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 沙田排頭村及上禾輋

平日走過沙田火車站旁邊的排頭村 (Google Maps) 很多遍,印象深刻的,是村空地上的涼果零食小販檔,總是掛起七彩大雨傘開檔, 該處也是通往沙田宜家傢私必經之路。

一直都沒有細心留意這條排頭村的故事和歷史,最近經過這條村,停下腳步欣賞了村中的古老青磚大屋及兩幢藍氏家祠,再走到在鄰的上禾輋村去看,機緣巧合之下,原來已經進入了下禾輋村,還踫到一位健談的陳氏村民,暢談間才發現,原來他背後的一列排屋也就是三級歷史建築物之一。

 

130414_IMG_20130211_190923.

↑ 七彩零食小販檔 | Instagram

 

鹿頸藍氏遷徙

要看的是沙田排頭村第 5A-5C, 6, 8 青磚大屋及 10-14 號藍氏家祠,因為它們被評為歷史建築。談這村,要先談藍氏族人(藍信) 先從廣東省五華縣往鹿頸鹹坑尾村 (鹿頭雞谷樹下) 立業,後來搬遷到深井,卻因暴雨摧毀家園 (約1850年),其中藍勝昌遷移到沙田禾輋落擔,期間藍氏亦有其他分支遷移到塔門 (島上居民以藍姓為多) 、柴灣藍屋 (柴灣藍屋)。

據悉排頭村建於咸豐年前,超過一百年歷史。 藍勝昌便是沙田禾輋排頭村開基祖,排頭村位於上禾輋部份,面向沙田海,村後有風水林,是客家人建屋的好地方,不過,藍勝昌於建村遷居不久後便逝世。

其妻為了撫養兩名孤兒 (藍毓賢及藍毓祥),於是再嫁予一名邱姓男子,故此排頭村內不少居民都是邱姓的。其實在鄰的大圍銅鑼灣村就以邱姓為主,300年前已經由廣東惠州南來,經西貢井欄樹及後發展到大圍擔桿鋪 (銅鑼灣村) 定居。

除了排頭村之外,在鄰的上禾輋村亦有一另幢藍氏家祠,又稱「汝南堂」,屬於香港歷史建築 #977,約於 1901 年興建,紀念上禾輋的客家藍氏開基祖,並舉行族人的點燈及分豬肉等活動。上禾輋藍氏比起排頭村更早在禾輋定居,可能是同聲同氣關係,在生活上有個照應,後來的新移民的藍勝昌才決定在這裡落擔建立排頭村。

 

130414_681_5_4064

↑ 1945年之排頭村照片,左方是農地,右面是道風山。相片轉載自香港傳統中式建築資訊系統 – 排頭村

 

沙田排頭村歷史建築

  • 新界沙田排頭 5A, 5B, 5C, 6 號 (1930 年代建築) #471-473, #477
  • 新界沙田排頭 8 號, 10-14 號 (1905 年前建築)  #580

 

排頭村 5-6 號

排頭村 5A, 5B 及 5C 建於 1930 年代,這類型青磚大屋,屬於三開間、正牆凹入式一進一院建築,屋簷下保留著彩繪及灰塑,還有以梅蘭菊竹為主題的木雕檐板裝飾。從沙田火車站可以看到排頭村 5 號及 6 號是共用一個平脊屋頂,門前有曬場空地,這類型的村屋在元朗村落中亦經常見到,不過這幾幢古屋難得保存在鬧市之中。

這兩幢大屋是旅居海外的藍氏後人匯款興建的,而根據古蹟辦的資料,於日治期間排頭村 5A 及 5C 曾經被日軍利用為屠宰場 (slaughter house),而 5B 則經營中藥店。

現時在排頭村 5 號前,間中會有一些村民乘涼,曾經跟一位九十多歲的婆婆聊天,言談中她略帶客家口音,至少知道她是姓藍的。

 

130428_14-24-45_HDR

↑ 新界沙田排頭前的空地,左方是 5 – 6 號大宅,從照片可以看到,兩幢房屋是共用一個平脊屋頂

130428_IMG_3074

↑ 排頭村 5A, 5B 及 5C 建於 1930 年代

130414_1366455987331

↑ 排頭村 5-6 號前空地上的七彩零食小販檔,應該是 Pai Tau 而非 Pei Tau,在手機執相片時打錯,由得它吧~

 

藍氏家祠 Ancestral Hall

排頭村裡頭原來有兩幢藍氏家祠,位於村中 11 及 13 號,建於 1920-1940 年代,是藍氏後人紀念及供奉藍毓祥和藍毓賢兩兄弟。昔日,13 號藍氏家祠亦兼為書塾用途,名為啟文學校,教授村中子弟,也是期後排頭公立小學之前身。

從外邊看這兩幢藍氏家祠,建築物幾乎一樣,是一進一院的簡單建築,藍氏家祠不似新田文氏或屏山鄧氏等祠堂,建築物或牌匾上看不到藍氏祖先的稱號,入內細看,兩幢藍氏家祠供桌的位置並不一致,13 號的擺設比起 11 號略為升高,可能是突顯兄長的身份 (也可能用來避開上課時的學童)。

 

130428_14-35-28_HDR

↑ 排頭村有兩幢藍氏家祠,於村中 11 及 13 號,建於 1920-1940 年代

 

11 號的藍氏家祠

門樓掛有橫匾「元旦」,昔日門樓曾經掛上對聯「一門天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貴春」,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家祠內放置祖先木主的供桌上,有一個「壽」字掛以及橫匾「奕世其昌」和兩旁對聯「汝南世澤千秋盛、鐵笛家聲萬載長」,在旁有一個觀音像,觀音上方有橫匾「茲雲廣佈」及對聯「西方綠竹千年翠、南海蓮花九品香」。供桌下還有「全玉滿堂、福祿壽全」匾額,廳中可以到昔日木制的櫃檯和椅子,全部都被保存著,可算是古董了。

藍氏郡望於汝南,至於對聯中所指的「鐵笛家聲」,鐵笛跟藍氏又有何關係,暫時無從稽考。從網絡中也看到藍尾坑村藍氏祖祠掛有堂聯「汝南世澤、鹿洞家聲」,一般鹿洞家聲屬於朱姓的堂聯,美言南宋朱熹講學於白鹿洞書院,未知道為何成為了藍氏堂聯。

 

13 號的藍氏家祠

家祠門樓掛有對聯「旭日曉開榮壽鏡、春風先放吉祥花」,而正門門聯是「汝南世澤、種玉家聲」,這副門聯代表了藍氏客家人的郡望「汝南郡」以及堂號「種玉堂」。古時藍氏得姓後獲封汝南郡,而汝水即是汝南同一個地方,所以「汝南郡」 成為了群望;另外,藍氏於藍田出產美玉著名,故有「藍田種玉」之佳話,也逐成為了藍氏的堂號。

而門樓外的對聯,相信是參考了清未進士張百熙的對聯「麗日曉開仁壽鏡,春風先到吉祥花」並稍為修改,家祠內牆同樣地掛上「壽」字木字畫,和一副對聯:「處有良謀惟考友於兄弟、傳家多積德於能保我子孫」,這幅對聯甚有教育意意,給昔日書室時代學習中的子弟,營造濃厚的讀書氣氛。

排頭村 13 號的家祠內比起 11 號家祠較簡約,沒有多餘的家俱物件。

 

130414_1366467495019

↑ 左方是民居門樓「元旦」,昔日門樓掛上對聯「一門天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貴春」,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右方一幢是藍氏家祠

130428_IMG_3076_1

↑ 另一幢藍氏家祠,門樓掛有對聯「旭日曉開榮壽鏡、春風先放吉祥花」,家祠門聯「汝南世澤、種玉家聲」。

 

藍采和與藍剛

全香港被評為歷史建築物之中,只有排頭村和上禾輋這兩處地方跟藍氏有關係,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原居民姓氏族譜之中亦未包括藍姓,藍氏雖非大姓氏,印象中有兩個姓藍的人物最為人熟悉,不說藍潔瑛,就是華探長「藍剛」及道教八仙之中的「藍采和」。

後者跟中式建築拉上關係,因為道教「八仙」之藍采和成為神仙,當然是廣通神明,驅除邪靈,所以不少中式舊建築的木刻、泥塑藝術品之中,會出現「八仙祝壽」或者「暗八仙」的裝飾,暗八仙即是八仙所持的寶物法器,代表吉祥之意保佑屋主,而藍采和的法寶就是花籃。

 

排頭村

沙田排頭村內大部分村屋依山而建,屋宇多建於戰後,於日治時期村屋受到破壞。

村中部分藍氏族人早已移居英國, 由於藍氏祖先所持有的農地不多,肥沃的田地早已被其他較早落籍的村落擁有,剩餘的部分早己被政府平價徵用,作為興建沙田火車站及公共設施,所以排頭村不像其他新界村落,能夠因賣地給私人發展商而致富,現時約有二百名村民居住在村內,不過近年四周商機蓬勃,不少居民把村屋改營餐廳、零食、香燭等生意,轉了一個地運。

留意到排頭村藍氏祠堂屬於家祠類別,是族中一房家人供奉祭祀近代祖先的地方,所以並非「宗祠」級別。百餘年前,客家新移民南遷往香港落腳,由買地到開墾建村毫不容易,所以中國人建家祠供奉祖先表揚功績,是值得尊崇。

 

130414_20090211_uwants2

↑ 昔日排頭村 (右面) 對外沙田海的景貌,相片轉載自追憶沙田風土人情與社區發展歷程 – uwants

 

沙田海

昔日排頭村還是背山面向沙田海 。據悉在19世紀時,沙田海跟圓州角島、大埔墟之間有街渡往來,甚至遠至潮汕 。

對岸的圓州角王屋 (麗豪酒店旁),還有沙田吳園及曾大屋, 便見證著這段歷史,不過沙田海經歷了填海工程,早已變成了筆直的城門河了。

 

130414_20090211_uwants

↑ 昔日排頭村對外沙田海的景貌,相片轉載自追憶沙田風土人情與社區發展歷程 – uwants

 

上禾輋 7-10 號

  • 歷史建築 #1088

看完排頭村藍氏家祠,耐不著要到上禾輋另一幢藍氏家祠去看。

沿火車路旁的小徑步入上禾輋,會留意到村口一幢略帶西方建築特色的村屋,屋前正面有獨特的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在戰前 30 年代新界村屋中非常少見,突顯出中西建築藝術交融,特徵是上下兩層各有希臘古典復興式石柱,營造出如神殿般的大門,加上大門承額盤的三角飾牆,前柱牆的墀頭位置,有西式繩結泥塑裝飾,屋頂的女兒牆外有幾何型的裝飾,在中國傳統建築中,有美化作用外,亦代表著吉祥的象徵。

上禾輋 7-10 號整個建築群皆被評為歷史建築,當中以 9 號這幢三開間大宅最矚目,由一名深水埔崔桂芳女士於 1930 年代興建,在旁的廁房浴室是約 30 年後加建的,這幢住宅輾轉出售,最後由排頭村丘氏買入。於日佔時期 (1941–1945),這裡曾經被闢作零售大米中心,稱為紅樓米舖。

 

130428_1367152104030

↑ 上禾輋 7-10 號,以這幢 9 號大宅最古典矚目

 

 

尋找上禾輋藍氏家祠 

  • 沙田上禾輋 121 號藍氏家祠  #977

上禾輋的「輋」字,據悉是由於該處山坡傾斜,於是因此命名。從火車軌旁的小徑走,龍華酒家似乎是上、下禾輋兩村之間的分界線,上禾輋村建於咸豐前,超過 150 年歷史。

要找的這一幢藍氏家祠又稱「汝南堂」,而剛才介紹過排頭村藍氏家祠時,就有提及過藍氏堂號「汝南堂」的淵源。

上禾輋藍氏家祠約建於 1901 年,供奉由廣東寶安遷至禾輋的開基祖藍源財,這幢家祠是由海外工作的藍氏後人 (梅華及泰華) 匯款興建。昔日漂泊海外的客家遊子們在國外工作賺錢之餘亦不忘故土,出錢興建祠堂。日治時期,家祠曾經被日軍破壞,藍氏族人一直在這裡進行傳統宗親儀式,包括點燈、太公分豬肉等。

今天在上禾輋村中穿梭,於陳有記士多旁的小徑往山走,也找不到藍氏家祠的影蹤,原來今年 (2013年) 文物保育措施進度報告中曾經指出,上禾輋121號藍氏家祠已被拆卸。聽聞藍氏家祠將會重建,希望日後有機會再到此一遊。

 

 

下禾輋陳氏排屋

  • 下禾輋 33 – 39 號
  • 歷史建築物 #813-816, 824, 836, 1405

本來欲找尋上禾輋藍氏家祠,機緣巧合走到下禾輋這幢客家排屋,也有幸遇到在該址居住的一位陳姓村民,大家在排屋前聊天談及村落舊事,原來他的背後就是歷史古蹟下禾輋村 33-39 號。

下禾輋村乃建於清代咸豐年前 (1820-1830年) ,約超過 150 年歷史。據古蹟辨的資料,陳氏源自四川顯村,曾經落腳於青衣島(古名:春花落) 和大埔。陳氏一位後人陳怡和13歲時 (1860年代) 適逢美國淘金熱時期,離鄉別井遠去加州,成為當地的合約勞工,於光緒年間(1875-1908 年) 致富後回港,並於禾輋興建了這一列客家凹字形排屋。

由於昔日禾輋面臨沙田海,多有海盜或山賊出沒,排屋往往能夠提高防盜能力,而排屋也做到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目的。

下禾輋村 33-39 號屋屬於典型的客家設計,四幅突出的外牆上,分別裝飾了「梅蘭菊竹」的泥雕,可惜 35 號外牆重修後,「菊」的泥塑被拆去。排屋左右對稱,中央一幢是陳氏祠堂, 大門仍然保留著趟籠門柵。排屋的之間的門廊曾經是貫通節,後來被後人堵封。

下禾輋位處山麓,除了陳氏之外,還有張氏及梁氏等,可惜梁姓族人於日治時期已絕。昔日,陳怡和回港後除了在禾輋建屋,亦在中環開設「怡和銀號」經營匯款生意 ,由於陳怡和熟稔英語,亦有安排村民往美國當海員工作。他也參與沙田社區活動及設立書室教學,不過老年時被騙去部份資產。

 

130428_IMG_308x

↑ 下禾輋 33-39 號屋屬於典型的客家設計,四幅突出的外牆上,分別裝飾了「梅蘭菊竹」的泥雕

130428_IMG_3086

↑ 下禾輋 33-39 號屋前的曬場成為了舒適的前花園

 

 

躉符

與陳氏交談時,下禾輋村正進行挖地修路工程,在施工的小徑交匯處有一個小壇,內有寫上符咒的竹籤,血杯,生果等,而中間一支竹籤更簡單地畫有臉孔。陳氏村民告訴我這個是「躉符」。政府以往一直認同在新界鄉村施工所需的躉符法事,亦列入「收回和清理土地的特惠津貼」中,由地政署支付躉符費用的特惠津貼,當然是為了安撫村民及面對傳統地方習俗,說到底也為求工程進度順利。

躉符是新界傳統村落中常見的化劫儀式,村民相信在村內實施土木或挖地等工程時 ( 特別是遷移祖墳或拆卸祠堂 ),會破壞風水或驚動神靈或犯土煞,為了以安撫受到騷擾的神祇,也要安撫村民之憂心,會在施工前聘請法師進行躉符鎮土法事,既安撫神靈,又鎮懾煞氣,以祈合境平安。

一般村民請法師進行開壇儀式,在需要保護的地方,準備盛沙的瓦盆,插上五支寫上五方神靈名字和符咒的長竹籤,並為竹籤簪花掛紅以示敬意,由法師在四角及伯公位落躉符,躉符會披上法力,使諸煞迴避。

該日,除了在下禾輋村的工程交匯處看到有躉符,排頭村土地壇亦插有五支竹籤的「躉符」。

 

130428_IMG_3093

↑ 下禾輋村挖地修路工程旁之「躉符」

 

 

參考資料:

 

You may also like...

6 Responses

  1. Lam Bou Wa says:

    Tere你好!
    我是身在广州的蓝家后人,早年幼时曾随祖父前往沙田寻访祖祠,可惜年岁已久无法确认到底是排头村还是上禾輋村。拜读你的POST后,我想我家祖祠应当是上禾輋村(从广东宝安迁入的一脉)的,可惜已拆去,憾甚!
    但多少知道一点家源旧事也是好的,多谢你!

  2. terewong says:

    @lambolan 估不到這篇文章有回應的,哈。很多舊建築不是被拆去,就是經不起風雨而倒塌,據說上禾輋村蓝家宗祠會重建的。

  3. Calvin Lai says:

    如果有排頭小學歷史介紹更佳,本人曾在那裡就讀!

  4. simon chung says:

    Hi calvin 本人也是排頭小學就讀,在76年畢業,而本人更加想知道下禾輋,金屋酒店的歴史?

  5. 排頭姓藍人 says:

    有好幾處唔係咁正確。

  6. terewong says:

    @排頭姓藍人 藍先生你好,謝謝你的留言,若有錯漏之處,希望得到藍先生多多指教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