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村公所

1

跑遊元朗錦田 (62)-沙埔村(三)

跑遊元朗沙埔村,村中由伍、黃、陳、游四姓村民組成,據1899年港英政府記錄,當時村代表是伍醮德,其後在1935至2006年間,沙埔村村長均由伍、黃二氏擔任,相信四個姓氏之中,他們擁有較大政治權力。 據村公所之歷史起源所記述,沙埔村創立於模範鄉之處,後來為了更好的水源及風水,遷至木棉頭繼善堂附近位置(據黃紹聰村長所指,村中父老相信木棉頭大約是逢吉鄉及沙埔之間,富源隆附近的位置),後來村民再次遷徒至現時位置,村民稱至今已經有五百多年歷史,即是大約1500年立村,當中經歷了1662年遷海復界事件。

1

跑遊元朗新田(82)- 壆圍(一)

跑遊元朗壆圍村,油站旁建起了壆圍牌樓,村民在2016年10月舉行了落成典禮,晚上吃盆慶祝,黃柏仁師傅帶領白眉世強國術龍獅會祥龍醒獅助慶,健兒穿上綠色制服,祥龍亦以金綠色為主色,為牌樓入伙舞龍獻瑞,黃師傅解釋壆圍地形屬蟹地格局,適宜以青綠色為主調,當天洪佛-國際競技會也帶同醒獅到賀。 昔日壆圍三面環水,從高空圖看,外形似一隻螃蟹,村內壆圍大眾的建築物,例如牌樓和神廳等,鮮見有紅色或黃色屋頂;九十年初所建之壆圍抽水站,亦掃上了綠色屋頂配合壆圍風水。屏山地形同屬蟹地,鄧族村民把屏山舊差館屋頂的顏色由紅色換成綠色,道理也是一樣。

11

跑遊元朗厦村 (19) - 田心村

跑遊元朗 厦村鄉田心村,走過新李屋村及田厦路錫安堂,經過瑞昌兄弟有限公司,便到達田心村村口。香港有數處地方名叫田心,包括元朗八鄉田心村、沙田田心村、以及牛池灣田心村等,顧名思義,相信皆是由農田中之禾寮,發展成為一條村落。

2

跑遊屯門鄉 (2) -和平新村涼亭及村公所

跑遊元朗洪水橋丹桂村路,轉入排洪渠,其實是元朗與屯門區的交界處。排洪渠西路和平新村里,屬於屯門區和平新村範圍,而排洪渠東面單車徑屬於元朗丹桂村範圍。 這裡連接洪水橋「天地人路」,單看道路的名稱,是元朗區內最獨特的道路名稱之一,傳統中國社會中,天地人一般指三才,加上日月星運轉不息,是世界上萬物生存的空間,不過人要行德作善,才能與天地並稱。天地人路,加上在鄰的和平新村的和字,剛湊成天地人和,符合社會流行一句天時地利人和,剛好寄托在道路名稱上,喻生活順境,包括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和相處和睦。這一些都是堆砌出來的解釋,有機會的話,很想暸解理民府師爺命名這一條道路時的原意。

0

跑遊元朗八鄉 (24) - 大江埔村村公所及牌樓

跑遊元朗錦田鄉,走到治河路盡頭,已經是八鄉的鄉界。在路旁看到有一個「比比書屋」的招牌,怎樣也猜不到在這種偏僻的鄉郊有一間書屋,嘗試依指示牌的方向走,但是又不敢探入,於是退回治河路上。(後來從網絡上查看,比比書局是一位退休社工,在大江埔設立一間田園書屋,用以書換菜的活動,鼓勵人捐書換領當造農產) 在路口不遠處,有一幢八鄉大江埔村村公所﹐村公所遠離村屋,有點孤伶伶的感覺,村公所大門刻有對聯:「大江源堪育活水永澤;埔村樂安居福祉長臨」,上下款為:「己丑年初春吉日落成,香江黃桂河撰聯並書」,相信是建於 2009 年。

0

跑遊元朗十八鄉 (85) - 山貝村村公所

跑遊元朗山貝村,離開仁興學校後進入山貝村,經過村口前的大榕樹及神壇,在旁是三層高山貝村村公所。 村公所內大堂貼滿村公所捐款鄉紳的照片,在旁有一篇村公所竣工啟用碑記,這一篇碑記述重建祠堂、書房及村公所的經過,這三幢建築之中,其中兆元書室,可惜今次再遊山貝村時未有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