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十八鄉 (130)-馬田壆村松興隆商店

跑遊元朗 三月廿三日天后誕正日,往大樹下天后廟酬神慶祝,中午沿路返回元朗市,經過馬田壆村松興隆商店,每次跑遊時店舖週日休息,今天踫巧正常營業,機緣下認識了店主陳氏兩姊弟。

松興隆-白米坡炭汽水

松興隆商店,是兩層高村屋平房,露台外有圓包字:「松興隆-專營白米坡炭汽水」,二樓露台門上有「佛光普照」橫匾。舖前的鐵絲網門,懸有兩幅用千個炭字拼湊而成的「炭」字字畫(店主的作品),既然專營賣炭,門前也展示了一塊「14磅超大炭」及「中炭」樣板,超大炭的樣子,直像一塊黑色大石頭,份量十足,跟平時去 BBQ 的袋裝小炭粒,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紅毛橋遷至居西魚涌

天時熱,進入舖內乘涼,跟陳氏姊弟聊天,他們介紹了松興隆,由父親陳春松於1970年左右創辦,取其名字命名,現時由第二代經營。松興隆陳氏,普寧人,人稱高佬陳,早期居住在坳頭紅毛橋,以飼養豬隻維生,昔日屋前有一個大魚塘,鄰靠的一戶人是養魚的,另一戶人是燒製陶瓷公仔,頗出名的。

後來在六十年代未,陳氏一家遷至西漁涌居住,在木屋開始建立生意,售賣白米、油糧及禽畜飼料,後來在八十年代中,改建成今天這一幢平房。

西魚涌

松興隆所在的地方,以前叫馬田橋頭,今天屬馬田壆村,舖前舖後各有一條河道,後面是西魚涌河,昔日是流通塘頭埔的主要河道,河闊水深砂多,橋後是西魚涌。那個時候,西魚涌直路均佈滿密密麻麻的木屋,裡面有商店、有花生糖廠,後來政府拆御發展,今天元朗人大抵都不認識西魚涌這個名字了。

昔日松興隆-白米食油飼料

松興隆早期售賣飼料白米,因為十八鄉廣遍農戶,很多雞場豬場,對飼料及肥料需求很多,例如紅肥、藍肥等,昔日松興隆舖前放有一個秤豬用的座地機械尺磅,主要讓豬農為豬隻秤重用,這個磅仍然保存在舖內,由元朗永昌隆造,磅板鑄有333商標(康莊市第三街拾號),磅柱另寫有教育路永昌隆修(教育路140號),現時永昌隆舖在安興街,它本身也是區內歷史悠久的磅廠。

除了松興隆,這裡一帶還有永成發及利園飼料米舖,所以競爭也是激烈的。那個時候,白米比現時更大包,每包重160斤,麻包袋上印有粗藍線﹐所以又叫藍線包,把白米托上去大鳳凰單車,便出發去送貨。現時舖內保留了數個木米桶,是開舖時二手買回來的,松興隆本身已經有五十年歷史,那些木桶更是古老。

陳姊憶述,以前舖頭也賣食油,當時還未流行散裝食油,客戶自要帶瓶子來買油,用漏斗舀油,非常難忘。現時櫃檯前,保留了一個古老珠算算盤以及幾個插單座,她說以前它們插滿客戶訂貨賖數的單據。

坡炭

時移世易,隨著新界豬場雞場被取締,超市亦有各種食油出售,松興隆只剩下白米生意,陳氏面對這一種轉變,亦不能墨守成規,加入了汽水和坡炭貨品,務求令家族店舖繼續經營。

聽得多,卻甚少接觸到坡炭,戰後新界鄉民燒飯煮菜,均用松柴或坡柴,圍村燒灶多用山草,後來被木糠、火水、石油氣、煤氣及電爐等取代了。坡炭大多數是長條形或不規則形狀,間中會出現切面呈「心」型的。一包五斤,一直以為是新加坡出產的柴炭,原來是越南、泰國等地生產,以前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還未分家,馬來西亞盛產的柴炭及貨物,皆在新加坡港口輸出,所以來到香港,就被稱為「坡柴」或「坡炭」。

南非葉

松興隆內還有一樣食品,沒有放上架,是陳先生私人種植的南非葉。在2017年路過西魚涌橋時,見到有心人把南非葉分成小截,寫上字句「如有需要,請取去,請不要破壞」,原來是陳先生跟街坊分享。

這種南非葉有降血壓等保健功效,他會將葉片曬乾剪碎,制作成茶包飲用。這一次到訪松興隆,就有緣在店中嘆一杯南非葉茶,一陣甘香味道,舒氣通神,實在難得。

傳統鄉村店舖的發展

談起天后誕,陳氏兩姊弟也記得有一年天后誕,有巡遊的隊伍在店舖附近發生激烈打鬥,甚至一度傳出槍聲,那個時侯年紀少,他們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那一次相信是1973年天后誕會景巡遊,至今差不多五十年,這段時間裡松興隆亦起了變化,隨著油糧及飼料生意息微,松興隆一直尋求方法,令店舖繼續生存。今天做生意,已經缺乏了街坊鄰里的感情關係,顧戶以價低為實,依賴汽水或坡炭來守著祖業生意,比起出外工作賺錢更少更艱難,還要兼顧店舖燈油火蠟、差餉雜費,這是鄉村商店前途的一個難題。

You may also like...

1 Respons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