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十八鄉 (13) - 五和:東頭、蔡屋、英龍圍、大圍、東新黃屋

元朗南眾村落中,有「大樹下十八鄉」,「橫洲六鄉」,還有「五和」圍村。「五和」指元朗西鐵站旁邊的幾條村落,包括東頭村、蔡屋村、英龍圍、大圍村、東新黃屋村等,昔日結盟為五和之名稱。站在元朗西鐵站 G2 或 J 出口,幾乎可以一覽各村的景貌。(Google Maps 位置)。

除了「五和」五條村,該區連同其他村落亦有「東頭約」之稱。現時在這幾條圍村中已難以看到五和的字眼,不過在大圍村「五和公立學校」和通往大圍村的「五和路」中,還可以看到五和這個村落聯盟的痕跡。

昔日英龍圍等地之照片

 

遊訪五和村落,紀錄村中的歷史建築物,遂一作介紹:

 

東頭村

  • 東頭村古井
  • 東頭村神廳
  • 東頭天后廟 ♥ * 歷史建築 #934
  • 東頭觀音廟 ♥ * 歷史建築 #1143
  • 崇德學校舊址

東頭村位於舊墟南邊圍以東,猜估是東頭村名字之由來,村中有井頭和社壇土地公神位。東頭村村公所在村口,村後有一所神廳「福興堂」,屋頂刻有 1968 年份,門前有一對對聯:

「神顯威靈施四境、廳呈靄瑞遍東頭」(靄瑞指吉祥之雲氣)

 

東頭村井頭和社壇土地公神位 (左); 村後神廳福興堂 (右)

 

東頭村裡有一間天后觀音古廟,由鄧文蔚建成,屬錦田鄧氏所有,牌匾上寫著康熙五十一年(1712)。

 

東頭村天后觀音古廟,牌匾上寫著康熙51年

天后古廟神壇

 

這座兩進式廟宇中,前廳是「天后古廟」,從天后廟旁側路走(比較隱蔽的),可以走到後廳之「觀音古廟」,敬奉觀音娘娘和守護神亨哈二將。

關於天后林默娘的守護神亨哈二將,傳說在二十三歲那年,她的母親病重,當她遠到長白山採摘野山人蔘時,收服了兩個魔王;大魔頭名「哼」,能看到千里之遠;小魔頭名「哈」,能聽見千里之聲。此後兩個魔王被封為神將,跟隨天后左右,協助她拯救萬民。

 

猜不到要從天后廟外的小路才通往觀音古廟,門檻上外有「南海慈航」四字

觀廟古廟神壇

 

觀音古廟門檻上外有「南海慈航」四字,外牆有一對由錦田泰康圍鄧光裕堂題之對聯 ( 鄧光裕堂為奉祀鄧文蔚所建,而鄧文蔚便是1670年建立元朗舊墟之墟主):

對聯:「觀空有色西方月、聽世無聲南海潮」

歷史建築物簡要記載,昔日錦田鄧氏以種植稻米維生,每隔兩年便會到天后宮祭祀,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相傳,廟旁的風水林曾保護村民在二次大戰中避過流行疫症。不過由於風水關係,東頭村村民甚少到廟宇祭祀。廟內保存了康熙年代的古鐘。這座天后觀音古廟之歷史建築評級(#934 & #1143)於2010年被降至 3 級。

在這「五和」的幾條村落中,仍然保留了不少「一進一院」式的舊民居村屋。於天后廟後方有「天主教崇德學校」(小學) 舊址,現時被空置。

 

天后廟後方「天主教崇德學校」舊址,現時被在鄰的村民放置雜物

蔡屋村

  • 蔡氏家祠

蔡氏源自宋敕授承德郎國子監助教,「蔡氏宗祠」有紀載蔡氏十三世祖肇祥公由新安沙浦村遷居元朗十八鄉東勝村,即今之蔡屋村,公生二子,曰情山、淡溪。本村乃情山公之後裔,大圍村蔡氏乃淡溪公之後裔也,本村奉安公為一世祖,歷代人口繁衍,現今已三十傅矣,戶口佰餘戶,人丁亦已超越伍佰餘眾。(中国各省市蔡氏简介)

蔡屋村於天后寶誕中亦有花炮會之活動,村民參加可以獲發燒肉,參加慶祝晚會和競投神物等,節日中可見村內保持圍村氣氛。

 

蔡屋村村口牌坊後便是蔡氏宗祠,蔡屋村村公所亦在鄰

 

英龍圍

  • 英龍圍圍門
  • 風水池

嘉慶年間已經有志藉紀載之圍村(自: 香港圍村調查報告),英龍圍係岑田(錦田)鄧氏所立,英龍圍是由鄧洪儀二房鄧鎮之後裔分居英龍圍,據說鄧氏亦選擇於此地設立元朗墟 (元朗舊墟)。可能是基於鄧氏家族勢力,圍村的名字使用「龍」。

於錦田鄧氏冊中有一段關於英龍圍的文字:「英龍股、英氣迎人近集嘉賓雅士、龍光射斗精華通紫府天宮」

英龍圍圍門的村屋在風水池下的倒影,這景像有點像粉嶺圍,同樣保留了一個風水池於村口

現時元朗舊墟中例如利益街 47 號(被評為歷史建築),利益街 38 號及位於酒街的 5 至 6 間屋也屬於鄧氏家族(英龍圍)。

看: 大橋墩 圓塑墟 元朗舊墟

 

大圍村

  • 五和公立學校 ♥
  • 圍門 (解元牌匾) ♥ * 歷史建築 #1269

大圍由黃氏和蔡氏族人創建,大圍村圍門最初約建在 1500 年代,後在 1911 年重建。從前,圍門在晚上關上,而馬田村更練則在村內巡邏,保護村民免受土匪攻擊。該址是村內其中一個點燈、拜祭土地和進行特別節日,如農曆新年燒香的地方,現時仍是村裡重要的社交聚會地點。

大圍村圍門,是五和中保存得最好的青磚圍門,圍門上有兩口銃窗

大圍村神廳 (左) 和圍門後 (右)

 

大圍村圍門裡掛著一幅光緒二年(1876) 之「解元」牌匾,解元指省城舉辦之鄉試(每3年一次),考中第一名者被稱為「解元」,明代才子唐伯虎他就是解元。(南邊圍亦都出了有一位秀才「伍醒墀」)

看: 伍醒墀 – 自維基百科

 

大圍村圍門裡掛著一幅光緒二年之「解元」牌匾

 

大圍村裡有停辦中之「五和公立學校」校舍。

除了村前的一片風水池外,值得一看的是圍內巷尾的祠堂仍擺放著龍船的龍頭。由此可見這兒一帶昔日應鄰近海邊,亦有龍舟競渡的活動。

大圍村裡有停辦中之「五和公立學校」校舍

東新黃屋村

  • 黃屋村古井
  • 大王廟(二聖宮) ♥ * 歷史建築 #1265

黃屋村村內黃姓駱姓人氏居多,村內活動靠新墟合益公司股息,和村民井水錢等收入,每年正月都有開燈作福,年晚酬神等活動。

 

黃屋村村內之古井和社壇

 

黃屋村村後有一所二聖宮,廟外稱為「東約頭大王廟」,建築年份已無從稽考,曾於 1924 年進行翻新。這座古廟迄今仍是大圍附近七條村落所組成東頭約的村廟。二聖宮是昔日的盟村信用社,曾於 1958 年贊助興建五和公立學校。另外,村民亦會在這裡舉行點燈及元朗街坊十年例醮勝會。

 

東新黃屋村村口牌坊

 

根據大王廟內牌匾及對聯推斷,該廟建立約於光緒三年,廟內有牌匾「感應無極」 (光緒三年)、「聖恩浩蕩」 (鄧氏)、「聲靈赫濯」 (鄧氏英龍圍)。

據大王廟紀述,清嘉慶年間,由山貝村、黃屋村、大圍、英龍圍、蔡屋村、東頭村、楊屋村、下攸田村、港頭村、大旗嶺仁慶里、舊墟關屋等鄉賢組織成「東頭約」,為團結鄉眾。大王廟正殿入口上書「二聖宮」,供奉楊侯大王和洪聖大王,側廳供奉土地神祉及財帛星君。

東頭約大王廟外一對對聯:

「大德垂千古、王恩澤萬方」

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日舉行開燈儀式,祈求人丁興旺,活動由正月十一日開燈直至十七日完燈,每天三次添燈油和上香 (興燈) 儀式,十分熱鬧。村民會在大王廟內舉行分燒肉儀式,供村民派燒肉帶回家拜神。

昔日日治時期,由於治安不靖,大王廟亦出資購買鎗枝,分配給各燈環鄉眾以作聯防,直至日戰結束。大王廟曾於清朝光緒三年(1877)及民國十三年重修,數年前(2009)開始亦作修葺,擴建廟外廣場等。

大王廟中二聖宮中有不少對聯,宮外有一對由山貝林氏題之對聯 (1960):

「大德巍峨顯赫千秋扶國泰,王恩浩蕩威靈四境保民安」

 

黃屋村內光緒三年或之前建成之大王廟 (二聖宮)

廟內有牌匾「感應無極」、「聖恩浩蕩」、「聲靈赫濯」等

大王廟中二聖宮中有不少對聯,供奉楊侯大王和洪聖大王

 

山邊村

在這個五和的地方,黃屋村牌樓外有一條叫「山邊村」,住上了幾伙村民,村口有一個福德神廟 (土地神壇),走入去細心看,你會看到土地爺爺的樣子特別可愛。

 

山邊村之土地爺爺的樣子特別可愛

 

沿村外池塘上的小路,環境相當幽美,會走到山後的一個農場,當時菜田上有數十集小蝴蝶在飛舞,如螢火蟲在草間亂舞,最可怕是,不消一會,就有四條大狗跑出來驅逐,走為上將,差點掉命。

 

山邊村村口

 

 

參考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4 Responses

  1. Janet says:

    Good job !
    祝賀你向你的“征服元朗”計劃, 又邁進了一步。

    其實,你可以用Google Map 刻畫底你已經完成遊歷的村落,好讓我們這些不熟悉元朗的讀者們能了解你已征服完元朗多少%, 哈哈 =)

    繼續加油!

  2. terewong says:

    @Janet 讓我遊多兩條具代表性的村落,崇正新村和水蕉老圍,然後準備一份「征服地圖」

  3. Rosanna says:

    今日無事,去了蠔洲路附近錦田河看白鷺,那一帶風景真是很漂亮,回程時路經五和村,沒有進村,便回來這裡看一下,資料很詳盡,對我們這些不大敢進圍村的人實在太好了,thanks!

  4. Yeahwoooow says:

    很特別的分享 用心之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