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跑遊元朗

0

跑遊元朗 (123) -凹頭倍力橋 The Bailey Bridge

跑遊元朗,這一個週末由元朗跑至沙埔村,經壆圍至竹園,想看長春新村及壆圍學校。 近年地產商積極在高埔和沙埔一帶發展住宅樓宇,已經建成有高埔爾巒及沙埔峻巒,未來還有「沙埔村第二期綜合發展」、沙埔村第二期發展預期產生1,154個小型住宅單位。 原來在沙埔村第一期(峻巒)和第二期項目之間,存在著兩個新地擁有之「長春新村項目」,這一個發展圈潛力很大, 再加上「下高埔村」建築項目,以及新北環線鐵路,貫通西鐵錦上路站與落馬洲總站之間, 不久將來,這裡會變出另一番景象,締造成錦田平原四面環山的新局面。

0

跑遊元朗 (121) - 看文鳳儀作品編織親密.喜有此履

跑遊元朗西鐵站,曾經記錄過月台上兩枝晾衫架,是雕塑藝術家文鳳儀在2011年所造之《編織集體憶記》作品,也可以說是元朗市藝術地標之一。 繼續乘搭西鐵前往荃灣站,去看文鳳儀在荃灣荃新天地 City Walk 庭園花園公開展示的藝術雕塑 《 編織親密.喜有此履 》 及新作品 《斐斐心》 。

0

跑遊元朗感謝文 (6) - 多謝鲁豆

跑遊元朗的感謝文,遇上這一篇北京讀者鲁豆,所寫的文章《他,跑着跑着,游出了一个真实香港的模样》,她描述我: 「有时男子 之 Tere 🏃。他,叫 Tere, 2010年开始,跟跑友H一起跑游元朗,并记录元朗各地历史建筑。过去9年,一共跑过140多个村落,写下了200多篇的游记,发布在blog上。 最初,Tere 约朋友一起跑步,跑着跑着觉得有点无聊,恰好看到古物古迹办事处的历史建筑物清单,发现元朗有200多栋历史建筑,对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产生了兴趣。」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82) – 橫洲東頭圍村曾達賢堂

跑遊元朗橫洲東頭圍村,村中居民主要是蔡、曾、黃、許四大姓氏。東頭圍北部之娛苑,是昔日蔡氏的別墅大屋,四姓族人各設有家祠,例如蔡寶田之蔡寶善堂、江夏黃貞元堂及曾達賢堂,至於許氏的祠堂,據說已被改為住宅。 達賢堂,一般被稱為「書房」,它的最後一次教育使命,是1963年橫洲公立學校設立幼稚班時,橫洲曾達賢堂、江夏貞元堂及楊屋關西舊校,皆被借用作臨時幼稚園校舍,直至1975年橫洲幼稚園新校舍建成。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81) – 橫洲公立學校

跑遊元朗橫洲,去東頭圍村口芳利士多買水稍作休息,店主介紹去村中一所橫洲公立學校參觀。學校位於橫洲西頭圍,建築物呈E型三開間設計,從大門進入,首先可以見橫洲六鄉籌建學校委員會委員玉照、捐款善士玉照、以及建校碑誌,這些肖像及文字內容,非常珍貴。 校舍被荒廢十年以上,不過現時被活化為西頭圍龍獅團會所,電腦室裡放有一張桌球檯,相信是村民康樂使用。

0

跑遊元朗 (119)-元朗攝影院 元朗照相

跑遊元朗福康街,這裡曾經出現康莊市場,是新界區首間設備完善的街市,加上在旁的熟食檔,孕育出不少元朗著名食店,比起大棠路合益新街市還要早,康莊市場前身是戰後發展而成的廣興園十八街,跟振興娛樂場比較更熱鬧。

0

跑遊元朗 (118)-安寜路照盛服裝

跑遊元朗,安寜路往擊壤路的斑馬線旁,是照盛服裝百貨店,舖外懸有紅底白字橫額:「萬般不捨,全部貨品,最後清貨,感謝街坊惠顧五十載,光榮結業」,從《盡在元朗》得知,照盛百貨將於九月份結業,元朗經典老店快將又失去一員。 照盛門口放滿各種工作鞋,有水靴、安全鞋,舖中有各種衣服,羊毛冷衫、底衫、長褲,大小毛巾,領呔皮帶,睡衣、工衣甚至醫生袍,簡單來說衫褲鞋襪,應有盡有。在收銀櫃處遇上店主陳慶堂先生,他不斷招呼街坊,亦抽空介紹了照盛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