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 (38) - 振興新村
跑遊元朗振興新村,振興新村位於鯉魚山鳳池村旁,水邊圍的對岸,既然稱為新村,它是七十年代建成的屋村,並非原居民村落。進入振興新村前,可以看到閘口有一幅街道圖,村名誤寫為「振興新邨」,被人更正為村字,這個錯失成為了一個亮點。
振興新村外是由主要通道「振强路」、「振興路」和「振業路」以及「振興一街」至「振興六街」數條橫街組成,村內的黑底白字路牌相信已經有幾十年歷史。首次走進振興新村,感覺村貌整齊企埋,每幢樓三層高平天台,每層四百呎,建築物是上居下舖形成,不過大部份地面商店都關上門或已經結業。
從振興新村橫街中走,看不到隨處停泊的汽車,原來橫街兩旁劃上雙黃線不準泊車。在這裡可以看到一種新村特色,就是每幢樓的地下放滿單車,似乎單車是出入元朗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每一戶的露台,裝上不同款式的防盗鐵欄,而且掃上不同顏色,欄杆之間又掛滿衣服晾曬,五顏六色好熱鬧的樣子。
村內有一幢兩層高振興新村會所,裡頭有一個通告欄,寫滿村內清理及維修事項,透明度好高,從振興新村內看不到棄置的垃圾,可見村民素養。
↑ 振興新村村口及振興士多
↑ 振興新村村口
↑ 振興新邨(村)街道圖,由國宇公司敬贈,未知道國宇公司是否振興新村興建商
↑ 村內的黑底白字路牌相信已經有幾十年歷史
↑ 振興新村的橫街
↑ 振興新村地下商舖,其中一間是鋼琴展銷廳
↑ 振興新村每座單位都有座號水牌,由廣東省銀行致意,可能振興新村業主的第二階段供款,正是振興街坊互助委員會向廣東省銀行貨款
↑ 振興新村的會所,棄用傳統村公所的名稱
娛樂場
振興新村內街道的名稱,是源自昔日元朗又新街「振興娛樂場」的平房區,即今天元朗賽馬會廣場一帶,該處曾經出現「振興街」、「廣敬華街」、又新街以及第一街至第八街,街道之密集仿似戰前裕景坊的前身「廣興園十八街」般滿佈房屋,商舖每戶濶十至十二呎,例如又新街的書局、攝影室、餐室、舞廳、酒莊、百貨等,另外第一街至第八街,進駐了各行各業,該區乃由1954年開始發展。
後來因配合政府於1971年將新界元朗發展成為衛星城市,元朗振興街一帶居民,成立振興街坊互助委員會,集資向政府購地計劃興建元朗振興新村,娛樂場居民於1972年成立元朗振興新村信託基金籌建新村,最初擬建單位三百個,後來改為二百二十個。
每單位當時定價約為一萬六千元,分為兩階段繳付,每一階段八千元,由 1971年開始,首先繳首期二千二百元,以後分期付款每月三百元,共十八期,最遲於1973年六月,繳付最後一期所餘四百元,即進入第二階段,由振興街坊互助委員會代向銀行貨款,向銀行續供。
當振興街一帶房屋拆遷時,部份居民除搬遷到振興新村外,亦有部份居民搬遷水邊圍邨及龍田村。
↑ 轉載自公共圖書館之 1982年元朗娛樂場寮屋望永興大廈方向
↑ 轉載自公共圖書館 1967年香港年鑑之元朗街道詳圖
↑ 1970年代之元朗娛樂場地圖,注意大新街(今天裕景坊)一帶也是密集的寮屋區
振興公司
振興新村中「振興」二字,跟元朗娛樂場不無關係,因為最初娛樂場由廣敬華公司於1951年創建,後來因生意不景而於1952年轉售予振興公司。而振興公司東主,是元朗鄉紳周自重先生,他的名字在1966年香港年鑑人名辭典中有記錄,他是「金城旅店總經理、元朗振興置業有限公司監事兼總經理,歷任十八鄉鄉事會主席,博愛醫院總理,周氏宗親總會理事,九龍總商會理事」,聽說周自重正是元朗南邊圍人。
↑ 金城旅店,即今天東亞銀行十字路口,星展銀行之舖位,金城旅店已經結業,現時有一間同名之金城找換店
↑ 昔日元朗娛樂場百貨廣告
超香園蛋卷
振興新村裡每條橫街建有兩邊各六幢單位,整整齊齊,由振强街轉入第五街,街尾一角是「超香園蛋卷」。
六七十年代元朗娛樂場中有一檔「超香園蛋卷」,由孔憲侶創辦,在娛樂場經營,制作花生糖及蛋卷,以「超記」品牌於士多寄賣,後來改名「超香園」專門生產蛋卷。後來隨著娛樂場清拆後,工場遷至振興新村,以批發超香園經營,後來孔憲侶因病而超香園停產,最近超香園後人在恢復經營,繼續在振興新村作小量生產。
挑選了一罐超香園鳳凰夾心蛋卷68元 (家鄉鷄蛋卷60元、還有一款紫菜肉鬆味68元) ,畢竟是元朗品牌元朗出品,零捨不同,
比起蛋卷,個人喜歡鳳凰卷,因為較短身容易放入口,不用弄到成檯都是蛋卷碎,至少蛋卷碎會跌回口中,省下執搭的功夫。
↑ 振興新村第五街超香園蛋卷
↑ 超香園介紹的舊式打蛋漿機
↑ 超香園舖前有一個玻璃瓶出售小包裝蛋卷試食($18),既然來到這兒,都不用懷疑蛋卷質素,因為買超香園並非全因為食物口味,也包括了一份感情。罐裝蛋卷有三種選擇,家鄉雞蛋卷 $60;鳳凰夾心蛋卷 $68;紫菜肉崧蛋卷 $68 每盒
↑超香園舖面及蛋卷製作處
↑ 吃完蛋卷也保留了超香園的鐵罐作為收藏
幼稚園年代去過元朗娛樂場,雖然當年家裡沒餘錢玩攤位遊戲,只是隨便看看,但帶給我模糊卻十分快樂的童年回憶。看了你的資料,模糊變得清晰,感動!
@rosanna 謝謝,我寫的比較表面,如果能夠加去你的回憶及故事就能夠更豐富了
周自達, 周自重的胞弟曾在易通中學教書, “易通中學” 還在嗎?
@Eric 《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一書提及過元朗牡丹街曾經有一間易通英文書院,今天元朗這幢易通學校已經不存在了
維新中學 大約在80-90年代結業 有兩層 因為我住在合益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