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屏山鄉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82) – 橫洲東頭圍村曾達賢堂

跑遊元朗橫洲東頭圍村,村中居民主要是蔡、曾、黃、許四大姓氏。東頭圍北部之娛苑,是昔日蔡氏的別墅大屋,四姓族人各設有家祠,例如蔡寶田之蔡寶善堂、江夏黃貞元堂及曾達賢堂,至於許氏的祠堂,據說已被改為住宅。 達賢堂,一般被稱為「書房」,它的最後一次教育使命,是1963年橫洲公立學校設立幼稚班時,橫洲曾達賢堂、江夏貞元堂及楊屋關西舊校,皆被借用作臨時幼稚園校舍,直至1975年橫洲幼稚園新校舍建成。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81) – 橫洲公立學校

跑遊元朗橫洲,去東頭圍村口芳利士多買水稍作休息,店主介紹去村中一所橫洲公立學校參觀。學校位於橫洲西頭圍,建築物呈E型三開間設計,從大門進入,首先可以見橫洲六鄉籌建學校委員會委員玉照、捐款善士玉照、以及建校碑誌,這些肖像及文字內容,非常珍貴。 校舍被荒廢十年以上,不過現時被活化為西頭圍龍獅團會所,電腦室裡放有一張桌球檯,相信是村民康樂使用。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71) – 洪水橋大道村校舍

跑遊元朗洪水橋,在大道村六如草堂旁,有一處空置的校舍,位於大道村 1935地段,它最後的身份是「國際中醫藥大學專家培訓部」(2011),從蘋果日報報導(2014年3月27日,蘋果日報港聞)所知,此地方在 2011年由一位女中醫購入,發展一間中醫藥學府,後來計劃告終,因此校舍建築物有幸繼續保留在原處,有待開發。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70) – 洪水橋普生園

跑遊元朗 洪水橋大道村,沿山路往北走,穿過高速公橋橋底隧道,這個位置是昔日普生園的所在地,普生園是電視劇京華春夢(1980)拍攝場之一。據《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一書記錄,普生園由瓊州梁道容(1865-1939)所創辦,與慶雲洞有淵源,慶雲洞位於東莞茶山,抗戰時毀於戰火。 依大道村英和園林太口述,普生園後來因為興建高速公路而被政府收地,齋堂遷至黃泥墩,至今仍然由一位百歲長者溤先生負責,昔日大道村普生園擁有的一大片地方,可惜已成往事。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68) - 洪水橋大道村

跑遊元朗洪水橋大道村,每次由元朗沿青山公路跑至洪水橋,在崇德英文書院前,總會看到一個「屏山大道村」的拱型鐵牌樓。當時牌樓後方正在興建「蔚林」屋苑,探頭遠望,祗見一條綠蔭小徑,看不到村屋或建築物,於是每次都只是輕快地走過。

16

跑遊元朗屏山鄉 (67) - 洪水橋梁省德柏園別墅及柏雨中學

跑遊元朗洪水橋,洪水橋的名字,相信是源自橫跨洪水坑的大橋,六十年代橋身只有廿餘呎闊,後來不斷改建擴闊。昔日洪水橋一帶以農場畜牧業為主,飼養雞,養豬,鵪鶉等,著名農場有亦園、四季園、本園等。 沿青山公路跑,在洪水橋市可見別墅洋房柏雨花園,柏雨花園於1978年六月入伙,共建有29座,花園規模大,園內有數條街道:百花路、翠柏路、甘雨路、瓊園路等。柏雨花園由葉庚年先生創辦之新昌建築興建,新昌公司負責了不少著名建築工程項目,包括有美孚新邨(1968)、海洋公園(1976)、美林邨(1982)、環球大廈(1980)、穗禾苑(1980)等,在元朗區內,有近年興建之坳頭朗善邨(2016)和天水圍醫院(2017)等。 這一位寜波幫的葉庚年,早年因家庭經濟應付不到學費,在香港大學就讀兩年就輟學,其後成立新昌營造廠,從此創出一個成功的人生故事,今天以他為名的新昌葉庚年教育基金,每年資助具經濟困難的學生,有空可以到網絡上搜索他的故事。

318

跑遊元朗屏山鄉 (66) - 洪水橋大街

跑遊元朗洪水橋大街,昔日這裡是洪水橋最旺盛的地方,以前交通未便利時,元朗各區都孕育出類似洪水橋大街的小市集,例如大旗嶺路商舖市集、攸潭美東/西區市集、逢吉鄉市集、唐人新村、禮修村、丹桂村路等,在元朗市則先後出現合益街市(新墟五合街)、廣興園十八街、大棠路、合意街、同益市場、雞地及娛樂場,說起來還有元朗大氏族的墟市:元朗墟、厦村市、屏山市、新田街市及錦田市等。 直至元朗區發展衛星城市,交通便利起來,政府設立新型街市,連鎖式超級市場各處出現,再加上土地急速發展,這些小型市集相繼被取締了。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62) - 鄧松年故居

跑遊元朗屏山,坑頭村遇上的「好人阿姨」繼續好人,帶我由坑頭走去坑尾,沿覲廷書室旁的小巷進入,經過了一幢坑尾村 87 號村屋,原來這裡是鄧松年故居,外牆嵌有一塊不鏽鋼牌寫著: 「鄧松年醫生故居 (屏山鄧族二十四世祖)北洋醫學堂畢業,派送美國哈佛大學深造醫學博士;五品賞換花翎太醫院使;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這一片牌匾說明了前屋主的學歷,不過這一幢故居不作開放,據說已經租出作住宅居住。在元朗屏山裡以名人故居作為古蹟的建築物,就祇有秀才故居和這一幢屏山第廿四傳鄧松年故居。

0

跑遊元朗屏山鄉 (61) - 鑊耳大屋

跑遊元朗屏山,在坑頭村仁敦岡書室外遇上一位女村民,她知道我在找古老建築物,便帶我去看仁敦岡附近的一幢古老青磚大屋,這一幢大屋後方保留了一塊空地,令人可以欣賞到大屋整個背面以及它的三隻大鑊耳,不過古老大屋正面及兩旁,均建起了四、五層高現代化村屋,反而令古屋顯得格格不入,好似元朗大馬路人群裡出現一個穿古裝服飾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