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 (20) - 唐人新村金蘭觀
跑遊屏山唐人新村金蘭觀,每次都好熱鬧,第一次去適逢道觀善眾正準備「紫霞施澤」活動,第二次跑至金蘭觀,大殿上正進行扶乩活動,觀中企滿人群,壇上有雙人扶乩,乩手在一個繫有柳枝筆的筲箕上揮動寫字,原來扶乩節奏亦相當快,雖然在遠處看不到乩手在沙盤寫的字,但場中有報字員逐個字朗讀。
金蘭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唐人新村240號,今年是屏山金蘭觀44週年,看它們的電郵 ID “kamlankoon1970” 就知道金蘭觀成立於 1970年,金蘭觀本身歷史並不淺,44週年只是指屏山金蘭觀這幢建築物的歷史,而金蘭觀本身源自清朝道光十一年 (1831) 之一個奉祀呂純陽的潮州道壇「金蘭壇」。
↑ 金蘭觀外牆上之「金蘭慶典」標誌,圓圈內寫有「天下共福」四字
↑ 金蘭觀大門
金蘭壇
金蘭觀源自清朝道光年間之潮州道壇金蘭壇,此道壇是當時由一位潮洲名叫「翁東旭」善士所創,翁東旭生平熟諗易經,他曾經於三十四歲那年患有重病,昏迷期間幾乎被陰差索走魂魄,迷朦間有一位長眉秀眼的黃袍道人打救,帶往帝帽山,道長在一塊大石上留下一個「山」字,便消失離開。
翁東旭痊癒後回憶這一劫,認為該名黃袍道人便是呂祖師尊,因為「山下有石」,此為「岩」字,是呂祖的道號,源自呂祖的原名呂岩(呂喦)。翁東旭後來與另外六位篤道之士一起結義金蘭、喻為「金蘭七子」,後來於光緒二十六年 (1900) 在潮州達濠帝帽山正式建立金蘭觀,專門拜奉呂祖。
翁東旭摒棄俗務朝夕侍奉呂祖師尊,親恭香茶,並舉辦贈醫施藥,造福鄉梓。
↑ 金蘭壇創壇人之一翁東旭年邁時的照片(相片轉載自金蘭觀廟地危機 )
陳濟棠
說回金蘭觀,廣州第一集團軍陳濟棠於 1932 年奉金蘭壇至廣州,當時是南天王陳濟棠主政廣東的年代,是遵照師尊乩示主粵建設新廣東,減稅收增學校等。
陳濟棠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陳濟南相信封建迷信之論,曾特意在廣州梅花村的陳公館廳堂内專設奉祀「呂祖」,朝夕跪拜祈禱,重修南海神廟。陳濟棠曾經請術士在祖墳前扶乩,乩仙喻示了「大運已到,機不可失」八個大字,於是陳濟棠決心揮師北上跟蔣介石硬拼,沒料到陳濟棠的空軍連同軍機早一被蔣收買,陳濟棠迫走香港,事後有人指「機不可失」是指飛機不可失,最後整個廣東拱手讓給了蔣介石。
(當年陳濟棠的一些手下逃難到沙田曾大屋,而沙田雍雅山房原本是南天王陳濟棠的兒子陳樹中的私人度假別墅。據說陳濟棠兄弟陳維周,曾任國民政府廣州鹽運高官,外父為廣州大地主,陳維周兒子陳樹渠家族於元朗洪水橋一帶擁有大量農地)
↑ 相片中左方是南天王陳濟棠,左四是香翰屏,他亦是金觀蘭之慶典顧問嘉賓,於1949年隨國民黨失勢遷居元朗唐人新村(相片源自:金羊網)
金蘭行宮
隨後因時局關係,金蘭壇遷到香港九龍城福佬村道11號2樓設壇,稱金蘭行宮。由於地方不足,於 1964年獲得善眾張氏捐出其位於於元朗唐人新村佔地七千平方呎的「張德安園」作為道觀廟地,廟宇興建期間曾經發生糾紛,有賴該觀一群道教善士如黃國琦、鄭子澄、唐大信、丘占雲、黃廷榮等當事人努力營建。
屏山金蘭觀最終於1970年建成,於同年11月10日舉行隆重之諸師晉陞儀式,敬備綵車花果道旗鼓樂迎奉呂祖,並有壇生伴送。在翌日11日舉行慶典大會,由元朗理民府官鄧樂、太平紳士趙聿修等蒞臨主禮及剪綵,慶典顧問嘉賓包括屏山將軍香翰屏、名流鄉紳鄧乃文、廖潤琛、陳日新、黃金業、黃松泉等人。金蘭觀於觀內備素筵數百席歡迎嘉賓,一連兩天演出潮劇助興。據報紙報導,參加祖師晉殿與落成典禮各界人士逹到六千餘人。
當中趙聿修、李東海、蔡章閣、廖烈文、廖潤琛、鄧乃文、黃金業、黃松泉、彭志輝、張耀樞等諸名鄉紳於 1973年更成為金蘭觀首屆名譽會長。
原來在金蘭觀大典前夕,泰國佛教僧皇阿理也温沙迦丹喇嘛亦曾經駕臨屏山唐人新村(1970年4月2日),參觀新建成之金蘭觀,當時該觀壇生百餘人,熱烈歡迎。
↑ 泰國僧皇昨前往屏山參觀金蘭觀(19700404 華僑日報)
趙聿修 陳漢華
金蘭觀門樓刻有對聯:「金橋上達神仙府,蘭沼中通道德門」,此門聯乃1970年10月由乩翁以立胡瑞乾扶乩,各祖師榮陞寶殿所示之詩句,由呂尊祖降壇而寫:「金橋能逹仙府、蘭沼中通道德門」。
門額橫匾上「金蘭觀」三字,則由元朗鄉紳趙聿修先生所書,陳漢華於天運己酉年桂月吉日捐建(1969年)。門聯中金橋指人間散花解結後一般亡魂所走的「奈何橋」,不過篤道人仕經過修練種善之後,可以走「金橋」成仙。
門樓後出示「肅靜」二字,走過的時候,感覺上亦頓然莊嚴起來。
趙聿修與陳漢華二人篤信道教,同時亦是著名米商,趙聿修是廣東寶安人,據悉是南宋皇族趙德芳之後人,於1940年代已經是香港干諾道榮豐行米業巨商,同時經營榮豐祥米機、他歷任東華三院總理(1947)、重建博愛醫院並曾任元朗博愛醫院主席(1949)、任保良局主席(1950)、創辦元朗公立中學,興建荃灣圓玄佛道學院並任第二至十六屆主席,香港道教聯合會第一任主席等,於1958年任太紳士。而陳漢華是1950年代鉅發源米行潮籍商人,於1960-70年代創辦紫香閣流浮分閣及紫靖閣,香港七十年代大部份道觀皆冠以「紫」字為首,相信是源自呂純陽居曾於紫霞洞修道。
除了陳漢華之外,1970年金蘭觀擴建,正是獲得各方善信及潮籍紳商等捐助。
↑ 屏山金蘭觀之門樓
↑ 屏山金蘭觀之主殿建築物側面
金蘭觀
進入金蘭觀大殿前,看到大門刻有門聯:「金聲喚起春夢,蘭信吹馥河山」,橫匾「金蘭觀」。
金蘭觀殿中供奉孚佑帝君純陽呂祖大仙(呂洞賓)、白衣觀音大士、李祖師三尊佛菩薩(李鐵拐),李祖師在二百多年前來自潮州,神靈顯赫,有求必應,於潮州獲得當地村人立壇供奉。兩旁供奉壇主龔中成祖師、副壇主司馬頭陀祖師、北斗星君以及金蘭觀護法神將姚期將軍。左右偏殿則供奉高懷德將軍及福德正神(土地)。
大殿上懸有「樵陽啟化」金漆牌匾,乃青松觀恭懸,由兩旁有一副對聯:「金名鐘靈凝六秀、蘭庭獻瑞慶三多」,此聯屬八仙之一鍾離師祖親筆墨寶,乃扶乩時綁上毛筆書寫而成。另外柱聯:「求清風半榻登山涉水為著修真何用別方去、有古意幾楹剪竹移花適宜養性可從裡來」,此聯屬八仙之一李道明師祖親筆墨寶,乃扶乩時綁上毛筆書寫而成。
↑ 金蘭觀大門對聯:「金聲喚起春夢,蘭信吹馥河山」
↑ 金蘭觀大殿
贈醫施藥 天壇扶乩
金蘭觀於 1971年開始舉辦贈醫施藥實惠貧黎,最初由內科醫師陳彰甫及陳鴻診症服務,於1974年更增加針灸一科為解救頑疾,由黃玉華醫師主理。
金蘭觀同時亦泡制金蘭吉茶,和開始配製多種成藥,例如保寧丸、伏虎丸、太乙油、保坤丸、太清丸、金霞丸等成藥,一概免費贈送,以資普濟以利人羣。
直至今天,金蘭觀仍然為市民提供贈醫施藥活動、還有養生課程、免費齋飯等,以及舉辦《呂祖全書》心法之氣功修煉,修身淨化心靈,當然亦包括各種道教典禮活動。
當中金蘭觀一項道教天壇扶乩活動,觀中乩部的乩壇一直維持至今,仙真通過乩手以文字向信眾傳達訊息,而金蘭觀一般進行現今少見之雙人乩,由完善的五行乩部進行,包括乩部統領、正副乩手、報字、錄文、平沙等配合。扶乩進行時,正副乩手分站左右,閉目存神,所請的仙真會附在乩手身上人神合一,輕扶一個繫有柳枝筆的筲箕,受真仙的支配在沙盤上逐字寫出,經在場報字員讀出,再由錄文抄錄。
自從中國文化大革命等歷史動盪之後,中國道教受到重創,最慘者文物無存,道士星散,有感青松觀及金蘭觀等能夠一直承傳道教傳統宗教活動,非常難得。
↑ 元朗屏山金蘭觀門日起恢復辦贈醫施藥(19740307 華僑日報)
金蘭觀廟地危機
金蘭觀據悉當年1964年張氏捐出的唐人新村「張德安園」作為道觀廟地後,業權卻產生了變化,業權輾轉落入發展商 Realray 手上,並申請將金蘭觀毗連的土地用作興建住宅。
我記得第一次到金蘭觀時,還看到門樓旁有一幢平房式建築,有一個大帳篷,乃屬金蘭觀的活動用地,現時已經被剷平並圍上鐵絲網,相信是介入這次土地糾紛之中。
↑ 金蘭觀外掛起「重視宗教文化、反對胡亂規劃」的反對標語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