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新田鄉 (4) - 新圍村上竹園

週未跑遊元朗新田新圍,它位於錦繡花園迴旋處附近,村外沿青山公路的一段已經建起了豪宅別墅,幸好在村中還保留著一批 1930 年代的歷史建築群。

新圍村原名叫福興里,約於 1904 年立村,這個名字在村口「福興里新圍村公所」和「福興里新圍青年中心」還可以看到,最初由黃氏和趙氏建立,後來於1900年代加入廣東四邑之李氏、黃氏、陳氏和楊氏再擴充發展,四邑泛指新會、開平、恩平和台山,可能是同鄉之間互相推薦,大部份遷進新圍村都是原藉台山,從都斛、斗山、赤溪、廣海等地搬入。福興里村公所於 1967年成立,其後 1988年政府開始修建新田公路,將新圍村分成上新圍、及下新圍,連同村公所也是遷地重建。

 

下新圍

1988年動工之新田公路把新圍一分為二,靠錦繡花園一邊叫下新圍,想起來 2010 年也曾經跑遊到「 下新圍」4 至 12 號,在村內跟一位長老聊天,他告訴我下新圍是姓楊的,在清未時期當過台汕縣縣官,其後遷到香港買地皮創建農莊安居的,已經住上了好幾代,當時興建一間青磚大屋需要三仟銀錢,其實昔日不只有這幾家大屋,只不過白蟻為患,屋簷金鐘頂的橫樑被白蟻註蝕下榻,所以後人索性改建,也造成新界舊日建築特物數量漸減了。

今次跑遊的地方,則是新圍村靠山的一邊「上新圍」這個地方。

130901_sheungsanwai

↑跑遊「下新圍」4 至 12 號

 

 

台山華僑

新圍村中具歷史的房屋皆在 1920-1930 年間建成,大部份由移居海外的台山藉華僑匯款給家人興建,這些華僑相信是 1909-1911 年間由台山受聘到美國或加拿大工作,因為中國經歷鴉片戰爭 (1856-1860年)以後,國內社會動蕩不安,適逄美加等地正出現淘金熱,需要大量勞動力去興建太平洋鐵路等。

台山成為了中國其中一個最早移居海外的地方,他們有些是被賣豬仔或者是舉家離開家鄉,這一批遠渡重洋的「金山伯」,協助他國興建鐵路賺取血汗錢。

在強烈的思鄉情緒下,華僑間喜歡把積蓄透過海員或上環的銀號匯給家人買地建房。於是造成了元朗各區僑房建設的高峰期,四邑人聚集的地方除新圍村外,還有馬田村崇正新村大旗嶺村等。

130901_09-30-08_HDR_1

↑ 新圍村中

 

 

遷移元朗

元朗及新圍村等地匯集了大量台山藉居民,是自於英佔之後 (1842年) 香港社會較穩定,加上元朗新墟 (1915年) 設立繁盛起來。1930 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華僑,獲悉新界土地可自由購買及搭建房屋,且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相對動燙不安的內地 ( 家鄉土匪、中國軍閥及國共之亂 ),較爲有利於生命財産的保護。

再加上香港地理位置又處在家鄉與南洋通道之間,往來方便,故此吸引了大量客家人南下遷入香港定居,加上台山和四邑人之間互相推薦遷移香港,他們在元朗買地建房,同時靠耕作等維生。在新圍村不遠處「逢吉鄉」,亦吸引了民初廣西桂系軍閥沈鴻英,他被征討擊敗後在該處建築了一所沈氏大屋

所以其實元朗除了原居民村落之外,部份村落都是在 1920-1930 年代遷入元朗買地建村的。可惜元朗各區村民很快便面對日本侵略香港,於日治的治時期 (1941-1945 年),新圍村部份房屋曾經遭日軍佔領或遭破壞。現時新圍村的古宅命運各有不同,部份仍然有村民居住,有些被閒置荒廢或正待復修,亦有被改建為骨灰龕。

 

 

四邑建築特色

台山僑房的建築把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風格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四邑建築特色,所以現存在新圍村的歷史性建築群非常吸引,這種中西混合的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式青磚大屋、南洋風味騎樓露台、寶瓶或通花欄杆、希臘式粗壯大柱、屋頂精緻的女兒牆、突出的屋頂山花圖案,精緻的灰雕裝飾,跟一般客家村屋有別,經歷了幾十載依舊滲透著典雅的韻味。

在同一時期,亦有新遷入的客家居民保留傳統中式建築,例如元朗楊家村蔭華廬等,都顯出傳統梅縣建築風格。

 

 

建築群路線 

跟跑友 H 在新圍村中穿梭,要依賴第六感去找出這批建築物,還要加添上點運氣,因為這些建築物是靠亂打亂撞才遇到的,由新圍村村口進入的話,可以順序看到 35 號 >87 號 >70/71 號 >50/51 號 > 57 號 > 60 庭園/61 漢廬/62 號 > 上竹園江夏堂。

同時把跑遊元朗新田新圍村上竹園的路線記錄在 Google Maps 中,把村中的歷史建築位置保存。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30901 跑遊新圍村上竹園

 

 

新圍村 87 號

從新圍村村口進入,首先看到的是 87 號村屋,一幢典型兩層高清未斜頂磚屋,它的騎樓式風格增添了地下門廊和二樓陽台,綠色的女兒牆流露著歲月痕蹟,配搭上屋頂上誇張的半圓形山花,山花以花和稻穗圖案作為裝飾,二樓騎樓陽台圍欄配搭上綠色中式金錢窗漏,露台除了樓宇的角柱,額外加入兩支希臘式神廟般 tuscan 柱式作為裝飾,柱身粗壯令建築物的立面顯得華麗。

跟著介紹的其他村屋都是類似的建築風格,特別是露台上這兩支希臘式石柱令人印象深刻。

新圍村 87 號約在 1920 年由新圍村一間書室的老師楊雲龍建成。楊氏祖籍台山都斛,曾經居於新圍村 10 號,後來又興建了 87 號。楊雲龍兒子是 1960 年代至 94 年間的村代表,後來於 1980 年末遷出。自此,新圍村 87 號一直空置。

130901_1378047663075

↑ 綠色的女兒牆流露著歲月痕蹟,配搭上屋頂上誇張的半圓形山花

 

新圍村 35 和 36 號

新圍村 35 和 36 號是由美國華僑李猷滋退休回港後建成,李猷滋原藉台山,於 1932 年回流定居香港,35 號和 36 號是為了兩名兒子建成。建築物曾經在日治時期遭受破壞。現時二樓陽台被密封,失去了大露台的的建築風格。

130901_1378050199038

↑ 新圍村 35 和 36 號

130901_1378049669738

↑ 現時二樓陽台被密封,失去了大露台的的建築風格

 

 

新圍村 50 /51 號

新圍村 50 號與 51 號並排一起,像一對白色戀人,建築立面簡潔整齊,山花面掃上中國紅並寫上建成年份。

51 號先在 1931 年由朱姓的美國華僑退休後回港建成,現時有朱姓後人在該處居住,而 50 號是相隔 8 年後 (1939年) 仿照 51 號的設計建成,屬於黃姓的後人,現時空置著。新圍村 51 號曾經在日治時期 (1941-1945) 遭日軍佔據,屋內的傢俱都被搬走,朱氏家庭躲進村中 61 號內躲避。

130901_1378050488378

↑ 新圍村 50 號 (左) 與 51 號 (右)

130901_09-54-46_HDR_1

↑ 遠眺新圍村 50 號與 51 號,可以幻想昔日在露台望出去的田園景色

130901_09-31-51_HDR_1

↑ 新圍村 50 號,屋內有居民在打理園務,看信箱上的地址亦稱為「福興里」

 

 

新圍村 70 號

新圍村 70 號是由台山藉李氏於 1930 年代由海外匯款建成,日治時期李氏妻子移居北美與家人團聚,而村屋賣給其他族人。現時這幢村屋搭起棚架復修,露台的裝飾被掃上 Tiffany blue 色彩,不過這個棚架已經維持了超過一年。

個人認為這幢大屋頗具氣派,大門剛好緊貼行人小徑,欠了一個明堂空間。

130901_1378049912300

↑ 新圍村 70 號

 

 

新圍村 71 號

新圍村 71 號據悉是由台山藉白氏居民移居海外後,匯款返港為家人興建,從屋頂山花可以看到這幢村屋建成於 1937 年。村屋曾經在 1988 年後空置著,現時外牆被掃上紅黃兩種色,加上歐式鐵閘,粉飾得美輪美奐。

130901_1378050058601

↑ 新圍村 71 號外牆上紅黃兩種色

130901_1378050628086

↑ 加上歐式鐵閘,粉飾得美輪美奐

 

 

新圍村 57 號 

新圍村 57 號不容易找到,因為它隱藏在中華鋼具傢俬廠後方,建築物是約 1930 年代由加拿大華僑周道輝匯款給家人興建。於 1980 年代租予在旁的中華鋼具傢俬廠,在二樓仍然看到工廠加裝的支架,令人想起八鄉江夏圍,因為改用為工廠用途,建築物而被破壞。

在旁欣賞這幢 57 號,它的風格跟其他建築物不同,地面門廊是突出的並使用了希臘式柱式,二樓的陽台既然是密封式,又保留了花瓶護欄作為裝飾,屋頂上的女兒牆亦是使用了花瓶和三角形山花作為點綴。

既然與眾不同,難怪它的歷史建築價值被評為 2 級,亦是新圍村中最高的 (其他只被評為 3 級歷史建築) ,現時這幢建築物已經被空置,而從新圍村 57 號旁的小路,正是通往 60-62 號建築群。

130901_09-24-52_HDR_1

↑ 新圍村 57 號

 

 

新圍村60 號

新圍村60 號由原籍台山的黃傳彩約在1930 年代建成。他在清末移居加拿大,於 1928 年重返新圍村為孩子建造房屋。後來黃氏舉家移民至加拿大,並將房子出售,新業主把這幢村屋名為「庭園」。現時門外仍然保留「庭園」的圍牆,不過裡頭已經改建了一個「明月山」龕場,一幢歷史建築被改建為骨灰龕。

130901_09-29-18_HDR_1

↑ 「庭園」的圍牆

130901_09-29-03_HDR_1

↑ 新圍村 60 號已經改建了一個「明月山」龕場

 

 

新圍村 61 號「漢廬」

新圍村 61 號由美國華僑黃禮漢於在 1931 年建成,屋頂山牆上以泥塑刻上「漢廬」名字,相信是以屋主為命,而「廬」是昔日住宅的名稱。日治時期,新圍村 51 號的村民曾經躲進 61 號內逃避日軍。

最近 61 號「漢廬」與 60 號「庭園」涉及土地紏紛,據「反對陰宅霸權」所述,自 2008 年起屬於「庭園」的骨灰龕公司聲稱已經收購「漢廬」並迫余婆婆和她的兒子搬離漢園,現時余婆婆現擬以「逆權侵佔」為理由抗辯。不過老實說,明明是住宅鄰居,突然間變成骨灰龕堂,有一份心寒。

新圍村 61 號在陽台圍欄外刻上 1931 年號,屋頂山花則刻上「漢廬」名字,這種風格亦較特別,二樓三間露台上使用上大量柱使用了希臘式粗壯大柱,從地上往上望,有一像神廟般的氣勢。地下前門廊風格古典優雅,事實上 60 號、61 號及 62 號是村中具價值的建築群。

130901_09-26-56_HDR_1

↑ 新圍村 61 號「漢廬」

130901_1378050752305

↑ 二樓三間露台上使用上大量柱使用了希臘式粗壯大柱

 

 

新圍村 62 號

新圍村 62 號相信在  61 號「漢廬」旁,由一位台山籍美國華僑林竹平約在 1930 年代匯款興建。林氏曾經是新圍村的村代表,後來舉家移民至美國。現時,村屋作出租房屋之用,希望建築物不會被到鄰近骨灰龕的影響。

 

江夏堂

新圍村旁邊是上竹園,初期由黃、李、周、袁和歐氏建立,在新圍和上竹園之中,只保存了一幢黃氏家祠「江夏堂」。江夏堂屬於三間開平頂青磚建築,中間 34 號是黃氏祠堂而其餘兩間是住宅。

竹園黃氏於18世紀由東莞塘夏遷移至新田,依靠耕作及捕漁為生,後人黃吉祥和黃福盛兩兄弟於 1958 年興建江夏堂供奉祖先,昔日黃氏族人在祠堂進行打醮、婚宴、拜祭祖先及點燈等儀式,江夏堂曾經於 1965 年進行復修,而這一幢江夏堂是竹園和新圍內唯一保存之著祠堂,亦見証黃氏族人定居新田,極具歷史價值。

「江夏」二字代表黃姓氏族,源自湖北安陸的江夏郡,一直以來,江夏成為黄姓的郡望,要說夏春秋年代,潢川地區建有「黃國」,黃國國君延續繁衍了1500年之久,其後被楚國所滅 (公元前648年),黃氏族人逃亡至湖南湖北一帶,其中一支遷至楚都郢 (後被稱為「江陵黄氏」),還一支人遷至江夏安陸 (今湖北雲夢縣東南一帶),後來發展成漢魏之世中著名之「江夏黄氏」。就算在元朗區中,有橫洲江夏堂八鄉江夏圍

於下新圍附近,錦繡大道中石化油站旁,有一幢村屋叫「江夏堂」,相信跟新圍黃氏族人有關,現時經營為酒吧站,從門樓上仍然可以清楚看到江夏堂的名稱。

130901_1378051469000

↑ 黃氏家祠「江夏堂」

130901_1378050873773

↑ 黃氏家祠「江夏堂」,其中一間已經被改建

130901_09-51-58_HDR_1

↑ 黃氏家祠「江夏堂」內

 

 

馬公亭

上竹園這個地方自少便經過,但要差不多廿年後才有緣路過這兒,上竹園牌樓旁有一所「馬公亭」,是紀念村民馬應彪昔日獻地築路方便村民和立亭供人休憩。

130901_1378051091871

↑ 上竹園牌樓旁有一所「馬公亭」

 

 

英式皇冠郵筒

在上竹園村口還有可以看到香港殖民地時代的皇冠郵筒,這款是 ERII (Elizabeth Regina II) 伊利沙伯二世郵筒,而伊利沙伯二世正是當今英國女皇。不過97 回歸後,香港政府把境內具英國代表性的紅色郵筒,全數掃成綠色,是配合祖國去英化的政策。

新田新圍村村外原本有一個佐治五世時期嵌牆式郵筒,一早已經被移到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展出,而佐治五世時期,正是福興里僑屋興建的高峰期。

130901_1378050984395

↑ ERII (Elizabeth Regina II) 伊利沙伯二世郵筒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

9 Responses

  1. onefamily says:

    看完你的遊記,好有衝動想跟你條路線行一轉, 叻

  2. terewong says:

    @onefamily 好啊,地圖照片歷史資料都幫你準備好,可惜我當天沒有走近去62號看,你行完幫我補充返多點資料!

  3. sinsir says:

    黃兄資料詳盡,令人佩服。然而馬公亭的馬應彪乃先施創辦人,並非尋常村民。據小弟認識的竹園村民云,昔年馬氏在竹園村亦有土地,故有獻路之舉。

  4. terewong says:

    @sinsir 多謝你的資料,只是從馬公亭的碑文暸解簡短的故事,沒留意到這一位著名的馬公。在十八鄉也有其他出錢或出地建路的例子,例如崇正新村梁幹臣獨捐巨款修築道路,不過多得你告知,才知道馬應彪真的不是新田竹園的村民這麼簡單,網上介紹他是中山藉澳洲華僑,也是中國商業百貨先驅先施創辦人。跟馬應彪有關的歷史建築物還有皇后大道中172號看看,有空真的想去看看那裡先施公司1900年開業的首間店舖。

  5. sinsir says:

    另附近逢吉鄉妙覺園業權紛爭完結,道場重修在即,可不要錯過呢!

  6. terewong says:

    @sinsir 上次去上將府時錯過了,妙覺園和一段抗英義士的故事令我一直想去看,你也會去嗎 ?

  7. sinsir says:

    好啊!多謝邀請。逢吉鄉有兩個義塚,一個是抗英義士;另一個是沈家上將府衛士,可惜後者連今日沈家中人也沒幾個知道。

  8. terewong says:

    @sinsir 嗯,打算週日早上去,其實也只是每個週日跑。本來想多跑一次遊新田或東成里克述堂看 (克述堂的資料,網上只有壹週刊的一篇報導和古蹟辦的資料來源),可能要轉個目的地跑去逢吉鄉,抗英義士和林村戰爭的故事略有所聞,沈家上將府衛士則未聽過,不如我做埋你學生,唔駛返學但係有得聽你講課啊。

  9. sinsir says:

    黃兄抬舉了,經常拜讀大作,獲益良多就真。本週日敬候兄台,pm聯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