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新田(50)-牛潭尾公立攸潭美學校
跑遊元朗竹園馬公亭,繼續往前走,進入牛潭尾村。 村公所前豎起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國慶花牌,往前走可見一幢民居,門樓書有「多明園」,轉入村中小路,被牆上的壁畫所吸引,其中一幅主題是「童年回憶」,畫有一間1962年村屋,屋前正在燒雞吃飯,背後晾起的衣服,有安逸和平的村貌,壁畫中加入老幼一家的人物畫像會更佳,有傳承。
my words, my life, my territory
跑遊元朗竹園馬公亭,繼續往前走,進入牛潭尾村。 村公所前豎起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國慶花牌,往前走可見一幢民居,門樓書有「多明園」,轉入村中小路,被牆上的壁畫所吸引,其中一幅主題是「童年回憶」,畫有一間1962年村屋,屋前正在燒雞吃飯,背後晾起的衣服,有安逸和平的村貌,壁畫中加入老幼一家的人物畫像會更佳,有傳承。
跑遊元朗,有緣參加了2019年大旗嶺慶三學校校友聯歡晚會,有第一屆張偉光學兄主持,也有嶺文學校第九屆張志強及慶三第廿三屆張文波,二人表演結他合奏,引領台下眾人高唱校歌,第廿三屆特別有意思,因為它代表了慶三學校辦學最後一年。
跑遊元朗,參與了興源龍藝會第一屆就職典禮,場面熱鬧,多隊醒獅到賀,典禮中祥龍開光演舞,繼而有國術功夫表演,一個盡興的熱鬧晚上。 興源龍藝會吳兆剛主席和金爺總領隊,與他們相識於數年前,緣於跑遊元朗記錄天后寶誕會景巡遊各隊隊伍,正當認識水蕉老圍合慶堂祥龍的造型和特色,及西邊圍龍獅團時,幸而認識了二人,在其後的多篇跑遊元朗文章中,也不時要請教他們。 至近年聯興圍花炮會舞龍活動、山貝村林仁興堂青年團祥龍演舞、屏山洪聖誕祥龍表演,他們亦有參與。
跑遊元朗竹園村,竹園村村口有馬公亭,2013年跑遊竹園時曾經記錄。今次重遊馬公亭,四周沒有什麼改變,走進亭裡看,把亭碑記錄下來。
跑遊元朗,在錦綉花園迴旋處旁,是新圍村,村中保存了不少台山四邑建築風格的民居,村口有老店丙豐隆,想起今年四月份村公所前非常熱鬧,當時村民慶祝新圍村周振勤和陳冠盛村代表就職,聯興圍花炮會派出金龍去新圍演舞敬賀。
跑遊元朗壆圍,沿青山公路走,經過朗廈村明任堂及馮根記花園,根記這個名字好像是很久歷史了,而朗廈村明任堂曾經記錄,是台山僑商陸海通公司陳任國的祖堂宗親會會所。 再向前走,可以在新圍和竹園村路邊,看到兩個皇冠頭郵箱 35 及 299 號(元朗區內保存了約十個皇冠頭郵箱),長方形信箱嵌在水泥墩,正面鑄有聖愛德華皇冠標記及代表伊利沙伯女皇二世的縮寫 ERII 皇室徽號(ERII 在香港殖民地時代 1952-1997),中間嵌有收信時間表的框架,仔細欣賞,其實兩個郵箱稍有分別,299 號的投信口下鑄有 “NEXT COLLECTION” 字,兩者均由 W. T. Allen and Co Ltd London 所造。
跑遊元朗,離開模範鄉,公路對面是財記木廠。 沿青山公路走,經過一處芳利園,在行人天橋前的一處路口,豎有小心排洪渠道警告牌,在旁有一個佈滿深啡色鏽蹟的長方形告示牌,正面看不出什麼,油漆早已剝落,要從背面去看,原來是書有「壆圍公立學校」幾個字。
跑遊元朗模範村,從逢吉鄉花炮會旁的小路貫通至模範村,經過黃宅及路口趙芳士多,據說在九十年代趙芳東主夫人疑遭賊匪半夜入屋行劫而殺害。逢吉鄉一帶晚間人少偏僻,鄰近之紅毛橋村,在1973年亦曾經發生士多行劫案,東主兒子被匪徒剌殺致命。 今天趙芳士多沒有經營,店舖所保存的一些古老水壺和汽水樽,三年前(2016)被張金堂兄作古董收藏。
跑遊元朗,離開長春新村,沿村路走,轉入沙泥路往逢吉鄉走,沙泥路已經陸續變成英泥路,《圭角逢吉》說過沙泥路原名沙荔路,是逢吉鄉經往沙埔及圭角泉荔枝園的小路,今天沙泥路旁豎起了新路牌,相信是由峻巒發展所帶動。
跑遊元朗凹頭漁業辦事處,沿路走,仿佛置身於峻巒的屋苑內街,道路未端有一期第八座尚未出售的峻巒,這裡是長春新村村口。一直想到長春新村看,因為印象中只是跑步經過,看到即將發展成住宅屋苑的新聞報導,想趁機會再到這兒走走看。
More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