以追蹤到鄧氏擁有的土地曾經遍及香港島、黃泥涌、薄扶林等地,甚至青衣島,所以鄧氏貴為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首,富甲一方,擁有良田萬畝,而向朝廷上繳稅項亦為重要,是族人土地擁有權的証據。

130930_1379698563455

現時錦田水頭村泝流園外的民居

岑田

錦田原名岑田,因為這個地方原本有岑氏鄉民居住(現時在祠堂村中仍然有岑姓居民),早於北宋初期,江西藉吉水白沙村之鄧漢黻,在廣東任承務郎之官職,於太祖開寶六年 (公元973年) 遷居錦田。

正如博物館介紹香港歷史,香港是源自火山,當然錦田亦不例外,錦田雞公嶺和大刀屻都是由火山岩形成,山脊多數都高聳狹窄,六千年前錦田至南生圍一段原本是一個海灣,後來海灣後退,錦田和八鄉一帶由斷層和沉積沖積物造成廣闊的錦田平原,沖積物主要是黏土、沙和礫石,靠近錦田河直通后海灣,既適合務農耕作又方便海路交通。

鄧氏先祖選擇錦田開村拓地,因四周都是高山,故將該地名為岑里,從沖積平原上開闢的田地就名為「岑田」,所謂「岑」,即是山小而高的意思。

《新安縣志》中亦記載了鄧符協於北宋熙寧二年 (1069) 考中進士後,授陽春縣令 (現廣東省西南陽江市內) ,鄧符協乘船至屯門港時,望見青山與大頭山兩峰的山勢,於是在元朗尋龍追脈。

玉女拜堂

鄧符協精通風水,先後尋得「玉女拜堂」、「仙人大座」、「半月照潭」(荃灣灣柴灣角)、「金鐘覆火」(山貝) 四個美穴,加上岑田平原景緻,於是遷居錦田開基立業,而這四個名穴成為了鄧氏一世祖鄧漢敝至四世祖鄧符協的祖墳 ( 正在桂角山的山腳就有另一個名穴「鐵鑪墳」)。新界大氏族都擁有著名的風水墓穴,把先祖埋葬於風水穴中,可以福澤後人。

130930_08-56-52_HDR_1
↑ 錦田鄧氏有舉辦回鄉祭祖的活動,包括石井、立新鄉等地

力瀛齋

除了龍穴的威力,鄧符協於岑田開創基業後,曾經在桂角山南麓創立「力瀛齋」(後來稱為「力瀛書室」),於桂角山 (後來又稱為圭角山) 下建書樓教書講學。錦田流傳著的一句說話:「鰲頭獨佔圭角山,飲水思源圭角泉」,從中可以關連到桂角山下的三件事,包括「力瀛書室」、「圭角山鰲頭石」和「圭角泉」,雖然力瀛書室遺址現時無蹟可尋,不過鰲頭石和圭角泉仍然存在。

鰲頭石意頭好,因為「鰲頭獨佔」有考中狀元的意思,昔日皇帝殿前階上有巨鰲,能夠進入翰林院即是攀上鰲頭。「鰲頭石」豎立於圭角山上,據說當年在「力瀛書院」的學生經常攀上「鰲頭石」祈求早日登科,鰲頭獨佔,同時也是一項健康運動。

現時的本地行山隊伍也會走雞公嶺 (圭角山)、經仙女梳粧石到鰲頭石,然後下山到錦慶圍離開,趁即將入秋,要找一天去親石探訪這個鰲頭石。

至於圭角泉,從「飲水思源圭角泉」一句中理解,相信是「力瀛書院」飲用的泉水,九月初有幸得到元朗冼老師帶路,於雞公嶺下探訪了一個小活泉,泉上仍然不斷有流水湧出,位於逄吉鄉附近的一幢村屋前,據悉這正是傳說中之「圭角泉」,以往曾經有人在附近發現有石碑証明,不過現時已經失去了。

力瀛書室培育鄧族子弟 ,期望他們能藉科舉考獲功名,在朝廷任官,同時提升宗族的威望,增加氏族在地區中的影響力。雖然力瀛書室已經失傳,但是錦田現存不少書室,證明鄧氏族人的富強及重視子弟教育。

130930_09-25-40_HDR_1
↑ 幻想一下這幢建築是「力瀛書室」,但建築前的一個小活泉據悉是著名的「圭角泉」

130930_1380506638026
↑ 錦田「圭角泉」

岑田

錦田鄧氏後人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 繁衍開枝,增建錦田六圍,包括吉慶圍、永隆圍、泰康圍等,而當時錦田等地還是叫「岑田」。

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新安縣發生旱災饑荒成災,知縣邱體乾傾盡縣府官倉仍然不能解困,唯有向鄉伸籌款賑災,當時錦田水尾村的鄧元勳慷慨捐穀十二萬斤賑災。

邱體乾感激之餘,親自率船到岑田鄉取糧及答謝,他看到岑田「地皆膏腴,正錦繡之鄉村也」,自此岑田鄉名為錦田。

130928_1380505797246
↑ 廣瑜鄧公祠旁的民居一角,用泥塑寫上的「泰山石敢當」

白兵入侵錦田古蹟

對上一次遊錦田水頭水尾村是 2007 年,當時寫了一篇 GPS 應用文章「白兵入侵錦田古蹟」,當時利用 GPS logger 把 *.GPX 路線與景點資料合拼,在網頁加上 Javascript 做成亙動效果,地圖會自行移動及彈出相關介紹。

今次在手機使用 My Tracks 便可以把跑遊路線保存,在 Google Maps 中把每個景點加插 LEGO 公仔代替白兵,當大家點按地圖下各景點的名稱時,也會有照片彈出來的。

按此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30920 跑遊 錦田水尾村水頭村 ( 路線:清樂鄧公祠|洪聖宮|長春園|廣瑜鄧公祠|力榮堂書室|泝流園|二帝書院|樹屋|天后古廟|鎮銳鋗鄧公祠|便母橋|周王二公書院|鄧虞階書室 )

水頭水尾村歷史

上面的 Google Maps 記錄了跑遊路線,看到我在村中四處走動,所以在下面的建築物歷史介紹中,是以建築物建成時間作排序,讓人留意到錦田水頭水尾村的鄧族發展過程,鄧氏先由清樂鄧公祠開始,然後村民為洪聖爺及天后娘娘設立神廟供奉,鄧族後人繁衍,村中亦增加了鎮銳鋗鄧公祠,鄧族重視村中子弟仕途,陸續在村中設立不同書室培養下一代,除文科之外,當中包括一幢後期建成的武術學堂長春園。

錦田鄧氏定居錦田超過 900 年這歷史,從宗族成員口述流傳關於其開基祖及風水的傳說,已經屬於香港本地一項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樂鄧公祠 (約1490)

水尾村 297 號 從水頭路直入,第一幢是水尾村清樂鄧公祠,於明朝弘治期間 (約1490) 為紀念鄧欽長子鄧清樂 (十七世祖) 而興建。 清樂鄧公祠屬於三進形式,由於祠堂四周空曠,突顯出建築物之宏偉規模。祠堂不予開放,在門前可以窺看到中廳內的「思成堂」匾額,這是清朝進士初彭齡於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所書。

130930_1379691985487
↑ 思成堂

傳說當初彭齡為思成堂書寫「思成」二字後暴斃,餘下「堂」字由其他名家補墨,初彭齡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 考中進士,成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而「庶吉士」就是殿試考出的二甲三甲級別的進士,再經過考核和挑選,被選入翰林院當文官。

初彭齡一生算是宦海浮沉,不過他在道光元年(1821) 再次升任兵部尚書,相信初彭齡書寫思成堂暴斃之事並不存在。

130930_09-02-12_HDR_1
↑ 大門上有「清樂鄧公祠」門匾

談回清樂鄧公祠,建築物正脊上有一對鰲魚裝飾,屋脊上刻有青龍浮雕、兩端有瑞獸一對。建築物正門上,大門兩旁掛上門聯:「南陽世澤、稅院家聲」和一對頭門聯「系出南陽 濟濟蹌蹌 再覩勲名垂竹帛、派流錦水 雍雍肅肅 勉敦詩禮振簪纓」,大門上有「清樂鄧公祠」門匾。

濟濟蹌蹌 雍雍肅肅

這副對聯喻鄧族知書達禮功名顯赫,「濟濟蹌蹌」指人材眾多,「再覩勲名垂竹帛」,直指族人建立功勲,記錄在竹帛上,比喻好的聲名永遠流傳,所謂「聲可托于弦管,名可留於竹帛」,「雍雍肅肅」是兄弟和睦莊重,「勉敦詩禮振簪纓」指族人當上達官貴人戴上簪纓冠飾,按照詩禮的精神辦事。單看兩行對聯可見到古人的用字的意思非常幽雅。

南陽世澤

堂聯中「南陽世澤」指鄧氏郡望南陽,於商朝時期 (公元前 1350) 商王武丁之子「曼姓」於南陽被受封於「鄧國」,國人以國名為姓,故此鄧氏一系源出於南陽,以南陽為郡。

稅院家聲

在早前一篇「跑遊 厦村鄉」中介紹過「稅院家聲」,這段故事與宋高宗趙構有關,趙構藉宋徽、欽二帝被金軍虜掠北去後,建立南宋並自稱康王,帝號建炎,三年後 ( 1129年 ) 最終趙構亦被金兵南下追殺,宋朝皇室中人流散至工贛州,而宋高宗之女被江西贛州縣令鄧元亮於起兵勤王時,於道上收養,當時年僅八歲,長大後嫁給鄧元亮之子鄧自明。

直至宋光宗即位,趙氏令長子帶同手書及高宗之信物上朝面見光宗,光宗大為感動,相認稱趙氏為皇姑,並封為郡主,而鄧自明追贈為「稅院郡馬」,並賜地於東莞。當年宋高宗治國軟弱,他就是處死岳飛的皇帝,不過宋高宗在史上揚名,是他一手出色的書法。 至於鄧自明被追贈的「稅院郡馬」,成為了鄧氏的家聲。

我一直在想「稅院」的功用,後來蘇萬興老師告訴我「據錦田師儉堂族譜所誌,昔日皇姑於宋光宗時被封為郡主,光宗並將當年東莞縣需交納與朝廷的稅款及良田,轉贈與皇姑作脂粉費,並追贈鄧自明為稅院郡馬,稅院的稅指郡主所收的稅款.院指郡主的家院」。詳細要細閱蘇老師撰寫的《錦田鄧族》。 後來,鄧元亮一房人於元朝末年遷居龍躍頭,所以皇姑的神位設於龍躍頭松嶺鄧公祠 (1525年)。

思成堂

思成堂 (清樂鄧公祠) 是水尾村集會地方,裡頭有一道「擋中」,只有達官貴人到訪才打開。祠堂的後進供奉了多個鄧氏祖先靈位,當中包括最初介紹過的錦田開基祖鄧漢黻和鄧清樂。思成堂於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曾經重修,於1981年連同鎮銳鋗鄧公祠一起進行修繕。

130930_08-55-30_HDR_1
↑ 思成堂 (清樂鄧公祠)

洪聖宮 (約1465-1487)

錦田水頭村的洪聖廟 (水頭村 31 號),位於清樂鄧公祠旁,於明成化期間 (1465-1487) 為供奉洪聖爺而建,洪聖廟原本是一個神壇 (其實大部份村落間的廟宇是由一個簡單的神壇開始),於清未時期曾經進行修茸,最近 1984 年重建,現時未有對外開放。

從門外可以看到裡頭仍然擺放著清朝道光年間的香爐和化寶鼎等,由鄧鳴鸞、鄧鳴鶴等人先後於道光元年(1821)及道光九年間(1829)奉立,相信跟考中功名之事有關。

洪聖寶誕

鄧氏村民每逢農曆元月十五日都會舉行洪聖寶誕,亦有舞獅助慶和搶花炮活動。由於鄧氏各房分支繁衍,洪聖誕慶祝活動把宗族聚集,抽花炮的活動把原來鄧族各房人團結起來。

元朗橫洲東頭圍五和黃屋村後各有一幢著名的二聖宮供奉洪聖爺,洪聖即南海龍王,深受中國華南一帶漁民信奉,沿海漁民建廟祀奉,與天后娘娘同屬海神,唐朝皇帝曾冊封為南海廣利洪聖大王,宋朝時更加封為「洪聖廣利大王」,具廣納財利之意。

清康熙元年香港遷界,元朗居民遷界至茅洲,茅洲供奉的洪聖被當地人稱爲把港大王,祈望洪聖能幫他們守住港灣,免除颶風、洪水的灾難。直至康熙八年(1669),清廷批准復界,居民由茅洲回香港,據説茅洲把港大王挺靈驗,遐爾聞名,鄧氏設立元朗舊墟時同時建了一座大王古廟,把茅洲的南海洪聖大王請到元朗。

130920_10-16-58_HDR_1
↑ 水頭村的洪聖廟

天后宮 (約1662-1722)

現時(2013)天后古廟正進行大規模復修,據說天后古廟是創建於清康熙年間 (1662-1722),昔日曾經進行重建及修葺。廟內的古董還有一個清六十年 (1745) 的古鐘,是貢人鄧春魁所奉立。

天后廟一度因為日久失修而倒塌, 後來據悉有一位芬傅大法師獲指點,去協助錦田鄉民重修,鄉間有一塊民國廿五年(1936)之木匾記載村民捐款的此事、在重修捐款芳名列中,大法師芬傅捐貳佰捌拾員(280銀元),而錦田鄉耆鄧伯裘、鄧煒棠、鄧永壽排在其後,銀碼只係由拾元以下,其他祖房、洪聖廟、吉慶圍等亦有一、數銀元的捐款,不過大法師跟鄉紳所捐獻的數目差異實在太大,以芬傅大法師這一股財力,會不會芬傳是一位鄧氏出家人以法號為名去捐獻呢。

看到鄧伯裘的名字,想起在1911年,鄧氏祠堂村鄉紳鄧伯裘曾經捐出觀音山凌雲寺及土地予凌雲寺重建。

所以錦田水頭村和水尾村,各建有一間廟宇供奉洪聖和天后,兩者都是中國著名水神,希望水神保祐村民風調兩順,始終錦田平原依水而生,遍佈河水及農田,敬拜水神是希望河水不會氾濫淹沒農作物,亦保佑村民出入平安。

2014 年農曆新年期跑遊逢吉鄉山路,通往水尾村天后古廟旁的漁塘,最近天后古廟的維修工程已經完成,鄧氏獲得發展局資助將屋頂還原為木樑結構。

130920_10-25-27_HDR_1
↑ 天后宮維修中

140203 09-42-59_HDR_1
↑ 2014 年二月再跑遊天后古廟時所拍,重修後之天后古廟

水尾村樹屋 (1662年前)

每個周未總有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參觀水尾村之樹屋,看的一株細葉榕樹包著一間青磚屋,好像是 Harry Porter 電影裡的魔法屋,據說這幢樹屋見證了清初遷海的情況,可以看到的是當年居民倉猝離開,隨著時間過去,餘下的青磚屋跟大自然溶合,可見遷海令影響的深切。不過遷海是 1662年的國策,距離現今三佰餘年,就算那㮔株細葉榕還生存,這幢青磚屋早就倒塌重建了。

130920_10-21-12_HDR_1
↑ 錦田樹屋

遷界復界 (1662-1669)

康熙元年 (1662) 下令遷海,這段時期香港一帶包括元朗錦田都是真空狀態,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終允復界。

周王二公書院 (1685)

講到周王二公,便跟新安縣遷界復界之事有關,為紀念清朝兩廣總督周有德和廣東巡撫王來任,感謝二位大官上書朝廷協助居民復界返回錦田鄉。

130930_1380287652214
↑ 周王二公書院正面

鄭成功抗清

話說在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撒退台灣的時候,鄭成功部下鄭建由於部隊耽擱,趕不及與鄭成功隨行,繼而率部眾入廣東,據香港東部水域為盜 (看另一篇「路過鯉魚門」)。

遷海

當時鄭成功佔據台灣作基地,在福建廣東沿海一帶進行抗清活動,於順治十六年 (1659) 鄭成功的水師更攻陷江南,直逼江寧(南京),迫使大清朝廷種下遷界的決定。 為了阻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於康熙元年 (1662) 下令遷海,迫令沿海居民必須於三天內向內陸遷徙 50里,香港居民家園盡失、漁鹽業廢置及田園荒蕪,清兵開挖界溝築界墻駐守海界。而沿海空虛 ,正適合海盜乘機活動,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終允復界,居民陸續遷回。

復界

朝廷願意復界,全靠新安縣兩名父母官周有德及王來任二人向當時十四歲的康熙皇帝要求復界,加上王來任臨終前再呈上一份諌,打動了康熙皇帝,朝廷最終復界。當時原本元朗的大橋墩墟市已荒廢,復界後招來不少原元朗居民和大量客籍人蜂擁回來定居,於康熙八年(1669) 錦田鄉人鄧文蔚在南邊圍與西邊圍之間的地方設立「圓塱墟」,即現時元朗舊墟。 (見「大橋墩 圓塱墟 元朗舊墟」)

建醮

周王二公書院正是紀念周有德及王來任二人,於清康熙廿四年 (1685) 年建成書院報答二公之恩。除此之外,是錦田鄧氏每隔十年進行一次建醮,於書院前建戲台酬神,建醮是一項通過道士、和尚為媒介與鬼神溝通的大規模祭祀活動祭,由道士替亡魂超渡,這些亡魂就是遷界期間死去的居民,當時居民被迫倉猝離開苦,未有人投靠的,都失去工作,所帶的金錢用盡,不少要賣兒棄妻,年老的更捱不著這一關,不少人於途中死去。至於官兵方面,涉及官員與平民間之賄賂行為,甚至有人買通守兵開放海界逃至台灣。

除了錦田周王二公書院,上水石湖墟的「巡撫街」也是紀念復界之事和周有德王來任二人。

130930_10-47-37_HDR_1
↑ 周王二公書院

鎮銳鋗鄧公祠 (1685)

跑到鎮銳鋗鄧公祠 (水尾村 201號) 的檐廊鼓台前,看到「鎮銳鋗」三個字還以為是鄧族其中一位宗祖的外號,原來是集合了鄧洪儀三名兒子:鄧鎮、鄧銳及鄧鋗的名字,當時由清進士鄧文蔚於康熙年間 (1685) 倡建,鎮銳鋗三房子孫把鎮、銳、鋗三公並祀,從門外可以看到中堂懸掛的「茂荊堂」牌匾,代表荊花正茂,相信喻意家族繁衍如荊花盛放。 事實上鄧洪儀有四名兒子:鄧欽、鎮、銳、鋗,長子鄧欽一房己建有清樂鄧公祠,而鎮、銳、鋗三房後人合建了鎮銳鋗鄧公祠。

至於倡建的鄧文蔚來頭不小,鄧文蔚於順治年間中舉後,於康熙八年 (1669年) 獲封地創建了元朗舊墟、後來於康熙廿四年 (1685年) 考得進士,成為清朝首位香港進士,在錦田祠堂村中的龍游尹泉菴鄧公祠就是紀念鄧文蔚而建成。

鎮銳鋗鄧公祠曾經於清乾隆元年(1736)、嘉慶廿二年(1817)、道光年間和1980年重修。祠堂前有一幅大得誇張的照壁,由於祠堂未有開放,未能欣賞到祠堂裡各個功名牌匾和《鄧族鎮銳鋗祖祠茂荊堂重修緣起》碑記,茂荊堂曾經村中應考科舉的學校,現時是村民聚集商議村務的地方。

代弟戍邊

鄧鎮、銳、鋗三兄弟的父親鄧洪儀,與其弟洪贄,涉及明初四大案之一「藍玉案」,洪武二十六年 (1393) 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大將藍玉及其三族,連累一萬五千人被誅。 當時鄧洪贄娶何迪的女兒為妻,而何迪因藍玉謀反案而受到株連坐罪,洪贄被判充軍。鄧洪儀見弟弟洪贄品性純良,擔心洪贄於遣戍途中將會遭遇不測,加上洪贄未還未有後繼,而洪儀已經有鎮、銳、鋗三名兒子。

鄧洪儀冒弟名代戍遼東 (黑龍江),這份兄弟情節己為了「兄友弟恭」的故事。 凌雲靜室 鄧洪儀三年後戍邊期滿後獲准回鄉,途中滯留江南,以題詩賣字為生,後來被一位陳姓富翁賞識,聘請鄧洪儀家塾教師。後來鄧洪儀與富翁養女為妻,並再育一子鋗。鄧洪儀死後,他妻子帶同洪儀的銅鑪兒子返回錦田歸宗,不久兒子鋗不幸去世,於錦田東北觀音山之「凌雲靜室」奉佛靜養,而這個靜室就是現時的凌雲寺。

凌雲寺就是當時由鎮、銳、鋗三兄弟於宣德年間 (1426-1435) 所建,凌雲寺與屏山靈渡寺和屯門青山寺成為香港三大古剎。( 見跑遊元朗厦村靈渡寺)

至於鄧洪儀之弟鄧洪贄,他與洪惠公從錦田遷居到廈村,洪惠遷居廈村西頭里(現時祥降圍),洪贄則移居至東頭里(現時東頭村)。洪贄與洪惠先祖子孫繁衍,再開闢了巷尾村、羅屋村、新生村、網井村,而洪惠後裔分居新圍 (新慶圍)、鍚降圍、鍚降村、新屋村、紫田村等。厦村之鄧氏宗祠是供奉厦村開基祖先鄧洪贄與鄧洪惠而興建。( 見:跑遊 厦村鄉)

130920_10-32-06_HDR_1
↑ 鎮銳鋗鄧公祠

廣瑜鄧公祠 (1701)

廣瑜鄧公祠 (水頭村32號) 建於康熙四十年 (1701) 由鄧像六倡建,亦稱為「來成堂」,為紀念鄧族祖先鄧廣瑜而設,剛才介紹的清樂鄧公祠是紀念鄧欽長子十七世祖鄧清樂,而這一幢廣瑜鄧公祠則紀念鄧欽之第三子鄧廣瑜而建,可見洪儀長子鄧欽這房人在水頭村相當興盛。

來成堂於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曾經修葺,除了祠堂之外,來成堂於 70 年代曾經被用作商店和廠房,除了廣瑜鄧公祠之外,下面介紹的鄧虞階書室亦曾經用作廠房。

130920_09-24-10_HDR_1
↑ 廣瑜鄧公祠

水頭村便母橋 (1710)

錦田水頭村的便母橋,由錦田鄧俊元建於康熙四十九年 (1710),出於一份考心建造一條石橋,方便其母親穿梭水頭村和錦田泰康圍探望。石橋由六塊花崗石板,並排架於石墩之上,同時在奠立了一個花崗石碑記載這件事件。據悉便母橋前後興建了六年,相信錦田鄉各村無論祠堂或書室都正值大興土木,未能暸解一條石橋會佔去六年時間。

130930_1379697457640
↑ 便母橋由六塊花崗石板,並排架於石墩之上

元朗「四大古橋」

先後探訪過元朗「四大古橋」:錦田便母橋、公庵會仙橋、白沙達道橋、八鄉利達橋,四大古橋都有百年歷史,最舊要數上這一條便母橋。

不要幻想是嶺南花園式半月形小橋,事實上只是幾件花崗石板,不過也不要少看這些石橋,是要花費金錢聘請工匠建成,昔日九龍城龍津橋的結構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樣子,只是規模不同。

回顧這四條古橋的名字是頗有意思的,現時香港的道路天橋名稱正缺乏這一份含蓄了。 現時便母橋旁又出現一條新橋,橋前後建有便母亭和公園,整個建築群有點格格不入,搶去了便母橋的風頭。

130930_1379698141108
↑ 便母橋花崗石碑

泝流園 (1775)

首先「泝流園」(水頭村25號) 這個名字實在令人感動,因為泝流二字意思是溯流追源,儒教影響中國人崇拜祖宗,慎宗追遠,名命為泝流園這份心思令人尊崇。

泝流園又稱知稼堂,屬於二進式建築,由鄧權軒於乾隆四十年 (1775) ,原本是村解決族中原為解決糾紛用,其後改為卜卜齋學堂,泝流園自從錦田公立蒙養學校創辦後便停辦,現時成為村中村務之用。錦田公立蒙養學校成立,令到錦田傳統村落開始停辦,包括在鄰的永隆圍耕心堂學堂。

從建築物外雖然看到「泝流園」三字的門樓,個人猜估泝流園初期沒有建築物旁的走廊和門樓,是十年後由於風水關係加建的,所以泝流園的大門變成在後院一方,而門樓上之「泝流園」三字正是武舉人鄧英元於乾隆五十年 (1785) 所書,是他考上武舉 (1789) 前所寫的。

昔日一般圍村村民會在家族宗祠中決糾紛,而水頭村要由鄧權軒興建知稼堂去處理族中問題,可見當時鄧權軒在村中的重要地位。

130930_1379720994484
↑「泝流園」三字正是武舉人鄧英元於乾隆五十年 (1785) 所書

130930__09-44-57_HDR_1
↑ 泝流園外

父子鄧科

從知稼堂 (泝流園) 大門鐵閘外看到前院樑懸掛著的「父子登科」牌匾,父子鄧科是紀念鄧鳴鸞及其子鄧廷柱先後於道光元年 (1821) 及道光二十年 (1840) 考中武舉人所立,在其子鄧廷柱考中武舉同年 (1840) 亦參與籌辦二帝書院。 記得起鄧鳴鸞的話,洪聖宮的香爐就是鄧鳴鸞中武舉之同年 (1821) 奉立。

130928_1380505885605
↑ 泝流園內看到前院樑懸掛著的「父子登科」牌匾和後方「知稼堂」牌匾

力榮堂書室 (1835)

錦田水頭村 85號力榮堂書室是由鄧履元後裔於1835 年前興建,這幢書室屬於鄧氏的私塾。書室正式開放,照壁和拱門裝飾仿佛把書畫藝術都加入建築裝飾。

130930_09-37-10_HDR_1
↑ 力榮堂書室,外表像一幢青磚民居

齒德兼優

力榮堂外表像一幢民房,一入內會被前院的照壁所吸引,一幅泥塑畫和對聯:「盡人情眼界寬;知多世事胸襟」,喻人要見識廣博,正門掛有一對木對聯:「南陽世澤、稅院家聲」,正廳內放置了力榮堂的花炮,和道光十五年(1835 年) 學士鄧光斗所題的「齒德兼優」牌匾。古語「齒德俱尊冠百僚」,這個「齒」是指年齡齒亦即是壽的意思,喻子弟要具備修養和品德,人格便優越。

還有廂房設有月門 (拱門) 亦很典雅,月門對聯:「折桂何其便捷;簪花自是尋常」,直接令人想起厦村友善書室外的圓形拱門和兩旁的芭蕉葉泥塑對聯,不過厦村鄉把拱門運用得更多,兩者都是 1830 年代的建築物,可能當時正流行這種裝飾。

130930_1379697186249
↑ 力榮堂書室前院的照壁,一幅泥塑畫和對聯:「盡人情眼界寬;知多世事胸襟」

130930_1380291420390
↑ 月門 (拱門) 亦很典雅,月門對聯:「折桂何其便捷;簪花自是尋常」

二帝書院 (1840)

二帝書院座落於泝流園對面,約建於道光二十年 (1840) ,這二帝指文昌帝和關帝。記憶之中,新界各區的鄧氏村落必定有供奉關帝的。二帝書院被列為古蹟,裡頭的保安姐姐頓時成為了我們的古蹟導賞員,話說二帝書院之興建前,附近有一幢五層高風水文塔,座落於水頭村和水尾村之間,庇佑族中子弟中科舉,不過於道光年間被毀,於是在鄰興建二帝書院。

無法暸解錦田文塔如何被毀 (一說是遭拆卸) ,不過可以參考屏山鄧族現存的一幢明朝洪武十五年 (1382) 所建的聚星樓,跟錦田風水文塔一樣於明初建成,同樣供奉文昌帝和關帝,庇佑族中子弟於科舉中考取功名。

130930_1379721385340
↑ 二帝書院座落於泝流園對面

文武二帝

二帝書院是有組織策劃的教學機構,二帝書院是由水頭村鄧鳴鶴及泰康圍鄧玉堂等人籌辦,除書院本身,亦包括田園租予耕作以維持書院運作,這個經濟模式減低村中子弟對教學的負擔。書院於日治時期 (1941-1945) 後停辦,現時二帝書院中仍然供奉文武像。

130930_09-54-41_HDR_1
↑ 現時二帝書院中仍然供奉文武像

130930_1380288539995
↑ 踏入二帝書院,我感受到它建築藝術的精美

建築華麗

踏入二帝書院,我感受到它建築藝術的精美,書院牆頭飾以花草小鳥圖案的灰塑,雖然是政府近年復修後的樣子,個人覺得它的建築風格影響了屏山鄧氏覲廷書室清暑軒 (1874) 的設計,而屏山清暑軒被打造得更為華麗,例如傳說中之錦田五層高風水文塔,屏山鄉卻打造了七層高聚星樓,兩族之間有一份爭艷鬥麗的感覺。

二公書院是兩進四院的設計,主廳的磚牆曾經被填補,原本仿佛是有一個圓形大漏窗,相信昔日是非常通風。二帝書院的側面有一條「白石巷」的小路非常雅致,是昔日子弟練武的地方。

130930_10-06-37_HDR_1
↑ 二帝書院門框上的泥塑小香爐

130930_10-07-19_HDR_1
↑ 二帝書院外的一條「白石巷」的小路非常雅致,是昔日子弟練武的地方

鄧英元

二帝書院有兩對草書對聯,保安姐姐把它們頌讀一次「品竹評花 得意時何思何慮、烹經煮史 悟處無古無今」、另一幅對聯「上座得南薰 五六月天無暑氣、下堂皆北面 二三更夜有書聲」,這兩幅草書對聯據悉是由武舉人鄧英元所寫,一名武舉人的書法詣藝如此精湛,可能是因為武舉考試中除了武功了得,還要默寫武經,書法功夫亦不能少。文武雙全的人材令人想起大鵬協副將張玉堂,它的拳書指書亦是著名的,這位墨翰將軍的真跡除了保存在九龍城寨衙門中的拳書「墨緣」及「壽」字,曾大屋「祥徵萬福」石額的題字,在元朗區還有他的真蹟,巳括靈渡寺石門楣上「靈渡寺」三字,以及八鄉牛徑「慶善堂」牌匾 (同治元年) 等。

我對鄧英元一生頗有興趣,我未有機會細看鄧氏族譜,不過十根手指算一下,鄧英元於 1785 年題「泝流園」三字、1789 年考中武舉,據悉鄧英亦參與 1810年(嘉慶十五年) 助修九龍炮台,並於圍門上題「鎮海金湯」石額,1824年 (道光四年) 撰寫「重建國王二公書覽記」,1840 年為二帝書院寫草書對聯。鄧英元一直積極參與村務甚至國事。

130930_kowloonbattery
↑ 據悉鄧英亦參與 1810年(嘉慶十五年) 助修九龍炮台,並圍門上題「鎮海金湯」石額。圖片轉載自 uwants 討論區

長春園留耕堂 (1860)

錦田長春園 (水頭村82號) 約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北京圓明園亦有一個長春園,錦田長春園是由鄧鳴鶴所興建,是一所鄧氏武舉子弟學堂,培育子弟爭取官職,鞏固鄧氏在錦田的勢力和地位。武舉始於唐朝武則天,在於提拔軍事人材,直至清未中國在對外的戰爭中屢遭失敗,武舉制度不合乎軍事要求,由李鴻章創辦武備學堂開始取締。

長春園的青磚建築物是紀念鄧氏祖先之家塾,內廳懸掛著宣統年間所寫的「留耕堂」牌匾,與在旁的長春園廣闊的練武場連接。

令人注目的是建築物前的一幅用以擋煞之風水牆和正面牆身頂部有兩個大鎗孔 (銃孔),這個槍孔跟不少團村的圍門一樣,有防禦之用。長春園中「長春」二字,令人想起元朗木橋頭村圍門上一幅對聯「木橋永固、橋木長春」。

130930_1379700225598
↑ 錦田長春園

[130930_1380124038900
↑ 懸掛著宣統年間所寫的「留耕堂」牌匾

古董鐵鑄關刀

除了長春園,鄧氏子弟亦經常到北圍村後方的平原 (錦田名穴荷葉伏龜旁) 上練習騎馬射箭的技藝。留耕堂內廳仍然保存了三把十尺長古董鐵鑄關刀,試過去提起它但實在太重,好難想像昔日鄧氏子弟如何舞弄這幾把關刀。

除了鄧鳴鶴這一位六品武官,鄧族永隆圍人鄧英元於乾隆五十四年 (1789) 成為恩科武舉人,還有鄧熾昌於光緒十七年鄉試考中武舉。洪聖宮裡有一個香爐,是鄧鳴鶴於道光九年間 (1828) 所奉立。

130930_1379720438267
↑ 留耕堂地方細少,卻掛滿不少牌匾

130930_1380124408046
↑ 留耕堂地方細少,卻掛滿不少牌匾

留耕堂門神

長春園保存著三把古關刀,也不要錯過另外二把寶刀,就是守著留耕堂的門神寶刀,左門神尉遲恭和右門神秦叔寶,他們昔日是開國將軍,今日化作鎮宅神。我注意到這一對門神比較特別,尉遲恭 (左門神) 的戰袍下吊著兩條魚,可以用來送酒解悶,而秦叔寶 (右門神) 手持青龍堰月刀的刀鋒,卻是向內的。

130930_09-17-04_HDR
↑ 左門神尉遲敬德和右門神秦叔寶

130930_1379734256532
↑ 用手機拍攝的 Photo Sphere 看到留耕堂與在旁的長春園廣闊的練武場連接。

鄧虞階書室 (估計1910-1930)

如果有留意到我的 Google Maps 路線圖,會發現我在村中繞了數個圈,就是為了找這一幢「鄧虞階書室」(水頭村 1號),它位於泝流園不遠處,不過沒有特別牌匾標示,顯得異常低調,但這一幢建築物是村內眾書院之中最龐大的。因為它除了教學課室之外,還包括老師宿舍,提供房間供教師居住。

這幢位於錦田北圍水頭的鄧虞階書室,建築物外表簡約,是秀才鄧虞階於19世紀初創辦的私墊,為家族子弟供書教學。

清未時期之秀才,以現時的教育標準來說,秀才大約是小學程度,但是不要低看秀才,因為當時教育程度偏低,能夠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跪拜、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還有生活津貼。除了秀才外,還有舉人,貢士和進士等,後者相等於現時大學博士級別 了。

鄧虞階書室於 1970 年代終出租作發泡膠工廠,1985 年左右該廠結業後一直空置。令人想起錦田金錢圍江夏圍,同樣把祖業轉做泡膠廠,江夏圍主樓內還剩餘大量發泡膠粒。現時鄧虞階書室雖然空置著,仍然由在旁居住的鄧虞階後人打理。

130930_1380286894322
↑ 水頭村 1 號鄧虞階書室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

4 Responses

  1. sinsir says:

    傑作!繼續努力!

  2. terewong says:

    @sinsir 謝謝你,呢篇真係詳細左少少,因為佢係水頭村,亦是整個「元朗」市的來源,所以想收集當中的故事。

  3. 平帆 says:

    很詳細的記述!

    「圭角泉」石碑竟然遺失了,真是奇怪,理應鄧氏後人會好好保護。

  4. terewong says:

    @平帆 我知到有石碑的事當時都覺得好可惜,可能因為無人一房人特別負責,所以最後無人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