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八鄉 (8) - 元崗村
這篇跑遊元朗錦上路(2) – 元崗村,是承接上一篇「跑遊 田心村」後之路程,跑遊至元崗村的建築,欣賞元崗村法定古蹟梁氏宗祠和眾聖宮等,也從眾聖宮暸解北帝的故事。
跑遊地圖
跑遊路線及建築物位置,記錄在 Google Maps – 130922 跑遊 錦田錦上路田心村石湖塘水盞田牛徑 中。
- 元崗村 – 梁氏宗祠
- 元崗村 – 元岡公立學校
- 元崗村 – 眾聖宮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30922 跑遊 錦田錦上路田心村石湖塘水盞田牛徑
圓崗 元崗
元崗村由梁氏族人所建,約300年前由廣東藉梁國初帶同族人由東莞板石移居至香港新界,其後梁國初兒子梁大成定居於圓崗這個地方,並建立元崗村。圓崗指村後圓形的小山崗,後來這個地方改名為元崗村。村中房屋圍繞着小山崗而建,小崗上植樹成林,現時建有,而一幢眾聖宮位於整條村的最東端,門朝東方,保祐村民。
圓崗改名為元崗,令人想起元朗昔日的名稱「圓塱」,元朗一帶圓形的平原被群山包圍,所以被稱為「圓塱」,古時「元」和「圓」字相通,漸漸省略成為元朗。
↑ 元崗村牌樓,正面有對聯:「元福常存吾鄉留待村民享、崗基豐載丁財貴壽樂昇平」
WEAL 計劃贈元崗村遊樂場
元崗小山崗已經被移平,並發展成一個遊樂場,在矮牆一角有一個牌匾,寫著「此遊樂場由美國艾爾文(Walter Erman) 和李文燊(Albert Levinson) 先生暨元朗理民府於一九六九年贈與元崗村」。
相信已經無村民會去留意這一段文字,有關於艾爾文和李文燊,網絡上只有「香港社會發展回顧」檔案室保存了他們資料 (Walter Erman & Albert Levinson’s charity project),這份文件講述艾爾文和李文燊於 60 年代成立了 WEAL 慈善計劃 (WEAL 由兩名商人名字的字首組成),建立食水管及水泵設施把食水引入新界村落,亦有建造遊樂場給村童使用,包括元崗村遊樂場。有機會的話,很想知道這兩位慈善家的故事。
↑ 元崗村遊樂場
元岡公立學校及幼稚園
元崗村山崗上有一幢「元岡公立學校」,於1958年創校,最初是村內的私塾書室,不斷改建校舍及改善設施,不過最終由於學生人數不足,已經被停辦。
除了元岡公立學校,村中一幢「元岡幼稚園」曾經多番被傳媒報導,因為該校在勞工處登廣告,以全港最低薪金 4,500元招聘校長,因為幼稚園只餘下 5 位學生,以每年政府 1.2萬元學券資助計算,全校有 6萬元營運費用,減除電油火納費用,薪金 4,500 連基本車費都未足夠。最後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自告奮勇應徵,令到學校逃避殺校一劫,這位呂校長更帶同家人於週未到幼稚園做義工,翻新校舍及安裝設備,這一種精神令人敬佩。
昔日村落間辨學院開書室並不簡單,涉及日常運作及聘請教師的費用,所以昔日具規模的書室擁有學田,例如錦田水頭村二帝書院,除書院本身亦擁有田地租予耕作,以維持書院運作經費,這個經濟模式減低村中子弟對教學的負擔。
↑ 元岡公立學校
梁氏宗祠
梁氏族人在元崗聚居,並在這一帶買地斥資建造祠堂,昔日從山頭鑿取麻石運到村中打造祠堂內的支撐石柱,又聘請工匠雕刻木梁及繪製壁畫。最後打造成這一幢兩進一天井的梁氏宗祠,天井兩側設有廂房,梁先歷代祖先牌位供奉在後進主間的神龕內,經過復修及翻新,修建築物內部保存了木雕樑架和封檐板等,山牆也有精美的草尾灰塑裝飾。
正門上方石額刻有「梁氏宗祠」,兩旁掛上「夏陽世澤 安定家聲」的對聯,到梁氏宗祠,應該停下來花一點時間欣賞屋脊上的灰塑,可看到精美的灰望圖案,包括梅花、牡丹、蓮花與鰲魚等瑞獸和吉祥圖案。牆頂有封簷板和中式壁畫裝飾
祠堂後進明間置有安放歷代先祖神位的神龕,在天井後進的方向,竟然看到神龕上方出現兩個三角形民居屋頂,一般祖祠建築物中,後進屋簷比起前進為高,代表對先人地位一份的尊崇。個人認為宗祠四周的高樓大接近,會破壞宗祠的佈局和環境。
梁氏成為八鄉中之大族,梁氏子孫除元崗村外,已經繁衍至橫洲西頭圍、十八鄉大棠村(彥和梁公祠)、屯門順風圍一帶及西貢,村中仍然保留傳統慶祝活動,包括每逢有族人添男丁時,祠堂均會點上燈籠慶祝。每年重陽節後的「拜太公」秋祭,村民都扶老攜幼食盤。還有每年農曆新年,正月十二至十六日,村中都會籌辦點燈儀式。
↑ 梁氏宗祠
↑ 祠堂後進明間置有安放歷代先祖神位的神龕
夏陽世澤 安定家聲
梁氏宗祠大門的一對堂聯:「夏陽世澤、安定家聲」,當中夏陽是梁姓郡望,指現時陝西韓城,昔日夏陽梁國的所在地。
東周周平王時期 (前771—前720年),秦仲討伐西戎有功,周平王追念秦仲之功,封秦仲少子子康於夏陽梁山 (現時陜西省韓城縣南),建立梁國。梁國與秦國為鄰,於春秋時期,梁國被秦國秦穆公 (春秋五霸之一) 所滅,子孫以國為姓氏。
後來,梁氏其中一脈遷徙到甘肅涇川,逐漸繁衍成「安定烏氏梁氏」,梁氏堂號「安定堂」,安定梁氏開枝散葉,現時涇川縣仍然保存了安定古城遺址。梁氏後人在中國歷史上先後當上侯爵、皇后、將軍和公主等地位,政治上是一聲勢顯赫的氏族。
↑ 梁氏宗祠大門兩旁掛上「夏陽世澤 安定家聲」的對聯
元崗村眾聖宮
眾聖宮位於整條村的最東端,門朝東方,保祐村民,是八鄉裡最古老的廟宇。據悉眾聖宮早於乾隆十五年 (1750) 建於錦田附近,後來於光緒廿九年 (1903) 在圓崗這個位置重建,最近在一九七二年進行重修,整幢廟宇外牆被掃上白色英泥外牆,加建的水泥上蓋把廟內的空間密封,造成建築內部光度暗及香火不流通,亦看不到一般所謂四水歸堂的格局。
眾聖宮為兩進式建築物,大門貼有門聯:「眾星北照,聖澤南行」,廟內分三房,供奉侯王、北帝和福德正神(土地公),供奉在正中的北帝,通稱為北極玄天上帝,象徵北極星與四象中的玄武,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能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所以兼為海神。
北極玄天上帝
據悉北帝是三千年前商朝的一名王子,自幼時修道,被元始天尊把他列入仙班。商朝末年,北帝統領十二天軍下凡討伐魔王,獲封為玄天上帝,人們深信北帝有消災化厄的神力,而被北帝降服的龜魔蛇妖,漸漸變成北帝座下的二將軍。
南方人祟拜北帝,是因為南方的水,是源自北方。昔日廣東漁民捕魚謀生,同時供奉南海洪聖大王(赤帝)和北方玄天上帝(北帝)兩位水神,祈求北帝控制水源,魚獲大順,亦可以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會迷失於海上。而農民亦有崇拜北帝,祈求控制風雨,使五穀豐收。
北帝案前有對聯:「水德淵源海北三尊地、神威顯赫耀南一洞天」、另外有一副嵌字「圓崗」的鶴頂格楹聯:「圓嶠地通靈廟貌重興光四、崗陵時毓瑞帝心降福蔭群生」。宮內左右各有一座古銅鐘鑄於清乾隆十五年 (1750) ,上面寫着「新安縣員岡鄉沐恩眾信弟子」及捐款人姓名,是代表眾聖宮歷史的古物。
玄關二帝廟
玄關二帝廟元朗舊墟西邊圍玄關二帝廟,是元朗區著名的一級歷史建築,廟內亦供奉玄天上帝(北帝)及關帝。二帝廟內有很多有價值文物,包括康熙甲午年/康熙 53 年(1714) 年鑄造的銅鐘。(看跑遊文章:大橋墩 圓塱墟 元朗舊墟)
↑ 元崗村眾聖宮
↑ 眾聖宮為兩進式建築物,大門貼有門聯:「眾星北照,聖澤南行」
太平清醮
眾聖宮至今仍是元崗村民傳統宗教活動的核心。每八年一屆的元崗村太平清醮,村民會在眾聖宮舉行建醮第一通表拜神,並進行「打緣首」,選出儀式代表,代表者需要在打醮的三日四夜裡,跟隨喃嘸進行消災祈福儀式,包括上表、取水、豎幡、請神、啓壇、行朝、分燈、禁壇打武、行香、啟榜、典禮、迎聖、祭小幽和走赦書等儀式活動,清醮期間會同時上演粵劇神功戲。。
整個太平清醮活動,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現時八鄉二十六條村中,只有蓮花地和元崗村維持舉行打醮活動,而橫台山和上村等其他村落早已停辦了。
↑ 眾聖宮重修小引
參考資料
- 粵港風水實錄之四十七 – 八鄉眠牛腹地風水穴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建議清單
- 以地師殉葬的深圳劍脊龍穴
- 從地名、古蹟看元朗的歷史 鍾慧晶 Esther
- 元朗八鄉梁氏宗祠
- 文匯報遊蹤點睛:「元朗」「圓塱」
- Walter Erman & Albert Levinson’s charity project
- The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 Blog: WEAL scheme photos, New Territories 1960s
-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 – 我家故事
- 元朗八鄉元崗村梁氏宗祠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港人率世界梁氏宗親甘肅涇川尋根祭祖
- 八鄉梁氏宗祠 – 蘇萬興
- 灣仔北帝廟 – 華人廟宇委員會
- 斬妖除魔 北帝 – 東周網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