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新田鄉 (20) - 東山古廟

跑遊元新田鄉,在新田鄉鄉事委員會對面是歷史悠久的「東山古廟」,其實數年前到訪東山古廟後已經想記錄此廟,可惜三年前目睹古廟拆卸重建後,只保留了舊牌匾、木聯及石碑,新廟宇面目全非,又磨滅了這一份興緻。

新田鄉內祠堂眾多,廟宇卻廖廖可數,例如米埔隴英雄古廟、米埔楊侯宮、東山古廟、永平村神廳等,其中最具歷史者,要算永平村東山古廟。

 

 

東山古廟命名

據說「東山」二字乃紀念文氏入粵一世祖文天瑞,也是新田文氏的先祖。天瑞出生於江西,與兄長文壁到任惠州,宋文天祥被執後,攜兒子文應麟後徒瓊州府萬州萬甯(今海南),因見東山之美而自號東山,東山即萬城東部之東山嶺,嶺上峰巒迭疊,岩石獨特,今天東山嶺沒有因文天瑞而聞名,山上卻有宋代名相李綱的花崗岩雕像。文天瑞於海南曲冲文田園置地建立家園,該處有一個和尚墩,是文天瑞之墓,可以去追遠。

東山古廟除了紀念文天瑞之外,1970 年代一則舊報紙曾經講述另一個版本,指由新田區村代表談稱,起初該廟對面為東邊,接近東山,因以名之。其後已廢舊不全,迨至明朝未期文族前人,聚居該村時,乃從新建廟,當建新廟時,因其掘海灘,赫然出現一塊碑石,刻有東山兩字,因而命名東山廟,迢立廟二百後坍的一次重修,當代文族中人,才加上一古字,即現時之東山古廟,自光緒十九年重修至今七十有八年矣。

DSC_2463

↑ 重建前之東山古廟(攝於2009年)

 

 

東山古廟建廟年份

新田東山古廟,以往是供奉天后娘娘、龍母及侯王神祇,廟宇約建於 1470年(明朝成化六年),東山古廟內並沒有記載著明朝成化時期的物件,例如洪鐘、碑記或匾額之類的古物,此年份可能是學者從廟內1970年修葺時所刻的「新田東山古廟伍佰週年重修落成」碑記中推算,1470年即新田文氏始祖文世歌去世後十餘年,那麼東山古廟可能是世歌兒子所建,未知道族譜中有否提及到。

從前有人介紹過,文氏族人定居前已經有東山古廟存在,這一點已經無法追溯。

DSC07099

↑ 新田東山古廟內之洪鐘及鼓

DSC07111

↑ 新田東山古廟1970年慶祝五佰週年重修落成的嘉賓簽名紀念,看到幾位著名新界鄉紳包括張人龍、林彥等名字

 

 

新田東山古廟伍佰週年重修落成碑記

這一塊重修碑記,仍然保存在廟中,把文字內容記錄如下:

《新田東山古廟伍佰週年重修落成》

荷蒙

華人廟宇委員會撥助工程費三萬四仟員正

新界民政署長陸鼎堂先生剪綵

新界元朗理民府長官鄧樂先生主持揭幕

謹此泐石留念

新田東山古廟重建委員敬立

公曆一九七零年四月四日

農曆庚戍年二月廿八日

新田文氏旅英鄉親

這一篇碑記只道出建築費用的一部份,因為東山古廟重修,總共集資六萬元,除了華人廟宇撥助之外,餘款由村民及旅英鄉親籌集,除工程費用四萬元,還需要額外裝飾及替菩薩髹金的費用。這裡道出了六七十年代新田的社會情況,當時新田文氏男丁,大部份都出國工作,鄉內大部份建設皆由英僑捐款,包括1963年沃經堂重建,華僑捐款已佔三份之二。

在1970年新田東山古廟重修的新聞報導中,指東山古廟建於明朝年代,具四百多年歷史,經歷四次重修,而重修碑記指1970年已經是東山古廟「伍佰週年」,估計伍佰週年只是一個象徵式的年份,成化六年建廟也只是一個加強了廟宇歷史的說法。

在元朗區內,利用十九世紀的重修碑記去推斷建築物的歷史,另一個例子是十八鄉大樹下天后廟,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重修碑記中,由伍其昌(伍醒遲)所撰的一句「三百年前,元朗河流上涌南坑…建小廟以祀天后」,被引證作大樹下廟的歷史。

DSC07113

↑ 新田東山古廟伍佰週年重修落成碑記

 

 

昔日天后廟前一片淺灘

東山古廟位於青山公路旁,廟宇向北而建,一般天后廟建築物面向河岸或海邊,今天站在東山古廟前看,四周未見水踪,但令人想起永平村大夫弟旁原本是一條連接深圳河的河道說法,所以在大夫弟發掘出登岸的石階,如果這一條河道是沿大夫弟一直南下,便是東山古廟之處。

事實上,五百年前東山古廟對外之處,相信是一片淺灘,隨著土地開墾,文氏依靠鹹水田生產紅米,並築圍養魚蝦維生。新田文氏由仁壽圍發展至蕃田村永平村一帶,而今天東山古廟這一幢天后廟,演變成一幢位於內陸的天后廟。

1472711173952

↑ 大夫弟發掘出登岸的水池及石階

 

重修前之東山古廟

東山古廟屬於兩進一院式建築,先後經過數次重修,包括光緒拾九年(1893)、光緒乙巳年(1905)、1970年等進行重修,最近一次是 2015年廟宇重建。
十年前的東山古廟,門額刻有東山古廟的藍色字(厦村楊侯古廟也是掃上藍色字),大門兩旁貼有「東頻薄海;山擁慈雲」大字書法對聯,以及懸有木門聯「東西南朔慶安全,皆賴慈航普渡;山阜岡陵申頌禱,還期壽域同登」,上款「光緒乙巳年(1905)暮春月念三日文時可敬書」,其中一句壽域同登,跟仁壽圍圍門的門聯互相呼應。

不要錯過古廟外牆一個圓形銃窗,裝飾有泥塑對聯「不厭兼金歸掌握;自能隻履上青雲」,橫批「魁星閣」,即東山古廟同時供奉魁星,而蕃田村永秀文公祠(明德堂)也有供奉魁星像。在大井吳屋村圍門上有一個巨型銃窗,也是讓圍門閣樓的魁星神像,遙望北斗星宿,設計滿有心思。這副對聯令人想起清朝舉人吳信辰替福建長樂魁星閣所寫的對聯:「筆足代耕,不厭兼金歸掌握;文能行運,何妙只履上雲霄」,若有魁星庇佑,在試場上考取功名,自然獲得財富,踏上青雲仕途。

進入東山古廟,大門後左方壁上嵌有「重修東山古廟落成樂助芳名列后」石碑,右方是「新田東山古廟伍佰週年重修落成」碑記(1970),廟內另有一塊「光緒拾九年孟冬重修東山古廟樂助芳名碑記」(1893)。從碑文中可以看到七十年代捐款的善信,為首的是趙聿修、文戍善、文添福、文英生等,捐款人數很多,而文英生這一位旅英華僑,當年沃經堂重建,他個人捐款萬元,是該次建築費三份之一。

東山古廟屋頂以木骨架建成,天井處建有香亭,用來遮擋風雨,令廟內的光源減少,卻突出兩側的圓形大拱門,正廳前懸有「萬壽無彊」彩楣,兩旁置有香油箱、木鼓及洪鐘(皆是1970年重修時所添)。正廳有神龕供奉天后娘娘神像,兩旁有守護神啍哈二將。

DSC_2465

↑ 重修前之東山古廟的內廳,天井處建有香亭,用來遮擋風雨,令廟內的光源減少,卻突出兩側的圓形大拱門

DSC_2464

↑ 重修前之東山古廟的兩側圓形大拱門

 

DSC07102

↑ 「重修東山古廟落成英僑樂助芳名列后」石碑(1970),指旅英華僑捐款者

DSC07100

↑ 「重修東山古廟落成樂助芳名列后」石碑(1970)

 

 

花炮

廟宇內的偏廳供奉了第弍炮觀音娘娘畫像,回想起大門檔中兩旁的楹聯 「東通山嶺表賴帡幪譬如天覆;山隔閩中思陟降恍見后來」,上下款是「光緒乙巳年春月吉立文時可敬書;沐恩弟子第七炮文沃經堂等敬送」,相信新田文氏跟屯門鄉及十八鄉般,曾經在東山古廟舉辦神誕慶祝活動,同時有搶花炮的環節,未知因何緣故是停止了。

 

 

東山古廟重建

東山古廟於 2013年開始由新田鄉民重建,先從木骨架屋頂向下拆,連同古廟之石柱牆身全數拆去,工程進行時曾經目睹東山古廟的門額,藍色的東山古廟大字重現金光。當時正值廟宇重建期間,廟內神像已經出火,被安置在東山古廟前曠地對開的神棚作臨時暫厝,等待重建後入火安座。

2015年東山古廟被塑造成一幢全新廟宇,換上簇新的磚、瓦、神龕以及神像,甚至昔日大門上的光緒乙巳年所造的百年木對聯,也換上了一副新的,建築物依舊配以「東山古廟」名稱。在廟前會注意到屋脊中央寫有穆字,這是以穆桂英故事為主題的脊飾。

東山古廟進火時,新田鄉大事慶祝,新田龍獅隊文英納師傅亦從英國回港上陣舞獅採青慶祝。

DSC_6436

↑ 重修前之東山古廟(2010)

2013-09-23_10-51-28_HDR

↑ 重建中之東山古廟,由頂部開始拆毀,注意外牆右方有一個圓形銃窗,是昔日「魁星閣」的圓窗(2013)

2013-09-23_10-51-11_HDR

↑ 重建期間,東山古廟內外神祇皆出火,暫存廟宇前方的神棚中(2013)

1471709885044

↑ 重修後之東山古廟(2016)

 

 

東山茶亭

東山古廟旁昔日有東山茶亭,戰前的舊報紙曾經提及,只係一所小茶寮。另外在一篇 1952 年舊新聞,報導在其後方籌建惇裕學校,位置在東山茶亭旁,有趣的是新聞裡只提及東山茶亭而非東山古廟。

今天仍然可以追溯,東山古廟旁的「倫敦一哥」茶餐廳,屋頂正寫有「東山茶亭 1976」,相信由茶亭改建而成,據新田居民所講,東山茶亭以前一直是賣報紙雜貨等店舖。

DSC05252

↑ 東山古廟旁之東山茶亭

 

 

契神改運

在網絡上聽到一位新田文氏鄉民的故事,昔日醫學未及發達,家長會將小孩子上契予廟內的天后娘娘,祈求以祂的威靈來庇佑兒童健康成長,直至長大成人方才脫契。今天東山古廟重建後,以前的古樸天后舊神像已經不復見,並換上一個新的神像,還未脫契的他,契娘已經不知所蹤。

聽說,新田鄉內下一個重修項目是文氏宗祠,這一回,未知道惇裕堂是否跟東山古廟同一命運。

DSC09062

↑ 東山古廟重建後光線及空間亦變得相當充足

DSC09065

↑ 東山古廟主神供奉天后娘娘

DSC09063

↑ 東山古廟天后娘娘神像旁同時供奉楊侯大王,以及龍母娘娘

DSC09064

↑ 東山古廟天后娘娘神像旁同時供奉楊侯大王,以及龍母娘娘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