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跑遊元朗錦田

0

跑遊元朗錦田鄉 (19) - 祠堂村古老大宅

跑遊元朗錦田,在錦田大馬路走,在錦廬附近看到一幢舊屋,二樓有大露台,可能是七十年代建築。它的屋頂山花泥塑已經剝落,泥塑上有五支呈山型的方柱狀裝飾,代替了傳統五嶽朝天的梯級狀圖案。 看全屋窗門緊鎖的樣子,估計這幢舊屋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

2

跑遊元朗錦田鄉 (18) - 錦田郵局

跑遊元朗錦田河,走到錦田大馬路錦田郵局,郵局外有 ER 嘜郵箱,外型跟新田郵局的皇冠郵箱相同,郵箱外鑄有皇冠標誌及 ERII 大字﹐在跑遊新田郵局一篇有談過,此郵箱上的皇冠標誌是以聖愛德華王冠(St. Edward’s Crown)作藍本,ERII 代表英女王依利沙伯二世在位時期之英國殖民地時代,在香港即指 1952 – 1997 這段時期。 昔日在這一個舊郵箱旁,還有一部機械式一角郵票販賣機,這種舊式自動賣郵票機,相信四十歲以上的香港人都應該有用過。

0

跑遊元朗錦田鄉 (17) - 治河路錦田河舊河道 永有花園桃花園

跑遊元朗,每年一月初都會跑一趟錦田河,去爾巒對岸的一段舊錦田河道賞景,這段錦田河舊河道在治河路旁,畫面結合了河流、沼澤、雀鳥與高矮不一的樹林,極具層次感,天氣好的時候,背後有雞公嶺襯托,最重要是看不到人工建築物。 今年,這個位置開始被路邊野生的灌木遮擋,要爬到欄杆外才可以看得全面,不知道那一年,這個畫面會開始產生變化。

3

跑遊元朗錦田鄉 (16) - 登圭角山摸鰲頭石訪龍潭古廟

跑遊元朗錦田圭角山(雞公嶺),以前曾經圭角山山腰拍照,那裡是日落時欣賞南生圍魚塘金光泛照的最佳位置。今次有幸跟隨沈思及冼SIR,趁元旦日年頭上圭角山訪鰲頭石,有獨佔鰲頭的吉祥意義。 路程由逢吉鄉上圭角山,跨過山脊落蕉徑龍譚古廟離開,沿途經過發射站、鰲頭石、仙女梳粧石與老虎祠堂,全程約八公里。

0

跑遊元朗錦田鄉 (14) – 逢吉鄉華盛村

跑遊元朗逢吉鄉,先由元朗市經坳頭治河路,跑入錦田水頭水尾,在水尾天后廟前的塘壆走,塘伴倒影處處,環境怡人幽美,這一條路正是今年錦田鄉酬恩建醮活動中,各村行香的路線之一段。 在天后廟南面有一個狗場,在狗場往東南方走,可以經過一大片緣油油的菜田,朝向圭角山方向住逢吉鄉。年半前曾經跑遊這一段路(跑遊元朗錦田鄉 – 錦田水尾村天后古廟看泥塑裝飾),當時還是一條寬敞的沙泥路,今天已經舖上石屎(據說這一條由逢吉鄉廣東水利通往沙埔的沙泥路,亦稱為沙荔路,源自昔日圭角山下這一帶廣植茘枝而命名),未端有一處神秘的水務署逢吉鄉隧道,先訪圭角泉及忠烈祠,然後跑往華盛村參觀。

0

跑遊元朗錦田鄉 (13) – 錦田高埔村

跑遊元朗錦田八鄉,往往會經過坳頭高埔村,雖然曾經在高埔村旁的西餐廳吃晚飯,但始終未有緣入村參觀。 五月份跑遊高埔,順路跑遊相隔錦田路之高埔新村及涼井水 (又名龍井水),跑遊路線不作詳細分享,因為在元朗坳頭迴旋處住錦田方向跑數百米便到。

0

跑遊元朗錦田鄉 (12) – 錦田水尾村天后古廟看泥塑裝飾

由逢吉鄉跑遊至錦田水尾村天后古廟,先到訪逢吉鄉花炮會天后廟,然後走山路,朝向錦田水尾村跑。 沿途走寬敞的沙泥路(據說這一條由逢吉鄉廣東水利通往沙埔的沙泥路,亦稱為沙荔路,源自昔日圭角山下這一帶廣植茘枝而命名,80年代前四村主席與修造路牌工人溝通時,電话中工人誤聽沙荔路為沙泥路),環顧四週,背後是圭角山,圭角山下有一個小山丘,相信是鄧氏風水名穴荷葉跋龜,而前方可以看到 Riva 爾巒、在這處偏僻的鄉間看到高聳的大廈群、有格格不入的感覺。 泥路兩旁可以看到廣大的青蔥菜田,還有村民正忙於耕種,打個招呼繼續走,會經過渠務處沙埔北閘口,一條說不出名字的小河道,仿佛是去了另一個世界,有一份與世無爭的感覺。 在路的盡頭,這感覺會被綿綿不絕的狗吠聲打破,這裡有狗隻訓練中心,猜估沒有村民能夠在這裡生活,相信敵不過惱人的狗吠聲。 往前走,便到達錦田水尾村的大漁塘,塘中央有塘堤,在堤上走走跳跳,吸收足夠的負離子,在水塘中可以欣賞到水尾村村公所及天后古廟的倒影,是一幕賞心樂事的美景,水塘旁有枯樹,而不遠處,便是著名的元朗區古樹名木,錦田樹屋細葉榕。

4

跑遊元朗錦田鄉 (11) - 沙埔村

跑遊元朗沙埔村,這一趟是第三次入村,想起第一次到沙埔,是 2007年2月到駕車到沙埔村漁農處漁業研究站,在 fotop.net 相冊尋回當天所寫的一段文字,作為這篇跑過沙埔的開場白。 當天為漁農處研究站的所拍的一張相片,成為了我最喜愛的相片之一,而這幢紅色屋頂的單層平房早已成為了絕景,因為回歸後祖國政府去英化的政策把屋頂掃成綠色了。

8

跑遊元朗錦田鄉 (10) – 永隆泰康吉慶

跑遊錦田泰康圍、永隆圍與吉慶圍,這三條圍昔日被統稱為南圍,是繼錦田水頭村及水尾村擴展出來的圍村,相信是鄧氏族人數量增加,加上鄧氏於宋明之間因為皇姑相認後,鄧氏授封稅院的賞賜,家族功名之外更升格與皇族有關連,鄧氏子孫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繁衍並增建吉慶圍、永隆圍、泰康圍、祠堂村及高埔村等,當時錦田等地還是舊稱為「岑田」。 錦田的名字,源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新安縣發生旱災饑荒成災,知縣邱體乾傾盡縣府官倉仍然不能解困,唯有向鄉伸籌款賑災,當時錦田水尾村的鄧元勳慷慨捐穀十二萬斤賑災。邱體乾感激之餘,親自率船到岑田鄉取糧及答謝,他看到岑田「地皆膏腴,正錦繡之鄉村也」,自此岑田鄉名為錦田。 泰康圍、永隆圍與吉慶圍的圍門皆被列入歷史性建築,不過這三條圍村裡都沒有建立鄧氏宗祠,現時錦田的四幢鄧氏宗祠分別建於水頭村、水尾村及祠堂村中。詳細的岑田故事可以參考另一篇跑遊文章:跑遊元朗錦田 (2) – 圭角山岑里田北圍、錦田雞公嶺水頭村水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