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路過

6

路過 沙田排頭村及上禾輋

平日走過沙田火車站旁邊的排頭村 (Google Maps) 很多遍,印象深刻的,是村空地上的涼果零食小販檔,總是掛起七彩大雨傘開檔, 該處也是通往沙田宜家傢私必經之路。 一直都沒有細心留意這條排頭村的故事和歷史,最近經過這條村,停下腳步欣賞了村中的古老青磚大屋及兩幢藍氏家祠,再走到在鄰的上禾輋村去看,機緣巧合之下,原來已經進入了下禾輋村,還踫到一位健談的陳氏村民,暢談間才發現,原來他背後的一列排屋也就是三級歷史建築物之一。

8

路過 西環魯班李白 西營盤歷史建築群

去年12月底遊畢所有維多利亞城界石後,下山經過堅尼地城區 rockhill street 石山街,於是順道走到「四環九約」中之「西環七臺」,繞著整個堅尼地城歷史建築群走一圈,主要是太白臺及青蓮臺兩段小巷,不會花上太多時間。「堅尼地城」這個名字來自香港第七任總督堅尼地,西區岸邊填築土地稱為堅尼地城,而至於西環七臺,背後正是香港李陞家族的一個故事。 堅尼地城區歷史建築物 (Google Maps 位置) 魯班廟 | 青蓮台 15 號 (1884 年) 一級歷史建築 #018 香港道德會 | 太白臺 8 及 9 號 (1920年代) 二級歷史建築 #314 戰前住宅 | 青蓮臺 9 號 (1920年代) 三級歷史建築 #975 廣悅堂公所 | 青蓮臺 16 及 17 號 (1949年)...

8

121201 路過 澳門 蓮峰

路過澳門,趁空於週六中午,由英皇酒店開始,隨意地走出了一趟澳門文化之旅,目的地本來只有一個:「望廈山」,結果一次過走遍澳門西北。有興趣跟著走的話,除了要帶相機之外,還要準備好腳骨力。 這一次遊澳門,從澳門炮台的故事,間接暸解到香港屯門曾經發生過一場「屯門海戰」,正是 1521年(明正德16年) 8月底至9月間,由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於屯門海域抗擊佛朗機人 (葡萄牙人) 的戰役,明朝獲勝而告終,否則香港或深圳可能會出現一幢大三巴。經過屯門海戰,三十多年後葡萄牙借用商船觸礁的借口,進貢物被漏濕需要借地晾曬,登陸澳門。期後先取得居住權,澳門繼而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7

路過 首都北京 (1)

路過 首都北京,醉翁之意不在景點,畢竟要挑幾個地方去看,除了鐘樓鼓樓之外,其他北京的景點幾乎面臨了文物災難,看到各省各地的人擠身其中,感受不到他們正在欣賞文物的歷史背景,也都是走馬看燈的,在故宮及和珅府中會看到留下橙皮和煙蒂。而身為一個旅客置身其中,可能會寧願這些歷史好好保存起來,讓遊人的文明水平提升是適當水平才開放。 意料不到的四天旅程,從中國南方走到北方,看的是 600 年前明成祖朱棣精心營建的京城。估不到週未的一場雨,把幾天的時光扣掉了大半天,在雨中的難得截到一程的士,是最值回票值的。 把數天的行程紀錄下來: 第一天:鐘樓鼓樓 – 南鑼鼓巷 – 花家怡園 – 中央電視樓夜景 第二天:恭王府 – 京城雨景 第三天:故宮 景山 角樓黃昏晚霞 水立方鳥巢 第四天:國貿站往北流浪 團結湖公園,午後回程

32

跑遊元朗十八鄉 (9) - 大旗嶺村歷史性建築群

回憶起第一次到元朗大旗嶺村,是 2008 年新年初三的假期,當時在大棠路古宅「筱廬」外欣賞拍照。這一條大旗嶺村,跟鄰近之崇正新村等,圴是元朗十八鄉之中較後期成立的村落。大抵在港英政府管治之下,香港社會比較週邊地區穩定,吸引了大批居民或華僑遷居,在相當人口時正式立村。 大旗嶺村範圍相當廣濶,現時部份土地改建成大廈住宅,村路縱橫連貫,當中仍然保留多間民初建成的住宅,從建築裝飾可見四邑及客家建築特色。這些建築物,部份被列入香港歷史性建築物清單。 昔日大旗嶺村外有賣零食的小鋪,米舖,村中還有豬欄和果園,腸粉和麵條工場,光明學校舊校舍、嶺文學校等。大旗嶺村居民擁躍參與神誕慶祝,遇上村民正在練習舞獅舞麒麟,為將即來臨的天后誕巡遊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