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錦田鄉 (9) – 祠塘村龍游尹泉菴鄧公祠

週未跑遊元朗錦河路,經過八鄉路迴旋處時,往大欖隧道巴士轉乘站走,目的地是昔日元朗墟墟主鄧文蔚的風水穴,最後終於在高架天橋下看到「清欽賜進士文林郎 浙江衢州府龍游縣知縣加贈 孺林郎十七世祖考泉菴鄧公之墓」,曾於1967年進行重修,此風水穴名為「獺地隴」。

為什麼要去看鄧文蔚之墓,因為近年先後到過元朗舊墟、祠塘村龍游尹泉菴鄧公祠、泰康圍及永隆圍圍門,這幾處地方都跟鄧文蔚有莫大關係。

鄧文蔚,元朗錦田泰康圍人,於康熙24年(1685)考中進士,功名牌懸掛在「永隆圍圍門」裡,這一位進士,亦是香港境內第一位進士,昔日進士就當是現今大學博士,考取進士會授予官職,分派到浙江省龍游縣做縣官,鄧文蔚後人於永隆圍對面之祠塘村,建「龍游尹泉菴鄧公祠」以供奉祀,又稱光裕堂。鄧文蔚在清朝於康熙八年(1669)香港復界後設立圓塱墟(元朗舊墟),並建大王古廟及天后古廟。

所以鄧文蔚可說是元朗歷史中重要一員,雖然他設立元朗墟和考取進士的時間上有矛盾,直至現時元朗舊墟仍然屬於他的後人「光裕堂」。而鄧文蔚後來被安葬於八鄉山之「獺地隴」風水穴,先不談風水,從墓前遙望錦田盤地、雞公嶺及大刀屻,已經是一個怡人的明堂美景。

所以跑遊過元朗舊墟、祠塘村龍游尹泉菴鄧公祠、永隆圍圍門這三處地方,最後亦要往八鄉鄧文蔚的風水穴去看,仿佛去追索了他的一生。

140412 IMG_3118

↑ 龍游尹泉菴鄧公祠

 

 

Google Maps

看 Google Maps 地圖「140413 跑遊元朗錦田獺地隴

鄧文蔚

其實昔日的跑遊元朗文章中,不斷有提及到鄧文蔚這個名字,下面是我重新依時間舖排去描述鄧文蔚的歷史。

當中,他設立元朗墟和考取進士的時間上出現矛盾,既然大王古廟記載:鄧文蔚在康熙八年(1669)賜進士出身知龍游縣事房叔祖文蔚公,由大橋墩遷墟於元朗。另外,在永隆圍圍門的進士功名牌上卻寫明:鄧文蔚於康熙乙丑科(1685)會試中式考獲進士。兩處記載鄧文蔚考中進士的年份,者相差 16 年,誰對誰錯,這一個可算是元朗歷史上的一個謎題。

 

以相關字為首,記載鄧文蔚的史蹟:

 

鄧文蔚 – 字豹生,號泉菴, 元朗錦田泰康圍人, 是錦田鄧氏十七世祖

 

清舉人 – 鄧文蔚於順治十四年(1657) 丁酉科鄉試中舉。舉人的名字源自漢朝,當時賢才由郡國守相薦推舉予朝廷,舉人是「所舉之人」的意思。

 

圓塱墟 – 鄧文蔚於清朝取消遷海令(1662-1669)後,於康熙八年(1669)設立圓塱墟(即現時元朗舊墟)取代大橋墩墟,圓塱墟位於元朗涌對岸,南邊圍與西邊圍之間,以鄧文蔚房之「光裕堂」為墟主。

 

大王廟 – 鄧文蔚獲封地設圓塱墟,由大橋墩遷墟元朗,併建大王古廟,此事被記載於元朗舊墟大王古廟《重建大王古廟碑記》之中:「溯自康熙八年,賜進士出身知龍游縣事房叔祖文蔚公,由大橋墩遷墟於元朗,併建大王古廟。右西圍,左南圍,而墟居其中。」大王古廟於長盛街街尾晉源押旁,廟內有一個 1731 年的鼎,廟內供奉楊侯大王及茅洲大王(洪聖),是南邊圍及元朗舊墟的主廟。

IMG_2842

↑ 圓塱墟大王古廟

 

 

天后宮 – 鄧文蔚建元朗五和東頭村天后古廟,牌匾上寫著康熙五十一年(1712),古廟門檻上外有「南海慈航」四字,外牆有一對由錦田泰康圍鄧光裕堂題之對聯:「觀空有色西方月、聽世無聲南海潮」。昔日錦田鄧氏以種植稻米維生,每隔兩年便會到天后宮祭祀,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

IMG_2885

↑ 元朗五和東頭村天后古廟

 

泰康圍 – 鄧文蔚與鄧皆悅於清康熙初加建泰康圍之圍牆,當時村落流行加建圍牆,吉慶泰康二圍均建有深溝,大門裝有連環鐵門,以防禦海盜寇亂。

1396787026471

↑ 泰康圍圍門

 

水頭村 – 鄧文蔚倡建水頭村「鎮銳鋗鄧公祠」,祠堂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落成 ,又名「茂荊堂」,取其荊花正茂之意

130920_10-32-06_HDR_1

↑ 水頭村「鎮銳鋗鄧公祠」

 

 

清進士 – 鄧文蔚於康熙廿四年(1685)乙丑科考中進士,屬香港區內第一位的進士

140412 DSC02101

↑ 鄧文蔚於康熙廿四年(1685)乙丑科考中進士

 

 

永隆圍 – 鄧文蔚之「進士」功名牌匾懸掛於永隆圍圍門,牌匾:「進士 康熙乙丑科會試中式第六十八名鄧文蔚立」

140412 1396764778806

↑ 永隆圍圍門,左中之功名牌匾便是鄧文蔚之進士牌匾

 

龍游尹 – 鄧文尉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獲授浙江衢州府龍游縣縣尹(知縣)一職

 

獺地隴 – 鄧文蔚之墓穴位於八鄉大欖隧道交匯處附近,風水穴稱為「獺地隴」

140412 1397360077413

↑ 昔日元朗墟墟主鄧文蔚的風水穴

 

祠塘村 – 鄧文蔚後人為了奉祀鄧文尉,於1768年在永隆圍對面祠塘村,建立了祠堂「龍游尹泉菴鄧公祠」,為錦田鄧氏四間祠堂之一。祠堂外有對聯:「錦江瑞氣日邊騰甲第 宏開世守文章成世業、桂閣天香雲外發科名 繼起家傳詩禮振家聲」。

光裕堂 – 「龍游尹泉菴鄧公祠」又稱為光裕堂,鄧氏後人仍然在「龍游尹泉菴鄧公祠」舉行春秋二祭、團拜及點燈等傳統儀式。光裕堂現時由鄧文尉六個兒子後人共同擁有及管理,在鄧文蔚的墓碑上亦有記述他六位兒子。

140203 101408

↑ 錦田祠塘村

 

蒙養學校 – 鄧文蔚之龍游尹泉菴鄧公祠,曾經用作學校,是蒙養學校的前身,蒙養學校是錦田區第一間現代小學

元朗墟 – 鄧文蔚所設之圓塱墟後來改稱為「元朗舊墟」,原本大部分物業屬於光裕堂擁有,期間陸續出售。由於舊墟規模已經不能滿足當時元朗社會需求,加上光裕堂對店舖租金的控制,元朗出現合益街市(元朗新墟)取代舊墟的市集買賣活動。

Yuenlong000_1935

↑ 1935年元朗舊墟,該墟市於道光初年曾被形容為「往來行旅,莫不挾所求而來,愜所求而去,豈非儼然一大都會哉」。昔日的元朗舊墟滿街盡是各式各樣的商舖,總數約百多間。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