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 (1) – 欖口村

週未朝早與友人跑元朗東後花園 - 朗河路,沿欖喜路跑去水牛嶺方向,經過元朗公路高架橋下一個行人隧道口時,心血來潮跑入去探究,原來另一端是一條開揚的村落,別有洞天的心情,要借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來描述:「橋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跑道,從口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村屋、門樓」。

 

 

欖口村古蹟

這一條是元朗「欖口村」,村落規模不算大,是元朗屏山村民約於 1700 年建成欖口村圍門。欖口村由黃氏始創,但現已沒有黃氏居民於村內。欖口村隨後發展成多姓村,村民主要姓張、莫、文、葉和駱。圍門曾作防衛用途及村民的主要出入口。時至今日,村民仍會舉行「點燈」、「分豬肉」、祈福和酬謝神靈等傳統儀式,凝聚氏族的團結力量。

遊古村要先從古蹟清單中著手,於「香港地方| 歷史建築(五)元朗南」,便看到欖口村中有以下古蹟 ( 現時正被建議為三級古蹟 ):

  • 門樓
  • 神廳
  • 仁壽堂(張氏家祠)

據說村中另有一幢四喜堂(欖口村5號),代表村中四個姓氏的祠堂

↑ 欖口村村口之門樓,節日時欖口村門樓會貼上「欖存直道、口頌豐年」對聯

↑ 欖口村村口之門樓

仁壽堂

屏山欖口村仁壽堂乃張氏公祠,由村裡的張氏建於1924年,欖口村張氏乃山廈村張氏之分支,由張氏第十四世祖張君亨於復界後遷入欖口村。

這裡曾是一所「卜卜齋」(中國傳統教學方法)書室,至 1953 年華封學校落成後,仁壽堂的教育使命亦告一段落。村裡的張氏每逢慶祝婚事、「點燈」儀式和「食山頭」都會在祠堂內聚首一堂。因此,仁壽堂的存在有助保存這些傳統鄉郊風俗。

↑ 仁壽堂

 

 

欖口村

其實門樓沿路走會還會看到一間小廟屋,神壇上掛著兩行對聯「欖果回甘思聖德,口碑載道頌聖恩」,可昔從中未能滲透欖口村中「欖口」的含意。欖口村村民約於 1700 年建成這座神廳,以供奉觀音、土地等多位神靈,此外它亦是欖口村始創宗族黃氏的宗祠。

欖口村的環境亦很寫意,雖然被元朗公路分隔,實際上卻離開元朗市不遠,村內新舊村屋夾雜,希望當中古建築可以被維護保留,為欖口村添上一份歷史價值和鄉土情懷,據知農曆新年欖口村都有圍村點燈活動,氣氛頗為熱鬧的。

欖口村亦是新界西群村單車遊的路線一站,有單車團便騎單車漫遊:大圍村、黃屋村、南生圍、涌囗村、水頭水尾村、菜園村、水流田村、元崗村、錦田、大旗嶺、欖口村、唐人新村、丹桂村、麒麟圍、紫田村、新慶村、亦園村、李村、屏山文物徑、永寧村等。或山野縱橫行的元朗屯門路線

除了單車遊,亦有香港行山之友 (康樂山友) 遊山探穴,探的是香港各個風水名穴,而欖口村中便有一個喝象稱為「錦被蓋孩兒 」之風水穴

 

 

 

 

華封學校

欖口村後方原來有一間荒廢的村校「華封學校」(1958),「華封」二字來自山廈村張氏宗祠「華封堂」(1815),張氏宗祠門口之對聯:「華民愛國體,封爵振家聲」

昔日張氏祠堂兼任學校,後來遷往欖口嶺建立新校舍,頂盛時期學校學生有七佰人之多,辦學 48 年後 (2006) 功成身退,後來靈量堂曾經向政府租用作為社會服務,不過現成已經雜草叢生,好不容易才從鐵網和樹梢間看到「華封學校」幾個大字。

華封學校雖然停辦,它還照顧著欖口村民,就是學校班房裡的椅子,在村口便可以見到被村民充分利用,供村民閒餘聊天。村內舊校停辦,在欖口路新成立的一所信義會宏信書院,在區內亦具名氣的。



 

 

其他連結

You may also like...

14 Responses

  1. onefamily says:

    在村後,有很多果樹.如在6~8月,你會見到很多熟透的杧果,楊桃. 很多果樹已沒人理會.

    這裡,我一年會去探險一兩次.

    這裡還有一口古炮,很多5~60年代舊屋

  2. Janet says:

    謝謝你的分享及很詳盡的資料介紹….
    很欣賞你引用及改編了陶淵明的作為引旨….可以引領到讀者, 至少我, 想像到你當時的周圍環境, 仿佛跟你一同步入了這條新發現的探究路線圖似的…..

  3. terewong says:

    @onefamily 下次你去開邊度「探險」通知聲
    @Janet 對啊,我第一時間係諗起「桃花源記」啊

  4. Rosanna says:

    上星期日去了欖口村,亦有感它悠閒寧靜,偶然看到你的「桃花源記」節錄,妙哉!正中.

  5. terewong says:

    @Rosanna 謝謝你,真是妙哉,終於覓得到具同感之人,被元朗公路橋墩一隔,才有與世隔絕之意。

  6. onefamily says:

    昨天再遊欖口村隔壁的山厦村,村後阡陌交錯,黃皮處處.

  7. terewong says:

    @onefamily 大家都忙著把舊屋拆卸建成新樓房,代發建展商出面的人正趕著把農家的土地收購屯積

  8. onefamily says:

    TERE 大大,

    昨天放假,去了欖口村同大棠楊屋村逛逛. 在欖口村,入了華封學校內.雖然已荒廢,但仍很乾淨.看壁報牆,亦是2006-2008年間撤離. 最有特色是每間課室門外有勸學牌,如學海無涯,惟勤是岸. 勤有功,戲無益…..

  9. terewong says:

    @onefamily 你好似經常去欖口村一帶的?

  10. onefamily says:

    是啊. 有親戚在那附近. 搵日去睇真D個「錦被蓋孩兒」

  11. 凌裕權 says:

    退休後,幾年來都跟着你的足跡,去了很多以前想去的地方,獲益良多,謝謝你!!

  12. terewong says:

    @凌裕權 謝謝你,你好,每人欣賞的事物角度不一樣,你去這些地方,可能會看一些的特別地方,到時要告訴我啊。

  13. dom says:

    我婆婆就係住響欖口村,小時候每個星期都會入去。沿體育路行入村,村路上左邊係牛皮廠,記得有個好大好大既木滾輪不停轉動,聽講好似係煮牛皮,仲記得佢既氣味。而右邊係魚塘。一直入去就係垃圾堆,成日燒垃圾。至於華封,我阿媽響果度讀書。記得華封有兩個入口,一邊要經過好多山墳,好驚架。而另一邊就沿住一條大路。當然我踩單車啦。記得有幅田,棟左個好大既招牌,紅字,寫住番禺。冇耐就會見到一條U型,又直又斜既路。當時就會踩車盡雞向下衝,然後狂踩上條斜路。

  14. terewong says:

    @dom 謝謝,非常高興看到你的分享,始終我是跑遊路過,沒法幻想到昔日的村民生活及鄉貎,以前元朗有十餘間牛皮廠,聽說污染也頗利害的。至於昔日元朗舊墟華記白米也曾經在欖口壆(又不是欖口村)經營。以前你的生活很好玩,應該很喜歡去探婆婆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