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 (5) - 蝦尾村

由元朗跑至天水圍 (My route),在地圖上訂下了目的地,想去蝦尾村看。村落位於天水圍市中心外圍,跟馮家圍一樣比較偏僻。

被逐蝦尾村

新界村落中以「蝦尾」為名的村里較為少見,估計與風水「蝦地」有關。在村中欣賞 13-19 號之青磚排屋時,被一位大叔痛罵逐出村外,誠懇解釋不果,他高聲叫嚷蝦尾村是必須由村長帶同才能進入村。跑遊元朗眾多圍村,村民詢問來意正常不過,往往會一起閒聊一番,這次經歷有點出乎以外。

↑ 元朗蝦尾村

蝦尾村 義和堂

蝦尾村範圍頗細,從村口牌樓入內,可以看到村公所「義和堂」。門外有兩行客家堂聯:「頴川政積、江夏家聲」。一般客家堂聯,會將先人之偉業事功,嵌入短短的聯文之中,欲使該氏族子孫能觀之以效先人。

潁川政績 江夏家聲

「義和堂」門外兩行對聯:「潁川政績、江夏家聲」。

潁川陳氏

堂聯中「潁川政績」雖然是記載漢代丞相黃霸的風範,其實在同一個地方「潁川」亦是陳氏望族始祖地。於商周時代曾經出現一個陳國 (河南開封以東),侯爵後人以國號為氏,成為了陳氏起源,其後戰國時代,戰亂動盪中陳氏輾轉逃至潁川,於此瓜瓞連綿,而「潁川」同樣成為了陳姓氏族的望田地。

陳氏後人陳元光於唐朝 (669年) 曾經南遷福建,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其後成立「漳州郡」發展農工商各業,陳氏逐被稱為「開漳聖王」,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

江夏 (湖北安陸的江夏郡) 為黄姓的郡望,要說夏春秋年代,潢川地區建有「黃國」,黃國國君延續繁衍了1500年之久,其後被楚國所滅 (公元前648年),黃氏族人逃亡至湖南湖北一帶,其中一支遷至楚都郢 (後被稱為「江陵黄氏」),還一支人遷至江夏安陸 (今湖北雲夢縣東南一帶),後來發展成漢魏之世中著名之「江夏黄氏」。江夏成為黃氏繁衍發展的中心,成為了歷史上地位和影響最大的其中一個宗族,黃姓族聯中經常出現「江夏 家聲」之句,固此一見到「江夏」,便知道主人家是黃姓。而潁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潁川政績」,指西漢時期,漢代丞相黃霸擢潁川太守,治績最為優越。

早前遊沙頭角山咀村,以及元朗橫洲黃屋村,也是源自「江夏黃氏」。

蝦尾村牌坊

蝦尾村村口建有牌坊,前後各有兩幅對聯:

  • 橫匾:屏山鄉蝦尾村
  • 蝦帥興仁助弱扶傾親鄰睦閭
  • 尾擎大義連枝同氣聚眾營村
  • 橫匾:國泰民安
  • 國庫充盈泰運恒隆興水利
  • 民生豐裕安寧永享振農桑

↑ 蝦尾村

 

蝦尾村 13 至 19 號

據悉蝦尾村 13 至 19 號是黃氏和陳氏族人在 1901 年後建成的排房。陳氏居於 13至 16 號,黃氏則居於 17 至 18 號。日佔時期(1941-1945),日軍進駐蝦尾新村,在每個單位都留下標記及掛上寫有日本數字及「番」的鋅板。到了現在,16 號仍掛著這樣的鋅板。

這排房原先共有七個單位,但 12 號在 1962 年遭颱風破壞,後來重建成兩層高的房子。餘下的單位都得到妥善保存。

↑ 蝦尾村 13 至 19 號

↑ 每個單位都留下標記及掛上寫有日本數字及「番」的鋅板

 

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