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49)- 聖軒公家塾

跑遊元朗屏山聖軒公家塾,建築物靠近愈喬二公祠,座落在屏山鄧族聚居的中心位置,屏山鄧氏稱為「一體堂」,一體堂側門貼有對聯:「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大門貼有門聯:「衣冠承世澤;詩禮振家聲」,兩旁另有一副傳統祠堂對聯:「秋祀春嘗,遵古萬聖賢禮樂;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這裡說秋祀春嘗,也有人稱為「春祀秋嘗」,春祭稱祀而秋祭稱嘗,傳統春秋二祭,都會奏起古禮樂來祭祀,春祀慎終追遠,秋嘗意味農作物秋收豐盛,族人繁榮;左昭右穆,是中國傳統輩次長幼次序的排列,父為昭,子為穆,親疏遠近,這裡指祖父子孫綿綿瓜瓞,人丁興旺,源遠流長。看這些傳統對聯,都是滿有意思的。

↑ 元朗屏山聖軒公家塾

 

 

聖軒公家塾

聖軒公家塾,從名字直接理解,是紀念鄧氏第十七世祖鄧聖軒(1672-1733)所建,鄧聖軒出生於 1672 年,即清朝康熙八年(1669)復界之後,「復界」這一條滿清朝廷所頒佈的政令,使新界鄉民能返回原居住地,屏山內仍然保存的書室家塾,除了早期兼任學堂的愈喬二公祠,其他幾乎皆是約在復界二百年後(約1869)所興建(據資料,屏山人約在1822年建五桂書室,1861年建聖軒公家塾,1870年重修仁敦岡書室,1870年建覲廷書室,1874年建述卿書室),可見屏山鄧族在復界後,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族人繁衍及富庶鼎盛。

↑ 元朗屏山聖軒公家塾與鄧氏宗祠之間的小巷

 

 

聖軒公 鄧聖軒

暸解聖軒公家塾的人物背景,聖軒公即鄧聖軒,字勉臣,諱際選,卅六歲之時(1708)生長子鄧若虛,參考屏族文物館《鄧氏族譜》(116及 99頁),鄧聖軒屬於「屏山三房南屏坑尾支派」,乃「枝蕃二子泒」一脈,父親鄧樾(號國賓,邑羍生),祖父是鄧枝蕃,如果再逐代先祖數上去、懷義生枝蕃、時中生懷義、櫲生時中、世昭生櫲,說到這一位鄧世昭,號喬林,是屏山三房翰傑後人,即是屏山愈喬鄧公祠所紀念之鄧喬林。

鄧聖軒的後人在屏山地位顯赫,鄧聖軒生有四子,德光、才光、亞旺及義光,其中長子鄧德光(1708-1775),字應泗,諱名若虛,坑尾村維新堂若虛書室便是紀念他而命名,鄧德光的三位兒子是鄧兆麟、鄧夢月及鄧芝蘭,夢月的嗣子鄧瑞泰,便是屏山六家先祖。

↑ 聖軒公即鄧聖軒,字勉臣,諱際選,鄧樾之次子(屏山鄧氏族譜)

 

 

鄧瑞泰之舉人功名牌匾

這裡又再一次提到鄧瑞泰,因為聖軒公家塾內懸有兩副牌匾,其中一塊正是嘉慶九年(1804)鄧瑞泰之舉人功名牌匾,另一塊是同治十年(1871)「誼周一體」牌匾。屏山內現存的歷史性建築物,似乎都是環繞著這幾枝人脈,上一篇跑遊經過的坑尾村148號主人鄧賡堂(鄧逢泰),便是兆麟一脈,鄧若虛的孫兒。

 

家塾

據悉聖軒公家塾據 1861年所建成,這一類由家族所建的私人學堂,聘請教師為族中子弟教授《四書》、《五經》以及學習詩賦以應考科舉,新界裡以「家塾」為名的私塾,有大埔頭敬羅家塾、上水應龍及應鳳家塾、落馬洲美德家塾以及八鄉田心新村大紀家塾等,普遍是供奉有家族的祖先靈牌並兼作家祠之用。

無論家塾或書室,都是昔日科舉年代,鄉中族人為教育子弟讀聖賢書的設施,富裕的大族雖然可以用金錢向朝廷捐官,但當族人從文武科舉中考得實際功名,為朝廷擔任重要官職,可以為家族增添財富及權勢,能夠在村中內外炫耀,甚至為親人追贈名銜,光宗耀祖。

跟屏山其他書室一樣,聖軒公家塾自從達德學校在1931年落成後,教學的角色及功能被取締,其後可能曾經兼作達德學校超額學生的課室。今天聖軒公家塾跟五桂堂一樣不作開放,大門掛有「私家重地,遊客止步」告示,每次到訪屏山鄧氏宗祠,都會去看一看聖軒公家塾這一幢建築物,雖然外觀上顯得有點破落,卻有一份神秘感。

↑ 今天聖軒公家塾跟五桂堂一樣不作開放,大門掛有「私家重地,遊客止步」告示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