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養謝塵喧 – 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

看香港藝術館之「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展覽,這個展覽是慶祝香港回歸十五週年活動之一,單是香港賽馬會已獨家贊助 610 萬港元支持這個展覽會,是值得及難得之機會一親乾隆的瑰寶 ( 記得要申請語音導賞 HK$10 )。

作為一個香港人,欣賞乾隆皇帝的藝術品比起看畢卡索的抽象畫更感動,前者是中國歷來財大國盛的傾力之作,後者是世紀性個人西方藝術發展的歷史,個人更喜歡前者的震撼。

看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展覽,個人看到是:題詩表達的意境、昔日裝飾貼落畫像,江南風情的建築物、意大利人郎世寧的畫功,中西畫筆的融洽,倦勤齋小戲台的驚世設計,倦勤齋天花上的立體藤蘿架,精細的藝術品,以及乾隆對長壽西方極樂的追求。

當然,在秘密花園中看不到他與香妃或和坤的故事了,要注意的是清朝盛世時期,歐洲已經開始工業革命。

 

 

頤養謝塵喧

主題「頤養謝塵喧」,出自乾隆皇帝御筆為符望閣親題的詩 (乾隆四十一年 1776),這首詩以「層閣延春宵」為首,當中一句「頤養謝塵喧」道出乾隆皇帝歸政頤養天年,謝絕塵世喧嘩之意。乾隆提一首詩,又造成一幅貼落,為符望閣點綴。

乾隆六十歲時所寫的「喜餘七載閱春秋」,透露出他一早為歸政頤養作打算,乾隆於 78 歲退位,不過其後仍然主持國家大事,嘉慶四年 (1799 ) 去世後才正式輪到 40 歲的嘉慶皇帝掌政,乾隆最終「頤養」做不到,「謝塵喧」要去世後才能達成。

乾隆皇帝 78 歲退休,相對於現今香港香港退休金法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 55/60 歲,工作年份已經遠超出 30%。

 

貼落

展覽展示了不少大型掛畫,讚嘆這些乾隆宮中的掛畫,每幅都約 4 米濶 4 米高的貼落,原來它們都跟手機畫面上的 Wallpaper 一樣,就是清宮中得閒就用來替換的活動牆紙,全靠牆上一列橫桿和天花一個掛鉤,便可以輕易掛上「貼」拆下「落」,更新替換。

 

後花園

展覽會稱故宮東北之「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的退休頤養的天地,是故宮裡的一個後花園。

突然有一份想法,認為在乾隆皇帝心中,國家是他的全部,江南才是乾隆的後花園。心想「寧壽宮」是遊江南後的紀念品,正如遊旅後買一份當地藝術品回家欣賞,乾隆則把江南美景全數帶回宮中花園中。

 

六巡幸江南

乾隆的祖父康熙在位期間曾六次巡視江南,乾隆亦不例外,報稱是應江浙官民及朝中百官恭請,親自考察江浙人稠物豐戎政。

當年未有飛機郵輪,乾隆大費周章南巡,主要是因為江浙一帶財力豐厚,資源豐富,江浙繳納巨大賦稅,是清朝廷的經濟命脈,每次南巡就為了確保國庫收入正常,而且更透過不同渠道向江浙的官員和富商撈取許多私房銀,撐龐大的清朝帝國,並不是遊樂這般簡單。

 

書劍恩仇錄

看展覽前,單靠香港中小學所教授的乾隆年代歷史並不詳盡,倒是拜查良庸先生所編的《書劍恩仇錄》,當中所寫的陳世倌是主角陳家洛的父親,亦是乾隆的親生父親,江南訪陳,是野史上乾隆南巡的目的。

 

郎世寧

是次乾隆珍藏物品展,事實上也是「郎世寧」畫展,看的是他的寫實畫及通景畫。一個意大利人單靠畫藝這門功夫,歷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約有50餘年。

乾隆帝向慕風雅,精於騎射,這次展覽會中的貼落畫像,畫中的人物或馬匹都出自郎世寧的手筆,餘下的山水部份則由宮中畫師完成,無論由遠自近欣賞宮廷狩獵圖等,乾隆的樣貌和駿馬神態都畫得唯妙唯肖。

 

 

通景畫

通景畫指立體畫,即是西方透視原理,也是郎世寧帶給清朝的一份禮物。

如果大家曾經睇過外國行人路上的 3D 立體畫,寧壽宮花園中「倦勤齋」小戲台裡的天花通景畫,可能是中國最先出現的其中一批 3D 立體畫,整個天花被繪畫成一座藤蘿架,從乾隆賞戲的地方望出去,藤蘿架上的一朵朵花,仿佛正懸掛在頭頂上。

談到「倦勤齋」,不要錯過展覽會一角有關「倦勤齋」的影片介紹,「倦勤齋」取自「耄期倦於勤」之意,是故宮裡工藝最精美、裝潢最奢華的建築,匯聚了精美的小戲台,絕無僅有的絹面通景畫,令人嘆奇的玉雕、木雕、竹絲鑲嵌和竹簧雕刻等,這一份奢華,從登峰造極的室內裝飾藝術中完全反映出來。

 

 

養道場

在這個六千平方米的乾隆後花園中,有一處「養和精舍」,其中一間 6 平方米空間的養道場,置身在精緻的荷花造型的木雕壺門後,代表西方極樂世界,進入無量壽佛前的荷花寶池。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有多,是累積了一百世的福報,乾隆本身已經財力權政盡握,跟雍正皇帝一樣對崇佛信念虔誠,乾隆帝不但重視形式上的禮佛,而且對佛學的研究造詣也很高。乾隆皇帝亦塑造自己是文殊菩薩化身的轉輪王,以政教合一方式統治西藏地區,確立清朝皇帝於藏傳佛教區政教權力,兼人君和法王的身份。

 

弘曆朝服像軸(左); 硬木雕花框极乐世界佛屏(右)

硬木嵌玉十六羅漢屏

園林嬰戲圖通景畫貼落

 

  • 1711  康熙五十年 乾隆出生
  • 1715 郎世寧被康熙帝以藝術家的身份召進宮中
  • 1751 巡幸江南(一)
  • 1757 巡幸江南(二)
  • 1762 巡幸江南(三)
  • 1765 巡幸江南(四)
  • 1771-1776 乾隆建寧壽宮花園
  • 1780 巡幸江南(五)
  • 1784 巡幸江南(六)
  • 1795 乾隆六十年 讓位
  • 1799 嘉慶四年 得病過身

 

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3 Responses

  1. Madge Cheung says:

    夏日炎炎去欣賞一下展覽會的確係一個幾好既節目。

  2. Janet says:

    這是個很值得去觀賞的展覽.
    雖然只能靠由電腦rendering出來的效果去嘗試體會感受這個花了長達10年去建築的後花園的整體建築及實地環境, 但當中所展覽出的各種書畫貼落, 傢俱屏風, 文化寶物卻很有觀賞價值.
    它們無不滲視出乾隆皇帝崇尚文化藝術的情操, 對長壽及得享永恆極樂的深度渴求, 及能在在位60年後退出火線的濃厚寄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