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 (54) -錦田南廳
跑遊元朗錦田,走到吉慶圍圍牆以南的地方,即是聖猶達天主堂以及其兩側之怡翠花園、芊逸居、斌善軒等別墅屋苑,這裡一整範圍曾經是錦田南廳的地方。 從五、六十年代的錦田高空圖看,這裡原本是一個完整的庭園住宅,面積只是稍比吉慶圍為小,園內東翼建有幾幢大屋,當地人稱為「南廳」,後來這一片地方被分割成多幅,興建了別墅樓住宅及教堂,而南廳這個名字慢慢地消失得無影無蹤。
my words, my life, my territory
跑遊元朗錦田,走到吉慶圍圍牆以南的地方,即是聖猶達天主堂以及其兩側之怡翠花園、芊逸居、斌善軒等別墅屋苑,這裡一整範圍曾經是錦田南廳的地方。 從五、六十年代的錦田高空圖看,這裡原本是一個完整的庭園住宅,面積只是稍比吉慶圍為小,園內東翼建有幾幢大屋,當地人稱為「南廳」,後來這一片地方被分割成多幅,興建了別墅樓住宅及教堂,而南廳這個名字慢慢地消失得無影無蹤。
跑遊元朗大馬路,藝術家 Kisslan Chan 介紹去看,大馬路恆香餅店隔兩個舖位62號,早前是雪纖瘦美容店,舖位交吉,露出了老建築物的原貌。
跑遊元朗錦田,在錦上路吉慶圍與盈匯坊之間,有一間白色頂聖猶達天主堂(St. Jude’s Catholic Church)。見教堂開著大門,悄悄地入內參觀,堂內外都奉有聖母像,聖堂裝潢簡潔。
跑遊元朗水門頭,適逢端午佳節,《食在元朗》楊伯提醒,是時候刊登元朗涌賽龍舟照片,位置是水門頭向朗屏邨方向,以前東堤是元朗涌的岸邊,馬路的範圍是魚塘,兩者之間是元朗涌舊河道,昔日元朗鄉民在這裡進行龍舟競賽。雖然是一張黑白新聞插圖,暫時是市場上唯一一張元朗涌競渡龍舟的畫面,河道兩邊堆滿人群,龍舟在河道上,結合今天水門頭景貌,可讓人幻想六十年前元朗墟最熱鬧的一天。
跑遊元朗錦田,錦上路附近有一幢鄧氏家祠。家祠外貌平淡簡約,據說是鄧履敬堂的祖祠,它的前身,跟三百年前一個智借皇姑像的故事有關。 傳說大約在錦田恆發酒家後方,曾經出現一幢鄧氏祖祠,規模有若宮廷式建築,紅牆綠瓦雕龍畫鳳,落成數年後被朝廷欽差所悉,此等建築規模違反律例而被查案追究,族人知道後,焚燒煙物把祠堂燻黑,裝扮成一幢古老祠堂,再向龍躍頭鄧氏借取皇姑龍頭神主牌安放在祠堂之內,不久果有欽差前來查察,見祠堂古舊,而且裡面安奉者乃皇族之皇姑神主牌,結果追究一事平安渡過。 後來族人把皇姑神主歸還,族人將祖祠遷至錦田祠堂村伯裘英文中學對面,改建成兩進式建築物。
跑遊元朗錦田,走到錦上路,有一幢稱「擇澤木屋」的鐵皮屋,再過一點是錦上路永寧新村,村口的「中國紙廠」石屎樑柱仍然存在,早前錦田壁畫村的義工們為它重新掃上色彩,是昔日中國紙廠的大閘,至於中國紙廠的故事,可以參考跑遊元朗之前的文章。
跑遊元朗,從元朗走至西鐵錦上路站,車站附近有不少新工程,回頭看西鐵站大樓,樓頂的地鐵米字標誌失去蹤影,可能被拆去或者去年颱風時被吹走了。 在西鐵站東角,沿東匯路往錦上路的方向走,先經過錦莆路。在這裡,打開地政署 1960 年的地形圖 (109-NW-C) 看,這裡昔日是譜文別墅 Po Man Pit Sui 和 Tak Yuen (達園或達苑?)兩處地方。
跑遊元朗阜財街,到怡安樓二樓「香港新界養魚協進會」會所,外牆以陽雕凸字展示名稱,並記有「自置會所 一九七六年十月吉日立」。樓下地舖是蓮峰佛具神樓和潤生堂涼茶, 蓮峰舖前豎起了租約期滿的橫額,可能不久便要轉營。
跑遊元朗南邊圍,年初參與山貝村仁興堂青年團銀龍行鄉時,曾經到南溪福德堂;今年天后誕前夕,有緣再次到訪南溪龍獅會舘內,參觀他們收藏的駱蘇健身院銅鈸大鼓,還有一副駱蘇的勝頭。
跑遊元朗大樹下天后古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二晚,元朗大部份圍村、花炮會、龍獅隊均前往大樹下天后古廟參拜進香。每次到大廟前拍攝,都會遇上香港啟昌龍獅會,健兒們穿著紅白藍三色圖案制服,以招牌動作踩碟舞獅表演。
More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