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 (72) - 再遊崇山新村
跑遊元朗崇山新村,從坳頭沿朗河路轉入大樹下路,經過大樹下天后廟及大樹下東路,當中看到有人經營超記快餐車,不久便跑到掌牛山下之崇山新村。
崇山新村村口有一個拱形鐵架牌坊,在旁有崇山新村第二區信箱,牌坊兩旁有對聯「崇尚文亦尚武、積善種德、裨後裔兒孫沾福澤;山種靈水秀麗、建基立業、益黃炎子弟壽而昌」。再次跑遊至崇山新村,仍然抱著三個目標進發,想繼續找尋崇山新村三處地方,包括是1)基督教真道堂、2)泰國教佛堂、3)茅山教紫竹林觀音廟。
↑ Google Maps 上之跑遊崇山新村路線地圖
法公祠
崇山新村並非一條小村,村內分數區,範圍頗為廣闊,沿村路經過一度小橋後,會看到一幢唐園,在鄰的一戶家園,有一幢私人性質的「法公祠」,祠外有對聯「千處來求千處應;萬家請吾萬家興」及「法術揚四海;公義德民間」,不過祠內所供奉者看不清晰。
一直走,走到有一個 Y 形分叉處,分叉處設有「泰山石敢當」石碑,後方是超記士多,左邊路是通去建造業機械技術訓練中心,右邊是通往崇山新村渤海農場。
↑ 私人住宅內的一幢法公祠
↑ 崇山新村內超記士多這一個分叉口,經常有村民在此等候小巴出元朗
崇山學校
在 Y 形分叉處往右走,走過一條小溪,遠眺到一幢鄉村平房學校,在電線桿下的小路靠著貨倉外圍走,便可以通往這一幢崇山學校。這是一幢簡約的平房式校舍,跟大旗嶺村慶三學校外型無異,估計是六十年代的鄉村學校,校舍立面是五嶽朝天山花,寫有「崇山學校」大字,大門貼有對聯:「崇文武照百業旺;山靈水育萬家興」。希望有緣的話,可以認識到更多崇山學校的成立和歷史。
相信學校內會有一塊建校碑誌,有緣的話很想去一看,崇山這名字其實很美、所謂「崇山毓秀」,在屏山覲廷書室大門就有一副對聯:「崇山毓秀;德澤流芳」。
↑ 崇山學校門樓及校舍,在旁被廠倉工場包圍著
↑ 相信崇山學校內保存有建校紀念碑誌,希望可以有緣一看
基督新村真道堂
從崇山學校另一側離開,沿路上山,記得上次跑遊崇山新村,在超記士多分叉口附近,懸滿三寶堂龍獅會的旗幟,今天卻看不到三寶堂的旗幟和堂口,未知何解。
沿路上斜走,行到盡頭是基督新村真道堂,教會外有「基督教會崇山新村真道堂」資訊牌,逢禮拜日上午十一時是崇拜及主日學聚會,逢禮拜六下午三時是團契時間。當天去到崇山新村真道堂時,適逢教堂正舉行退修會,真道堂遷移至太陽館度假營舉行崇拜,主日會暫停開啟,故未有緣入內參觀。
↑ 崇山新村真道堂內的十字架
真道堂建立歷史
據真道堂之歷史介紹,教會於1959年開始在元朗掌牛山發展,源於當年一位荃灣五旬節堂任雅各牧師踏足掌牛山去探訪教會會友,開始與掌牛山村民接觸,然後任雅各牧師聯同荃灣五旬節堂黃月瑛教士,再次前往掌牛山,多次向村民派發福音單張及進行家訪傳道。一年之後,約有十多名村民受洗加入教會,教會在村民家裡舉行佈道及崇拜,隨著信徒日益遞增,教會在1960年夏季,組織建堂委員會申請批地興建教堂,教會於翌年獲得政府批准,同時獲得荃灣五旬節堂會友等捐助籌建教堂。
最初教堂選址在距離東江士多約五十米的山坳上,可惜興建期間,被前往掌牛山掃墓之錦田鄧氏發現及阻止,指教會建堂破壞風水,於是教會與理民府官員逐另覓其他地點建堂。後來教堂轉至另一處地點興建(即今天教堂所在位址),工程期間又遭水蕉老圍村民阻止,同樣以風水理由作出反對,幸而得到「新界神召會」會友譚先生與老圍村陳村長協助,最終在掌牛山順利興建教堂,並於1962年11月11日舉行獻堂典禮,早期命名為「基督新村五旬節堂」,直至一九六四年易名為「基督新村真道堂」。崇山新村內出了一條「基督新村」,亦正是真道堂的前身。
回顧掌牛山真道堂的歷史,起源於荃灣五旬節堂牧師,今天似乎並不直屬於香港五旬節聖潔會。
元朗基督教及天主發展
真道堂的發展歷史,與早期西方教會在新界元朗發展時,所遇到的文化障擬及村民阻撓,情況大同小異。傳統新界居民信奉儒道,村中皆建立家祠祖祠供奉祖先,要村民摒棄傳統拜祭祖先等習俗談可容易。在傳統鄉村裡宣傳天主教或基督教等,要先選擇在偏遠地方及雜姓客藉村落才較為可行,例如早期天主教分別在長莆、上輋、金錢圍、黃泥墩等成立了天主教小堂,而基督教亦在崇山新村中經歷了一番波折,最後與村民教友共同建立起真道堂。比起真道堂更早在元朗區內出現的基督教福音堂,可能是位於元朗舊墟之「元朗堂」,元朗堂在英國接管新界後(1898)於元朗舊墟設立,教會後其在堂內開設真光書室女校,亦是元朗真光學校前身。
↑ 從大門望入教堂範圍,可以看到古老基督新村真道堂教堂建築物
↑ 真道堂大門後的園景
東江園土多 新民橋
除了基督堂,還打算登山往掌牛山觀佛寺,於是折返轉頭,回去建造業機械技術訓練中心的位置,這個又是一個分叉處,往向北的車路走,這條路是73號綠色小巴的行走路線,路旁有東江園土多,士多也有對聯,門前貼有「東成滾滾財源至;江水滔滔利路來」,離不開財利二字。
跑過東江園士多,又有一個分叉處,右方有一條英泥石橋,這條橋稱為「新民橋」,在電線桿下有一塊石碑,記錄了新民橋於1971年10月1日建成,估計新民橋已經重建,祇是在旁保留了一塊石碑。
↑ 崇山新村新民橋於1971年10月1日建成
↑ 不要錯過保存在路旁的新民橋碑石
華興樓
在剛才的分叉處靠往掌牛山走,會發現一個類似飼料廠的工場,令人驚喜的,是沿山路眺望對面山坳,發現了一幢客家風格古老大屋,令人駐足欣賞。大屋前建有門樓,寫有「華園」二字,估計華園屬於一
華興樓外牆立面沒有木雕、泥
↑ 崇山新村靠山方向夾雜不少陽宅及陰宅,以及工場
↑ 在崇山新村裡,發現了一幢客家風格古老大屋華興樓
↑ 大屋主樓稱為「華興樓」,規模甚大,想像不到在崇山新村深處有這樣的古老大屋
觀佛寺
沿山路想跑去崇山新村觀佛寺,途中看到的建築物都沒有名稱,唯獨是一座福昌園,在鐵閘上嵌有它的名字。在接近佛寺的地方,遇上一大群巨犬,牠們發出吠聲,畢竟崇山新村山路偏遠人跡罕見,令人不敢再舉步前行。
還差兩百米就可以一睹觀佛寺風貌,祇好等下一次有緣再次到訪。據說崇山新村觀佛寺,是由來自泰國清邁之釋慧龐大師(LAPKANYA, Phra Phimon) 於 1996年建立觀佛寺,設壇發揚傳統原始佛教,一直籌募經費擴建佛寺設施及興建佛像,從網絡上的觀佛寺群組裡介紹,有不少信眾乘旅遊巴士從九龍城等地前往參拜,相信是沒有人跑上山的。
↑ 沿途經過的一個福昌園門樓
↑ 崇山新村往掌手山的山路,人跡罕見
↑ 只差兩三百米就到觀佛寺,祇是有一群惡狗攔路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