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八鄉 (20) - 水流田

跑遊八鄉水流田,這篇遊記首先要感謝一位恩人,當天跑遊金錢圍江夏圍後,於六本木附近欲打聽如何走去水流田時,遇上一位親切的大姨,這位大姨親自帶領我們由金錢圍走去水流田,繞過陌生的田野間路徑,兩旁是青蔥綠野,大姨一邊走一邊跟我們聊天。

在元朗跑遊時間中會遇到恩人,仿佛是老天派來的䔒薩,為人引路指點迷津,亦證明元朗村民富有人情味的。

IMG-20130825-WA0003

↑ 由元朗

2013-08-25_10-30-21_HDR_1

↑ 由金錢圍往水流田的田野小路上

 

 

六本木

六本木位於金錢圍,名字取自日本六本木,是一個由三十餘幢洋房所組成之低密度屋苑,賣點是接近鄉郊及環境寧靜、六本木建有4條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的道路:春栗道、夏榕道、秋柳道和冬松道,我的老友 J 正是住在六本木。

元朗雞地另一個著名樓盤 YOHO Midtown,名稱亦是取自於六本木區內之 Tokyo Midtown,看來建築商都好喜歡帶六本木有關的名稱。

2013-08-25_09-47-00_HDR_1

↑ 與日本六本木同名之低密度洋房屋苑

2013-08-25_09-47-31_HDR_1

↑ 六本木建有4條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的道路

 

 

水流田

水流田是一條雜姓村落,八鄉區內有另一條名稱相似的村落,叫水盞田,兩條村相隔一條錦上路,只差數百米。水流田主要有三個姓氏族人,包括蔡、鄧及馮,村中建有祠堂:蔡氏彝華蔡公祠及鄧氏國茂鄧公祠,屬於蔡鄧二姓。至於馮氏,馮氏村民是遷自蓮花地,馮氏雖然在水流田沒有建立祠堂,馮氏在水流田中有一幢古老青磚排屋,見證了馮氏遷入水流田的歷史,現時馮氏以蓮花地琼友堂奉為馮氏家祠。

水流田屬於八鄉,亦是同益堂一員,八鄉眾村落每年於觀音誕及秋分時節往八鄉古廟慶祝,祈求天神保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同時供奉抗英烈士,這種宗教活動維繫著八鄉各村的團結力。戰前水流田連同其他八鄉鄉村,每年於八鄉古廟舉行齋宴、食盆及演戲,昔日眾村落分成四組負責戲台及戲具,今天已經沒有舉辦四台戲。

水流田中幾幢舊祠堂及排屋,皆是十九世紀初興建,剛好有百年歷史,不過水流田與鄰近之八鄉一帶,包括圓山、八鄉上村、石崗和大江鋪等地,均發現有唐及北宋時期之文化遺址。

2013-08-25_10-18-41_HDR_1

↑ 由金錢圍往水流田的田野小路上

2013-08-25_10-55-52_HDR_1

↑ 馮氏以蓮花地琼友堂奉為馮氏家祠

 

 

水流田彝華蔡公祠

水流田蔡氏,據古蹟辦的資料,是源自蔡氏十一世祖蔡喬遷,於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帶同四名兒子由東莞遷移至水流田,其中一名兒子就是蔡彝華。據古蹟辦的資料所述,八鄉水流田村彝華蔡公祠,是蔡彝華的兒子蔡紀莊,為紀念父親而建,祠堂又名育桂堂。據說祠堂原本設計是三進式,因資金問題最後只建成兩進式祠堂。

平時彝華蔡公祠大門鎖上,大門兩旁懸有以「彞華」二字為鶴頂格的對聯:「彞經教子;華寶傳家」,以紀念彝華公。對聯中所寫之「彞經教子」,相信現今沒有蔡氏族人能夠以彞經教子,彝經泛指彝文經典,即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彝族所用的文字,字形類似符號,又似甲骨文,最初是記錄彝族的原始宗教巫事活動,可能不適合用來教子。

2013-08-25_10-07-41_HDR_1

↑ 八鄉水流田村彝華蔡公祠,跑遊時大門是關上的

姬叔度

「蔡」這一個姓氏源自周朝一個諸侯國,當時周文王十子中第二名兒子周武王誅商紂滅殷商後,把幾兄弟分封各處,周武王的五弟姬叔度,獲封國於蔡(即今天河南省上蔡縣),以監護商紂王太子武庚所統領的頑軍遺民,故稱為蔡叔度, 子孫以封地為姓,是蔡氏的起源。蔡國曾紂滅沈國(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載受封於沈地建立沈國),後來沈國子孫以沈為姓。

而周武王四弟是周文公(周公旦),是大家每晚夢見的「周公」,輔助周武王兒子周成王執政。記得跑遊元朗朗廈村時曾經介紹過,周武王曾賜封陳國地予虞閼父,虞閼父以國姓,死後追封謚號胡公,於是產生了陳、胡二姓,陳國被滅後,後人改姓為田,故此又產出了田氏。

談回蔡國,蔡國終被楚國所滅,蔡國子孫散居於濟陽,皆以蔡為姓,後來於北宋宋仁宗趙禎年代(1255),有龍圖閣直學士蔡襄的裔孫蔡喬遷,遷移至福建浦田,更成為福建龍田鄉始祖。這一位蔡喬遷跟上面所講的蔡喬遷同名,一個遷居福建成為始祖,一個遷居水流田成為始祖,不過年份相隔了500年。

正宗彝紀定

剛好從網上看到一篇中國廣東揭西河婆蔡氏「綿基公」裔孫輩序,這一段蔡家輩序是這樣寫:「始基貴鳥山;朝天守蔡聯;正宗彝紀定;振興家美傳;高明常眷佑;博厚永生全;燕翼詒謀遠;纘承奕世賢」,當中出現「彝紀」二字,正好匹配在蔡彝華與其兒子蔡紀莊的字輩之中,未知道是否有關。

蔡屋圍 蔡屋村

蔡氏族人除了定居於水流田之外,水流田附近之石湖塘亦有蔡氏族人居住,並建有紀通祖蔡公祠,同樣視北宋名臣蔡襄為家聲。元朗十八鄉五和約,亦有一條蔡屋村,此村蔡氏奉宋敕授承德郎,國子監助教諱安公為一世祖,據悉蔡氏十三世祖肇祥公由新安沙浦村(松崗鎮)遷移至元朗蔡屋村,肇祥公有兩名兒子蔡情山及蔡淡溪,情山一房居住在蔡屋村,而淡溪之後裔繁衍至在旁之大圍村,蔡屋村奉諱安公為一世祖,歷代人口繁衍。

2013-08-25_10-10-57_HDR_1

↑ 八鄉水流田村彝華蔡公祠

2013-08-25_10-08-57_HDR_1

↑ 八鄉水流田村彝華蔡公祠旁邊的窄巷

 

 

水流田國茂鄧公祠

國茂鄧公祠是水流田村內一幢鄧氏祠堂,屬於二進式青磚傳統祠堂築,由鄧氏三兄弟鄧球光、鄧璟光及鄧琼光於1907年合資興建,以紀念鄧球光父親鄧氏十七世祖鄧國茂,故又稱三餘堂。

2013-08-25_10-13-50_HDR_1

↑ 八鄉水流田國茂鄧公祠

鄧志齋

水流田鄧氏跟橫台山鄧氏同宗,在跑遊橫台山永寜里時介紹過,水流田鄧氏追溯自粵東始祖「鄧志齋」的故事,源自南宋末年 (960-1279),鄧志齋原本居住在福建寧化縣石壁,曾考獲進士,並任廣東提督和宣慰使,任滿之後乘船回朝復命,不料途中遇到海盜,連文牒亦被搶走了。當時元軍大舉入侵、鄧志齋見南宋將沒,於是改道由梅縣回到福建。

鄧志齋經過程鄉(現梅縣)時,見該處山水秀麗,土地肥沃,於是決定在梅縣鬆口開基立業 (約 1259 年)。遇到海盜洗劫後,又能夠在異地開基立業實不容易,亦可能是鄧志齋美化了辭官遷居的藉詞。鄧志齋有六位夫人,生有九個兒子,分別取名「文、行、恭、敬、仁、義、禮、智、信 」,被稱為「九子翁」,鄧志齋子孫繁衍,分支散居於粵東梅縣、蕉嶺、興寧、五華、大埔、豐順、平遠、紫金和福建武平、廈門等縣市,港、澳、臺以及泰國等地,所以鄧志齋被奉為入粵鄧氏始祖。

鄧志齋的後人鄧氏十四世鄧廷桂於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從惠州到元朗橫台山落擔,成為了橫台山鄧氏的開基祖。鄧廷桂兒子鄧洪達,以及鄧廷桂兄弟廷彬,兩房鄧氏的後人皆有成員繁衍至水流田等地居住。

鄧國茂

除了鄧廷桂之外,鄧志齋的另一脈後人鄧國茂,最初定居於荃灣城門,他的兒子鄧球光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由城門遷移至水流田,村中的國茂鄧公祠是鄧球光及其兩兄弟所建。

IMG_20130825_101529

↑ 水流田村內一角

 

 

水流田村57號鄧氏大屋

水流田57 號由鄧球光的兄弟鄧琼光於1905年所建,鄧琼光曾經遠赴夏威夷檀香山工作﹐,賺錢後回鄉興建這一幢兩層高三間開青磚大屋,大屋前種植有兩株棕欖樹,外牆保持了青磚古老格調,大門仍然保留了趟籠門,兩旁貼有對聯:「國家昌盛;茂族繁榮」、大屋立面幾個窗花被掃上湖水藍的油漆,傳統得來又帶點活力的色彩,所以走過也被它的雅緻吸引著。

IMG_20130825_101625_1

↑ 水流田57 號鄧氏大屋

2013-08-25_10-17-54_HDR_1

↑ 水流田村57號鄧氏大屋旁亦有青磚建築

回顧元朗八鄉的歷史性建築物之中,除了祠堂廟宇橋樑之外,這是少數以民居身份被評入歷史性建築物,少數的另一個意思是碩果僅存,還未被風雨沖洗而倒塌或被後人重建成西班牙別墅。元朗八鄉之中,其餘被評為歷史性建築物的民居,包括有水流田馮家屋、植桂書室旁的黎氏大屋水盞田嶺梅莊牛徑李漸鴻故居吳家村郁青別墅、金錢圍江夏圍等、田心村胡氏大屋

昔日屋主鄧琼光,曾經透過捐納得到清朝貢生地位,中國自古有「捐納」這一種渠道,即時一些商人或富紳以金錢向政府捐得官銜或官職,清朝時則可以花錢捐得貢生或監生的資格。據悉日佔時期(1941-1945),這一幢大屋曾經被日軍徵用作指揮官辦事處,期間鄧琼光的兒子鄧元森及另一名村民鄧漢被召作傳釋,鄧漢相信是1976-1995年間水流田村連續七屆村代表。

2013-08-25_10-17-18_HDR_1

↑ 水流田鄧氏大屋

 

 

水流田馮家屋

水流田中有一列青磚大排屋,又稱為馮家屋,屬於水流田三大氏族之一馮氏所建,排屋前有曬坪,屋前因實際需要陸續加建了棚蓋及雨蓬等,不過這類附屬物件減低了這幢排屋的歷史價值。

水流田馮氏源自蓮花地,馮琼友最初由廣佛山遷移至深圳,輾轉於蓮花地落檐,馮琼友被奉為建立蓮花地的第一代始祖,村中亦建有琼友堂成為馮氏家祠。馮氏第十世祖馮品立繁衍至水流地,於1918年帶同四名兒子於水流田建成馮家屋。

據古蹟辦所述,馮立品於蓮花地後山麻包嶺設窯,燒制磚瓦,今天麻包嶺只看到養豬場和養雞場了。

2013-08-25_10-35-50_HDR_1

↑ 馮家屋一角

2013-08-25_10-33-27_HDR_1

↑ 馮家屋正面

2013-08-25_10-33-59_HDR_1

↑ 馮家屋加建了棚蓋及雨蓬等

2013-08-25_10-35-07_HDR_1

↑ 馮家屋屋前的空地

2013-08-25_10-36-13_HDR_1

↑ 馮家屋背後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

4 Responses

  1. z900624 says:

    新田的東山古廟重建,煥然一新
    要點時間才能培養出古樸味了
    http://postimg.org/image/kqz38w3bd/
    http://postimg.org/image/gmy4ge7d5/

    在Google 裡還是舊樣子
    https://www.google.com.hk/maps/@22.4984,114.077754,3a,75y,331.91h,84.97t/data=!3m4!1e1!3m2!1sQtZOkSGtOsS4vn2UPKBMNw!2e0

    交通(新田應該還算元朗區吧……)
    http://postimg.org/image/j2zxu8pft/

    全廟重點:
    http://postimg.org/image/u1b7cfe15/
    這麼一片黃紙,能捱的過日曬雨淋嗎……?

    (水流田……我老闆就住那,所以沒甚麼好說了)

  2. terewong says:

    @z900624 東山古廟拆解時都有去看過,據悉新田村民對古廟重建一事有不同意見。你老闆住水流田,那樣便最就手,可以睇下村中有沒有什麼歷史典故故事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