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 (76) - 港鐵元朗站月台編織集體憶記藝術作品
跑遊元朗,港鐵元朗車站的月台上,最多人聚集的地方,可能是「晾衫架」下的幾排長櫈,這幾排長櫈是車站裡唯一的椅子 ,提供乘客安坐等待列車或等人。除此之外,一般市民只能在新元朗中心或南邊圍的出口附近,坐在窗壆之上等候。
長椅上的巨型「晾衫架」,曾經乘搭西鐵的元朗人都會見過,這一件藝術品名稱叫《編織集體憶記》,大家卻可能未有留意到。
↑ 這一張照片亦成印刷成其中一款明信片,因為編織集體憶記也算是元朗地標之一
港鐵 ‧ 藝術
這兩支晾衫架,是由 2011年7月開始晾,算起來剛好晾足 6 年時間,它是港鐵車站的「港鐵 ‧ 藝術」計劃中所設置的 72 件藝術品 之一,計劃目的是要把獨特的藝術品融入車站月台中,為車站打造成舒適悅目的環境。
芸芸 72 件藝術品之中,單單在西鐵沿線的列車站就設有4個,它們分別位於屯門《龍舟》、天水圍《攀登》、元朗《編織集體憶記》及南昌站《融》,當中以元朗站的雕塑作品最為注目吸引。
↑ 從另一角度去欣賞這一件藝術品,展出了剛好 6 年時間,作者文鳳儀說:「六六無窮」
晾衫竹 x 編織集體憶記
港鐵元朗站月台這一件藝術雕塑,由香港本地著名藝術家文鳳儀創作,名為「編織集體憶記」”Weaving for Collective Memory” ,她透過作品去重塑舊日香港家庭用晾衫竹曬衫的情景,作品中的衣服似是隨風飄揚,彷彿正被風吹動一樣,在作品附近的一條柱上,嵌有作品介紹牌,只要細心閱讀,可以看到作品的創作理念:「作品重現舊日社區常見的景象 —— 家家戶戶以衣裳竹 曬晾家庭成員的衣物,以喚起大眾對往昔的寶貴回憶。」,文中以衣裳竹描述,已經是一份藝術。
↑「編織集體憶記」”Weaving for Collective Memory” 介紹牌
文鳳儀
藝術家文鳳儀,祖藉深圳寶安,可能跟元朗新田文氏也有淵源。她於1990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修讀藝術期間,文鳳儀已經從事藝術創作,早於1995年與莫一新成立「莫文藝術家工作室」,從事創作及藝術教育工作,1999年獲中文大學研究院藝術系碩士,2008年獲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學系文學碩士。
文鳳儀曾參與過逾百個展覽,紐約、巴黎、倫敦、瑞典、巴塞隆納、北京、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各地城市都曾展覽過她的作品。同時,她活躍於本地公共藝術發展,自1991年起屢次獲得香港、中國、美國的藝術獎項,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機場管理局、日本及中國博物館等,皆有收藏文鳳儀的作品,還有被本地及海外機構及私人收藏。難得在元朗區裡,有文鳳儀的雕塑作品長期展出,陪伴著每日乘西鐵的元朗市民在月台上出出入入。
↑ 這是一本介紹文鳳儀及莫一新藝術作品及理念的書藉,英文名稱是 “FALLING INTO A TRANCE”,中文名稱卻各有不同演譯,文鳳儀稱為「恍惚之間」,莫一新稱為「出神」。文鳳儀這一位藝術家,原來也是我的師姐,修學年份不同,皆是畢業於中文大學
《編織集體憶記》 衣服的密碼
坐在西鐵月台的長椅上,抬頭欣賞上方的藝術作品,此刻可以仔細留意到,晾衫竹上的衣服和物件由金屬線條制作,包括有一件針織樽領長袖衫、白色嬰兒連身衣、紅色小童衣裙,成人疏織長裙、深色菱形格紋的外套、藍色底手袋,這些衣服大家都可能似曾相識,看得出神,其實它們各有意思。
文鳳儀解釋了這幾件衣服的背後,跟她的現實生活也有關係,例如樽領長衫是參考了大部分香港女仕都曾經擁有的衣物,既平常又親切、白色嬰色服是代表她的兒子和兒甥的衣服,小紅裙屬於兒甥女幼時的衣物,長裙則是参照了她懷孕時的一條棗紅色長裙 ,深色外套是文鳳儀送給父親的温暖牌毛衣,而那個環保購物袋,相信是大家都有擁有的。從這幾件曬晾的衣物中,可以窺見到一個家庭裡幾代人的連結、反映出創作者的人文情懷和心理。
《編織集體憶記》裡這些金屬雕塑作品,利用金屬線條編織成衣服,突出藝術品的形態,又讓觀眾在視覺上填補通透的空間,帶出一種半透明的效果。作品被懸在半空之中,有一種正被風吹起的飄逸感覺,明明是一件硬崩崩的藝術品,文鳳儀把它們柔軟的一刻呈現。在元朗西鐵站鄰近之 Yoho Midtown,售樓時模仿日本六本目 Toyko Midtown 以藝術雕塑作為賣點,屋苑裡頭設有三件雕塑:’Echo’、’Conversation’ 和 ‘Integration’,它們都是呈現一種剛性的表現,而港鐵元朗站內的《編織集體憶記》,剛好給予了一份「剛柔並蓄」的感覺。
↑ 每件作品也有意思,小紅裙屬於兒甥女幼時的衣物,白色嬰色服是代表她的兒子和兒甥的衣服
↑ 長裙則是参照了文鳳儀懷孕時的一條棗紅色長裙 ,深色外套是她送給父親的温暖牌毛衣,而那個環保購物袋相信是大家都有擁有的
編織親密
那麼對比起西鐵元朗站月台的《編織集體憶記》作品,文鳳儀在其他藝術館展出的編織系列作品,都顥得更柔滑細緻。然而這一系列的編織藝術品,並不是要展示幾件衣物雕塑這麼簡單。文鳳儀說過,創作過程要比起完成品的結果重要,她把家人的舊衣服,用另一個方法令它們浮現在這個世界之中, 通過將舊衣服定型、繪紋、繞線、焊接等繁瑣過程,經過數個月至一年時間的創作,把柔軟的衣服,加入各種織紋,演變成另一個剛硬的形態,物質由柔轉剛,外觀上卻又帶出一份柔性﹐這一個創作過程就好比一個的儀式,把從前自己和家人穿過的舊衣重生,藉著創作藝術,從物件上尋回往昔的珍貴感情記憶。
這一種利用金屬物料及線條來縫製的立體藝術創作,成為了文鳳儀的個人藝術風格,自從2008年首個編織系列作品 《編織親密》Weaving Intimacy 開始,就展露了一份女性藝術家的脆弱柔美及觸覺微细的特性。有人說,男性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會呈現雄強有力,重邏輯思維和理性的一面,從文鳳儀的編織系列藝術作品,從金屬加工至成型,暗地裡顯露出一份男性獨有的剛陽性格,制作期間經歷了創作上的困難,形成自己的特色,表現了男性化力量與女性化氣質,令她的作品擠身在男性主導的雕塑藝術界中。
↑ 左圖是文鳳儀之 《編織親密(身體線)第Q1號》作品,作品有 140cm 高,另一件是 《編織親密(身體線)第Q2號》作品
↑ 文鳳儀的另一件作品《得樂》Sorrow and Happiness ,四條女性襪褲和一件童裝,令我想起這一份得樂,反映了作者的五娣弟的童年
編織親密
《編織集體憶記》主題是「重現舊日社區常見的景像,家家戶戶以衣裳竹曬晾家庭成員的衣物,以喚起大眾對往昔的寶貴記憶。」原來文鳳儀也有一段關於「衣裳竹」的經歷,她憶說童年時曾經與家人同住唐樓,有一次曾自告奮勇,要幫母親晾衣於衣裳竹,然後懸掛在窗外的晾衫架,衣衫排得井然有序、當她正沾沾自喜之時,冷不提防十歲的身軀無法駕馭那足有十尺長,又掛滿衣物的衣裳竹,倏忽間,竹子連衫幾乎要從三樓直插至地上,那時驟見有途人經過,嚇得她冷汗直流。最終有母親及時出手相助,才幸免於難。
↑ 文鳳儀的五娣弟童年舊照,最高的一位就是大家姐文鳳儀,因為家中有四娣妹,所以 sisterhood 和 girl-land 別具深刻體會,藝術作品中往往出現四娣妹的主題
月台晾衫架等車
自從《編織集體憶記》展出後,有位家住元朗的前輩跟她戲言: 「文鳳儀,我常坐在妳的作品下一一等車!」,起初她還不明,後來才知道前輩指的,就是元朗站月台那晾衫架。
老實說,每次乘西鐵往九龍市區,我的家人也是相約在晾衫架下等侯,一同上車閒聊,是天倫之樂。每日進出西鐵列車的元朗人,相信他們花不超過九秒鐘去看這一個《編織集體憶記》作品,文鳳儀就花了超過九個月的時間創作這一件藝術品,如果有興趣,大家還可以去添馬艦公園及立法會綜合大樓,探訪她的其他公眾藝術作品。
→ 《迷蝶 香》設於添馬艦公園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委托裝置作品)
→ 《蝶. 莞爾》設於立法會綜合大樓
(立法會委托裝置作品)
→ 《編織集體憶記》設於元朗站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委托裝置作品)
最後列出藝術家文鳳儀在藝術發展的主要經歷、包括近年的個人展覽及部份曾參與的藝術聯合展覽活動:
1968-於香港出生
1990-畢業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學士課程
1991-參與 香港 PASQUA 畫廊《個人作品展》個人展覽
1991-獲得 夏利豪現代藝術基金「最具潛質藝術家獎」
1994-參與香港漢雅軒之 「非主流之聲-
十位中國女藝術家作品展」
1992-獲得 國際水墨大賽銀獎
1995-成立 「莫文藝術家工作室」,與莫一新合作
從事創作及藝術教育工作
1997-獲得 美國「自由人基金亞洲藝術家獎學金」
1997-參與 香港藝術中心《文鳳儀、莫一新雙個展》
個人展覽
1997-擔任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研究生助理
1998-參與 北京中國美術館「世紀.女性」
藝術展覽;獲得「藝術批評家獎」
1998-參與 北京國際藝術苑美術館
「個人作品展」個人展覽
1999-畢業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藝術系碩士課程
1999-擔任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任講師 (1999-2001)
1999-參與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現存與不存之間:
文鳳儀繪畫作品展」個人展覽
1999-參與 日本福岡美術館
「第十四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
2000-獲得 英國溫莎.牛頓全球
繪畫大賽地區獎(香港)
2000-參與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當代香港藝術 2000」展覽
2002-策劃 香港中、小學校公共藝術推廣
2003-獲得 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雙年展」獎項
2004-獲得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房屋署合辦
東涌逸東邨公眾藝術計劃公開賽入選獎
2005-參與 紐約布法羅大學美術館及
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牆:中國當代的歷史與邊界」展覽
2005-參與 香港嘉圖現代藝術
「讚星禮斗:文鳳儀作品展」個人展覽
2007-於藝 倡畫廊展出個人作品
2008-畢業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學系
(道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2008-獲選 香港中文大學院長優秀學生名單
2008-參與 西班牙巴塞羅那、帕爾馬及
馬德里 la Caixa Forum 美術館之
「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展」展覽
2008-參與 香港火炭藝術家工作室
「靜水流深-文鳳儀近作展」個人展覽
2008-擔任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課程導師
2008-獲得 Sovereign 亞洲藝術基金辦
Sovereign 亞洲術獎入圍獎
2009-參與 北京今日美術館「意派世紀思維展」展覽
2009-參與 方由畫廊、香港國際古玩及
藝術品博覽會於香港香港會展覽中心舉辦之
「編織親密:身體線-文鳳儀作品展」個人展覽
2009-參與 方由畫廊「思織物-文鳳儀個展」展覽
2010-展出 《蝶.莞爾》作品於立法會綜合大樓
2011-展出《編織親密:喜有 此履》作品
於荃灣政府合署(藝聚政府大樓作品)
2011-展出《編織集體憶記》作品於港鐵元朗站
2012-參與 香港及星加坡路易威登藝廊「藝裳」展覽
2012-展出《迷蝶香》作品於香港添馬公園
2013-參與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 巴塞爾藝術展」展覽
2013-獲得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辦之
「香港六藝卓越女性」獎項
2013-參與 香港當代藝術展及香港癌症基金
慈善拍賣「INSPIRE 啟」
2014-展出 《記四姊妹》作品於香港藝術中心
2014-參與 台北 LV 中山藝文空間
「衣戀記事-文鳳儀個展」展覽
2014-參與 北京東京畫廊「新朦朧主義」展覽
2014-參與 香港藝術中心「恍惚之間:
文鳳儀、莫一新雙個展」展覽
2014-參與 上海獅語畫廊
「鏘鏘-四位女藝術家聯展」
2014-展出 《記憶.綴白》一生一旦戲服雕塑作品
於紅磡高山劇場新翼
2014-參與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之
「迎海——自然交響曲」現代藝術雕塑展覽
2015-參與 廣州紅專廠藝術區「飄渺與
忘形之間:文鳳儀、莫一新雙個展」展覽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