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鄉 (6) - 逢吉鄉義塚 忠烈祠 榮可堂 明園
繼上一篇「跑遊逢吉鄉 (1) – 上將府」,這篇跑遊可以說是續集篇,有幸於九月中旬,由元朗沿南生圍路跑至鄉吉鄉,得到 Sin Sir 冼老師充當嚮導,深度遊訪元朗逢吉鄉。所謂深度,就是自己不會隨便去得到,加上這些建築物甚少出現在文獻之中,包括圭角山義塚、忠烈祠、榮可堂等,是鮮為人知的的逢吉鄉文化歷史建築。
逢吉鄉這一帶的地方,原本是屬於錦田鄧氏,於 1920 年代由民初軍閥沈鴻英 (原為廣西桂系軍閥),被南京政府征討擊敗後,流放於香港並向錦田鄧氏購入田地,建築了一所沈氏大屋,命名為「逢吉鄉」,取其逢凶化吉之意。
Google Maps 跑遊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30915 跑遊元朗逢吉鄉沙江埔
忠烈祠
逢吉鄉沈氏大屋後方有一幢單間式忠烈祠,相信建於 1930 年代,大門外掛有木對聯「忠魄偕河山并壽、烈名與日月爭輝」及匾額「忠烈祠」,祠內有很多雜物,包括一副金漆木對聯,上聯:「當年歷陣交綏慨健兒 意氣真豪始則爭雄終則齊志」,而下聯被雜物所阻擋未能看到。神龕有神主牌被貼上紅紙,還可以看到是「忠烈XXX之神位」,在旁置有大小關公像各一以及對聯:「忠心不貳奇XX、烈志能齊大XX」,橫批寫上「忠烈祠」。
從廟內一副金漆木對聯來看,無論造工風格或內容都令人想起沈鴻英,特別是當中一句「當年歷陣交綏慨健兒」,估計是指當年跟隨沈鴻英出入戰場的同袍,沈鴻英曾經是桂派大軍閥,兵敗前於桂林座擁幾萬兵力,後來被李宗仁、黃紹竑聯軍追擊,僅剩1000人左右,最後沈鴻英唯有化作商人,帶同數位隨身衛士,由廣東三水乘搭船逃往香港。
新界區存在不少忠烈祠,多數以側廳形式出現在廟宇中,包括林村天后廟、八鄉古廟、大樹下天后廟、逹德公所等,都供奉著新界居民在抗英爭鬥中犧牲的烈士。早前曾經跑遊 錦田協天宮,正落在逢吉鄉不遠處,那協天宮的右廳「義仕軒」設置神位恭奉昔日「城門村」跟鄰村打鬥犧牲的村民。
- 沈鴻英_百度百科
- 跑遊 錦田協天宮及城門新村
雞公嶺 義塚
幾乎全香港人只知道逢吉鄉「妙覺園」義塚,這是由於 1898年英國逼清朝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於翌年接管新界時,新界原居民與英軍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新界六日戰事 (The Six-Day War of 1899) ,當時英軍在林村、八鄉、雞公山遇到居民反抗發生戰鬥,錦田原居民以吉慶圍為據點,最後英軍以大炮攻陷吉慶圍、逾百名護圍守士犧牲,事後由鄧氏葬於圭角山下,後來於 1934 年由同福堂把骸骨安葬於「妙覺園」義塚中。
在元朗八鄉村落亦組織了同益堂,每年 9 月 23 日秋分時節,到八鄉古廟烈士祠拜祭,所指的烈士也是抗英六日戰爭中殉難的新界居民。
除了妙覺園義塚,其實在妙覺園不遠處有另一個由沈冠南所建的「義塚」,沈冠南是沈鴻英在港時所用的名字,義塚靠在雞公嶺山腳處,現時被雜草所遮蓋,平時難被發現,義塚是傳統中式墓地,石碑寫著「 民國弍拾弍年春季 義塚 沈冠南堂立 」,民國廿二年即 1933 年,比起妙覺園義塚的興建年份要早一年,當年沈冠南於 1933-34年擔任博愛醫院主席,可能是元朗區最早出現的一個義塚。
至於雞公嶺義塚中供奉的人仕,未知道是否跟抗 1899 年英戰事有關,當時抗英戰線最後落在上村石頭圍(永慶圍)附近,英軍從大埔林村及粉嶺趕至,約二千六百名鄉士在石頭圍一役中遭遇英軍(殖民軍)伏擊,把部份鄉民沿七星崗迫往雞公嶺下,最後在英軍的槍火下壯烈犧牲。戰事中在八鄉上村和錦田鄉吉慶圍犧牲的鄉民,已分別被供奉於八鄉古廟烈士祠及妙覺園義塚之中,至於雞公嶺下的亡者,可能正被供奉在這個義塚中,只是不明白為什麼三十多年後才建立義塚。
除了以上兩個雞公嶺義塚及妙覺園義塚,元朗區內有另一個著名義塚,就是水牛嶺元朗公園內的公墓,建於在1956年,是元朗博愛醫院為日治時期的無主屍骨所設的公墓。
P.S. 當日我們跟跑友 H 是穿短褲到雞公嶺義塚去看,逗留了短短數分鐘,雙腿已經被廿多只蚊子同時釘著在咬。
裕昌園門樓 謎一樣的水上城堡
路過逢吉鄉「裕昌園」,被門樓上的馬賽克西洋古堡圖畫所吸引,這幅岸邊歐洲堡壘的馬賽克拼圖,是這那年間跑遊元朗各村落時,第 3 次看到這幅一模一樣的馬賽克拼圖。
看我的舊文章「新界村屋中的馬賽克金閣寺及歐洲古堡」記錄了另外兩幢民居在黃泥墩村俞家園、田寮村江園亦出現。在 Google 中再一次搜索,這幢岸邊堡壘跟本就是瑞士的中世紀水上石墉古堡(又稱西庸城堡或汐雍城堡)Castle of Chillon,在 eBay.de 德國拍賣網有大量 Castle Chillon 的昔日明信片出售。
Castle Chillon
這幢雄偉的水上城堡 Castle Chillon 始建於中世紀,位於日內瓦湖的東岸,建於日內瓦湖畔,被譽為歐洲十大古堡之一。城堡建築分四大院落,內教堂、橋、塔、地道等,也有庭院和地下通道。這裡曾經是徵收商稅的古堡,也是囚禁許多犯人的古堡。城堡中,登上塔頂可一覽四周美景,美景往往吸人藝術家及大文豪拜訪,不少文學或藝術品都涉及石墉古堡,令到石墉古堡名聲大振。
中國郵政亦曾經為了這幢 Castle Chillon 推出紀念郵票,這是於 1998 年 11 月 25 日與瑞士郵政聯合推出的紀念郵票,目的增進中瑞兩國人民的右誼,整套郵票包括了中國瘦西湖「二十四橋」和瑞士莱芒湖「汐雍城堡」。
就算是 1930-50 年代,元朗民居一般以幾何吉祥圖案、建築年份,或者中式風景畫作為屋頂上的裝飾,這幾幢以歐洲城堡作為圖案的民居實在少見,我估計是遠洋行船的華僑,從外地滙錢為家人興建房屋,同時寄了這一張瑞士 Castle Chillon 明信片,於是成為了參考藍圖,在屋頂上制作成這幅馬賽克拼圖。
不知道我的瞎猜是否估中,但這個是我在兩年跑遊經驗中的一個謎,有機會我想跑去跟屋主溝通,問一下是屋主設計還要建築商要求?是那一家建築商?為什麼接二連三出現在元朗各村落中呢?
- chillon | eBay
- CHILLON CASTLE WATER CASTLE LAKE GENEVA SWITZERLAND
- 124 Castle Chillon Switzerland Postmarked 1943 | eBay
- CHILLON BURG WASSERBURG SCHWEIZ GENFER SEE Faksimile Kxz58 auf Büttenpapier | eBay
妙覺園寺 義塚
妙覺園於1936 年建成,是由主建築大雄寶殿、義塚和福德祠組成,由錦田鄧氏同福堂先在 1934 年興建義塚,兩年後建成妙覺園寺由釋妙通法師主理。大雄寶殿供奉著三寶佛,而妙覺園寺以園中的「義塚」著名,這是一座屏風形石壁式墳墓,只在石碑上鐫有一個「萬」字圖案以及「義塚」,兩旁有詞聯「早達三摩地、高超六欲天」,石壁兩翼橫題「西方極樂」。
上面已經預早介紹了這個逢吉鄉「妙覺園」義塚,這是由於 1898年英國逼清朝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於翌年接管新界時,新界原居民與英軍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新界六日戰事 (The Six-Day War of 1899) ,當時英軍在林村、八鄉、雞公山遇到居民反抗發生戰鬥,錦田原居民以吉慶圍為據點,最後英軍以大炮攻陷吉慶圍、逾百名護圍守士犧牲,事後由鄧氏葬於圭角山下,後來於 1934 年由同福堂把骸骨安葬於「妙覺園」義塚中。
榮可堂 – 歐陽榮可公太祖堂
榮可堂建於逢吉鄉之中,大門閘口寫上「倉華 和順堂」,裡頭是紀念廣東歐陽氏始祖榮可公的祠堂,大門外有堂聯「渤海家聲赫,廬陵世澤新」及「榮可公裔佈南國、XXXXX 連枝」,大廳中有三個大神龕,中間一個掛有對聯「祖廟薦蘋繁敬由心出、子孫傾葵藿忠自考道」。
堂聯中「渤海家聲赫」的渤海,一方面指歐陽氏郡望渤海,渤海郡即是現時河北省滄縣,另外亦指西晉哲學家歐陽建,屬於渤海南皮人,曾官至歷官尚書郎、馮翊太守,被當時人譽為「渤海赫赫,歐陽堅石」。而「廬陵世澤新」指歐陽姓氏名人歐陽修,歐陽修是北宋年代吉州廬陵人,中進士甲科,以文章冠天下,我還記得他的一篇《醉翁亭記》,歐陽修曾繼包拯接任開封府尹,被喻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榮可公太祖堂記
在榮可堂大廳之中,有一篇立於 1978年春月吉日之石碑碑記:
「歐陽榮可公太祖堂記。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然則循水源木本之義,而尊祖敬宗,豈非吾人難貸之責乎,我歐陽氏始祖榮可公,生於宋乾道四年戊子舉於鄉,仕至南雄知府,偕四子道信公赴任所,逐居新會之篁莊,緜緜葛藟,枝葉相承,子孫分處三水香山順德南海新會各縣,閱數百年,以迄今曰,其旅居香港者亦至夥,然以族繁人眾,相逢而不相識者,在所不免,爰由順德倉華鄉和順堂宗彥倡議,集合僑港眾兄弟,以籌建歐陽榮可公太祖堂,雲會景從,一呼而集,鳩功踰歲,樂觀厥成,既以盡子孫追遠奉先之道,又可藉此堂,而聯繫港內外諸宗親,互愛互助,以復厥初,使能擴而充之,出錢出力,多作社會福利事業,澤及同僑,不尤懿歟!」
從這一篇碑記,講述了歐陽榮可公一脈之發展,榮可公生於南宋 (1168年) 江西,曾經官至南雄太守(南雄位於廣東韶關),據悉榮可公娶了宋朝皇帝趙匡胤的第七代孫女「趙公主」,因此榮可又被稱為「郡駙」,不久趙公主未留下子嗣便離世,榮可公再娶姜氏並誕下四個兒子:道存、道行、道成、道信。
歐陽榮可為南雄太守三十年,任滿後帶同家眷返回江西泰,然而其四子道信懂得風水,認為江門鶴山篁莊風水甚好,於是帶同妻兒從江西泰和南下定居篁莊,歷經數百年繁衍形成今天南方各地區的歐陽氏。
在清朝康熙年間,廣東歐陽後人為了紀念始姐,於篁莊興建了一幢祖祠「太守祠」依據歐陽榮可的官位命名。
勾踐 歐陽
未暸解也不知道,原來「歐陽」姓氏源自春秋時代之越國勾踐,勾踐六世孫「無疆」成為越王的時候,越國為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封於烏程歐餘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無疆的支庶子孫,於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所以「歐陽」與「歐」姓是同宗的。
- 歐陽姓 | 百度百科
- 尋宗問祖讓散落族人成為至親一家 | 新快網 | 新快報
- 歐陽 | 天朝拾遺錄
- 歐陽修 | 維基百科
- :::::::::: 欧阳 ::::::::::
明園
逢吉鄉明園的位置比較偏僻,一般人不容易找到,據悉 1950 年代之前,張氏族人已經在此處定居,而明園可能是第一代張義所建,他在逢吉鄉擁有不少田地,並把田地租予其他農民耕作,其實以往在逢吉鄉亦有不少養豬場。
明園相信建於 50 年代,整幢建築已被翻新及掃上黃色油漆,大門仍然保留了「明園」二字,「明園」雖然建築年份不長,不過它見證張氏在逢吉鄉的歷史,所以被評為區內歷史建築之一。
圭角泉
錦田鄧氏鄧符協於岑田開創基業後,曾經在桂角山南麓創立「力瀛齋」(後來稱為「力瀛書室」),於桂角山 (後來又稱為圭角山) 下建書樓教書講學。錦田流傳著的一句說話:「鰲頭獨佔圭角山,飲水思源圭角泉」,從中可以關連到桂角山下的三件事,包括「力瀛書室」、「圭角山鰲頭石」和「圭角泉」,雖然力瀛書室遺址現時無蹟可尋,不過鰲頭石和圭角泉仍然存在。
至於圭角泉,從「飲水思源圭角泉」一句中理解,相信是「力瀛書院」飲用的泉水,九月初有幸得到元朗冼老師帶路,於雞公嶺下探訪了一個小活泉,泉上仍然不斷有流水湧出,位於逢吉鄉附近的一幢村屋前,據悉這正是傳說中之「圭角泉」,以往曾經有人在附近發現有石碑証明,不過現時已經失去了。
其他參考資料:
- 1444幢歷史建築物資料 – 古物諮詢委員會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