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新田鄉 (17) - 安龍村
跑遊元朗新田安龍村,在文天瑞像前是安龍村沃經堂,這一幢文氏祖祠非常大,屋頂刻有「沃經堂」大字,大門寫著「通常祖祠」,兩旁有對聯:「沃培根本;經緯文章」,廊柱上另有柱聯:「東鎮新田護各村圍康定;安龍嘯傲佑我鄉里太平」。
↑ 安龍村沃經堂前廣場
文通
沃經堂屬文世歌的三子文通(號勃興),文通的後人在新田鄉繁衍,成為新田鄉的第二房,柱聯中以東鎮及安龍為首,可能東鎮圍和安龍村文氏皆自文通一脈。今次未有緣進入沃經堂參觀,可能要新年節慶才有機會。
現時之沃經堂,可算是新田鄉內,最大型之文氏祠堂建築物,對上一次重修是1963年,當時聘有粵劇團一連四天演劇助慶,六十代重修沃經堂,建築費用達三萬元,其中一萬元由旅英華僑文英生捐款萬元協建。文英生這個名字,在一份論文 “The Man lineage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urope (1950 – 2010): A migration narrative, by Man Wan-Loi” 的一張廳館照片中曾經出現,該照片標籤了幾位文氏華僑名稱,包括文根全、文英生及文煜平,照片底部註明了 “Choys Restaurant, Dean Street, Soho, London, During Second World War, 1940’s”。
文英生從英國向新田家鄉捐款興建社區設施,這一點反映戰後新界大量居民移居英國等地於餐舘工作維生,他們賺錢後會寄錢回新田,為家人興建房屋,也是新田鄉在六七十年代急速發展的其中一個經濟支柱。這一群文氏華僑,也為鄉中的社區發展籌募費用,例如1970年新田鄉東山古廟重修,廟中有一塊石匾獨立為英僑記錄了樂助善長的芳名,當中有145名華僑捐款,金額以「鎊」為單位。文英生這個名字,並沒有出現在英僑這塊石匾中,而是出現在另一塊樂助芳名的石匾中,他的名字僅排列於趙聿修、文茂喜堂、文添根堂之後,明顯對祖堂廟宇的大力支持,估計也反映了這一位英僑已經回到新田鄉居住。
↑ 重建前之安龍村沃經堂(約1963),此照片要感謝沈思提供。
↑ 旅英文氏華僑,照片中出現的名字有文根全、文英生、艾煜平等人
↑ 現時安龍村沃經堂近貌
安龍村燈棚
沃經堂對面有一幢半開放式建築,是安龍村燈棚,棚內供奉「龍眼園護鄉社稷大王」及「龍眼園護土主福德神」,伴有對聯「安鎮社稷感謝恩德扶弟子;龍伴土生厚蒙浩蕩保黎民」(註:對聯上之「浩」字是帶草花頭)及匾額「神人共樂」﹐在旁置有天后娘娘畫像供奉,燈棚有舍頭及值理負責事務,亦有組織金豬會及維持胙肉錢等傳統活動,其中一個特別之處,在燈棚中仍然保留了一個投幣式公眾電話。
廣場旁的東鎮圍遊樂場外,設有東鎮圍土地神壇,每年新田文氏都舉辦土地誕慶祝活動。離開安龍村廣場前,與榕樹下乘涼中的老人家聊聊天,順便請教往仁壽圍圍門的方向。
↑ 安龍村燈棚
↑ 安龍村燈棚內供奉「龍眼園護鄉社稷大王」及「龍眼園護土主福德神」
參考資料
→ The Man lineage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urope (1950-2010): A migration narrative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