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十八鄉 (100) - 大旗嶺 1926 馮氏祖屋(四)

跑遊元朗大旗嶺仁慶里1926 馮氏大屋,這裡曾經居住一位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

大廳裡,在黃建五的字畫之下,掛有數張照片,是馮燊輝的父親馮其祥,他分別與董建華、曾蔭權及唐英年等人的合照,當時是中國人民抗戰爭勝利 60 周年的慶祝活動,他的身份是抗日老戰士暨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獲國家頒發抗日紀念章。是香港政府向昔日一班抗日老戰士作出的致謝活動,跟日佔時期香港一班戰士對抗日軍有關。還有另一張珍貴的照片,是馮其祥青年時與曾生的合照,曾生曾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官至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等職位。

馮其祥乃馮氏第二十三世祖,於1926年出生,幼年入讀元朗鐘聲學校,1942年與鄧氏結婚。在元朗鐘聲學校特刊,可以看到第八屆畢業班的學生名單中,列有馮祈祥(即馮其祥)的名字,翌年鐘聲學校因日本侵佔而停辦,直至 1948 年才舉行第九屆畢業禮。

據馮燊輝講述,日佔時期馮其祥與鄧乃文在元朗大街行走時,被日軍捉著,吃了一把掌,因此憤而加入港九獨立大隊元朗中隊,在隊中負責情報和文宣的工作,去世前擔任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馮其祥之妻子,屬屏山鄉鄧氏原居民,亦有參與抗日活動,在東江縱隊的名冊裡有她的名稱,在去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2017),獲得國家以中央、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名義頒發紀念章作為表揚。馮其祥之妻,是屏山鄉顯赫鄉紳鄧及文之妹,今年九十有三,聽過炮仗坊上海遠東理髮公司提及,昔日馮老太也經常到遠東剪髮修甲的。

↑ 大廳內懸起了馮燊輝的父親馮其祥,分別與董建華、曾蔭權及唐英年等人的合照

 

 

帝恩前戶納;主道後門迎

由大屋地下沿木樓梯走上一樓參觀,先看屋內這一條木樓梯,樓梯頂部裝有大木門,把門拉下來,可以把整個樓梯天頂封鎖起來,就算有盜匪光顧,亦難以在一時三刻走到主人房間,非常實用。全屋由大屋起,有西關三組大門,加上樓級天花門,還有每個房間,皆打造了一扇鐵造大趟門,保安程度可以比美開平碉樓的設計。

在房間裡,馮先生展示另一副保存已久的傳統木對聯:「帝恩前戶納;主道後門迎」,同樣是帶出基督教色彩的內容,收藏好未有懸掛出來。再登上樓梯,直接走到大屋天台,欣賞大旗嶺四周的風景,昔日這裡一帶滿是青綠菜田,今天已經被高樓大廈圍繞著。

↑ 大屋木樓梯頂部裝有大木門,把門拉下來,可以把整個樓梯天頂封鎖起來

↑ 在房間裡,馮先生展示另一副保存已久的傳統木對聯:「帝恩前戶納;主道後門迎」

 

 

1926 一孖大屋及馮氏如山祖祖屋

往東面看,是新地譽88屋苑,也曾經是仁慶里馮氏土地的範圍,後來賣予新鴻基地產發展,所以若有留意的話,在譽88外邊馬路的一角,於 2004 年重建有一座社稷大王的社壇,正是屬於仁慶里馮氏洪茂堂。在譽88旁邊的土地,以前三十年代建有一幢古老大屋「同慶樓」,是大旗嶺梅縣人林慶三的家族所建,後來被重建成今天的朗晴居。

眼前的另一幢 1926 馮氏大屋,在天台上可以近距離看到46號,這兩幢大屋好似孖兄弟靠在一起,46 號的青磚牆被掃上白色油漆,大屋每層建有三個方窗在側牆,窗上有半圓形泥塑裝飾,46號的窗旁加裝了空調,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這一孖大屋,45號是屬於馮氏如山祖之祖業,46號屬於馮氏延瓚祖之祖業。

昔日在 1926 馮氏大屋前方,還有一幢更舊的建築物,是馮氏如山祖的祖屋,原址位於馬棠道與鳳麒路交匯處,建築物在1913年落成,佔有三至四分屋地,兩層高建築物屬於台山人字瓦頂屋村屋,屋內建有天井及大廳,兩旁側廳是睡房,大屋被白蟻蛀壞屋頂後便一直被空置,後來因政府收地建路而被拆卸。

↑  由馮先生帶領,沿樓梯走到大屋天台

 

↑  在 1926 大屋天台往東面看,是新地譽88屋苑,也曾經是仁慶里馮氏土地的範圍

↑ 在天台上可以近距離看到46號,這兩幢大屋好似孖兄弟靠在一起,46 號的青磚牆被掃上白色油漆,大屋每層建有三個方窗在側牆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