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遊元朗屏山鄉 (38) - 橫洲丫髻山

跑遊元朗丫髻山,從井頭登丫髻山,沿途樹木不多,走山路而上,不禁回望元朗風光景色,遠方有元朗市高樓大廈( Yoho Town、朗屏邨、水邊邨等),它們幾乎把後方的蠔殼山和掌牛山覆蓋著,近處有城裡熱烈討論的橫洲棕地發展計劃一帶土地,眼前丫髻山的祖墳羅棋佈,其中有兩個著名的鄧氏祖墳,是土名「仙人大座」及「玉女拜堂」,即錦田鄧氏開基祖鄧公漢黻祖及四世祖鄧公符協祖之墓,由鄧氏五房子孫鄧都慶堂管理,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新界鄧氏宗族男丁均到此舉行祭祖。

到丫髻山頂之三角測量柱,便可以欣賞到丫髻西北方的景色,由天水圍、豐樂園、后海灣及遠至深圳,還可以看到所餘無幾的豐樂園魚塘,注意當中有一列房屋,分別掃上了藍橙綠白等顏色,這條魚村豎有「天水圍」的路牌。

沿山脊再往前走,視野落在橫洲六村及豬黃嶺,元朗工業區昔日盡是魚塘堤壆,這裡一帶曾經是養魚及養蠔的地方,今天魚塘通通被填平建屋了。

↑ 跑遊元朗橫洲丫髻山 (Google Maps 路線圖

↑ 從大井上丫髻山上望回元朗市的風光

↑ 從丫髻山走,不久可以一覽天水圍的圍城

↑ 最期待是從丫髻山上望豐樂園的魚塘,可惜天氣欠佳

↑ 加入 HDR 效果的照片,是天水圍村(畫面左方1/3位置)、豐樂園魚塘的照片

 

 

丫髻山石頭畫

一直想登丫髻,除了要看豐樂園魚塘,是要看山上四幅石頭畫,石頭畫出現的地方,是丫髻山頂賞景最佳之處,附近大石旁有人裝設一排椅子供人歇息,坐下來可以遠眺天水圍屋村至青山一帶。

這幾幅石頭畫,每幅皆著有主題及日期,依時序去看畫,會發現畫家最初祇是用石頭平面繪作,後來利用石頭凸出的起伏紋路作為石山,再依山勢配搭河流及樹木畫出不同意境。聽說有人批評這是塗鴉之作,令我想起元朗欖口村排洪渠的 graffiti 及天水圍 banksy 的塗鴉,前者已盡被油漆所蓋,而這一個丫髻畫廊令人心曠神怡,閒時走到丫髻山上,可以遠眺風光,近賞藝術畫作,也是賞心樂事。

【歸途】(2016年4月29日)
背景是白汒汒一片的土地,有人騎馬及持手杖落山,依日期是首幅作品,畫面較為簡單,看到此畫,亦是準備落山離開丫髻山的時候。

【夏日清幽】(2016年5月6日)
一幅山水畫作,山下有泛藍的河流,山上有畫有兩株松樹,畫中有文人在崖前松樹下閱書,臉頰上眉目髭鬚,容貌儼然,山上畫有涼亭。個人認為文人及涼亭看似是後來加上的,為畫面添加人氣。

【湖光山色】(2016年5月17日)
依石形帶斜的石山,畫面比上一幅更豐富,有藍天白雲及飛鳥,幾個石峰有綠樹點綴,山上有小徑通往臨岸小屋,河上有兩艘輕舟,甚有詩意。

【錦綉山河】(2016年6月2日)
老幼渡橋過河,畫中有石山小河,河上有漁夫,橋兩端有民房涼亭。畫中的石山利用了石頭上的凹凸石紋,所以仿如實境般細仔。相信是畫家是根據石頭上的紋路而設計畫面。

↑ 丫髻山上的四幅石頭畫

↑  其中一幅錦綉山河,是其中一幅最精彩的石頭畫。

 

 

丫髻佳城玉女拜堂及仙人大座

跑遊元朗丫髻山,難得沈思帶領遊山,與跑友 H 著他帶路,去探尋丫髻佳城玉女拜堂及仙人大座,此景在七十年代乃山海之友旅遊團的旅觀光線之一,據鄧氏口傳及二墓墓前之重修碑記記載,玉女拜堂墓主鄧漢黻,被奉為錦田鄧氏之入粵始祖,鄧漢黻於開寶六年(973)由南雄珠璣巷宦遊入粵,九十六年之後,其曾孫四世祖鄧符協於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鄧符協考獲進士及任命為廣東陽春縣令,沿海路赴任時,於香港覓得四塊風水寶地,其後帶同先祖骨殖移葬於此四穴,符協公於錦田曾經開辦力瀛書齋,以其號瀛齋命名,離世後葬於丫髻山仙人大座。

傳說鄧符協是跟隨宋風水大師賴布衣留下鈴記而追縱此數名穴,事實上鄧氏祖墳有關的風水名穴,不止四塊寶地,還有狐狸過水、獺地隴、荷葉跋龜、鐵鑪墳、風吹羅帶、浮雲擁日等。

↑  丫髻佳城玉女拜堂及仙人大座碑誌

 

都慶堂鄧氏大宗祠

此二墓由鄧都慶堂負責重修,都慶堂屬鄧符協後人,是鄧族五大房,在東莞城南門建有建「都慶堂鄧氏大宗祠」,五大房之中,以鄧元禎、鄧元亮兩房居於香港繁衍。 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鄧氏男丁帶備各種祭品,由五大房每年輪流主禮,均前往元朗丫髻山拜祭漢黻公及符協公,然後往五和黃屋村祭祀鄧氏第二世祖粵冠公。

玉女拜堂遙對觀音觀音山,以丫髻雙峰與觀音山之山形,格局上喻玉女花燭下拜堂,行合巹禮,令氏族繁衍,亦糸出了一位宋朝郡馬。與友人閒談之間,也談到風水名穴的實際力量,單憑來龍去脈與土形格局, 如何為族人締造丁財旺盛,福蔭後人,其實這一門學問,我是不懂的。不過大部份著名的風水名穴,皆屬於名門望族,而香港區內,每年重陽秋祭期間,有少個祖墳能夠有過百男丁前來拜祭,不能否認跟風水名穴的力量有關係。

將兩篇墓誌抄寫記錄,從中去暸解錦田鄧氏的源流,先列出錦田鄧氏第一世祖至都慶堂五大房的主要人物,然後嘗試去追縱鄧氏在新界發展,由錦田繁衍至屏山、厦村、大埔頭、龍躍頭等地的分支,如有錯漏誤寫,謹請指正。

↑ 鄧都慶堂重修石碑

 

鄧氏五大房

→ 錦田鄧氏第一世祖至第七世祖(鄧氏五大房):
鄧宣   生鄧漢黻(入粵始祖,錦田鄧氏第一世祖)
鄧漢黻  生鄧粵冠、鄧粵纓
鄧粵冠  生鄧日旭
鄧日旭  生鄧符協(號瀛齋)
鄧符協  生鄧陽、鄧布
鄧陽   生鄧珪
鄧布   生鄧瑞
鄧珪   生元英、元禧
鄧瑞   生元禎、元亮、元和

→ 鄧氏五大房(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元和):
鄧元英房 居東莞(溫塘、竹園、南街、鯉魚石、羊田瀝)
鄧元禧房 居東莞(福隆、雁田)
鄧元禎房 居屏山、白蠔、白崗、白石、塘尾
鄧元亮房 居岑田(錦田)、大埔頭、厦村輞井、龍躍頭
鄧元和房 居東莞(懷德)
鄧元禎  生鄧從光(屏山開基祖),奉鄧元禎為屏山始祖

 

錦田、厦村、龍躍頭、大埔頭

→ 鄧氏稅院郡馬一系(錦田、厦村、龍躍頭、大埔頭)
鄧元亮  生鄧自明(號惟汲、娶皇姑、封稅院郡馬)
鄧自明  生鄧林、鄧杞、鄧槐、鄧梓
鄧 林房 居龍躍頭
鄧 杞房 居東莞石井
鄧 槐房 居大埔頭、大埔老圍、竹村、黎洞
鄧 梓房 居錦田(後人鄧洪儀)、
厦村及輞井(後人鄧洪贄和鄧洪惠遷)
鄧洪儀  生四子鄧欽、鄧鎮、鄧銳、鄧鋗
(錦田鄧氏四房)

→ 鄧氏龍躍頭分支:
鄧 林  生鄧炎龍
鄧炎龍  生三子,其子鄧肖巖遷龍躍頭,
鄧肖巖子鄧季秀(號松嶺)奉為龍躍頭開基祖

→ 鄧氏大埔頭分支:
鄧 槐  生鄧文莆、文莆其中一子鄧仲昌
鄧仲昌  生鄧觀孟
鄧觀孟  生鄧金、鄧玉、鄧滿、鄧堂
鄧 金房 居東莞竹村
鄧 玉房 居萊洞村
鄧 滿房 居大埔頭、水圍
鄧 堂房 居大塘湖村
鄧 滿  生鄧宣護、鄧康擴
鄧宣護  生鄧敬章、鄧敬羅
鄧敬章  遷大埔水圍(渭陽堂)
鄧敬羅  遷大埔頭(流光堂)

→ 鄧符協於香港所覓之四塊風水寶地及墓主:
鄧漢黻  葬丫髻山玉女拜堂
鄧粵冠  葬黃屋村金鐘覆火
鄧日旭  葬荃 灣半月照潭
鄧符協  葬丫髻山仙人大座

↑ 丫髻山滿佈山墳,其中最多的姓氏可能是曾姓族人的墓地

 

鄧公漢黻祖墓重修碑記

《鄧公漢黻祖墓重修碑記》

「漢黻公乃後周常德府尹宣公子,居江西吉安府吉水縣白沙里,宋初官至承務郎。開寶六年(公元九七三年)由南雄珠璣巷宦遊入粵,樂粵風俗之純,逐卜居新安岑田鄉配安人秦氏,同葬丫髻山卯乙向之原,遙對觀音觀音山地形玉女拜堂,生二子粵冠粵纓,衍派南粵香江,因以漢黻公為鄧族入粵始祖。

祖墓凡千年期間屢有修葺而仍有不逮,昔日光華漸斂,子孫難安於心,逐於戊子(二零零八)年敦請聘名師擇吉重修工程耗資資逾百萬,歷數月而竣工,祖墓再現巍峨氣派,重修除參照舊觀以復其原貌,惜原有華表,因日久遺失而未克追查,誠一憾事,墓前新闢平台,便利子孫春秋祭祀,慎終追遠以表孝思,永重久遠矣。

鄧都慶堂
元英房
元禧房
元禎房
元亮房
元和房
裔孫同立
公元二零一零年 歲在庚寅 夏 穀旦 吉立」

↑  鄧漢黻之墓(丫髻山玉女拜堂)的前方景緻

 

鄧公符協祖墓重修碑記

《鄧公符協祖墓重修碑記》

「祖諱符字符協號瀛齋,曾祖父為入粵始祖漢黻公,祖藉江西吉安府吉水縣白沙里,宋開寶年間始徙粵之岑田(即今錦田)生二子曰冠曰纓,冠生旭,旭娶孺人廖氏,誕公一子,公之二子為陽與布,孫曰珪日瑞,曾孫曰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元和。符公於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一零六九年)登進士第,授陽春令,權南雄路倅授職承務郎配誥封安人廖氏胡氏卒葬圓塱橫州大井村丫髻山寅甲向之原仙人大座形珪瑞始分兩房子孫散居廣東、東莞、寶安、中山、茂名等地。符公精堪輿,性篤學,好交賢士,樂粵風土之美,乃於錦田鄉置地築室於圭角山下,創力瀛書室,建書樓讀書講學置客館招待四方來學之士,詳見廣府誌,其墓左一穴為九世孫彥通號東皋,居屏山,公墓有壇石誌銘,遭世亂而毀,墓手兩邊立有石碑相傳或為五世祖及六世祖,碑記銘文因日久風化湮沒而未可考證,是以保留石碑原貌。

祖墓曾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及青康熙三十三年,修茸入粵始祖漢黻、粵冠、日旭、符協四代祖先之墓地,由都慶堂出資重修,并以屏山鄧九龍、躍頭志輝、錦田振光、廈村鎮南等族長之四柱,為擇日依歸,司理乃文、英來、顯裕、祖田連同宗華、恩酬、慶業、學堯、鄧迮、鄧波、錦富、沃發、錫洪、胤楚、根年、柱田、柏良、坤盛、懿翹、添麟、春池、齊和等,肩負重任,有幸五房同心合議,於二零零八年禮聘名師蔡伯勵擇吉重修工程,自籌劃始歷四年而竣工,墓前左右三十米豎有華表及旗杆鼎,雖歷千年而保存良好,今一併整理修繕,以供後世子孫緬懷,并因應地形,開辟三級平台,輔以石級以利春秋祭祀,煥然新貌,氣勢更勝往昔。

鄧都慶堂
元英房
元禧房
元禎房
元亮房
元和房
裔孫同立
公元二零一一年 歲在辛卯 夏 穀旦 吉立」

↑  鄧符協墓(丫髻山仙人大座)的前方景緻

You may also like...

2 Responses

  1. Soldier says:

    鄧都慶堂亦擁有荃灣青山公路鄧公日旭祖墓,同樣有鄧公日旭祖墓重修銘誌。

  2. terewong says:

    @Soldier 還有一個黃屋村山後的金鐘覆火,遲些也會記錄,上次遊山貝村及仁興學校也去看過,論風景,也不錯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