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鄉 (14) – 逢吉鄉華盛村

跑遊元朗逢吉鄉,先由元朗市經坳頭治河路,跑入錦田水頭水尾,在水尾天后廟前的塘壆走,塘伴倒影處處,環境怡人幽美,這一條路正是今年錦田鄉酬恩建醮活動中,各村行香的路線之一段。

在天后廟南面有一個狗場,在狗場往東南方走,可以經過一大片緣油油的菜田,朝向圭角山方向住逢吉鄉。年半前曾經跑遊這一段路(跑遊元朗錦田鄉 – 錦田水尾村天后古廟看泥塑裝飾),當時還是一條寬敞的沙泥路,今天已經舖上石屎(據說這一條由逢吉鄉廣東水利通往沙埔的沙泥路,亦稱為沙荔路,源自昔日圭角山下這一帶廣植茘枝而命名),未端有一處神秘的水務署逢吉鄉隧道,先訪圭角泉及忠烈祠,然後跑往華盛村參觀。

160102 DSC08533

↑ 從錦田水尾天后廟往北走,先會看到一大片菜田,今天在元朗這類規模的菜田已經越來越少

160102 DSC08540

↑ 這裡一年半前還是一條沙泥路,今天已經變成了一條康莊石屎大路,可能再過一年半,兩旁的菜田逐漸消失,沙埔村伍氏族人的田地就在條路的兩旁,大部份已經租或售出(跑遊元朗錦田鄉-沙埔村

160102 runningmaps

↑ Google Maps 之跑遊路線-160102 跑遊錦田水頭水尾逢吉鄉圭角泉忠烈祠鎮南堂華盛村

 

 

華盛村

華盛村是逢吉鄉四村之一,也是行山客登上圭角山的熱門地方,沿小斜坡入華盛村,村前會看到兩株參天大樹,仿似一座天然門樓保護著華盛村,樹下有一條小河,穿過後便看到一列列的麻石排屋,有一種隔世異鄉的感覺。

華盛村並非一條傳統客家村落,華盛村是1966年由美國捐款興建,當時華盛村內之新式屋宇可容納48戶農民,由附近低濕地之簡陋房舍遷至(包括部份被風災破壞的紅毛橋村居民),村內的主要建築工程,是由美國人民透過世界信義宗教會,捐贈港幣四十餘萬元以應付開銷,另外由元朗理民府修路及供應水管等設備,和嘉道理農業輔導會捐助水泵。

同時,漁農處協助華盛村註冊華盛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於1966年2月23日完成註冊,第一位合作社註冊官是賴治代,以負責管理及維持村務,向村民提供廉價日用消費品,牲畜飼料,耕種必需品等。由漁農處註冊合作社,因為當時世界難民年貸款基金,乃由漁農處管理。

160102 DSC08568

↑ 華盛村前有兩株參天大樹,仿似一座天然門樓保護著華盛村

160102 wahshingvillage

↑ 第一次入村,是繼欖口村之後,又有一份隔世外桃園的感覺

19660227 newsclip

↑ 1966年錦田逢吉鄉興建華盛頓新邨下月十一日開幕為新界遭受風災災民而建(轉載自66年2年27日華僑日報)

19660312 newsclip

↑ 1966年元朗華盛新村舉行開幕典禮由美駐港主管官安士德主禮(轉載自66年3年12日華僑日報)

 

 

 

華盛村合作社

五六十年代,元朗區內產生了大量水災難民及內戰難民,不少元朗居民是透過外國捐款協助重建家園,除元朗華盛村之外,還有沙埔村豬舍牛房(美國經援協會捐資)、水牛嶺徒置區(比利時王國捐資)、山貝涌口村(美國基督教世界信義會捐資)等。當中,以華盛村的麻石外型的中式村屋,屬元朗獨有,類似的石屋建築風格,在大埔黃宜坳的美援新村(C.A.R.E. new village)可以看到,美援新村是一條漁民村,跟元朗山貝涌口村的背景相若,艇戶的船隻在風災遭破壞,居民獲得美經援會捐建而安置立村。

華盛村村口之合作社供應處於翌年1967年11月7日落成,由漁農處長李國士主持揭幕,該社理事長吳映光、林永新、理事長郭禮祥、陳錫、鍾惠英、秘書陳毓華等觀禮。出席者包括漁農處高級農業官麥仰端,周東銓,文靜濤、鄧同光,朱享,鄭科,江燦、吳乃文、江水和多位鄉紳等。

160102 DSC08570

↑ 華盛村村口之合作社供應處,外牆仍然保存了一塊落成紀念石碑,內容寫有:「元朗華盛村合作社供應處落成敦請;香港漁農處李國士處長主持揭幕典禮特此泐碑留念。華盛村合作社理事會謹誌;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七日」

19671108 newsclip

↑ 1967年元朗華盛村合作社供應處風雨中宣告開幕(轉載自67年11年08日華僑日報)

 

 

Herman A. Washington

華盛村屬於元朗區內一條新村,它的命名原來是源自一位美國人 Herman A. Washington,有一篇舊報章介紹過,他是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之一位已故華盛頓赫文先生,用以表彰其生時對本港貧民福利之關懷與貢獻。在華盛村中仍然保存了一塊石匾,記錄此事:

「華盛村於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一日開幕,本村係由美國人民捐款建成,並命名為華盛村以紀念本港一位忠誠良友。THE HERMAN A WASHINGTON VILLAGE OPENED MARCH 11th, 1966. Built with funds donated by the American people, this village is named in honour of an American who as a good and loyal friend of Hong Kong」

從美國領事館網頁查看,歷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從1949年起)的名單中,未有以 Washington 為姓的總領事,未知道這一位華盛頓先生的身份,記憶中在合作社辦事處內有一幅黑人肖像,可能他就是華盛頓先生。數年後,他的夫人捐資興建了一張貼上翠綠色瓷片的石長椅,置於村中合作社辦事處旁,並刻有一片石匾作記錄:”THIS BENCH WAS A GIFT TO THE VILLAGE FROM MRS. HERMAN A. WASHINGTON FEBRUARY 1973″,剛好在農曆新年前為村民增添閒聊的好地方)。

幾天後向 U.S. Consulate General Hong Kong 查詢,他們沒有任何華盛村或 Herman A. Washington 的資料提供。

160102 DSC08572

↑ 華盛村內之村貌

160102 DSC08575

↑ 華盛村內之村貌,屋外有獨立樓梯通往二樓

 

 

逢吉鄉四村

華盛村內有兒童遊樂場,環境清靜,石屋的格調獨特,村內有幾條唐狗守衛著,我們親身體驗過,治安不成問題。華盛村的村民告訴我們,一直以來都有美國嘉賓遠道訪問參觀,村中雖然沒有學校,昔日村民子弟皆往鄰近之壆圍公立學校就讀。

六七十年代,華盛村會在村前會豎起紅旗,村民每年都在元朗市酒家,例如龍鳳、龍子、龍城、榮華等酒家設宴慶祝雙十國慶,元朗其他村落都有慶祝,包括屏山、洪水橋、丹桂村、青山灣、華盛村、小商新村、大棠道各村等。

華盛村人口較少,所以連同逢吉鄉、模範村及榮基村組成四村街坊互助會,爭取社福利益,並共同參與社區活動,例如每年三月廿三天后誕慶祝。逢吉鄉四村,屬於錦田鄉鄉事委員會範圍,唯一非鄧氏宗族的村落群。

跟村中親切的大叔揮揮手,離開這一條 WASHINGTON VILLAGE。

160102 DSC08581

↑ 華盛村之兒童遊樂村

 

伸延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