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八鄉 (32) - 錦田診所(聖約翰救傷隊莫理士)錦田聖約瑟堂(羅惠德羅三姑)
跑遊元朗錦田石崗,週未與冼老師同遊八鄉石崗軍營旁的錦田診所,這一幢建築物兩層高,外牆掃上淡綠色,已經有半個世紀歷史,醫院每天只在早上應診,下午休息,現時屬於屯門醫院管理之一幢普通科門診診所。由冼老師帶領,去看醫院內保存之兩塊碑誌,包括「啟用碑誌」及「重建碑誌」,這兩塊碑誌記載了錦田鄉首個醫院成立的故事,即是石崗錦田診所的前身「錦田婦孺醫院」。
藉著認識早期之「錦田婦孺醫院」,也認識了幾位相關歷史人物,包括聖約翰救傷隊總監莫理士、錦田助產護羅惠德(羅三姑)、錦田鄉紳鄧伯裘等。這一次想寫錦田婦孺醫院也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剛從舊新聞報導發現,2017年年中重建落成之錦田鄉鄉事委員會會所,前身原來是錦田婦孺院的舊址,一直想知道舊錦田婦孺醫院位置在那兒,這一個謎團終於解開。錦田鄉鄉委會在1960年四月成立,錦田鄉委會會所最初設在錦田婦孺醫院內,後來錦田鄉委會獲理民府批淮在原地重建,於1969年12月22日建成兩層新會所。
↑ 錦田診所近貎
↑ 錦田診所近貎
錦田診所碑誌
返回錦田診所內,兩塊落成記念碑誌已經有半百年歷史,將碑誌內容,以文字記錄如下:
↑《錦田婦孺醫院啟用碑誌》:
「錦田婦孺醫院由錦田及八鄉居民慷慨捐資助建並由鄧炳輝醫務總監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主持啟用典禮鑴此㕥垂久遠」
↑《重建錦田婦孺醫院碑誌》:
「溯本醫院之院址,原設於錦田,係二十五年前由先賢 鄧公伯裘與摩利士先生所創立,以利地方婦孺患病之診療及孕婦之留產者癒人之痌瘝,施惠於貧苦何可勝數,詎料於一九四一年大戰爆發,地方陷敵本院遭受摧毀,一切之儀器設備蕩然無存,迨至港土重光,鄉人痛斯院之毁破,感病者求醫之不便,殊堪嘆息,復以年來人口陡增,患病求醫者日眾,則本院之重建實不容緩,同人等爰召集錦田八鄉兩區父老商議,決予重建並發起籌募經費,迅速進行。迭蒙各善長仁翁慨解善囊,鼎力支撑方期,指日可望其成,乃以善款未敷心有餘力不足,以至擱延未興。
幸蒙 香港政府深諳民膜本赤子之心,撥助巨款以補不足,卒底於成,今日目覩巍峩之院宇,矗立於斯,使婦孺病者醫療得所,豈不美哉,爰泐碑以誌其始未矣。
重建錦田婦孺醫院 發起人 馮火粦、鄧大禧、鄧乾新、鄧永壽、鄧樂之 同立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茲將捐款芳名(略)…… 」
從這一塊醫院重修誌中,可以看到大量錦田鄉、八鄉捐款者名稱,其中捐款逾仟元者,為首有鄧乾新先生(錦田新婦孺醫院籌建委員會主席)、元朗慈善附加秤佣管理委員會、錦田鄉捐秤佣金、戴惠霖先生、唐海安先生、譜文別墅主人劉德譜先生、何伯泉先生、元朗合益有限公司、華聯建築公司、遠大農場、均安建造、明生號,八鄉同益堂、錦田鄧知稼堂、蓮花地郭旋壁堂等。
錦田婦孺醫院
重建碑誌的第一句,描述了醫院院址原設在錦田,指出是二十五年前,以立碑 1963 年計算,即 1938 年,由鄧伯裘與摩利士先生所創立。這裡所指的醫院,應該是指戰前聖翰約救傷隊在錦田城門新村旁所設立之錦田婦孺醫院,成立年份是 1932 年,那麼應該是立碑年份之「 三十一年前 」而並非「二十五年前」。
錦田婦孺醫院原址,將時間調回去 86 年前,在 1932 年 6 月 8 日下午五時一刻鐘,錦田婦孺醫院進行開幕典禮,此事在 Hong Kong Daily Press、華字日報及工商日報也有報導,開幕當天渡船增加特別班次,中華汽車公司亦特別安派汽車由尖沙咀去錦田,方便港九人士前去錦田參予盛事,開幕典禮柬請港中紳商參觀,開幕儀式由香港衛生醫官威靈頓 (Hon. Mr. W. E. L. Shenton) 主持,場內有錦田村民及鄰村長老代表、包括 Tang Pak Kau 鄧伯裘、Fung Ki Cheuk、聖約翰救傷隊成員、護士人員等。
據報章記載,威靈頓在開幕講詞中,提及到錦田婦孺醫院乃由香港聖約翰救傷隊 ( St. John’s Ambulance Brigade) 設立,聖約翰救傷隊自 1930 年起,每週定期派員到新界各村探訪貧病村民,為他們治療及派送牛奶、魚肝油甚至衣服等物資,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先在錦田設立急救站,繼而在新界成立醫院服務市民。
錦田婦孺醫院屬於單層式之建築物,院內分設留產、門診及兒童治理等部門。開幕後隨即提供贈醫留產服務,第一位在錦田婦孺醫院誕生的嬰兒,便是在1932年6月13日誕生。
↑ 1932年6月7日工商日報報導錦田婦孺醫院今日開幕
元朗醫療史及聖約翰救傷隊
據 HKU library, “Hong Kong Medical & Sanitary Report for the Year 1932” 報告中所介紹之元朗醫療歷史,自港英政府於 1898 年接管新界,直至 1901 年,才於元朗坳頭首先設立痳瘋病所 Leper huts(可能因此元朗東成里一帶曾經被稱為痳瘋地,傳說有水井被稱為痲瘋井),病所在 1911 年結束、數年後 1914 年政府在元朗設立 Government Midwife,要去到 1920 年元朗才出現第一間醫院,這便是非政府成立之元朗博愛醫院(補充:博愛醫院官方成立年份是 1919 年)、政府期後在 1925 年設立元朗藥局 Un Long Dispensary,這些醫療服務皆環繞在元朗市,在新界偏遠地方,則由 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 (聖約翰救傷隊)和 New Territories Medical Benevolent Society 提供醫療服務。
錦田居民,早期是依靠聖約翰救傷隊安排電單車流動醫療服務,聖約翰救傷隊後來在 1931 年分別在錦田及粉嶺設立急救站 First Aid Station 提供緊急醫療,減少運送病者去元朗或九龍醫局之交通時間,至直 1932 年錦田才出現第一幢醫院,即錦田婦孺醫院之成立。
↑ “Hong Kong Medical & Sanitary Report for the Year 1932” 報告中所介紹之元朗醫療歷史
↑元朗錦田婦孺醫院,是一幢傳統中式建築物,可能是從錦田某大型民居改建而成,注意招牌上寫 “St. John Ambulance Association, Kam Tin Cottage Hospital”
↑ 1966年12月13日鄧氏宗親會理監事,赴新界訪問各鄉鄧氏宗親,在元朗與錦田鄉事會主席鄧英奇,族長鄧永壽等人合照,背景是錦田鄉事委員會,當時錦田鄉委會借用錦田婦孺醫院舊墟作會所,可以見到 背後的建築物便是已經停用之婦孺醫院。
↑ 相信昔日錦田婦孺醫院位置,大約是今天錦田鄉事委員會的地方
聖約翰救傷隊莫理士
錦田婦孺醫院得以設立,威靈頓在開幕演講中,特別鳴謝以下人仕籌集成立經費,包括 Lady Peel(貝夫人,當時在任港督貝璐爵士之夫人)、Mrs. Kotewall(羅旭龢爵士夫人郭懿德 1889-1936)、Hon Mr. A. E. Wood、Messrs Ho Kom Tong 何甘棠、 Kwok Shu Lau , Fung Kong Un 馮江元,又名馮香泉、Chau Yue Teng, the Assistant Commissioner Mr. Morris 莫理士以及 the Corps Secretary, Mrs. Langley,另有感謝 Mr. Sung Hok Pang 宋學鹏協助解決在新界村落服務的溝通,另外感謝 Mrs Li Lam Kit Ying 李林潔英護士的工作。
今天在錦田診所重修碑誌所指原址之錦田婦孺醫院,由鄧伯裘與摩利士先生所創立,其中摩利士先生,即是聖約翰救傷隊助理總監督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在不同文章中,有人翻譯 Morris 為莫理士或摩利士。現時在錦田鄉所流傳的錦田婦孺醫院故事,一般祗描述為鄧伯裘與摩利士二人所設立,強調錦田鄧氏與摩利士之合作。
↑ 1932年6月9日 “Hong Kong Daily Press” 報導之錦田婦孺醫院 ST. JOHN’S AMBULANCE BRIGADE’S HOSPITAL AT KAM TIN
↑ 聖約翰救傷隊助理總監督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鄧伯裘、莫理士、Mrs. Lily Morris
鄧伯裘與莫理士二人的認識,可能要推敲至錦田婦孺醫院成立兩年前,他們二人以及莫理士夫人的名字曾經同時出現在一則新聞報導中。
1930年 6 月 3 日,一些在港人仕的名字出現在的英皇喬治五世壽辰授勳名單中獲頒,包括莫理士夫人 Mrs. Lily Morris (?-1949)獲頒授員佐勳章勳銜 M.B.E. decoration,表揚她在香港教育部門服務 24 年之久,向中國學童教授英語,建立英語教學的基礎,據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 of the inspector of schools, for the year 1906” 及 “Report of Education 1907”, 刊登了莫理士夫人 Mrs Morris 的委任狀,由 1906年 2 月 1 日始擔任 Victoria British School 教職員,她後來亦在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任職,英皇書院第一任校長(head master)便是她的丈夫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1874-1945),他及家人後來在錦田作出的貢獻,被錦田人讚揚為「榮譽鄉民」。從 gwulo 網站中,可以找到 Mrs. Lily Morris 孫女 Rita Macdonald 所分享的家庭資料,Mrs. Lily Morris 與 Mr. Alfred Morris 生有兒女 Dorothy Langston nee Morris(1927-?) 及 Edwin Alan(?-WWI)。
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自1905年起在港英政府任職,他在該年2月11日被委派為西營盤學校(Saiyingpun Anglo-Chinese School)校長,不過他本人則遲至 6月16日才抵達香港,莫理士在 1920年1月1日調職至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工作,直至1927年1月1日他擔任英皇書院校長(英皇書院其實是一所由西營盤學校擴建的新校舍,建成後改名為 King’s College 以紀念英皇喬治五世),莫理士上任未久校舍被徵用為英軍上海防衛隊醫院。翌年港督金文泰爵士主持開校儀式,莫理士再次擔任英皇學校校長,同年 1928年他曾兼任 Director of the Technical Institute,直至 1934年他六十歲踏入退休年齡,並辭任英皇書院校長一職,根據英皇書院學校網頁校史資料,次任校長由 Mr. William Kay 祈惠霖繼任。
↑ 1930年6月3日報章 “The Hong Kong Telegraph” 報導 Mrs. Lily Morris 獲頒授員佐勳章勳銜 M.B.E. decoration,鄧伯裘在同一次授勳儀式中,獲得 Certificates of Honour 獎狀。
↑ 依香港政府報告 “Report of the inspector of schools, for the year 1905″,1905年6月16日開始 Mr. Morris 被委任為第二任西營盤中學校長
英皇壽辰授勳名單-鄧伯裘
回去剛才提及的 1930年英皇壽辰授勳的名單,裡頭還包括了一個元朗人熟悉的名字,是錦田鄧氏代表「鄧伯裘」,他獲頒授榮譽狀 Certificates of Honour,這一張由英皇喬治五世所頒授的榮譽狀,仍然保存在錦田祠堂村鄧伯裘故居之中。
鄧伯裘為港英政府服務,令人想起 1925年5月26日在錦田進行之一項重要儀式 “Restoration ceremony of the Kam Tin Gates”,當年港英政府將錦田吉慶圍及泰康圍鐵門歸還鄧氏族人,儀式政府官方表揚錦田代表鄧伯裘,鄧伯裘跟港英政府關係友好,伯裘兒子早年鄧乾新於北區理民府工作(1926年5月14日受聘),而數年後 1937年鄧伯裘承建錦田建築軍用飛機場(石崗機場)之全部工程。
在 1930 年這一次授勳儀式中,鄧伯裘與 Mr. Alfred Morris 的名字同時出現,可能締結了二人的認識。翌年 1931年1月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被委任為 Assistant Commissioner in charge of the Hong Kong district, 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 Overseas(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所以當聖約翰救傷隊於 1932年在錦田設立婦孺醫院時,莫理士與鄧伯裘早已經在地方事務上有所接觸。
↑ 1930年6月3日報章 “The Hong Kong Telegraph” 關於 Mrs. Lily Morris 獲頒授員佐勳章勳銜 M.B.E. decoration 的報導中,鄧伯裘在這一次授勳名單中,獲得英皇 Certificates of Honour 獎狀。
↑ 1930年6月3日由大英國欽命香港總督貝頒發予華紳鄧伯裘之 Certificate of Honour,至今保存在鄧伯裘故居裡 。
聖約翰救傷隊總監督
莫理士在 1934年退休返回英國,後來再回到香港,繼續執行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的使命。根據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之一篇《聖約翰機構探討》記載,歐洲聖約翰團體起源追索至 1099年,800年後聖約翰團體出現在香港,自 1884年開始香港聖約翰救傷會在香港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在 1916年擴充成立,由羅富士先生(Mr. Edwin Ralphs)出任為第一任助理總監,當時所有設備皆由何啟東家族成員何甘棠所捐助。1930年6月羅富士退休,由莫理士 Mr. Alfred Morris 接任為助理總監,1932 年莫理士在新界開始興建醫院及診所,包括在 1932年6月8日啟用之錦田婦孺醫院,同年莫理士正式擔任為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第二任總監督 Commissioner。
三十年代中期聖約翰救傷隊開始與中國抗日緊張局勢扯上關係,1936年港英政府面下令全港救傷隊加緊防毒訓練,1938年7月港英政府通過了《緊急條例》,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積極建設空防及備戰,不久中國廣東地區失守,大量國內難民湧入香港,1938年香港聖約翰救傷隊聯同中國紅十字會等,忙於新界各處難民營提供醫療支援,元朗錦田難民營於 1938年10月13日開始收容難民﹐位於今天石崗機場的位置,政府搭建葵棚以應付大量難民。
↑ 要暸解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及莫理士,參考《聖約翰機構探討 2013 年版本》,stpaulsambulance.com
莫理士夫人 羅惠德
莫理士的名字已經消失在元朗中,其中一處記載他的生平史蹟,是錦田鄧友鄰堂裡一塊《永遠懷念莫理仕總監及其夫人羅惠德三姑護士》牌匾,內容介紹莫士擔任英皇書院及興建錦田聖約翰婦孺醫院,同時亦提及莫理仕夫人羅惠德,她是一位助產護士,駐錦田錦孺醫院,為村婦接生,時至今日,年齡由五十至六十餘歲的村民多是由羅惠德三姑接生的。碑文記於 2007 年,當年 50-60 歲的村民,今年已經接近 60-70 歲。
牌匾上所指的莫理士夫人,並非 Mrs. Lily Morris,而是錦田人稱羅三姑之羅惠德護士。據錦田聖公會聖約瑟小學學校《莫羅惠德專輯》記載,羅惠德生於 1908年,廣東新會人,在家中排行第三,可能因此被稱為羅三姑,父親經營南北行生意,羅惠德於中學畢業後在廣華醫院學習護理,逐成為註冊護士。
從政府文件 Hong Kong Government, “Role of Female Nurse 1940” 裡可以看到 40 年代香港註冊護士羅惠德的名字,她的註冊護士編號是 #107,登記住址是 “252, Castle Peak Road, 1st floor, Kowloon”,在廣華醫院接受培訓,於 1933 年 1 月 1 日成為註冊護士。在同一份報告之中,可以看到有 1940年有兩位護士以錦田婦孺醫院 “St. John Ambulance Hospital, Kam Tin” 作為登記地址,包括有梁淑貞及吳綺娟護士。
從錦田友鄰堂碑誌所提及,莫理士與羅惠德生有孩子莫天賜、天福、天恩、天平等,名字中反映了對上天的恩賜,以長子莫天賜(1938-2014)的出生年份作參考,相信莫理士與羅惠德在三十年代中期已經一起生活,若以莫理士和羅惠德所生的四名孩子看,可能皆在 1938年與日佔時期莫理士被禁之間所生。
↑ 從政府報告 “Role of Female Nurse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February 8 1935 裡記載了第 107 號註冊護士羅惠德 Miss Wai-Tak,地址是 St. John’s Ambulance Hospital Shatin, New Territories,於 1932年12月1日取得資格,繼於 1933 年1月1日註冊,當時是廣華醫院任職之護士。在同一份報告中,第197號護士潘婉貞 Mrs. Poon Yuen Ching,地址是 “Kam Tin Maternity Centre, New Territories”,相信指1935年即初期在錦田婦孺醫院任職之護士。其後在 1940 年 “Role of Female Nurse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報告中,羅惠德的登記地址改為 “252, Castle Peak Road, 1st floor, Kowloon”,從報告上看,羅惠德可能在 1940 年之前未曾在錦田婦孺醫院工作。在 1940 年的報告中,錦田聖約翰婦孺醫院 (St. John Ambulance Hospital, Kam Tin) 有東華醫院出身之護士 Miss Leung Suk Ching 梁淑貞及廣華醫院出身之 Miss Ng Yee Kuen 吳綺娟護士駐院,當時元朗市已經成立有 Government Dispensary, Un Long。
↑ 羅惠德年青擔任聖約翰救傷隊時之護士照片(據說莫理士亦曾經向羅惠德的好友關蕙荃求婚)
莫理士隠居元朗錦田
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香港被日軍管治,據基督教週報第 2331期(2009年4月26 日)刊登之一篇《聖公會聖約瑟堂錦田區廣傳福音》,提及到香港日佔時期,莫理士被日軍囚禁於集中營,後來藉病故獲得假釋,遷至元朗錦田居,住在城門新村二巷。依錦田鄧氏村民所述,莫理士因病假釋是有賴錦田鄉紳鄧伯裘紳士及鄧煒堂先生營救及擔保。
從元朗福音堂資料,也記述莫理士假釋後,曾經與羅惠德到中華聖公會元朗福音堂參加主日崇拜。另外據聖約瑟小學蔡副校長講稿,莫理士在出營後四十日不幸去世,依 gwulo 討論區引述 “Red Cross Delegate Rudolf Zindel report”,莫理士在 1945年 7月 12 日在錦田市寓所中因心臟病而離世,當時紅十字會嘗試聯絡他居住在澳洲雪梨的女兒 Mrs. Dorothy Langston。一個月香港光復,日本無條件投降,莫理士遺體先葬於青山基督教墳場,後來在 1987 年遷往英國切舍姆墳場(Chesham Church Cemetery)。香港重光後,聖約翰救傷隊重組,只專注提供急救及救護服務,所有聖約翰醫院及診所等,則交予政府接管。今天聖約翰大使由莫文蔚小姐 Karen Joy Morris 擔任,莫文蔚的祖母,便是羅惠德三姑。
莫理士前夫人 Mrs. Lily Morris, M.B.E. 在香港光復和平後,於 1949年1月8日在山頂 253 號住所離世,10 日於跑馬地香港墳場(Colonial Cemetery Chapel)舉行悼念儀式。而另一位莫理士夫人羅惠德,遷入錦田城門新村第二巷居住,平日為錦田婦女接生及看護,同時居所中進行佈道工作。
↑ 昔日錦田城門新村第二巷成立之聖約瑟聖堂
↑ 今天城門新村第二巷聖約瑟聖堂已經重建成住宅村屋,即照片右方一列村屋的位置
↑ 城門新村仍然保存了一些舊房屋的原貌,可以追溯昔日建築物的樣子
錦田福音堂 羅惠德
戰後,羅惠德繼續在錦田居住,獨力撫養四名孩子(據說還有一名養女),可能在該段時間開始,羅惠德以現代醫護知識及助產技術,平日協助錦田一帶村民接生嬰兒及當看護,同時羅惠德在錦田展開傳道工作,最初她帶領錦田村民到元朗福音堂進行主日崇拜、接受領聖洗禮等,有感當時錦田與元朗之間往來不便,自 1949 年開始,羅惠德在住所外加設長櫈,作為教友聚集及進行崇拜的場所,每週有青山彼得堂夏步雲牧師親臨佈道,元朗堂李益三夫人也協助奏唱詩歌,這一位李益三夫人即是靈愛學校創辦者鄭肖珍女士。
在舊文章《跑遊元朗錦田鄉 -逢吉鄉,元朗靈愛學校前身之靈愛草廬》中也有提及,元朗福音堂早於在1939年在大馬路同樂戲院及冠元酒家之間地點成立(1955年改名為元朗聖馬提亞堂),初期元朗福音堂堂務由鄭肖珍主理,當時鄭肖珍亦創辦兒童私塾,設於水邊村媽廟路口草盧,即是元朗靈愛學校前身。
相信因此亦感動了羅惠德,決心在錦田佈道工作及教育失學兒童(在羅慧燕著之《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一書裡記載了羅惠德早年在上海復旦大學修讀中國文學,而鄭肖珍早年畢業於聖公會創辦的飛利女校,二人皆是當年知識份子),羅惠德逐向城門新村村民情商,借用村中鄭氏家祠作為學校,開設小童識字班,由羅惠德親自主理,也就是今天錦田聖約瑟小學的前身。
後來元朗堂劉天頤、彭恩昌牧師和李求恩會吏長等協助,於1950年12月24日成立錦田福音堂,開幕典禮蒞臨有元朗堂教友、其他聖堂婦女傳道服務團等,由李求恩會吏長主理,並派劉慕潔劉大姑擔任探訪傳道工作,由羅惠德主理堂務,李求恩會吏長每月一次到該堂主理聖餐崇拜。直至 1953年,錦田福音堂信徒日增,地方不夠容納,加上聖公會著力發展錦田傳道事工,教會撥款購置城門新村二巷的兩座相連房屋,羅惠德亦捐出住宅,三幢金字瓦頂屋,將成為錦田村民聚會的新禮拜堂。
1954年5月2日新堂址成立,教會何明華會督、李求恩會吏長、張榮岳牧師舉行奉獻禮,到場教友及賓有二百餘人,首由會吏長帶道,繼由何明華會督舉行命名禮,並為會眾祝禱,教堂命名為聖公會聖約瑟堂。
↑ 1967年3月26日元朗聖公會聖約瑟堂全體教友歡迎白約翰會督首次蒞臨講道合影留念,聖約瑟堂即是錦田城門新村的錦田福音堂,早於1954年何明華會督亦有蒞臨錦田聖約瑟堂
↑ 錦田聖公會聖約瑟堂教友與白約翰會督在聖堂外合照
↑ 1954年元朗錦田聖約瑟堂聖堂舉行聖堂奉獻禮,何明華會督、李求恩會吏長、張榮岳牧師主禮(轉載自1954年4月3日工商日報)
↑ 1954年錦田聖約瑟堂舉行奉獻禮(轉載自1954年5月3日華僑日報)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
由於戰後有不少適齡入學兒童無法入學,教會於是利用平日作為辦學,週日舉行崇拜,以解決校友子弟入學困難,1954年10月向教育署申請為註冊學校,1959年教區派遺葉日青牧師作主任牧師,並擔任學校第一任校校長,學校開設有幼稚園兩班及小學一年班一班,1960年9月接受政府資助成為津貼小學,學校升格為津貼小學。後來鑒於錦田城門新村校舍面積不以容納眾多學生,羅惠德女士復出奔走,覓地另建新校舍。據 1962年2月17日新界周報刊登,聖約瑟學校申請高埔村官地,以建築學校之用。1965 年落於高埔松山之新校舍建成,羅怡基校監親臨主禮,何明華會督祝聖,並由當時元朗理民府長官鍾逸傑主持啟鑰,在這一幢聖公會村校莫天賜曾經擔任學校第三任校長。
羅惠德在八十年代,移居英國與子媳同享天倫之樂,頤養天年,她居英期間有寫信件及賀咭至聖約瑟學校以作問候鼓勵,羅惠德於2002年12月13日在英國與世長辭。聖約瑟學校向羅惠德深表頌讚,並獻上四句「惠澤鄉梓、德言懿行、建堂興學、樹立楷模」表揚她一生的貢獻。
↑ 1962年元朗錦田聖約瑟小學申領高埔村官地用作興建新校舍 (轉載自1962年2月17日新界周報)
↑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大門,照片由鄧桂芬老師提供
↑ 聖公會聖約瑟小學操場,照片由鄧桂芬老師提供
↑ 現時高埔村內聖約瑟小學校舍全數被拆,以發展公路,山路旁的斜坡上,仍然可以看昔日聖約瑟小學的十字架圖案壁畫,未知道有沒有被2018年山竹颱風所破壞(感謝元朗「六叔」帶領去學校遺址參觀)
↑ 老年時期的羅惠德女仕與教友合照(中)
石崗錦田婦孺醫院
錦田婦孺醫院建築物,在第二次大戰時期,院舍被敵人摧毀,院務因而停頓,香港光復後 1949年錦田鄉民發起重建醫院,惟經費無著,力與心違。1955年錦田與八鄉鄉紳組織籌建錦田婦孺醫院,在鄧乾新名下之元朗童軍會(即現時大馬路匯豐銀行之處)商討,決定由鄉紳集資,加上油麻地輪船公司劉德譜贊助,政府曾指定在城門新村背面及或元朗紙廠附近兩處公地選擇興建,1960年婦孺醫院選址一度建議在錦田吳家村橋頭附近,最後決定在錦田與八鄉之間,石崗機場旁一塊軍地上興建。
1963年12月16日錦田新婦孺醫院重建落成開幕,典禮於下時四時舉行,由醫務總監鄧炳輝主持揭幕,當日出席者有新界民政署署長區歲樂、元朗理民府官鍾逸傑、屈珩、聯絡官蔣英武、太平紳士趙聿修、陳日新、陳照奎、醫務衛生署助理總監布力奇、威露范、高力夫、陳廣福、錦田鄉事委員會主席鄧英奇、鄧志良、八鄉主席鄭開業、胡家泰、黎錦源、元朗七鄉首長及村委,村代表鄉紳、包括錦田婦孺醫院籌建委員會主席鄧乾新、副主席鄧佩瓊、陳日新、鄧大禧、鄧開業、鄧永壽、馮火粦、鄧樂之等人。典禮中鄧乾新介紹錦田婦孺醫院歷史,乃二十五年前由鄧乾新父親鄧伯裘與莫理士先生創立(註:前段已解釋,應31年前),以方便錦田鄉婦孺之患病者留醫或留產。香港光復後得到社會熱心人士踴躍捐輸,雖未能籌足興建醫院所需費用,幸得政府撥出巨款協助,終建成院舍。
醫務總監鄧炳輝在場中致詞,介紹了錦田新婦孺醫院是一座兩層高建築物、內有完善醫療設備、地下有醫療室、配藥室、診症室、醫官休息室、㕑房及厠房,二樓有員工宿舍、隔離病房、產房、衣服房、當值室、產婦病房等,在開幕翌日開始接納鄉民求診及留醫,建築費用約卅萬,其中三萬餘元由八鄉及錦田兩鄉籌集。
今天到錦田診所看症的病人,相信都感受到建築物的古老格調,它屬於屯門醫院旗下的診所,但是它的發展歷史比起屯門醫院更悠長,它見證了錦田一段醫院發展歷史,包括戰前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在新界及錦田各處提供醫療服務的歷史,間接地孕育出錦田聖約瑟聖堂和聖約瑟學校。
↑1960年元朗官民合力興建錦田婦孺醫院,鄉民籌四萬元,官方助十六萬(轉載自1960年8月31日華僑日報)
錦田聖約翰婦孺醫院,莫理士,羅惠德
有緣到錦田診所,有空的話細看診所內的碑誌,閱讀它的故事,1963年籌建成立的石崗錦田婦孺醫院,開幕前八鄉與錦田鄉還在討論醫院的名稱,因為醫院由錦田與八鄉共同籌建,有人反對醫院冠以「錦田」為首的名稱,最後才獲得一致同意。新醫院似乎沒有羅惠德的參與,可能她專注於錦田聖約瑟堂的堂務及聖約瑟學校新校舍的成立,不過羅惠德對錦田鄉的貢獻,記錄在錦田友鄰堂裡。
平日友鄰堂是關閉的,在 2015年11月錦田鄉十年一屆酬恩建醮醮會中,有緣跟沈思一起入內參觀,友鄰堂內懸有莫理士總監、錦田聖約翰婦孺醫院舊貌以及羅惠德三姑年青的照片,在旁有一塊匾額,匾額內有兩篇文章,一篇是錦田鄉民表揚莫理仕對錦田鄉的供獻,另一張是莫理仕長子對錦田鄉民的感謝文,在此把匾額內的文字紀錄,集結成文,向莫理士和羅惠德致敬。
↓ 錦田鄧友鄰堂之《永遠懷念莫理仕總監及其夫人羅惠德三姑護士》:
「莫理仕總監一九二三年在港島創辦英皇書院並獲喬治五世委任為本港首任聖若翰救傷隊總監。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零年間莫總監任錦田籌建聖若翰婦孺醫院,贈醫施藥,每周未親至錦田巡視並發放每一兒童一仙,令他們渡一個愉快週未。莫理士夫人羅惠德是一位助產諼士,駐錦田婦孺醫院,替村婦接生。時至今日,年齡由五十至六十餘歲的村民多是由羅惠德三姑接生的錦田全鄉鄉民,多年接受莫理仕總監及其夫人羅惠德三姑護士大恩大德,永記難忘,其後人莫天賜、天福、天恩及天平恉已成家立室子孫等成就顥赫,乃上天報賜,而他們認同錦田鄉是他們的故鄉,我們全鄉鄉民,亦樂意接受他們為榮譽鄉民,並恭祝他們世代流芳。中國文化本以人倫實踐為重心,而人倫之實踐則有賴於人心的自覺及教育之培養。此乃人心精神凝固所繫,亦是族群發揚光大的根源。
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一日立」
↓ 匾額中另一段文字,是莫理士長子莫天賜所寫之《感謝錦田鄧氏族人》:
「錦田鄧氏族人,不愧為未室皇族之後,其人倫風範,還有明初鄧洪儀之代弟充軍及清初錦田族人復鄉建祠以祀王來任與周有德巡撫之史實。近代更有錦田鄧氏鄉紳冒險向日軍保釋當時在集中營的西人莫理仕會長及向他的家人提供糧食和住所,直至香港重光之日。
這漂母飯思,莫氏子孫均銘記於心。
莫理仕長子莫天賜識」
↑ 羅惠德羅三姑照片,臉額輪廓跟孫女莫文蔚很相似
↑ 元朗錦田友鄰堂裡,牆上懸起了一塊關於莫理仕及羅惠德三姑碑記
參考資料
- 立法局/立法會議員資料庫 https://app.legco.gov.hk/member_front/chinese/library/member_search.aspx
- 聖公會聖約瑟堂錦田區廣傳福音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9/ta18634.htm
- School History | King’s College 英皇書院 http://www.kings.edu.hk/school-history
- http://intranet.skhsjs.edu.hk:8000/introduction_mlwt.htm
- 莫羅惠德專輯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tM5pO2sv8
非常詳盡及有趣的一段文章。我今天才無意看到,我母親是鄧伯裘其中一位孫女,我由兒時到現在都對我母親的家族的故事很有興趣,但能從家人找到的資料不多。本人對@Holly Du 所提及準備寫一本關於鄧伯裘的書很有興趣,請問怎樣可以與你聨絡?本人電郵為chan.ks.esmond@gmail.com
記得在您的FB或哪裡讀到關於坳頭Leper Village的歷史,近日意外發現地政網頁有1905年DD Field Sheet,上標有Leper Houses的位置。未知是否還有用。需要load一陣才出現。https://www.hkmapservice.gov.hk/OneStopSystem/map-search/getPreviewFile?itemId=172958&sheetNo=
@Wai 謝謝你,太感激,你說的沒錯,這一幢痳瘋院在政府 DD 圖上才出現,比起博愛醫院出現更早,我記得有一篇文章補充了這一點,另外也確認了在旁的痳瘋井,前者已經改建成農舍村屋,沒有痕蹟可尋,而那口井,隱藏在灌木之中,據村民所講因為興建高架天橋。已經被填平。
哦,還有痲瘋井,調查得好仔細!水井在本地古建築中比較容易被忽略,其實還是幾值得注意的,是自來水年代之前的供水形式,也是日常活動塲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