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八鄉 (4) - 長莆天主堂、馬鞍崗河背
週未打算跑遊到八鄉金錢圍「江夏圍」,不過在錦上路西鐵站附近繞錯路,最後跑到錦莆路沿西鐵路軌直入長莆村,不過這條路也蠻好跑的。長莆位於錦田南部,說明白一點,它正位於西鐵大欖隧道的山窿口附近。
由元朗跑遊長莆,可以順路到馬鞍崗、河背村遊逛,看看錦田南部這幾條村落的歷史建築物,認識了三個客家姓氏,最後乘河背村小巴返回元朗。今次跑遊路線亦加入到 Google Maps – 130804 跑遊長蒲馬鞍崗河之中。
- 長莆村
- 長莆關帝聖宮
- 長莆鄧氏家祠
- 長莆聖若望小堂
- 馬鞍崗、河背村
- 簡氏 – 馬鞍崗簡氏家祠
- 胡氏 – 馬鞍崗胡氏宗祠、馬鞍崗安定世居、河背安定世居
- 范氏 – 河背范氏家祠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30804 跑遊長蒲馬鞍崗河背
長莆
跑入長莆,長莆是八鄉南部一條雜姓客家小村,村民包括鄧、曾、張、黃四個姓氏,幾房姓氏的村民分別於 1670 年 (清康熙 9 年) 起分別由荃灣上塘、八鄉打石湖、大埔林村等地遷入定居,鄧姓村民自惠州遷移至長莆,而村中獨有一幢鄧氏家祠。長莆以「莆」為名字,莆泛指水草,加上在鄰的「河背」「大乪」村落,相信昔日是河道旁水源充足的耕作地方。香港以「莆」為地名的還有大埔南華莆、粉嶺高莆,林村放馬莆等地。
在村中踫到兩位很友善的婆婆,她們好心指示小聖堂的方向 (其實就在旁邊)。到長莆主要是看一幢歷史性中式教堂,在錦田長莆、金錢圍和上輋這三處地方於 20-30 年代都分別興建了小教堂,是八鄉天主教徒的崇拜地方。在長莆這個地方雖然偏遠,當年亦有參與 1938 年達德約發動的「抗英戰爭」,長莆鄉犧牲了1人。
長莆關帝聖宮
沿錦莆路進入長莆村前,會路過一幢關帝廟,它的位置剛好被大樹遮掩著較為隱蔽,廟外正牆和屋簷曾經重修,掃上粉紅色調,走近看不難看到被保留下來的青磚側牆。關帝廟外有一個福德大王 (地主) 社壇,刻有對聯「大德扶持遠,王恩護祐長」,關帝廟大門有橫匾「關帝聖宮」和「義氣參天」,大門刻有楹聯:「志在春秋功在漢、忠同日月義同天」。
關帝廟又稱「協天宮」或「武帝廟」,其實即是關帝廟,元朗區最具名氣的關帝廟,便是元朗舊墟裡的玄關二帝廟。關帝是三國時代 (220-280年) 的歷史人物「關羽」,是正義和忠烈的象徵,亦能保護村中居民祛災除疾。
聖若望小堂 St. John’s Chapel
歷史建築物 # 517
長莆村 2 號是聖若望小堂 ( St. John’s Chapel ) 於 80 年代已經荒廢,屋頂上仍然豎了十字架和正門上隱約看到「天主堂」三個大字。現時教堂門外被放置雜物,這幢小堂由本地和意大利募捐款項購地,於 1928 年建成。
長莆聖若望小堂於建成同年開始舉行祝聖,當時由司徒廷昭神父 (John Situ) 主持,約有100教友參禮。昔日除了教會活動外,直至 1951 年它亦兼為村中的小學,約30人報讀,曾經是區中最大的天主教學校。這幢青磚建築物甚有意思,一方面包含了天主教在元朗錦田發展的見證,另一方面在元朗圍村中出現小教堂是很少看到的。
日戰前,金錢圍的教徒也到長莆進行教會禮儀和崇拜,1935年金錢圍村民把翰鵬鄭家祠改為「聖母七苦小堂」Our Lady of Sorrows Chapel。直至 1966年天主教錦田堂區建立「聖猶達彌撒中心」(St. Jude’s Mass Centre),取代了長莆聖若望小堂、金錢圍聖母七苦小堂和上輋聖家小堂。而 80 年代亦有教徒轉往水邊村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參與教會禮儀。
在傳統元朗圍村中見到豎起十字架的青磚小教堂,這種感覺好特別,因為把中國傳統儒道中敬拜祖先禮教思想,轉而相信供奉天主的宗教並不簡單,客家人傳統觀念是拜山祭祖,村落中皆建立家祠祖祠供奉祖先,信奉天主教後便要銷毀天主以外的迷信物件,包括神龕和祖宗十八代的神主牌等,談何容易。所以類似的天主教小教堂,在元朗區的圍村中很少看到,相信是村民於南洋等海外工作時接受了天主教,期後村民返回元朗居住後,把信仰帶回錦田。
我提議天主教教區大可以重新收購和重修這幢經典小教堂,連長莆同村中農地,供教會小朋友於周日或暑假期間在長莆村進行田園活動,另一方面也可以協助村中的長者,畢竟這幢聖若望小堂是天主教元朗區教會發展中,一個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
長莆村阿旺黑咪
走過聖若望小堂,會看到一幢兩層高紅磚屋,經過時要欣賞它大門上的對聯「阿旺吠吠春將至、黑咪喵喵福臨門」和門額「青春」,用字非常活潑。
馬鞍崗 河背村
離開長莆要經過行人天橋跨過西鐵火車路軌,橋上可以遙望錦田車廠和西鐵大欖隧道口,綿延的車軌上看風景也蠻不錯的,落橋後經過「長莆大乪村」然後便到「馬鞍崗」。
大乪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村中設計獨特的村屋,經典古董跑車和它的名字「乪」,大乪村 (Tai Kek) 這個名稱比較少見,乪字是方言字,是中國廣東一帶對彎曲河流的名稱,除了八鄉大乪還有林村寨乪用上這個名字。
馬鞍崗地質屬於花崗岩,容易於被風化和侵蝕,所以這兒地勢較低和出現沖溝等劣地地貌,植被亦較稀疏。地形上,錦田河流域被小欖斷層造成了馬鞍崗和大刀屻與雞公嶺之間的鞍形山口,相信是馬鞍崗這個名稱的由來。
馬鞍崗村由胡范簡三姓村民組成,河背村中「南勝堂」是三姓族人的堂口,也是處理村務的團體。馬鞍崗村民日益繁衍,由馬鞍崗分支到河背及田心等地。河背村村公所門外有對聯「河源惠澤萬千戶、背靠綿長世代家」,昔日兩村村民開墾耕地,種植水稻農種品交到錦上路菜站買賣。
長莆、大乪、馬鞍崗、河背同屬八鄉同益堂祖堂,也是八鄉「四本戲」村落之一,在每年的觀音誕(農曆二月十九日)及秋分(西曆九月二十三日)在八鄉古廟分別舉行齋宴及盆宴。八鄉村民分為四組負責搬棚送棚抬戲箱及送戲箱等工作,稱為四本戲鄉村。
簡 – 簡氏家祠
簡氏於清康熙年間 (1662-1722) 由廣東寶安遷移到十八鄉水蕉老圍的,第五代恭章祖由水蕉老圍遷移馬鞍崗落檐。原來簡氏後人在元朗分支廣泛,除馬鞍崗之外還有八鄉下輋村、紅棗田村等。馬鞍崗九號簡氏家祠,相信於 1900 年前已經建成。
范陽世澤
昔日簡氏家祠外掛有木刻堂聯「范陽世澤、涿郡家風」甚有氣勢,現時已經看不到。簡氏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續簡伯的後裔,暸解一下簡氏堂聯中之「范陽」,范陽一帶是很多中國氏族的發源地,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盧、簡、燕等姓氏以范陽為祖藉,簡氏更以范陽堂為堂號。
涿郡家風
至於「涿郡」,要回到三國時代的劉備身旁傑出的中郎「簡雍」,中郎屬於說客或使者的職務,他跟劉備同屬幽州涿郡涿縣人 (今河北涿州市),年少時已經與劉備相識,簡雍曾經被派去成都,成功遊說劉璋投降,劉備期後拜他為昭德將軍,簡姓宗人隨簡雍南遷,於四川有一處地方稱簡「簡陽」。《三國志》說簡雍是「簡傲跌宕」,在劉備旁仍然可以高傲而放縱不羈地協助劉備,怪不得他成為簡氏家聲。
胡 – 胡氏宗祠、安定世居
胡氏祖藉於甘肅省固原縣,為胡公滿後裔,早於明代由福建遷移至潮州廣東等地,其後由惠州落檐於八鄉馬鞍崗這個地方,亦有分支移居至屯門大欖涌。胡氏客家堂號安定堂,所以馬鞍崗有「安定世居」,而大欖涌村亦有一幢胡氏家祠「安定家塾」。曾經跑遊過元朗十八鄉木橋頭村,也是由惠州胡氏客家人建成,木橋頭的後人分支到在鄰的鳳降村及田寮村。
安定世居
馬鞍崗及河背村分別建有胡氏宗祠及胡氏家祠,皆命為「安定世居」,馬鞍崗的胡氏「安定世居」靠近簡氏宗祠,屬於胡氏宗祠,跑遊當日正值喪事未有入內,而河背村之「安定世居」屬於家祠。
胡氏族人添丁時沒有點燈的儀式,直至 1950 年前,胡氏宗祠曾經是村民商議村務的地方,後來改在河背育英學校 (1951年) 及河背村鄉公所 (1996年) 進行。馬鞍崗的胡氏族人繁盛,由馬鞍崗伸延至河背村、田心村 (田心村 652-654 號胡家大宅) 等地。
「安定世居」是以胡氏郡望「安定」(現甘肅省) 立堂號,可追溯到三國時代胡質、胡威事跡,二人擁有忠慎清貞之譽,為曹操鎮守邊關,最後死於安定,胡氏子孫留居安定,固此胡氏堂號安定堂源自於此。
虞賓世澤
而安定世居大門所掛上的木堂聯「虞賓世澤、理學家風」,當中「虞賓」指胡氏是神明虞舜帝後裔「媯滿」,媯滿獲周武王封侯建立陳國 (公元前1045年—前986年) 在位60年,即是現今河南淮陽一帶,死後謚號「胡公」又稱「陳胡公」或「胡公滿」,後人以謚號「胡」為姓,胡公滿同時亦是陳姓始祖,因為陳國人的後裔以國號「陳」為姓氏。
理學家風
而「理學家聲」指南宋代著名太學博士胡安國 (1074-1138) ,是「湖湘學派」創始人之一,同時著有《春秋傳》、《資治通鑒擧要補遺》等,晚年辭歸,致力學術研究,逝世後得謚號「文定」 。
剛才提及過胡姓源自謚號,而謚號是朝廷根據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來制定,「文定」屬於表揚性質之上諡,表示胡文定公具有勤學好問的品德以及德操純固。死後能夠獲得朝廷賜謚號,理當是胡氏家聲之一。
馬鞍崗村口 – 范氏宗祠及胡氏宗祠
馬鞍崗出現了兩幢胡氏宗祠,村口的一幢位置最特別,它佈局剛好座落在范氏宗祠後方,而旁邊有迂迴的長廊連接門樓,門樓外有古字門聯「虞賓世弟、理學家風」及門匾「虞賓弟」,兩族人的宗祠前後連成一線,大門卻又互相並排在一起。這兩幢祠堂並不屬於歷史性建築,相信是較後期的建築,未知道是否氏族間的安排或者風水佈局。
不要錯過馬鞍崗范氏宗祠旁邊的的香爐,它造型特別,仿如一隻瑞獸,有四顆珍珠在爐上,爐底伸出了四隻麒麟腿,變得似鼎非鼎的樣子,也算是難得一見。一般寺廟香爐會置於正堂前方,而客家祠堂卻又少見有香爐設計,相信是跟關帝廟外的香爐一起建成,相信要馬鞍村的村民才知道當中的故事。
范 – 范氏家祠
范氏跟胡氏一樣由屯門大欖涌遷移至八鄉,於清乾隆年代 (1736-1795) 由范氏兄弟馨芳及馨萱於馬鞍崗這個地方建村,其後跟胡氏分支擴展至河背村。客家人流落異鄉,范氏與胡氏一起建立家園亦有共同利益,在生活上亦多一份照應。
馬鞍崗村中的范氏宗祠於 1950 年代重建,昔日、馬鞍崗范氏宗祠門上掛上堂聯:「忠貞世澤、將相家風」,每逄新年、清明和重陽等節日都有祭祀儀式。河背村中有一幢范氏家祠,壇兩旁貼有相聯「陶朱家法千秋在、文正宗功萬古揚」,廳內掛起一副木對聯「接文正家風齊齊衣冠長蔚起,傳陶朱世業綿綿俎豆永流芳」。
在元朗錦田中范姓的村落實為少見,范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聖君唐堯的後人「士會」,士會為晉國的上卿,曾經受邑於「範」這個地方(今河南範縣),食采於範,他的子孫亦以邑為姓氏,以範 (范) 為姓。
陶朱家法千秋在
范氏家祠對聯中出現的「陶朱」二字,原來是指春秋戰國時代在陶縣被稱為朱公或陶朱公的「范蠡」,范蠡因為避政由越國經齊國遷徙到定陶營商,范蠡在陶的十九年當中「三致千金」,由越國重臣變為致巨富的商祖,因為陶朱公致富有術,而且樂善好施,後人為紀念范蠡定居陶縣,把地方稱為「定陶」,范蠡更成為范氏家聲和民間供奉的其一位財神。
文正宗功萬古揚
至於另外「文正」二字,直指北宋時代的范仲淹 (989-1052),范文正公,這位古人應該在中學教育曾經接觸到,在河背村范氏家祠內廳中亦掛起了「范仲淹」畫像和生平介紹,向村中後人介紹范氏家聲。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原名朱說,後來復名仲淹,他學識泛至政治、思想、軍事、文學,曾經任職北宋參知攻事 (副宰相),死後賜名魏國公,謚號「文正」。宋代謚號中以文為首的,通常被表揚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和博學品德, 「文正」也是宋代文臣之中最高的諡號。
育英學校
河背村有一間被棄置的「育英學校」,是典型上世紀五十年代村校,於 2002 年被殺校停辦,期間曾經被利用作青年活動中心,路過時還可以入內窺探一下這幢傳統新界村校的環境。
遊畢後,可以在育英學校外,乘小巴返回元朗。
參考資料
- 堂号
- 乪 – 海墘閩語論壇
- 地 方 - 新 界 西 認 可 鄉 村
- 香港原居民姓氏族譜
- 胡氏族譜 [顯微資料]:馬鞍崗
- 同益堂
- 中國民間姓氏堂號堂聯的文化透視
- 大牌檔:簡雍
- 各姓堂號與對聯
- 胡氏安定堂世系表
- 范蠡墓 江山美人烟云消
- 胡宏理学思想与历史地位
- 八鄉鄉事委員會
- 客家百姓源流 郡望堂聯匯考
- 香港河流網 – 錦田河
- 胡姓-中文百科在線
- 香港大欖涌客家人尋根路
- 天下客家 香港大榄涌的客家人寻根路
- 胡安國 – 維基百科
- 胡安國-中文百科在線
- 胡姓 – 百度百科
- 胡吴祖籍源流序
- 范氏-中文百科在線
- 石崗河背賞花穿村遊
- 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 Introduction to 1,444 Historic Buildings
寫一篇這樣的遊記,要花很多心機追查資料!讚!
“聖若望小堂” 外觀真是很特別,只要結構安全,只需小小翻新已經可以做一個名勝了。
“長莆村阿旺黑咪” 的對聯,只欠把橫批”青春”改做由右至左讀,就大功告成了。
“翰鵬鄭家祠” 既然改了做聖母七苦小堂,把神主牌都丟進河中,何苦又保留家祠之名呢。
范氏宗祠旁邊的香爐很像青蛙,是因為風水原因牆才用上綠色?其他地方(如風水屬蟹地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peace 多謝你大駕細閱,你的留言好有深度,也好讓我深思一下。真的,我也都覺得聖若望小堂日後如果拆掉便很浪費了,它旁邊的阿旺黑咪對聯,可能屋主根本是橫批和對聯皆由左向右寫的,這一趟黑咪可以站在阿旺前面。上次寫八鄉金錢圍時,我都注意過翰鵬鄭家祠這個名字,我猜估是 60 年代教會把家祠交回村民後改回家祠這個名字 (這條村落當年貧到要把家祠抵押給教會渡過難關,都算是很特別)。至於范氏宗祠旁邊的香爐,其實我所見過的客家宗祠中,只有在神龕前有小香爐,沒有如此般的大香爐,一般香爐只有在廟宇才會出現,而且設置於廟宇正前的明堂位置,再加上兩姓祠堂前後騎著,實為出奇,我都好想知道呢。(鄧氏屏山鄉就是蟹局的地方,沒有青蛙呢)
原來胡氏茅山術是非常出名,看aTV 尋找百姓家 第七集 YouTube
這套劇集播映時我也有追看。印象最深的是兩村互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teSHxbQrrI)
Tere大大,
剛將閣下的文章(關於聖若望小堂)寫了給香港天主教教區,希望他們會跟進. 待我下星期去探視後,再向教區查詢. 寫給香港天主教教區的內文如下:
主內幹事:
早晨.
剛看到一位熱心人士黃先生(Tere Wong) 的網誌關於已荒廢的長莆村 2 號是聖若望小堂 ( St. John’s Chapel ) ,而在教會出版的聖堂建築物及教區網頁.,也找不到相關資料.
教區可否考慮保育活化 長莆村 2 號是聖若望小堂 ( St. John’s Chapel ) ,如鹽田仔般,作為香港天主教傳教史的一部份.
網址是:http://blog.terewong.com/archives/10776
主估
李
你好 Terewong,小弟是河背村范氏後人,從網上看到師兄寫有關河背村范氏的祖宗歷史,非常詳盡,特別是關於祖宗 范氏兄弟馨芳及馨萱的資料,小弟真的感到非常驚訝師兄能夠從何得知這些深入的資料,希望師兄能把資料來源分享給小弟,好讓我能更了解祖宗的事情,在此先言謝.
http://blog.terewong.com/archives/10776
范 – 范氏家祠
范氏跟胡氏一樣由屯門大欖涌遷移至八鄉,於清乾隆年代 (1736-1795) 由范氏兄弟馨芳及馨萱於馬鞍崗這個地方建村,其後跟胡氏分支擴展至河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