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跑遊元朗新田

0

跑遊元朗新田(95)- 冠珍醬園 (三)參觀廠房

跑遊元朗冠珍醬園,廣東傳統醬油製作,主要是利用黃豆加鹽發酵,這一次有機會到冠珍廠房,當然要先看主要材料「黃豆」。 參觀廠房 黃豆的背後也有歷史,冠珍早期使用北方黃豆製作醬油,自1950年中國捲入朝鮮戰爭,美國對北京作出報復性貿易禁運,禁止中國土產雜貨進口,冠珍於是改用加拿大黃豆(非基因改造黃豆),將醬油送到海外華僑販賣,當時全中國只有香港具條件出口傳統食材,所以當時本地醬油、腐竹、米粉等中式傳統食品廠特別興盛,致於這一班珍字輩的字號,各有營銷的海外國家對象,而且互有默契,其中海鮮醬(甜醬)是冠珍醬園最暢銷產品之一。

1

跑遊元朗新田(94)- 冠珍醬園 (二)旗艦店+三聯書店

跑遊元朗大馬路三聯書店,冠珍醬園曾經在書店內設「旗艦店」,從地面乘扶手樓梯即可見到,擺滿黃藍二色為主色的冠珍醬料產品,在這個小小的旗艦店裡,展示及擺賣冠珍產品。牆身上有書法海報作襯托,是由璟文字所寫,介紹冠珍歷史,配合書店的文藝氣息。 醬油跟書店,是一個既前衛又有趣的組合,近年冠珍與不少飲食作家及烹飪達人合作,利用冠珍醬料製作食譜,當市民閱讀這些書籍時,可以同時在書店把蠔油、海鮮醬等醬料一拼帶回家。除了元朗之外,青衣及灣仔三聯書店也有冠珍醬園專區,元朗規模則最大。記得三聯書店曾經舉辦探索香港醬園歷史團,凡於三聯書店買書或購買冠珍醬園產品,便可以參觀冠珍醬園。 今天大馬路三聯書店已停業,冠珍旗艦店遷至港島上環孖沙街,未來冠珍可能在數磚媒體的宣傳上,有更多前衛新概念。

1

跑遊元朗新田(93)- 冠珍醬園 (一)

跑遊元朗 冠珍醬園,以前坐校巴經過坳頭青山公路,經常聞到濃烈的豉油香,那個時候沒想過可以入去參觀。2018年有緣跟隨 unfoldhk 組團,與《食在元朗》楊伯入內參觀。 從冠珍醬園大門進入,先經過黃豆倉及麵粉倉、然後踏入冠珍學堂,大門貼有「冠絕中華、珍味天下」對聯,坐下來細聽醬園負責人陳天佑,講解冠珍醬園的公司歷史、廠房及衛生製作流程,當天陳經理準備了美味麻醬豆腐試食,讓人感受醬油鮮味,還贈每人方便裝的醬料包和食譜帶回家,那應該要支持吧。

1

跑遊元朗新田(92)- 壆圍(八)

跑遊元朗壆圍,村公所對出的一口古井,早前曾經記錄過,井口有欄柵所蓋,可見水位常滿。村民向我說,村中以前打水,就是用這一口井。 井旁供奉「來龍地脉井泉龍王;鵝腦山主通天大王」兩位水神和山神,配有神聯「家興泉自美;脉旺水長盈」及橫批「鴻禧」。傳統水井旁設有神壇,以保佑泉水清甜充足,畢竟食水是村落裡最重要的資源。

1

跑遊元朗新田(91)- 壆圍(七)

跑遊元朗壆圍村,再到村公所愛光書室前,去看壆圍的「壆」。昔日沙埔村前有沙,竹園村旁有竹,那麼壆圍村的壆呢。最近向壆圍村馮應祥村長請教,他解釋了壆圍的壆至今仍然存在,一直保護著村里,它的性質並非防衛,而是防洪功能。

1

跑遊元朗新田(89)-榮基村榮基磚廠

跑遊元朗榮基村,榮基村的歷史,源自一條紅水坑,以前叫紅坑口,戰後出現榮基磚廠,這裡一帶原本是青山公路旁的魚塘,位於沙埔與壆圍之間,早期由盧基與友人合伙創辦一間磚廠,利用該處獨有的兩個黃泥塘取泥造磚,磚面有花紋,深受買家歡迎。後來,磚廠由盧基獨自經營,磚廠逐命名為「榮基磚廠」,磚塊由貨車運載,自然有車路進出,盧基在路口建造了一個榮基磚廠牌坊,以作宣傳。

1

跑遊元朗新田(89)-榮基村

跑遊元朗榮基村,榮基村位於壆圍與冠珍醬油廠之間,村口最當眼位置是根記車房,附近曾經有鄧滿記桃花場,再沿路入村,可見數間村屋,其中培康社的中心,還有一幢七聖宮,位置隱蔽,門樓書有「玄虹苑」,嵌有楹聯:「震石鑠今臨下有赫、推仁錫福惠我無彊」,設有主殿七聖堂及三清閣、紫竹林及三寶堂等,相信是私人道場。

1

跑遊元朗新田(87)- 壆圍(六)

跑遊元朗壆圍, 昔日壆圍村民均有習武強身健體,村中流傳一個「壆圍十人對抗一條村」的故事。那要說到清未民初的時期,壆圍附近出現了兩位外來人居住,村民前去摸清底蘊,打算展示男丁實力,此二人毫不懼怕,更在眾人前表演功夫,揮拳打裂三呎寬田基壆,以示功夫根底。原來二人是御林軍教頭,因避亂而南下,潛居香港,他們獲得壆圍鄉民賞識,村中年青人更向二人拜師學習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