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50)- 愈喬二公祠
跑遊元朗屏山鄉,在聖軒公家塾旁是愈喬二公祠,愈喬二公祠屬於三進兩院式建築,前檐廊設鼓台,結構和規模跟在旁鄧氏宗祠幾乎一樣,可能要找一天細心觀察屋簷和坑數,直覺上愈喬二公祠似乎稍比宗祠小一丁點。不過,一幢家祠可以與宗祠建築在一起,座落在屏山鄉的心臟位置,不難令人覺得這一房族人在鄉中具有相當權力和地位。家祠緊貼宗祠,又令人再次想起新田鄉內之文氏宗祠(惇裕堂),宗祠旁緊貼有一幢莘野文公祠(樂道堂),同樣是元朗區內家祠與宗祠並排在一起的例子。
↑ 屏山鄉愈喬二公祠
達期兼善;德修於身
愈喬二公祠大門懸有一副辛未年(1931)木對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門框上另貼有副對聯:「今朝秋色正平分、挹沙江之春水澄澈、春光盥得盤匜、皆至潔;此日杏林方挺秀 、依屏嶺之杏花 芬芳、杏子 供來俎豆、盡生香」,門上嵌有一塊石額,寫有「愈喬二公祠」並記有光緒元默敦牂年號(1882),相信祠堂在清光緒年間曾經進行重修,祠堂由大門門框伸延至地基地面皆使用了紅砂岩(紅麻石)所砌,紅砂岩是廣府建築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貴重石材,屏山鄧氏宗祠也用相同地使用了紅砂岩,在坑頭村仁敦崗書室門框及部份地基、厦村楊侯宮正面的四條紅色石柱便是由紅砂岩所造,厦村鄧氏宗祠正面的門框、側柱甚至鼓台也使用了紅砂岩,印象中元朗區內只有在這幾幢建築物出現。
↑ 愈喬二公祠大門門框伸延至地基地面皆使用了紅砂岩(紅麻石)所砌
鄧世賢(號聖愈)及鄧世昭(號喬林)
愈喬二公祠是紀念屏山三房第十世祖鄧翰傑的其中兩名兒子愈公及喬公,從鄧氏族譜記錄(屏山鄧氏族譜89頁),鄧翰傑生有三子,長子鄧世賢,號聖愈,字繼?;次子鄧世明,字繼美;三子鄧世昭,字繼宗,號喬林,愈喬二公祠便是取自鄧聖愈及鄧喬林之名。
↑ 愈喬二公祠是紀念鄧翰傑長子鄧世賢(號聖愈、字繼?)及三子鄧世昭(字繼宗、號喬林),族譜記錄三兄弟之中還有次子鄧世明
↑ 愈喬二公祠神龕木主
↑ 元朗屏山坑尾村鄧氏宗祠(左)及愈喬二公祠(右)1962,照片自香港大學香港印象相冊
例授冠帶為壽官
鄧氏族譜(屏山鄧氏族譜239頁)記錄了鄧世賢(即鄧聖愈)娶袁氏無子,合葬於擔水路袝祭於世昭公墓之右,今歸世昭公之子孫袝祭,所以鄧愈聖之墓碑上以「先伯祖」所稱。至於鄧世昭(即鄧喬林),族譜記錄了喬林公生於天順庚辰(1460),終於弘治辛丑,不過弘治年間沒有辛丑年,依族譜所述喬林公享壽九拾弍歲而例授冠帶為壽官推計,喬林公可能終於嘉靖辛亥年即 1551 年(另外參考了喬林公墓碑上的記載,是寫終於嘉靖辛亥,即族譜上稍有筆誤)。
喬林公享壽九拾弍歲而例授冠帶為壽官,壽官是自明朝出現一種官名,遇上皇廷頒佈恩詔時,由鄉里同宗及官員推薦,才得以授賜,受賜年齡由百歲起,每個朝代會稍為改變,例如在嘉靖年間,其中一次皇子誕生時頒佈恩詔:「軍民之家,有年七十以上者,許一丁侍養,免其雜泛差役。年八十以上者,有司給絹一匹、綿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其男子年八十以上,為鄉里所敬服者,加與冠帶榮身。」壽官只有官帽官服、沒有爵位,一般都是以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者,所以族譜中描述喬林公是一位「家素富饒,尤樂施捨,是以弱者每悅而親,暴者每慕而化」,即是強調了喬林公富貴好德,一位壽官擁有傳統五福裡的長壽、富貴、康寧、好德,是幸福美滿人生的榮譽。
除了喬林公長壽,其父親鄧翰傑(號松波)在族譜中被稱壽鄉士爵公,享壽七拾有三歲;根據鄧氏族譜記錄(P241),喬林公他的兒子也是一位壽官,喬林公兒子鄧櫲(字國材、號壁山,1481-1553),享壽八拾歲亦是例授冠帶為壽官。其後,屏山鄧族也出現有德高望重的長者,被朝廷授封為壽官或鄉飲大賓公,古人有六七、八十歲高壽,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遠超越平均年齡。
愈喬二公與鄧繼美
屏山愈喬二公祠以兩兄弟鄧世賢、鄧世昭為名,至於二子鄧世明(鄧繼美)則無出現在名字之中,在蘇萬興之《坐言集之屏山鄧族》及長春社《保育香港歷史筆記》第一期分別記載了兩個傳說,前者記載了鄧世明無資金參與立祠而無法參與,後者記載鄧世明因見到祠堂原來是供奉愈喬二公的長生祿位而憤而退出。
無法考證個中真相,雖然網上的資料說愈喬二公祠是由愈喬兩位昆仲(兄弟)於明朝 1500-1520年間所建,個人覺得愈喬二公祠是鄧世昭五子(櫲、樟、桂、梅、樸)子孫後人所建,供奉這一房鄧族先祖鄧世昭(鄧喬林),回顧鄧世昭生有五名兒子,若愈喬二公關係密切,不見喬林公將一子出嗣予鄧世賢,所以瞎估是喬林公二世孫等後人所建,既然鄧世賢歸鄧世昭之子孫袝祭,建祠時加入世賢之號(聖愈)作命名,稱之為愈喬二公祠(如若有錯或冒犯請見諒糾正)。
愈喬二公祠 聖軒公家塾 維新堂若虛書室
位置上,愈喬二公祠旁是聖軒公家塾、再遠一點是維新堂若虛書室,這三幢建築物有緊密的關係,同屬喬林公之一脈。其實在上一篇文章聖軒公家塾裡已經提過,今次再一次由屏山三房喬林公一枝開始看,喬林公兒子是鄧櫲,鄧櫲生鄧時中(屏山第十三世祖,號南屏),鄧枝蕃生鄧樾、鄧樾生二子,次子鄧際選(鄧聖軒,字勉臣),即是聖軒公家塾所記念之鄧聖軒,鄧際選長子鄧德光(字應泗、號若虛),那就是屏山第十八世祖鄧若虛,即坑尾村維新堂若虛書室記念之鄧若虛。
鄧若虛的曾孫鄧渭卿建坑尾村148 號,另一位曾孫鄧朝桂建坑尾村66號,晜孫鄧顯業建坑尾村37號,全部都是屏山坑尾村現存之歷史性建築物,皆是村內碩果僅存的青磚古老大屋。
官立屏山英文學校
說回愈喬二公祠建築物本身,在百多年前1899年四月新界鄉民抗英事件後,港英政府港督卜力更親自「落區」——於同年8月,先後到大埔及元朗屏山,向鄉民闡述殖民地政府政策。
英國國家檔案館一組照片,紀錄1898-99年英國殖民政府正式接收新界的經過。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由此開啟英殖管治。
但英國接管前,曾遭新界原居民激烈反抗,史稱「新界六日戰(The Six-Day War of 1899)」。戰事由4月14日延續至19日,參戰氏族與鄉村為屏山鄉、廈村鄉、十八鄉、錦田鄉和大埔七約為首的鄧氏,亦招攬了東莞雁田以及懷德的同族來參戰。
↑ 1899年8月4日元朗屏山愈喬二公祠,當時卜力(Sir Henry Blake)與洛克(Stewart Lockhart)會晤屏山鄉長老(照片轉載自 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 Flickr)
屏山小學
同年屏山長老們曾經向港英政府提出,要求在屏山設立學校教授英語,此事記錄在 “Report on the New Territory at Hong Kong 1900″,由港督卜力(Sir H. A. Blake)向英國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Mr. Chamberlain)報告,在《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這一書也有提及此事,因此港英政府在屏山愈喬二公祠創辦了「官立屏山英文學校」,並遣派了李黃兩位教師,分別教授英語及中文。
數年後,在 1908年新界報告所記載:”Three small schools are closed, Tunglungchow is amalgamated with Wantsai, Yuen Long with Pingshan; and Shaukiwan which has never been opened, does not appear to be required as yet.”,這裡屏山學校是指官立屏山英文學校,這一段1907年學校結束的內容,跟《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另一段轉載《1958年達德學校校刊》的內容也吻合:「就讀的學生凡三十餘人,因校中的教師和鄉人不甚融洽,乃遷校於元朗大橋村(即現時元朗公立學校前身)」,如此類推,屏山愈喬二公祠與元朗公立學校同樣是元朗區最早期的官方學校。
由南元朗官立小學冼老師補充這一段屏山小學歷史:「元朗小學 Un Long Anglo-Chinese School 始於1904年,學校在大橋村成立,校長 Mr. Pun U-Sam 擔任;屏山小學 Ping Shan Anglo-Chinese School 則始於1906年在愈喬二公祠成立,歷年校長由 Mr. Chu Wing-To(1906-1907),Mr. Mak Ping-Fai(1907)及 佚名(1908-1912)擔任。第一代元朗小學因收生不足而於1907年结束,元朗小學學生被併入屏山小學;後來屏山小學因學生不足於1912结束,遷回元朗大橋村,於是元朗小學復校」,元朗學校因校舍破損,需要暫時借用博愛醫院主樓授課,直至 1931年坳頭紅屋新校舍落成,由當時立法局議員曹善允代表政府主持新校開幕儀式,至今元朗學校發展成元朗官立小學及南元朗官立小學。
↑ 港英政府曾經在屏山愈喬二公祠創辦了「官立屏山英文學校」,並遣派了李黃兩位教師,分別教授英語及中文
達德學校 屏山鄉鄉事委員會會址
1931 年愈喬二公祠重拾教育使命,屏山鄉紳於 1931 年成立達德學校,借用了愈喬二公祠作為校址授課,祠堂前的曠地豎起籃球架作為操場,當時愈喬二公祠的石匾下掛有「達德學校」大牌匾,現時祠堂大門兩旁所懸之對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以達德二字作為鶴頂格,就是達德學校創辦之年,即辛未年(1931)所立。
除此之外,愈喬二公祠也曾經是 1949年創立的屏山鄉鄉事委員會會址,包括屏山、山廈、橫洲至洪水橋等地,現時屏山鄉委會會址已遷至安寜路,今由四十一條圍村八十多個村代表組成。
↑ 1957年元朗屏山愈喬二公祠兼作屏山達德學校及屏山鄉事委員會(轉載自香港大學《香港印象》相冊)
↑ 1950年代元朗屏山愈喬二公祠(右)兼作屏山達德學校及屏山鄧氏宗祠(左),轉載自香港大學《香港印象》相冊
↑ 元朗屏山愈喬二公祠重修時展示之公立達德學校牌匾,由鄧秀鴻敬送(轉載自 hkedcity.net)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