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八鄉 (28) - 石崗軍營亞李洋服 Ah Lee TAILOR

跑遊元朗錦田公路,石崗軍營對面有一間裁縫店,舖頂的招牌寫有「亞李洋服 Ah Lee TAILOR 」,其中 “Ah Lee” 用上 calligraphy 字體,感覺懷舊,不過招牌已經顯得稍為殘破。

舖前設有一個玻璃櫃,展示了一套傳統英式格仔紋西裝及布料,舖內的陳設仍然非常古老,仿佛是時光倒流返去了七十年代,飾櫃裡擺放了不少布料布板,對正舖口還懸起了約廿套西裝禮服。

↑ 在馬路對面看亞李洋服 Ah Lee TAILOR

 

亞李洋服

舖內其中一塊鏡匾,寫有「亞李洋服擴充新張誌慶」,這一刻遇到亞李洋服的第二代李先生,逐向他請教了亞李洋服的故事。

原來石崗亞李洋服是由李氏兩兄弟創辦,他們早於 50-60年代已經在石崗兵房裡做裁縫,也曾經在九龍公園前身之威菲路軍營工作,兄長叫大李,弟弟叫亞李,後來兩兄弟在1972-1973 年間在石崗軍營對面開設亞李洋服,主要為兵房英軍訂制西裝及禮服,而鏡匾上的擴充誌慶,正是慶祝這一間小店開幕。

亞李在 1993-1994 年開始半退休,直至 2000 年完全退休,現時由亞李的兒子李先生 Richard Lee 承繼亞李洋服的業務,李先生有四十年裁縫經驗,七十年代就是在亞李洋服裡做學徒,學習西裝剪裁出身。

↑ 亞李洋服的舖面,衣服工場在牆後

 

 

洋服工場

亞李洋服顧客是石崗英軍為主,當中啹喀兵則較少,因為沙展職位以下的啹喀兵大部份向兵房內的裁縫造衫。時至今天,亞李洋服仍然不斷有訂制西裝的訂單,客人包括有一直以來的熟客、居港的英國人或者重臨香港的退役英軍,他們會到石崗軍營重遊舊地,同時向亞李洋服訂造西裝。

有些熟客甚至會透過 Email 訂衫,因為亞李洋服保留了客人的一比一紙板式樣記錄,掌握了客人的身型及尺碼,若是客人發福增肥了,李先生可以憑經驗從紙樣上依比例放寬,然後從絨面上剪裁出適合的西裝。日積月累,亞李洋服的工場裡,已經保存了超過數百件西裝紙樣。

說到這裡,跟李先生進入亞李洋服的工場參觀,工場裡已經沒有人工作,四周保存了大量布料及設備,好似一間裁縫博物館,昔日這裡有四個裁縫工作檯,最高峰有多至七、八人在店內工作,今天亞李洋服只有李先生看舖,因為裁縫工場改設在佐敦區。

↑ 亞李抽出一件紅色洋服讓我拍照

 

 

倫敦英式落樸西裝

亞李洋服的手工裁縫,是保持倫敦英式傳統西裝造法,使用馬毛撲來為西裝定型,這一種落撲 canvas 的造法,在尖沙咀遊客區或者中環文華酒店的西裝師傅還會使用,傳統落撲會令到西裝更挺直及透氣,剪裁前馬毛撲要落缸先縮水,浸水四十八小時,確保布料已經完全縮水才開始剪裁。

李先生解釋,就算一塊高級的絨布,還需要加上這一層樸才能發揮最佳效果,香港在七十年代前,還未有工廠式西裝生產的時候,當時的西裝幾乎全部都是使用落撲的造法。

現時工廠化的西裝生產,部份會在絨布底壓上一層蚊帳布,做法是在布上噴一層膠質然後加壓漿在一起,這一種壓撲的造法則影響透氣效果。

聽完傳統西裝落樸的優點,即時想度身訂制一件倫敦英式的亞李西裝。

↑ 檯頭的亞李洋服名片 “Exclusively Tailored by Ah Lee”

 

 

舊照片

回到舖面,辦公檯上保存了一張軍部記者所拍攝的黑白舊照片,照片中有大李與細李兩兄弟,跟一位英國訊號兵部隊 Royal Signals 軍官握手的合照。照片年份大約在 1989-1990 年,相中的軍官與亞李熟稔,估計在他們年青時代已經在兵房裡認識。

在飾櫃裡還有另一張黑白舊照片,是亞李洋服開幕時所拍攝,同樣地非常珍貴。

↑ 軍部記者所拍攝的黑白舊照片,照片中有大李與細李兩兄弟,跟一位英國訊號兵部隊 Royal Signals 軍官握手的合照

↑ 這一張黑白舊照片,是亞李洋服開幕時所拍攝

 

代收信件

細心留意的話,亞李洋服的店舖外長期擺放了大量信件,李先生解釋,這些信件都是屬於大江埔及七星崗的部份村民,他們的住所沒有信箱或者地點不方便派信,平時在亞李洋服附近出入,於是把信件轉寄至亞李洋服代收。

這是昔日一種郵寄特色,以前在元朗也不少居民借用冰室地址作為通訊,他們會在地址加上 “c/o”,就是 Care of 代收的縮寫,平時幫襯時順便收信,也是一種人情味。

↑ 亞李洋服的店舖外長期擺放了大量信件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