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鄉 (3) -逢吉鄉 上將府
跑遊 逢吉鄉上將府,沿博愛醫院後方的蠔洲路入南生圍,可以通往青山公路冠珍醬油廠,然後穿過馬路橋跑到另一端逢吉鄉。蠔洲路屬於近年開發的道路,由南生圍路伸延山貝河盡頭,沿路風光怡人,不過大部份土地已經被建築商收購等待發展,可以說是香港風景遺產。
逢吉鄉
逢吉鄉與模範村、華盛村及榮基村成盟,村後的大山是雞公山 (主峰即圭角山或掛角山),是拍攝南生圍日落美景的好地方,而圭角山的名稱涉及錦田鄧氏力瀛書院的圭角泉一段故事。
這一帶的地方原本是屬於錦田鄧氏,於 1920 年代由民初軍閥沈鴻英 (原為廣西桂系軍閥),被南京政府征討擊敗後,流放於香港並向錦田鄧氏購入田地,建築了一所沈氏大屋,命名為「逢吉鄉」,取其逢凶化吉之意。
從青山公路的進入逢吉鄉,會先經過逢吉鄉花炮會址,以及一列空置的店舖和一間舊式瓦頂平房「逢吉茶樓」。
有村民告訴我,要飲茶的話便要早上九時前到,而昔日在茶樓外的地方是繁盛熱鬧,有小市集及商店,村民買菜不用走到元朗墟,可謂自給自足,逢吉茶樓旁看到理髲中心的舊址,對著路口的一家是普生堂,昔日是一間藥房,現在還掛著招牌。類似的村落舊市集,令人想起丹桂村村口之小商店 ( 見舊文章「跑遊 元朗洪水橋灼園」)
逢吉鄉花炮會
逢吉鄉花炮會,裡頭供奉天后娘娘,門聯寫著「逢時日月千秋照 , 古慶乾坤萬載祥」,是元朗區內六幢天后宮之一。逢吉鄉花炮每年都派出壯丁及醒獅,參與元朗十八鄉天后誕會景巡遊,以往亦曾經請來大戲老官助慶,不過在村落事務上,逢吉鄉歸屬錦田鄉鄉事委員會。
當天走過元朗喜尚酒家,適逢「 逢吉鄉,華盛村,模範鄉,榮基村」四村聯合舉辦敬老晚會,酒家外的大花牌道出了主禮來賓,包括社會福利署專員、元朗區議會主席、錦田鄉鄉事委員會主席、警民關係主任、民政事務處主任及區議員等,可見一般元朗村落跟政府要員的關係密切,花牌由元朗舊墟李炎記制作
鎮南堂
穿過逢吉茶樓旁的圍門,正是逢吉鄉「沈氏大屋」或稱為「鎮南堂」的建築,大宅門樓有牌匾「鎮南堂」三字,大宅由三幢客家青磚大屋所組成,包括中間一幢「上將府」主樓以及兩旁的「沈氏家祠」和「協威樓」。
主樓上將府是兩層高建築,後樓是一個 U 型的建築,有一條天橋相連,設計中西合璧,亦兼具客家、潮州及南海特色。
- 鎮南堂門外對聯:「鶯遷徙柳地、鶴寄得桃源」
- 上將府大樓對聯:「氏原公姓、家本將門」
- 沈氏家祠之對聯:「西周垂裕、南粵騰芳」
三幅對聯都描述了主人沈鴻英,原是桂系軍閥(將門) 流亡至香港(柳地、桃源)後定居的情境,而所謂「西周垂裕」,是典型客家祠聯,沈姓遠祖始於西周時期,是黃帝的後代,亦曾經建立沈國 (今河南平輿縣北) ,基本沈姓是上古國名演化而成。
沈鴻英將「鎮南堂」稱為「逢吉鄉」,事實上只是一條客家村落而矣,規模上還未及得上一條村,早前介紹過的楊家村,便是由一幢圍屋稱之為村,這一趟沈將軍更有本事,把它升格為鄉。
裝飾上,鎮南堂掛上門聯「氏源公姓,家本將門」,上將府前門掛有「將軍—第」扁額,加上「上將府、協威樓」這兩個建築物的名字,充份反映了屋主沈鴻英,仍然眷戀當年被授以「協威將軍」頭銜並一度曾經成為廣西桂系軍閥 (自立為王),打算向沈氏子孫揚威其功績
沈氏家祠 對聯
沈氏家祠是一幢客家家祠,一般祖先神寵是設置於建築物中央,可是這幢沈氏家祠是建在主建築物上將府旁,令人注目的是祠堂內外有不少對聯,包括:
- 喜看鳥革翬飛 形勢巍峨 懸斗宿、
慶祝鳳毛麟趾 規模宏遠 振簪纓。 - 大將隱田間親種祭梁 當斯祠宇落成 特荐馨香真本領、
異鄉開族譜善培蘭桂 際此國家奠定 以供娛樂享餘年。 - 受性於食采 分封溯令始祖本根 文父武兄榮氏譜、
建祠以奉先 垂怜祝大偉人散葉 麟振螽揖紹家聲。
看沈氏家祠中的對聯,有趣的地方是當中的典雅用字,而沈家家祠中所掛起的對聯,皆出自革命年代的民初名人,例如張一氣等手筆,值得細嘗。而張一氣,是清代最後一屆科舉秀才,在桂林加入孫中山領導之同盟會,曾經在港行醫十多年。
由於本人不是文科,當中有些字眼需要從網上學習:
- 「簪纓」指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意思指高官顯臣或世代為官的簪纓世家。
- 「鳳毛麟趾」鳳毛比喻後代子孫有文采,而麟趾出自詩經,比喻子孫多賢。
- 「祭梁」的習俗已久,以往有「酒祭梁頭萬里封侯、酒祭梁尾萬擔糧米」之說,古人建造房屋時,上梁和豎柱是最為最要的大事,與族人與旺有關,所屋主與工匠有會有特別的儀式,挑選吉日進行,祈求生活美好。
- 「食采」指後人享用封邑的租賦,意思是豐富收人。
- 「麟振螽揖」,麟振源自「龍驤麟振」喻將軍恩威兼備,像麒麟那樣振奮,而螽揖喻子孫眾多
沈鴻英 將軍
談逢吉鄉上將府,必須要介紹上將府主人沈鴻英,於 1925年間民國將軍沈鴻英兵敗後,流亡到香港解甲歸田,見元朗沙埔村一帶風景秀麗,在此建築了一所沈氏大屋(將軍府)。
沈鴻英原名亞英,字冠南,起初只是一名綠林頭目(匪幫頭目),後來 1911年武昌起義,接受孫中山同盟會招手,參加柳州辛亥革命,就好似水滸傳的情節中,山東梁山泊一等綠林好漢接受朝廷招安,不願意繼續為盜。期後沈鴻英被委為管帶,仕途上經過升遷及兵敗。於 1922年被吳佩孚重用,任沈鴻英為中國陸軍第十七師師長,授以「協威將軍」頭銜以攻取桂前鋒,繼而成為回廣西桂系軍閥中實力最強的人物。
沈鴻英佔領桂林、柳州及以北大部縣城,並改名廣西建國軍。據悉在這個期間,沈鴻英曾經大量發行「廣西臨時軍用票」,亦開烟設賭、增收稅款、大肆蒐刮民財,除了作為擴軍的的手段,亦私下在在雒容、柳城等處擁有多處巨宅田產。
最後於 1925年被新桂系李宗仁、黄紹竑等聯軍擊敗,全軍覆沒並逃往香港,沈鴻英的巨宅田產,被沒收充公。最後沈鴻英流亡於香港,並向錦田鄧氏購入田地建巨宅,並僱用工人種田耕作,脫離軍事和政治活動。據網絡上的描述,沈鴻英於香港元朗解甲歸田後,過著賭博、嫖妓、抽大燜等的糜爛生活,並於1938年病死。
1934 年沈冠南與元朗市的發展
上將府主人家沈冠南來頭不少,流亡至元朗後亦有參與墟市的發展,沈冠南於 1933-34年曾任博愛醫院主席。
參考博愛醫院董事局就職典禮誌慶中的歷屆主席芳名名冊,原來沈冠南對上一任的博愛醫院主席 (1932-33年 ),正就是早前介紹過元朗英式舊建築「娛園」的主人蔡寶田先生,他是元朗新墟及博愛醫院的創辦人之一,翌年(1934-35 年)更出任保良局總理,可見元朗亦出產了不少知名鄉紳。
同年 1934 年,是博愛醫院旁的潘屋(蔭華廬) 落成之日,廣東梅縣籍客家商人潘君勉在元朗凹頭斥巨資修建巨宅,現時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是本人最喜歡的元朗舊建築物之一。
除此之外,在元朗具名氣之鐘聲學校,亦是於 1934年創校於元朗大橋村,即現時安寧路裕豐樓幼稚園的位置,建校之前是一幢搾花生油廠,鐘聲學校由前清秀才黃子律先生創辦,命名為鐘聲學校是取其平旦鐘聲之意。鐘聲學校在日治時期宣告停辦,光復於新址後籌建新校。
1934 年間,元朗崇正新村多幢客家大宅正動土興建,包括梁幹臣之大宅別墅「慎德居」,當年正有47名蕉嶺縣泥水工匠落力興建。1934年或之前,元朗已經開發了一連串街道,包括阜財街,合發街,合成街、合和街、合益街、穀亭街、西堤街、水車館街、泰豐街、大新街、泰盛街、泰祥街、紫來街、東堤街、日新街、又新街等。
1930 年代是元朗急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當中是由於1920年代中國國民黨 (1919年) 與中國共產黨之政權變動,最終令大批國民黨軍政人員及其家屬遷居香港,經同鄉朋友互相介紹下攜眷居住於香港各地。看我的舊文章介紹:
丹桂村
介紹逢吉鄉就必然要提及屏山丹桂村,因為沈鴻英亦曾與廣西將領合力建立元朗「丹桂村」,取名「丹桂」的意思不是因為當地盛產丹桂樹,而是有「一片丹心向桂系」的意思。
以往新界村落名稱,大多數以週遭環境而命名,而某些村落則隱藏了居民的心意,寄托於村名當中。
看舊文章:跑遊 元朗洪水橋灼園
逢吉鄉抗英烈士義塚
這一次跑遊,錯過了另外兩幢歷史建築,包括逢吉鄉「妙覺園」及「明園」。妙覺園是錦田鄧族於 1930 年代所建,園中的一個義塚,是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新界原居民與英軍發生多場戰爭,鄧族把為保護吉慶圍而戰死者安葬於雞公山下義塚中,下次有機會必定要跑遊參觀。
參考連結
- 元朗橫洲 東頭圍 娛苑 1927
- 蔭華廬
- 消失中的村落 – 元朗大橋村
- 沈鴻英 | 中文百科在線
- 「保育香港歷史筆記」 – 洪水橋:丹桂村 | 長春社
- 跑遊 元朗洪水橋灼園
- 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pdf) | #307
- KC賞味隨筆: 逢吉酒樓 ~ 盧山煙雨浙江潮
- 將軍和逢吉鄉
- 逢吉鄉遊村登山
- 錦田雞公嶺一問
- 沈鴻英其人其幣
- 阿迪遊八鄉錦田:逢吉鄉妙覺園義塚(八鄉錦田地區報)
- 鳳毛麟趾 @ Juv. Art Center :: 痞客邦 PIXNET
- 博愛醫院第六十一屆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誌慶 | 博愛醫院
- 跑遊元朗「崇正新村」客家豪宅群
- 跑遊 元朗天后誕花炮會花牌 1
- 跑遊 元朗天后誕花炮會花牌 2
- 逢吉茶樓
- 雞公嶺
- 上將府 General House
- 七星崗登雞公嶺
- hk-place 歷史建築(六)元朗北
Hi Tere. I saw the photo of a building in “Chuk-san Village” you posted to Flickr. Can you tell me if this was in Samshui (三水)?
@teresalo hi, which photo you refer, any link ?
This picture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rewong/8352610612/
@TeresaLo hi~ I see, this village is located in Yuenlong 元朗 of Hongkong close to the Pok Oi hospital 博愛醫院 and Yeung Uk San Tsuen 楊屋新村
Many thanks. I was looking for pictures a village of the same name in China, but so far, no luck.
Tere:
好詳細. like!!!
@onefamily 謝謝~~
@TeresaLo 不少村落都是由國內搬遷到香港,村落的名稱會以周圍環境為命,也有一些會以昔日家鄉的村落為名的。沒記錯的話,元朗竹新村中有一個家祠,是供奉姓黃的氏族,不知道跟你想找的三水竹新村是否一樣姓氏的呢。
very informative. I really like Kam Tin, full of heritage
@Lucy Lo Thanks for your message, totally agree with it, full of heritage among all the places not only Kam Tin waiting for you to explore 🙂
兒時父親就在上將府圍牆外種田。而我經常在鎮南堂門外玩耍。
@Man 謝謝你,剛好早兩天又跑步去上將府,Man 兄父親上將府圍牆外種田,也是交租給沈氏嗎?以前鎮南堂門外咪好熱鬧,早上會否跟大人去逢吉茶樓飲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